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心得體會>

法制教育的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1篇)

心得體會 閲讀(1.4W)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法制教育的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1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法制教育的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1篇)

  法制教育的心得體會1

法律,是人人都要遵守的準則;安全,是我們每一天都關注的事件,兩者皆不可拋。如果沒了法律,社會亂了套;沒了安全,世界將陷入恐慌之中,所以,學習關於法律與安全的知識是必不可少的。上週星期四午時,我們全校師生在學校的安排下,聆聽了尖山派出所一位警官叔叔的法制教育講座。時間雖僅有短短的半個小時,但我的收穫卻頗多。

講座開始後,周警官先是給我們讀了一封信。這是一個因盜竊被判死刑的犯人在行刑前寫給弟弟的。在這份信中,他説自我對不起弟弟,更對不起父母,讓弟弟不要學他,要做個正義的人,別幹些小偷小摸的。事。這質樸的語言讓我看到一個犯人臨死前的覺悟,也讓我明白,法律的底線是不可觸碰的。

之後周警官告訴我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意思就是:不要因為好事影響小就不去做,也不要因為壞事影響小就去做。

講起安全,周警官更是滔滔不絕,從交通安全一向到消防安全各種知識無所不講。比如在遇到火災時,就用濕毛巾捂住鼻口,沿着安全路線迅速逃跑;在道路上行走就注意:不要在馬路上看書,不要在馬路上玩耍,不要橫跨護欄,不要在馬路上打鬧,不要橫穿馬路。最終講了中國小生在游泳時,必須和大人一齊去,不要在游泳池裏打鬧,不要成羣結隊去河裏游泳……

這次的講座我受益匪淺,更讓我明白法律和安全的重要。

  法制教育的心得體會2

今年我校領導開了一個“法制知識講座”聽完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法律,聽起來雖覺得離我們很遠,但它實際就在我們的身邊,並且無處不在。

今日教導主任給我們講了不能做的事情、國小生應當學習的法律規章等嚴肅而又重要的知識,我也最終明白了我們為什麼要學習法律。最終校長給我們提了一點法制小提議這次講座就愉快地結束了。這次的講座對我來説終身受益。

人生如同一張白紙,我們的成長過程就是在給這張白紙着色的過程,我們走的每一步都會留在這張人生的紙上。有的人留下的是一張色彩斑斕的紙,上頭滿是絢麗的圖案;有的人留下的則是灰暗一片;更有的是還沒來得及在這張紙上添滿色彩,這張紙就早早飄零!這個講座對於我們以後的人生道路起着重要的指引作用。它給了我許多真理和啟發,告訴我們要想成才必先學會做人,我們會一向受用!

  法制教育的心得體會3

今晚,經過學長、法官的主題演講以及互動交流,我真切地感受到他們鼓勵連城一中學子學法愛法的拳拳之心。“法以砥焉,化愚為智。”以良法治理天下,就可化愚為智,培養出知法懂法守法的社會公民。我想,這應當就是他們的舉辦這次講壇的初心吧。

羅培新學長“法律讓生活更完美”的演講十分精彩,讓我明白在這個依法治國的時代應當怎樣培養自我的法治思維。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時不時會碰到兩難的`情境,為此我們感到十分困擾:究竟我們是應當守本分,還是盡情分呢?羅培新學長的演講告訴我答案:我們要掌握基本的法律常識,做好法律規定的義務,但我們同樣不能拋棄我們的良知,拋棄我們生而為人的道德。康德説,世界上唯有兩樣東西能讓我們的內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法則。所以,當我們執着於眼前的法律時,我們仍要記得抬頭去仰望璀璨的星空。

之後是李萬林學長的演講,他敍述了當初設置“福蓮天凱”法律獎學金的初衷。他們期望以教育助學的方式回報母校、回報自我的故鄉連城。他們立志要為家鄉人們謀福祉,期望連城一中的學子們能擁有更好的條件成長成才,讓他們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寬。

有人説,法官是捍衞正義的最終的一道防線,他們守護着公平,維護着正義。而趙琛琛法官和俞硒法官以她們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身為一個法官,她們平常表現出來的情態其實與我們心目中的高大上形象略有不一樣。他們都有知識上的訓練,有價值上的堅守,不會因外界的阻撓而喪失自我的本心。她們這種堅守本心、執着追求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儘管他們與我們的交集僅有這短短几個小時,但我相信他們帶給我們的影響卻是永久的。我想,作為普通人的我們,能夠做到的便是對法律“嚴格地服從,自由地批判”。正如伯爾曼所説的,沒有信仰的法律將退化成為僵死的教條,而沒有法律的信仰將蜕變成為狂信。法律無處不在,法學精深細微,我們唯有樹立法治的思想,堅定內心的信仰,我們才不會失去自我,失去自由。

威爾遜曾説:“法律是社會習俗和思想的結晶。”如今,法律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法律無所不在,我們的任務便是將自我培養成一個遵從法律的好公民。

與法律同行,我們能更好地領略這個世界的千姿百態,品嚐這個世界的千滋百味,我們的人生會更加精彩!

