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愛的教育》讀後感(熱)

校園 閲讀(1.67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愛的教育》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愛的教育》讀後感(熱)

《愛的教育》讀後感1

我愛讀書,因為從書中我能夠得到很多歡樂、很多知識。

今日我要向同學們推薦一本好書,大家看!就是我手中拿的這本《愛的教育》,它是一本流傳世界各國的兒童名著,是由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耗時近十年才完成的。這是一本日記體的小説,記載了國小生安利柯整整九個月的四年級生活。

愛貫穿了整篇小説,就在最平實的字裏行間,融入了種種人世間最偉大的愛:教師之愛、父母之愛、兒女之愛、同學之愛……每一種愛都不是驚天動地的,但卻感人肺腑、引人深思。並且整部小説都是以一個國小生的眼光來寫的,相信同學們都能讀懂,因為整本書以最樸實的語言,講述着100個與孩子有關的故事:有《掃煙窗的孩子》、《班長》、《感恩》等等,有安利柯的好朋友卡隆的俠義之舉,有品學兼優的班長代洛西的助人為樂;也有諾琵斯的傲慢無禮;還有樸實可愛的`“小石匠”,堅強不息的克洛西……

小安利柯和他周圍的人們追求的是一個至善至美至愛的世界,難怪夏丏尊先生一邊流淚一邊翻譯這本書。他當時就許下心願,必須要把這部小説譯出來,“不光是給孩子們讀,還要介紹給父母們和教師們讀,讓大人們都跟他一樣,流一些感動的眼淚”。

剛剛升入三年級,教師就向我推薦了這本書。當我捧起這本書時,我立即被書中的故事深深地感動了。那一個個愛的故事,至今記憶猶新,它使我懂得了怎樣去愛夥伴、愛教師、愛父母,愛身邊的每一個人。總之,是《愛的教育》使我懂得了什麼是真正的愛!同學們,趕快行動起來,也來讀讀這本書吧,相信你們也必須會愛上它!

《愛的教育》讀後感2

《愛的教育》是以安利柯為主人公的日記集。這些日記描述了父愛、母愛、老師的愛,以及同學之間的友愛、關愛。雖然這些愛各有不同,但表達的都是生活中的正能量。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也經常能體會到愛。但是,在安利柯的日記裏,對愛的表達就更清晰、更能打動人。他告訴我們愛的力量是多麼的偉大。

用心讀完這本書後,我明白了愛能幫助很多人。每一個人,只需要付出一點點的愛,別人就可能會感受到無比的温暖和美好。我從書中學到了很多愛的表達方式,如尊老愛幼、關愛他人、熱愛祖國等;我還學會了應該如何與同學和睦相處、友好待人。總之,我們都要把自己的愛給予他人、幫助他人。

在安利柯的日記中,我印象比較深的是:甘倫的俠義行為,深得朋友的愛戴;戴洛西更是一位深受全班同學尊敬的班長;那格雖然身體瘦弱、背部彎駝,但他沒有因為身體的缺陷就灰心氣餒、自暴自棄;還有柯禮智強烈的'愛國精神。這些人物在作者的筆下都顯得那麼的偉大。他們的愛令我十分感動,同時他們的優秀品質也令我分外地敬佩。

最讓我感動的是萬里尋母那一篇。故事講述了主人公馬珥珂知道他的母親生病後,十分擔心。他馬上從熱那亞趕到布宜諾斯艾利斯。當他長途跋涉來到這個城市後,才知道母親又去了科特淮。他又繼續趕路,等他找到科特淮時,又打聽到母親搬去了吐庫曼,最後他終於在吐庫曼找到了他的母親。在找母親的日子裏,馬珥珂受了不少苦,甚至還發了一次高燒。這一路上,雖然路途遙遠,但他遇到了許多好心人的熱情幫助。這些都是因為他的一句話感動了大家:“找不到媽媽,我絕不罷休!”最後,因為他的不懈努力,使得媽媽從病痛中慚慚地恢復了過來。是勇敢陪着馬珥珂一路前行,是他的愛讓媽媽得以康復。

《愛的教育》裏的每一篇故事都會讓我感動,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我也要用愛去面對所有的人和事。我更要感謝媽媽送給我這麼好的一本書。

