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沉醉東風》閲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校園 閲讀(3.16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我們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閲讀答案,通過對照閲讀答案可以有效檢驗我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你知道什麼樣的閲讀答案才是規範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沉醉東風》閲讀答案附翻譯賞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沉醉東風》閲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雙調】沉醉東風

(元)關漢卿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時間月缺花飛。手執着餞行杯,眼閣①着別離淚。

剛道得聲“保重將息”,痛煞教人捨不得。“好去者望前程萬里!”

【注】 ①閣:擱,這裏指勉強噙住眼淚。

(1)開頭兩句是怎樣表現送別時的氣氛和心情的?

(2)送行女子是怎樣一個形象?她的臨別贈言表現了怎樣的心理活動?

(3)請簡要分析開頭兩句是怎樣表現送別時的氣氛,以及表達出怎樣的心情的。

參考答案:

(1)從空間和時間兩個角度寫:眼下近在咫尺,即刻便要天南地北各在一方;分手只是“霎時間”的事,以此表現分手瞬間的強烈痛苦。“月缺花飛”不是眼前之景,而是心中之情,是對情人間難得的“花好月圓”的悲歎。(或“虛實結合”)

(2)送行女子是一個多情而善良的形象。短短的囑咐幾番被哽咽之聲打斷。先説“保重將息”過於纏綿,見對方難分難捨後,馬上勉勵對方“前程萬里”,既鼓勵對方,又藉此淡釋別恨。

(3)開頭兩句從空間和時間兩個角度來寫送別時的氣氛的:眼下,近在咫尺;一揮手,就天各一方。詩人以此來表現分手一瞬間的強烈痛苦。“月缺花飛”並非是眼前之景,而是心裏感受;離人眼中:月圓也缺,花好也殘。正如柳永詞中所寫的一樣:“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作者簡介:

關漢卿(約1234年以前-約1300年),原名不詳,字漢卿,號已齋(又作一齋、已齋叟),漢族,解州(今山西省運城)人,另有籍貫大都(今北京市)和祁州(今河北省安國市)等説。元雜劇奠基人,與白樸、馬致遠、鄭光祖並稱為“元曲四大家”,關漢卿居四大家之首。

他一生的戲劇創作十分豐富。劇目有六十多個,劇本大多散佚。他的雜劇,有悲劇、有喜劇,題材廣闊,深刻地揭露了元代腐朽黑暗的社會現實。他的《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魯齋郎》《單刀會》都是膾炙人口的作品。他的《感天動地竇娥冤》是元劇中最優秀最光輝的劇本,它猶如一篇聲討元代統治者的檄文,通過純潔、善良的竇娥的悲劇,揭露了元代社會高利貸盤剝、地痞流氓橫行和官吏貪贓枉法、草菅人命的罪行,鞭撻了元代社會的混亂、畸形和吃人的醜惡本質。

在長期的創作實踐中,形成了他的主題深刻、結構嚴謹、形象活潑鮮明、語言潑辣質樸的雜劇特色。他是我國戲劇史上作品最多,成就最大的一位作家。

譯文:

相隔咫尺的人就要天南地北遠遠分離,轉瞬間花好月圓的歡聚就變成月缺花飛的悲悽。手拿着餞行的酒杯,眼含着惜別的淚水。剛説一聲“保重身體”,心中悲痛極了教人難以割捨。“好好地去吧,祝願你前程萬里!”

簡析: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時間月缺花飛:“天南地北”、“月缺花飛”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點明所寫的內容是餞別。手執着餞行杯,眼閣着別離淚:“執着”寫動作,“閣着”寫神態,用了白描的手法。剛道得聲保重將息,痛煞煞教人捨不得,好去者望前程萬里:“痛煞煞”、“捨不得”寫心態,屬於心理描寫,體現出一種依依不捨的感情,但“望前程萬里”卻又體現出抒情主人公積極高昂的心態,充滿了一種自信滿滿、昂揚向上的送別情調,這是這首曲子與一般送別抒情曲不一樣的地方。

賞析:

這是一支為表現離愁別緒而作的小令,描寫餞行話別之際的兩情依依,可以説一首聲情並茂的用散曲寫就的“長亭送別”。

起首兩句從時空的角度極寫離別瞬間的悲哀,空靈灑脱,以虛帶實,奠定全曲的情感基調。三、四句以對句的.形式具體寫女主人公的送別,充實一、二句的內涵。最後三句,在引出女主人公告別之語的同時,突出其複雜的心理變化,極其本色地表達出不能自持的痛苦情態。整個曲子在真切中恰如其分地把握了送別女子時而含蓄時而坦率的情感,刻畫出一個聲淚俱下,依依不捨的痴情女子形象。

此曲寫送別,語言明白如話,感情真摯動人。它入手即總攝離別時的感受,首兩句對偶句,很能表現離別者內心的痛苦,情緒的凝重。跟着寫送行的場面,餞行的女子,手上端着酒杯,眼裏盈盈珠淚。“閣着”兩字,刻畫出強忍眼淚的神態。後幾句着重寫臨別贈言的場面:她剛剛對離人説了聲保重將息,便心如刀割,再也説不下去了。畢竟,她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也不願意讓所愛的人在離別的時刻增加痛苦,於是,她顯得很爽朗,很自然,用一句美好的祝願代替千言萬語。而寫她強顏歡笑,很能深一步揭示她內心的痛苦。

我國寫戀人送別的詩詞,如韋莊的《女冠子》“別君時,忍淚佯低面,含羞半斂眉”,柳永的《雨霖鈴》“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皆刻畫入微。這首《沉醉東風·咫尺的天南地北》在刻畫入微處,與上面兩詞相埒,而真率透徹則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