  法制教育的心得體會4

上週星期三午時,同學們在學校的安排下,聆聽了我校法制副校長的法制宣傳講座。時間雖僅有短短的一個小時,但我的感想卻頗多。

在我們身邊,一些同學老是犯錯誤,法律紀律觀念淡薄,屢教不改。認為:只要自我不去殺人放火就行了,犯點小錯誤又有什麼大不了的呢俗話説得好:“小時偷針,大時偷金。”“小時偷油,大時偷牛。”這就告訴了我們:如果一個人從小就沒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沒有良好的法律紀律意識,隨意做損壞公物,打人,罵人,甚至偷竊等壞事,不僅僅是給你個人的形象抹黑,並且會漸漸腐蝕你的心靈。

漸漸地,就會使你經常情不自禁地犯這樣那樣的錯誤。如果你不能夠痛改前非,繼續發展下去,那些惡習就會在你心理根深蒂固,並且會越變越嚴重。到時,你很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最終等待你的,就僅有失去人生自由的監獄了。雖然我們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趨勢,但也時常受到侵害。此刻儘管有教師、家長的保護,但他們不可能時時刻刻都在我們身邊呵護着我們,況且總有一天我們會離開父母,離開學校,踏入社會,獨立生活的。

所以,自我保護也就成了我們中學生防止自身受到傷害的必要措施了。中學生大多時間都在學校,所以往往我們受到傷害都是因為同學之間的衝突造成的。這次法制講座給同學們上了一堂很好的“政治”課,使同學們深深感悟到遵守校規校紀的重要性。同學們,為了我們能夠健康成長,為了我們完美的明天,讓我們從此刻開始,嚴於律己,改掉不良習慣,做一個合格的當代中學生吧!

  法制教育的心得體會5

從小我們便聽過這樣的一句話:“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便是我們對守法最初朦朧的認識。而隨着我們年齡的增長,我們有了選擇自己人生的權利。但也許是我們還太稚嫩了,我們可能會禁受不住成長之路上的種種誘惑,這些誘惑往往會使使我們不能分清是非,最後走向犯罪的不歸路……

近年來,我國的青少年犯罪明顯增多,為了讓我們更加深入地瞭解法律,遠離犯罪,做一個真正知法、守法的好學生,我們學校特地為我們組織了法制教育知識講座,來宣傳法律知識。

這次講座的主講人是晉原鎮派出所的一位經驗豐富的警察。他向我們講述了幾個犯罪案例。而犯罪人都是還未成年的花季少年,他們結識了社會上的不良人員並在社會不良人員的慫恿下,逃學去網吧、偷錢、打劫,甚至吸毒,或在學校裏和別人發生爭執,最終大打出手,導致人員傷亡,最終走向監獄……這樣的結果不僅意味着自己的青春將會虛廢,而且美好的前途也會因此而毀掉。想到這裏,我不禁覺得青少年真的太不應該去犯罪了,帶來的可能是一生的遺憾……

這次的講座使我受益匪淺。有了法律,才會有一個有秩序、充滿着正能量的和諧社會。而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更不能做犯法的事。我覺得青少年犯罪的根本原因就是他們的法律意識太差,他們禁不住誘惑,抱着“試一試,沒什麼大不了”的心理,結果卻受到了法律的懲罰。所以我們要有自控力,不能受不良誘惑的影響,培養自己健康的心理素質,養成良好的習慣,這樣會對我們的一生都大有益處。

在這美好的青春時節,讓我們朝着正確的方向,揚帆起航吧!