《愛的教育》讀後感3

蹬車56年,支教18年,有這麼好的人嗎?有,他就是感動中國20xx年候選人——白芳禮。

農曆1913年5月13日,這位平凡而偉大的老人出生在河北省。他從小沒念過書,一生也不識幾個字。

13歲時,白爺爺離開老家,靠着蹬三輪車餬口。解放後,他成了勞動模範。

讓我們想想,13歲就開始騎三輪車賺錢,能承受得住嗎?我們13歲時,不是要讀國中嗎?而有些少年卻不珍惜寶貴的讀書時光,只知道吃喝玩樂,整天上網聊天、玩遊戲,甚至偷盜搶劫。比比這位老爺爺,真是替他羞愧。

1987年,已經七十四歲的白爺爺看到家鄉有的孩子上不起學,竟做出了令全家人都震驚的決定:捐出多年蹬三輪車積攢下的5000元資助老家的學校辦教育,為了能讓沒錢讀書的窮孩子上學,白芳禮老人繼續蹬三輪車。

為了能救助更多的孩子,白爺爺省吃儉用,甚至摔傷了也不去醫院看病,強忍着疼痛繼續蹬車……就這樣,白爺爺整整支教了18年,一共捐款40餘萬元,幫助了300多名貧困學生復學,資助了許多的學校辦教育。20xx年,九十三歲的白爺爺因肺癌而離開人世。

白爺爺,您的事蹟令我們感動,我將永遠銘記;您的精神我將永遠學習。

朋友們,我們都是中國人,都是龍的傳人。我們要發揚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用勤勞的雙手、聰明的大腦和堅強的意志來創造出美好的明天!

讓我們都來學習白爺爺這種不怕艱辛、堅持不懈、無私奉獻的精神吧!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就會變得更加美好!

《愛的教育》讀後感4

《愛的教育》是我暑假讀過的一本書,書中的主人公安利柯以一個小孩的目光去看待事物,以他的想法詮釋,字裏行間透着稚氣,是天真的,有趣的,讀這本書之前,我看着書名,遲遲沒有打開書,愛是一種人類特有的感情,每個人看世界的眼光不同,又如何教育呢?揣着這個問題,我進入到一個男孩的日記裏,去尋找所説的—愛。

愛,有時候很博大,有時候又很渺小,像一隻無拘無束的小鳥,當它停在你的窗邊,你沒有注意到它,等它飛走了,你才恍然大悟,想去捉時,它只留下一根羽毛。當我們滿腦子只想着,愛是什麼,愛在哪裏的時候,別忘了愛就潛藏在你我之間:是生病時父母急切的話語;是煩惱時,朋友的一句關心;是你情緒低落時,親人與朋友的安慰!我們需要擦亮眼睛尋找愛,只有緊緊地掌握在自己手裏,愛才永久。很多人長大了只記得曾經幫助過我的朋友,卻遺忘了最該感謝的父母,最熟悉最簡單的東西最容易忽略,正如小鳥在你的窗邊,不要等它扇動翅膀飛走了才後悔!書中的安利柯父母都深愛着安利柯,安利柯是在懷抱中成長。家庭的愛不變,而對祖國的愛是博大,廣闊的,一望無垠。無論是沐浴在幸福中的少年,還是籠罩在貧困與殘疾陰影下的.少年都有一顆不變的,真摯的愛國心!在學習中,每天都會學到新的東西,於是就引發感悟,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完成,不在乎能不能完成,這時候這種熱情昇華成了一種純愛,對學習的熱愛。

《愛的教育》讓我對“愛”有了新的見解,愛是沒有限制的,很小,小到人人禮貌相待;人與人信我芥蒂友好交談;人做錯了事一句真誠的對不起。愛有的時候又很大,大到對國家、對民族的愛。愛是一種感覺,是一種追求,是一種尊敬,無法用文字表達它的定義。讀完整本書,我知道了當初的答案:愛是沒有形式的,愛是無形的,千變萬化,一個國小生用他純潔的心靈去關愛身邊的每一件事,才是對“愛”的一種最好詮釋。

《愛的教育》讀後感5

《愛的教育》是由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所著,他通過一件平凡細緻的事情,細緻的師生之情、父子之愛、朋友之誼,展示人性的善良、純潔,謳歌愛祖國、愛社會的精神。這本小説沒有任何