  法制教育的心得體會6

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不能明辨是非,因而選錯了道路,讓自己後悔一生,尤其是我們青少年。因此,為了增強我們青少年的學法、普法意識,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我們學校舉行了“法制教育專題報告會”。為我們作報告的是我校法制教育副校長紀榮利老師。

本次報告會的主題是:預防未成年人犯罪。這對於我們來説是一場及時雨,它讓我們清醒地看到自身的不足。很多案例的發生讓我們為那些誤入歧途的青少年大為惋惜,在惋惜之餘,我們也認識到他們是法律無知者,在法律面前沒有“敬畏”之心,只因一時衝動而鑄成大錯。

紀老師首先給我們講述了一個案例:某高級技工學校的學生王某,利用網絡傳播犯罪方法,從而受到了法律的制裁。王某僅僅是一個在校學生,一個未成年人,卻犯了罪。是什麼原因讓青少年犯罪的呢?紀老師給我們總結了一下,主要是因為不聽家長、老師的教誨,法律意識淡薄,辨別是非、好壞的能力較弱,以至於攜帶管制刀具、打架鬥毆、偷盜、吸毒、販毒等,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

一個個鮮活的案例,讓我們知道了那些與我們年齡相仿的青少年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我想,根本原因是他們的法律意識淡薄,總認為自己做的是小事,等釀成大錯時後悔已經晚了。在這些案例中,有很多人是因為一時衝動才犯了罪。

犯了罪,一關就是幾年甚至十幾年,更有甚者把自己的一生都毀了。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於每一個人來説只有一次。在人生的旅途中,青春是最美麗的篇章。如果這最美好的時間在那失去自由的地方度過,會對自己的人生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青少年犯罪,不僅毀了自己,而且會“連累”到自己的家人。家人把希望寄託在我們身上,我們這樣做,豈不是辜負了他們?就算是為了家人,我們也不能做出這種“荒。唐事”來。所以,我們要預防違法犯罪。

預防違法犯罪,首先要不斷提高法律意識,增強法制觀念,維護法律的.尊嚴,依法守法。我們青少年要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其次,要提高自己的辨別能力,增強控制力,做事要沉着冷靜,要分清自己該做的事和不該做的事。第三,在交友方面,更要增強判斷力,謹慎交友,從而更好地發展自我。

這次法制教育報告會是一次發人深省的心靈教誨,為我們青少年上了很好的一課。我們應牢記其中的道理,努力學習,好好做人,讓自己的生命之船在正確的航線上行駛。

  法制教育的心得體會7

這堂法制教育課裏面講了很多青少年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真實案例,圍繞導致青少年犯罪的各方面原因展開論述,使同學們更好地認識青少年的犯罪心理。

家,是青少年第一個影響最深的地方,有的父母忙於工作,疏忽了對子女的照顧。因此,他們胡亂結識朋友,到處留連,自甘墮落;甚至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希望父母能關心自己,不惜一切,又偷又搶,壞事做盡……

學校,是第二個影響青少年的地方。例如,一些青少年因為和同學一時慪氣,就影響了彼此之間的友誼,還很容易導致心靈或肉體上受傷。又例如某某同學被老師批評了一頓,如果接受不了,就會懷恨在心,便處心積累想謀害老師。罪惡,往往是在不知不覺中,一些不經意的事情中造成的,缺少了胸襟,那麼,你就會成為罪惡的"獵物"。

第三,便是自身原因。俗話説得好:"小時偷針,大時偷金。"如果一個人從小就沒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沒有良好的法律紀律意識,隨意做損壞公物,打人,罵人,甚至偷竊等壞事,就會漸漸腐蝕你的心靈。如果你不能夠痛改前非,繼續發展下去,那些惡習就會在你心理根深蒂固,而且會越變越嚴重。到時,你很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最終等待你的,就只有失去人生自由的監獄了。

現代社會是法制社會,社會中的每一個人,做任何事都要按規則去做。國家制定相關的法律,目的就是為了公民能更好的實現自己的權利與自由,同時也對破壞和妨礙他人權利與自由的人也起懲治作用。在法制社會裏,每個人時時處處都離不開法律。作為一個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就應該遵守法紀。

  法制教育的心得體會8

辨是非而選錯了道路使自我後悔一生。當然尤其是我們青少年。由於這方面的原因,學校特意為我們組織了一場法制教育報告會,對我們來説真可謂好處重大。這堂法制教育裏面講了很多青少年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各方面原因展開論述,使同學們更好地認識青少年的犯罪心理。

家,是青少年第一個影響最深的地方,有的父母忙於工作,忽略了對子女的照顧。因此。他們胡亂結識朋友,到處留戀,自甘墮落;甚至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期望父母關心自我,不惜一切,又偷又搶,壞事做盡……

學校,是第二個影響青少年的地方。例如,一些青少年因為和同學一時慪氣,就影響了彼此之間的友誼,還很容易導致心靈或肉體上受傷。又例如某某同學被老師批評了一頓,如果理解不了,就懷恨在心,便處心積慮想謀害老師。罪惡,往往是在不明白中,一些不經意的事情中造成的,缺少了胸襟,那麼,你就會成為罪惡的“獵物”。