豪情壯語,也沒有任何虛偽的説教,只是通過對生活的樸素的.描寫,使人感受到一個最根本的東西——愛。它包含了作家對普通人的純真心靈的熱情讚頌。作者是用愛的鑰匙打開了人的心扉。

其中有一段我感受特別深的是:寫安利柯的父親從來不對孩子發火,他總是用温和的語氣來訓人。當安利柯抱怨先生的態度不好時,他就給兒子分析先生是事出有因並非有意,並且告訴他要諒解別人的一時無禮,還應該敬愛辛苦的先生。學期結束時,他會提醒兒子向朋友告別,還應該向曾經對不起的人謝罪請求饒恕。

安利柯的先生,他對每一個學生都是那麼關心,一點點的小病都逃不過他的眼睛。他對犯錯誤之後又認錯的孩子,從不多加指責,只是説一句“下次不再做這種事了。”他把每一個孩子都當作自己的家人,並告訴他們這個集體是他們的又一個家。他對自己的行為從來都是負責任的,自己犯了錯誤即使是芝麻大的事,也不會忘記説“對不起”。

讀完這本書,不僅僅明瞭如何去給別人愛,更明白原來自己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很多人的思想情感,我們更不能在無意中去傷害我們的上帝——學生,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在教學中,當我們多一些微笑,當我們想激起學生的鬥志,當我們想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時,我們不妨輕輕一展笑容,這笑容勝過千言萬語。當學生需要幫助時,用微笑給他們增添力量;當學生克服缺點時,要用微笑作為最好的獎賞;當學生面對壓力時,用微笑去感染學生,讓我們的學生感覺到生活中處處有陽光。在今後的日子裏,讓我們共同沐浴在愛的海洋裏。

《愛的教育》讀後感6

今天,我讀了《愛的教育》中《愛心(母親的一封信)》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母親利用書信教育安利柯如何去愛別人、如何表達愛,我深受感動。母親説:“你應當從一些小事做起,從小事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心地是否善良。”果然如此。如果一個人時時處處關心別人,同情並儘自己的力量幫助有困難的人,她的'心地肯定善良。善良是一個人的美德,他藴含在一個人的言行舉止中,表現在點點滴滴的小事上,而集中於一個“愛”字。所以,我們從小就應該學會關心他人,不忽視身邊的小事。學會愛,學會感恩。

母親在信中還説:“你應該常常從錢袋裏拿出一點錢來,把它放在看不到這個美好世界的盲人手裏,放到一個連孩子的麪包也買不起的母親手裏,放到一個失去父母的孤兒手裏。”這是母親在教給我們具體應該怎麼做,應該幫助誰。母親不僅心地善良而且還是那麼細心,考慮問題那麼周到,因為她説:“窮人更喜歡得到孩子的恩賜。因為從孩子手裏得到東西,他們反而不感到低下,因為小孩子也時常向大人要東西的呀!”“小孩子的給予,除了施捨外,更令他們感到親切,感到孩子們更加可愛呢!”從中我更明白了幫助別人還不要讓人家難堪,要注意細節。這是一個何等有愛心又會教育孩子的母親啊。想想自己,雖然也做了很多幫助別人的事,如為災區捐款,幫助殘疾人等,但遠遠不夠,還得繼續努力。

短短一封信看似一件小事,卻藴含着如何做人、做什麼人的大道理,真是開卷有益。我得堅持多讀書,讀好書,學了就做,堅持做下去。

《愛的教育》讀後感7

讀了《愛的教育》,我的心被震撼,彷彿經受了一次次愛的洗禮。其中一個故事讓我記憶猶新。

卡羅菲玩雪時不小心打傷了老職員的眼睛。儘管他當時非常害怕,但還是在同學的鼓勵下,來到受傷者家中,勇敢地承認了錯誤。他強忍眼淚,把最心愛的寶貴得像生命一樣的郵票送給了老人,作為回報老人原諒他的禮物。出人意料,老人康復後,又把郵票還給了卡羅菲,還送給他三張更加珍貴的郵票。是啊,這就是愛!如果沒有同學的耐心開導和鼓勵,卡羅菲是無論如何都不會站出來的,那就將有無辜的.人當替罪羊。正是同學的關愛使卡羅菲勇敢地承認了錯誤。卡羅菲也以愛心和誠意得到了老人的諒解。

老人不但歸還郵票而且又贈送郵票,這難道不是更偉大的愛嗎?故事充滿了愛,愛在人與人之間傳遞、發展、昇華……於是,我想到了自己,想到了同齡人。愛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還能繼續傳遞嗎?現在的我們,除了書本上的知識,還學到了些什麼呢?我們已經忽視了身邊的愛而習慣了許許多多的理所當然:自己的學習用品是給自己用的,即使別人來借,也編出充分的理由不借;爸爸媽媽應該為我們準備好一切,因為這是他們的責任和義務;老師對我們應該是循循善誘,嘔心瀝血,因為這是老師的工作……反觀這一切,不是因為我們身邊沒有愛,而是我們心中沒有愛。故此,無論世界有多美好,我們仍然感覺蒼白。

所以當“吾日三省吾身”,從我做起,去愛爸爸媽媽、老師同學,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去關心身邊的事物,去擁抱美好的一切。讓我們像故事中的人學習,學會愛,敞開心扉去愛。讓愛在你、我、他之間傳遞延伸,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絢爛多姿!

《愛的教育》讀後感8

記得在一年級的時候學校組織活動,各班都要交換書本,我換來了一本《愛的教育》。可是,這本書我卻擱在了一邊,直到現在才重新拿起,把它讀完。

這本書的主題是“愛”。它以一個男生安利柯的口吻,通過日記的形式,紀錄了身邊各種各樣的愛。有一個故事讓我非常的感動,這是安利柯的老師講給大家聽的'。有一個小男孩,因為老是調皮搗蛋,所以他的祖母給他講了一些非常重要的人生道理,小男孩受到感動,下定決心要改正壞毛病。碰巧,這時他們家來了兩個兇狠的強盜,他們盜走了小男孩家的許多錢財。強盜搶完東西,走之前還給了小男孩的祖母致命的一刀,小男孩為了保護祖母,自己奮不顧身地撲了上去,祖母安然無恙,小男孩卻中刀身亡了。這個小男孩擁有捨己救人的精神,為了救祖母,寧可付出自己的生命!在小男孩臨死之前,他還不停地向祖母保證,自己要做一個好孩子,他實在是太令人感動和尊敬了!

這本書中,有許多善良、正直、有愛的孩子,他們個個都令我喜歡。特別是温和的大個子卡隆,他總是去幫助班級裏弱小的同學,愛為他們打抱不平。他們班上還有一位同學,他的父親原來是一個粗暴的酒鬼,總是虐待自己的兒子。可他的兒子卻依然努力讀書,最終得到了一個大獎,這是他的父親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成了一個合格的好父親。

《愛的教育》裏,有父母的愛、同學的愛、老師的愛、民族的愛、祖國的愛……只要我們能像書中的那些同學一樣,懂得感受愛、理解愛和付出愛,我們的生活就會處處充滿愛,這個世界就會變得更加温暖、更加美好!

《愛的教育》讀後感9

愛是一份姿態,一種情誼,與時間和力量無關。——題記

我是抱着好奇的心情去拜讀這本書的,原因是它在一大片名著中有着通俗易懂的標題。我愛讀書,因為書能讓我知道很多別人在思考的事,能讓我成熟而深邃。我不否認,一開始覺得這本書沒什麼特別,幾乎像是一條直線沒什麼特別大的起伏。愛到底是什麼?愛的教育又是什麼?

漸漸地,我從日記中讀出了大起大伏的情緒,是動容,抑是感慨。這些文字能讓我感動一種愛,我開始不厭其煩地記錄下一個個名字,有這一次又一次的感動。愛,是奈力母親擁抱奈力時的淚水,是柯萊蒂幫母親蓋被子、學煮咖啡的身影……

傷感和喜悦中都有愛的身影。但這本書讓我知道,哪怕結局讓人悲傷,愛卻能讓我們釋懷,讓我們在回憶時有着感動的淚水。

愛無疑是人間神聖而又平凡的東西。

書裏的人物或許沒有富裕的背景,美滿的生活,但卻能讓擁有這些的人們感受到比這些更為重要的道理。

幫助、愛國、慈善、親情……這就是愛,生動而活潑,偉大而平凡。

不知何時,我才發現這條淡淡直直的線用他自己的方式通到了我心中一個不敢想象的地方。

一本好書總能給讀者一些屬於自己的感悟。我想這本書的每一個故事都告訴了我對於困難,對於人生平凡而有效地處理方式,我清楚了我該以一個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去解決。再往後的道路上,我該奮鬥些什麼,珍惜些什麼。