第三,便是自身原因。俗話説的好:“小時偷針,大時偷金”。如果一個人從小就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沒有良好的法律法規意識,隨意損壞公物,打人罵人,甚至偷竊,就會漸漸腐蝕你的心靈,如果你不能夠痛改前非,繼續發展下去,那些惡習就會在你心裏根深蒂固,而且會越來越嚴重,到時,就會走上犯罪的道路。最終等待你的,就是失去人生自由的監獄。

總之,作為一名中學生,要遠離犯罪,與他們作鬥爭,也要懂得保護自我,走好人生的每一路。

星期五的班會課上,我們看了一部法制教育影片。影片的大致資料是一個農村出身的男孩子受到了父親的影響,學會了賭博,剛開始是在農村小賭,之後就發展到去城市打賭,最後應為賭博去偷錢、搶劫、殺人、被關進了監獄。

影片的開頭,説了少年的父親喜歡賭博,最後少年學會了賭博,這就是應為場靠的原因而讓孩子誤入歧途,所以才體現出教育是多麼的重要啊!古人説:"千里之堤,饋於蛇穴。”

無疑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都是教育我們要注意生活中的小細節,不要認為那些沒什麼,須知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一個從量變到質的過程。那些應為農村賭的錢滿足不了自我的野心,就去城市裏賭,賭的越大,他就陷得越深,最後不能自拔。就到了破罐破摔的地步。看到影片上她用刀刺進交警的胸膛的時候,我就明白,他的一生完了。所以我們才要認真學習法律知識,不要做法盲,不然,將自我就會吃大虧的。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一已是百世身。這句話恐怕那位少年此刻是最為明白了。

  法制教育的心得體會9

人生會面臨許多選擇,當你正處於十字路口不知道該何去何從時,你將做出如何決擇?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不能明辨是非而選錯了道路使自己後悔一生,當然尤其是我們青少年。

由於這方面的原因,學校為我們組織了一節法制教育課。這對於我們來説真可畏謂意義重大。

我認真地聽完了這次報告會的內容,給我的感觸很深。做這個報告會的是三位正在服刑的人員,不僅如此,他們都是擁有自己美好青春的三位年輕青年。他們為我們講述了自己是如何走上這條不歸路的,又是如何的後悔與失去自由的無奈和悲哀。

他們用自己犯的過錯來警示我們——這些正處於美好青春年華的少男少女們,這些正享受着生活的美好與自由的可貴的我們,告訴我們要從小樹立省法律意識,遵紀守法,要學法、懂法、守法,做一個社會上的好公民。同時還告訴我們要慎重交友並無論處於何時何地都不忘父母對我們的恩情。這是一個處於失去自由的天空的人發自內心的悔恨和領悟。他們想把這些道理傳達給擁有自由的我們。這對於我們來説是有很大的啟發,甚至震撼着我們的心靈可以產生心靈的震撼。。

聽完這節課,我想這對於我以後的人生道路起着巨大的作用。它給了我許多真理和啟發,告訴我要想成才必先學會做人,我會一直受用!

聽了今天的報告,我感覺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為什麼呈上升趨勢,主要是他們法律意識淡薄,有的不懂法,還有的不知怎樣做是對的,怎樣做是錯的;什麼是自己應有的權利,什麼是自己應盡的義務。沒能真正理解遵紀守法的重要意義,不能在社會行為中自覺地運用法律知識來規範自己的言行。要培養未成年人的自覺法律意識,首先應組織未成年人系統學習法律,多形式組織未成年人學習新《憲法》、《刑法》、《刑訴法》和《社會治安處罰條例》等法律條文,在社會行為中自覺地運用法律知識來規範自己的言行。用法律武器與一切違法犯罪的現象作鬥爭。

  法制教育的心得體會10

我自從聽警察叔叔給我們講了青少年法律制裁這堂課後,我明白了不因善小而不為,不因惡小而為之的道理。

我們需要遠離犯罪人,假如你的家人是犯罪人,你應該怎樣做呀?對了,你應該不要跟他去不健康的地方,你也要指導他不要去上網吧,抽煙,喝酒等對我們不健康的東西。

如果你的好朋友在14週歲到16週歲,還是16週歲以上,如果你發現他們有搶錢,偷錢等觸犯法律的事,你要及時報警,不要跟他們一起做傷害我們的事情,因為法律無情。你在國小或是幼兒園時,發現你們班有人做小偷小摸的事,你要及時阻止他,如果他不及時改正錯誤,也不聽你的勸告的話,大了必定釀成大禍。