這本書用幾天的時間教會了我一生,讓我明白了做人應該做一些有利於別人的事情,做人應該做一些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

這條直線為我鋪下了一條人生的道路。

愛,永無止息。

《愛的教育》讀後感10

記得有位名人曾經説過;書是人類提高的階梯,書是全人類的養分品。是的,一本好書會帶給我們豐盛的常識跟無盡的快活。友人們你們愛好看書嗎?今天我想向你們推舉一本書《愛的教育》。

這是意大利有名的教育家亞米契斯的一部代表,直到當初,我還明白的記得這本書的扉頁上的那段話一本好書,能夠轉變無數人的運氣。一滴墨水,可以引發千萬人的思考。這本書重要是寫國小生安利柯的成長故事。通過安利柯九個月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反應了社會各個階層的狀態,並以高貴的愛心感情接洽在一起,組成了一幅幅活潑的畫卷,帶給我們愛與美的享受。愛是整篇小説的宗旨,就在最平實的'字裏行間,融入了種種人間間最巨大的愛老師之愛、父母之愛、兒女之愛、同窗之愛;;每一種愛都不是驚天動地的,但卻感人肺腑、惹人沉思。這裏有讓安利柯深認為傲的摯友卡隆的俠義之舉,有品學兼優的班長代洛西的助人為樂;也有華梯尼的虛榮狹窄,諾琵斯的狂妄無禮;還有;小石匠;的樸素可惡,克洛西的剛強不息;完整在用愛去感想生涯中的點點滴滴。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一篇是英勇的羅伯特,故事講述了一次爸爸送主人公安利柯去上學時,目擊了一個國小生在上學的時候,跑到馬路旁邊,正好有輛馬車駛過,眼看國小生要被車子軋着了,羅伯特勇敢地衝了從前把國小生抱開,國小生得救了,可羅伯特卻被車子軋傷了腳,腳骨破碎,從此殘廢了。羅伯特這種捨己救人的精力深深地激動了我,咱們大家都應當向他學習。愛的教育這本書中還有很多這樣感人的故事。如掃煙窗的孩子、感恩、窮人、小繕寫員等等。

從我打開這本書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每每被書中那些平常人物的平常業績打動。愛是一種感觸,是一種信奉,是一種尋求;,領有愛的人,付出愛的心,人生一定是空虛而無憾的。只有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妙的世間。我想愛的教育這本書將會把愛帶給更多的人。讓我們的愛無處不在!

《愛的教育》讀後感11

寒假的時候,老師留了作業,看了一本書,然後寫了看完的感覺。不小心選的書是《愛的教育》。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國小四年級學生恩里科寫的日記。他父親把它編成了一本書。小作者想貫穿始終的是在愛的氛圍中學習。包括父母、老師、同學的關心。

年輕作家在關注學習的前提下,關注家裏的生活狀況,關注校園裏和課堂上老師和同學之間發生的事情,關注社會上發生的'事情。我一天不停的寫啊寫,終於寫完了這本書。

只要你注意觀察,愛無處不在。恩里科在日記裏寫了這麼一件小事。一天早上,三四個男孩在捉弄可憐的科羅西。説他窮,是因為Corosi出身貧寒,廢了一隻胳膊。科羅西很生氣,抓起一個墨水瓶,用盡全力向其中一個扔去。那個同學逃跑了,墨水瓶打在這時走進來的老師身上,打在他胸口上,打了個正着。老師明確調查的時候,並沒有責怪Corosi。並嚴肅的對那些侮辱Corosi的同學説:“侮辱一個沒有招惹你的同學,嘲諷一個不幸的孩子,你攻擊了一個無力自衞的弱者。你做了一些人類可以利用的事情

來進行自我玷污的最為低級的、最為可此的事情。

説完這些話,老師走到凳子中間,把手放在要承擔責任的加羅納的下巴底下,讓低頭的加羅納抬起頭來,説到:你是一個高尚的人。

接着老師轉向那四個肇事者,出人意料地説:我寬恕你們。這本書中諸如此類的故事還很多很多,我只是列舉其中之一。同學們,不想細細地讀讀這本書嗎?

讀完這本書,我感受頗深。不同形式的愛,就在我們中間。讓我們為愛而前行吧!

《愛的教育》讀後感12

讀了意大利作家埃迪蒙託·德·亞米契斯德《愛的教育》這本書,我很感動。特別是《要懂得愛老師》這篇文章,説的是恩科利的老師在課堂上很不耐煩,還狠狠地訓斥了做小動作的同學,恩科利對老師很不滿。爸爸知道這件事後,給他寫了一封信,信的內容讓我很受啟發。爸爸説“老師有時心情不好是可以理解的。老師為我們是那麼辛苦,有的甚至辛苦一輩子培養了多少個高尚的人,富有情義的人啊!有些人上課講話、做小動作,不尊重老師的勞動。聖人孔子還對一個白天睡大覺的學生生氣,説他‘朽木不可雕也’,何況老師也有生病、苦悶的時候,我們有誰注意過老師呢?”

一起讀書吧~

説的沒錯!是老師在我們的心裏播下了知識的種子,使之生根發芽!校園裏時時響着我們清脆、明亮的讀書聲,我們是多麼的幸福啊!是老師把所有的`愛給了我們。

當我們失敗時,是您在鼓勵,而我們的成功就從此處起步;在我們取得好成績沾沾自喜時,是您在叮嚀:同學們,別忘了奮進啊!老師您不僅帶着我們在知識的海洋裏遨遊,更重要的是教會了我們要學着去感恩別人。這點點滴滴,一個個動人的情景把我們的生活點綴得精彩美麗,也把我們的記憶鞏固得刻骨銘心。

雖然我們只是一輪初升的太陽,我們也要學着釋放温暖,更要用一顆感恩的心去思考、行動,畢竟老師為我們付出得太多太多。在這裏,我要對所有的老師道一聲:老師,您辛苦了!

好書是偉大心靈的寶貴血脈。-----彌爾頓

各位可愛的小朋友們,親愛的大朋友們,我們非常期待你們在《我想和你一起讀》專欄裏發表你們讀書的感悟和推薦,分享你們和書的故事,如果你有想發表的內容,請聯繫自己班的班主任,快來加入我們吧!

《愛的教育》讀後感13

當我看完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後,我已經被它深深地感動了。它主要講了意大利的一名國小生安利柯的生活和學習。書中的一個個小故事都包含了許多的愛,如《卡隆的母親》講述了父母之愛,老師之愛和同學之愛;《執着尋母的孩子》講了兒女對父母的愛;《姐姐的告白》講述了兒女對父母的關心……每一種愛都不是驚天動地的.,但卻感人肺腑。“愛”是多麼閃亮,多麼令人鍾愛的字。人們追求愛,也希望能擁有愛,愛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好!

其中令我影響最深的故事是《小抄寫員》,它主要講了敍利奧對父親的愛:敍利奧的父親是一位鐵路工人,不過因為家裏人多,而且工資少,所以他的父親又找了一份抄寫的工作,每天回家都要加班。敍利奧見了,決定每天等父親睡覺後,偷偷地幫父親抄寫。於是,他模仿父親的筆跡抄寫了一張又一張,而他的學習也隨着越來越差。他的父親很生氣並且嚴厲地批評了他,還説他自己是多麼努力,比上個月多抄了好幾張。而他的父親仍然不知道這一切都是因為敍利奧。終於,有一天敍利奧在抄寫時突然被父親發現,父親被他的行為感動了,他終於明白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敍利奧。

“愛”是我們每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可是,有時候,我們經常會忽略周圍的愛:如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的愛、老師對學生循循善誘、朋友間互相安慰……有時候,當我們遇到挫折時,常常會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們作對一樣,甚至抱怨這世上沒有人愛自已……這些往往都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而沒有細細地加以體會。而如果你加以體會,你會感覺到,人生,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東西啊!