比如,你放學回家,父母或是親人都不在家,發現後面有人跟蹤你,你應該怎麼辦呢?下面是一個很好的舉例:一天,女孩娟娟放學回家,脖子上掛着鑰匙往家裏走去,父母都不在家。走到半路,娟娟發現有人跟蹤她,她走到家門口,卻不開門,在家門轉來轉去的,因為娟娟知道,只要她一開門,那個人就會進她家搶東西。忽然,娟娟看到對面的江大嬸走出來,她拉住江大嬸,並且小聲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江大嬸,江大嬸叫娟娟開門,自己在旁邊打110。當娟娟把門打開後,那個人急忙衝上前把娟娟反鎖在房間裏,然後就在娟娟父母的房間裏翻東西。警察叔叔來的及時,把那個人捉住了。

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大家可要記牢了,自己一個人在家,可不能給陌生人開門喲。有些人為了錢,連自己的爺爺奶奶都殺了。所以你可不要小偷小摸,以免長大後釀成大禍。

  法制教育的心得體會11

通過學習《中國小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後,讓老師們明白了在校學生是青少年的主流,學校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陣地,而法制教育又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從小培養中國小生法律意識,進行法律素質培養教育,不僅可以預防和減少學生違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促使他們養成依法辦事、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自古以來我們教育就有“文道統一”和“文以明道”的基本傳統和基本原則。

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實施法制教育的渠道有很多,有比較系統的法制政治教育課的學習,有少先隊、團員法制活動的培育,有學校物質的、精神的、人際的法制教育環境的薰陶,還有溝通家庭、社區的法制力量而形成的整合型法制教育。然而實施渠道縱然有許多條,課堂教學是實施中國小法制教育的主渠道,則是毋庸置疑的。中國小各科教育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它們相互聯繫,相互滲透,是學生接受文化知識的學習和思想品格的薰陶的主要途徑。因此,有必要將現行各類學科的教學進行全面的開發,並把開發出來的法制因素在各個學科的教學中有機地進行滲透,從而在各科教學中增加法制含量,加大法制意識培養的力度,由此形成一個完整的實施法制教育的學科體系。因此,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應當充分挖掘裏面的教育因素,把握時機,適時適度滲透,從而真正在課堂教學中唱法制教育的旋律。

學科滲透法制教育,首先應充分遵循學科教學的規律,根據學科的特點挖掘教材、教法中涉及法制教育的因素;同時還要注意研究法制教育的滲透方法,使學科教學與法制教育兩者處在一個相融的統一體中,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科教學中的法制教育收到實效。

1、在生活中滲透。在法制內容滲透時,我們應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聯繫生活講法制,體現“法制源於生活,寓於生活,用於生活”的思想,來培養學生的法制意識。

2、在情境中滲透。創設優美的教學環境和藝術氛圍,使學生一進教室就沉浸在法制教育的的氣氛中,可以將學生思想和情緒立即轉移到課堂教學濃郁的氛圍之中,使學生產生學習的慾望。

3、在遊戲中滲透。愛玩遊戲是兒童的天性,它能有效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孔子説:“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當學生對所學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有着強烈的求知慾時,就能主動進行學習。另外,學生在積極參與遊戲的過程中,加強了組織和紀律觀念,培養了合作意識和集體主義榮譽感。

4、在案例中滲透。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列舉現實生活中的實例的形式,讓學生討論分析,最後明辨是非,掌握法律知識。

5、在課堂小結中滲透。結課點睛是教師在課堂結束部分的處理上運用的滲透法。一堂課即將結束之際,教師在對學科教學進行言簡意賅的結課時,把課上學生所接觸到的法制因素恰到好處地點上一點,使學生在課堂上形成的一些零碎的、不清晰的對法制的感受,通過教師的指點變得明瞭起來,這種結課時教師的輕輕一點,往往會給學生腦海裏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課已盡而意無窮”的效果。

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時,滲透如果“透”得不夠,不到位,則會功虧一簣,效果不佳;而“滲”得過度則會改變學科性質,變成法制課,這就要求教學中我們要做到既不可偏頗一方,又能抑揚有節,調度有方,處理好滲透的尺度,做到既到位又不越位,適度而不過度。

法制教育教學中處理好滲透的“點”、“時”、“度”至關重要,找準“滲透點”是重點,把握“滲透時機”是難點,掌握“滲透度”是關鍵。教師只有做到因材施教、寓情於教,適時、適度,點點滴滴、持之以恆地加以滲透,才能有機地熔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智力發展和思想陶冶於一爐,才能充分發揮課堂教學法制教育的主渠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