我們生活在愛的海洋裏,如果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我們周圍的一切,一定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居然有那麼多人疼我、愛我、幫助我、我多幸福呀!愛,像空氣,每天都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了我們的生命……

《愛的教育》讀後感14

我讀了一本《愛的教育》的書。這本不僅是意大利小朋友必讀的一本書,而且風行全球。這本以日記的形式謝了發生在一個意大利三年級國小生案例可身邊的一百多個國小生的故事,篇篇感人,給我心理強烈震撼,受益匪淺。

我讀到“見義勇為”這一章時,我的心靈受到了深深的觸動。故事講的是一個一隻手殘疾的孩子葛洛斯經受到了三四個孩子的.欺負。他們不僅沒有一點同情心,還用各種方法來侮辱葛洛斯。我想:現在的社會中不也存在着類似的這種現象嗎有些人看不起那些農村進城的打工者、下崗工人們,不僅沒有給予幫助,反而用有色的眼光看待他們,這太不應該了。我們對任何人都應該一視同仁,不應該存在任何的偏見和歧視。那些無助的人更需要我們伸出同情的手,幫助他們,讓他們感受到人間的温暖,這是我在《愛的教育》中深深感悟到的。我們都應該像樂於助人的卡隆學習,在關鍵時刻向需要幫助的人伸出熱情之手。這樣,人間將處處充滿温情,充滿愛心。

當我又讀到“雪球”這一章時,我再次被故事中的內容所折服。故事講了一個很簡單的故事:

加洛菲玩雪球是不小心扔到了一個老人身上,從不願也不敢認錯到最後終於鼓起勇氣向老人道歉。這種事情也會發生在我們身上,然而每個人都有向加洛菲那樣勇於承擔責任的勇氣嗎?有些人在不小心弄傷別人後,為了逃避責任,總是一走了之。但是他們的心能安寧嗎?我想不會的。一個人做錯事並不重要,關鍵在於改正錯誤,勇於承擔責任,這就是這篇故事給我的啟發。

《愛的教育》這本書每個故事都是一個愛的哲理,他教會我許多做人的道理。書中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宜、社會之同情,雖都已近於理想的世界,但他洗條我們的心靈,觸動我們的愛心,也是我們送追去的充滿愛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境界。

《愛的教育》讀後感15

在這個片段恩利科最後説的那句話給我的印象很深刻,他説:”真正幸福的不是我,而是你。因為你既學習,又勞動。你對父母親最有用,你了不起,你比我好,比我能幹一百倍,我的同窗好友科列帝啊!“

從這個故事的開始是恩利科的母親讓他去散步,恩利科在散步的途中遇到了正在扛木柴的科列帝,恩利科問科列帝在幹什麼,科列帝的回答讓恩利科很驚訝,科列帝習以為常的説“你沒看見嗎?我正在複習功課。”讀到這大家一定會笑,這怎麼是在複習功課啊,這明明是在幹活嘛。可是科列帝沒有開玩笑,他確實在一邊幹活一邊複習功課,因為對於要承擔起家的孩子來説,坐在書桌前安靜的看書是件奢侈的事。恩利科在這裏細緻的描述了科列帝學習的過程“他接過一捆木柴,一邊跑一邊念語法,放下木柴又念一遍,他跑回來拿起一捆木柴再念一遍。’後來又描述了科列帝是怎麼一邊幹活一邊照顧母親還要抽空學習的,讓我們看見了科列帝一天繁忙的生活。但我們在恩列科的筆下,一點沒看出同情的語氣,反而用”漂亮、精神煥發、動作靈活敏捷“這樣的詞形容他,能看出通過這次偶遇恩利科對科列帝有了更深的`認識,也產生了對科列帝的崇拜。通過這個故事,我們也被深深的洗禮。

在生活中,我們有條件坐在舒適的房間裏看書學習,我們應該珍惜,恩利科説”你既學習又勞動,你對父母親最有用。“ 是的我們不單要學習我們也要勞動,這會使我們的生活更充實,同時我們也能通過勞動來造福他人,從而實現自己的價值。

這個故事,通過對科列帝生活真實的描述感染我,雖然這是一個發生在平凡甚至有些貧苦孩子身上的事,但卻讓我感覺到一種幸福,一種腳踏實地的幸福,生活就應該這樣,無論情況如何,一步一個腳印,不抱怨,積極努力的面向明天,我想再苦再累都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