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高老頭》賞析段落

校園 閲讀(2.63W)

《高老頭》是巴爾扎克1834年發表的優秀作品,小説以1819年底和1820年初為時代背景,以伏蓋公寓和鮑賽昂夫人的沙龍為舞台,以高老頭和拉絲蒂涅兩個人物的平行而又交叉的故事為主要情節。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老頭》賞析段落,歡迎來參考!

《高老頭》賞析段落

《高老頭》體現了巴爾扎克的創作天賦,有着極強的思想和藝術價值。《高老頭》全書譯成中文不到十八萬字,而其視野之廣,人物形象之多姿多采,簡直夠得上一幅全景畫卷,它真實的再現了當時法國社會,是一部"法國社會的風俗史","標誌着一個時代"。 充分體現了巴爾扎克駕馭素材和提煉生活的能力。

這幅"風俗畫"的背景就是十九世紀初的波旁復辟時期的法國社會,這時候資本主義思想已經在西方社會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而封建制度還沒有退出歷史舞台,是封建宗法制社會過渡到資本主義社會這一新舊交替時期。《高老頭》就對這一時期封建貴族權勢的得而復失,盛而復衰的歷史趨勢,作了細緻而深入的描寫。

鮑賽昂夫人是"貴族社會的一個領袖",她的府邸是貴族住區"最有意思的地方",能在這金碧輝煌的客廳裏露面,就等於一紙閥閲世家的證書","一朝踏進了這個比任何社會都門禁森嚴的場所","就可以到處通行無阻"。初出茅蘆的拉斯蒂涅,一旦被人提到"跟鮑賽昂太太是親戚",立即就身價百倍,資產階級婦女以能擠進這個貴族沙龍為最大光榮。這些貴族態度高傲,談及資產階級婦女時極盡鄙夷挖苦之能事,"那般中產階級的`婦女,以為戴上我們的帽子就有了我們的風變"。鮑賽昂夫人對高老頭的二女但斐納的評價是,"動作都脱不了高里奧氣"。這是何等的盛氣凌人。但是,表面的榮華富貴,遮掩不住內心的失望頹唐,排場上的闊綽,掩飾不了政治上的敗局。時代的變遷是無法挽留的,資產階級的進攻是不可抗拒的。巴爾扎克在描繪這花團錦簇的繁華盛世時,就同時指出了潛藏着的危機,預示了隱伏着的災難。拉斯蒂涅被引進鮑府的時候,鮑賽昂夫人已到了"被遺棄的關頭",她騷動在心中的不安已經溢於言表,"上流社會最可怕的禍事"已經臨頭。

但極有諷刺意味的是,雖則鮑賽昂夫人自視清高,對資產階級婦女不屑一顧,但她對拉斯蒂涅的"開導"卻完全是資產階級式的:"你越沒有心肝,就越高升的快,你毫不留情地打擊人家,人家就怕你。只能把男男女女當做驛馬,把它們騎得筋疲力盡,到了站上丟下來,這樣泳就能達到慾望的最高峯。"她對但斐納非常輕視,卻讓拉斯蒂涅去追求這位銀行家的太太,"你能愛她就愛她,要不就利用她一下也好"。她還親自帶他到劇院去結識但斐納,因為個人的閲歷和遭遇使她懂得了貴族的一套已經不時興了,資產階級的金錢力量才是真正的統治者。其實她自己就是金錢的手下敗將。洛希斐特是新起的暴發户,,鮑賽昂夫人的情夫阿瞿達也並不十分喜歡洛希斐特小姐,但他卻毅然決然拋棄了名媛貴婦鮑賽昂夫人,決定和資產階級暴發户聯姻,因為可以得到"二十萬法郎利息的陪嫁"。

賞析:

"天潢貴旨,蒲高涅王室的最後一個女兒"鮑賽昂夫人告別巴黎的盛大舞會;是巴爾扎克着力刻畫的"上流社會必然崩潰的一曲無盡的輓歌"。客廳外,"四五百輛車上的燈,把鮑賽昂府的四周照的通明雪亮"。客廳裏,"是巴黎最美的婦女","宮廷中最顯要的人物", "樂隊送出一句又一句的音樂,在金碧輝煌的天頂下繚繞"。富麗堂皇的外景與鮑賽昂夫人淒涼的心境形成強烈的對比,"在女後心目中,這座燦爛的宮殿只是一片荒涼而已"。這次五光十色的舞會,恰似貴族社會的迴光返照。人們蜂擁到這裏來,是為了"爭着要瞧這個女英雄怎樣下台", "好似羣眾擠到葛蘭佛廣場去看執行死刑一樣"。 "上流社會似乎特意裝點得花團錦簇,來跟它的一個母后告別"。這位貴婦儘管在眾人面前"安閒靜穆","始終保持着她的本來面目",好象"到了最後一刻,她依舊高高在上的控制着這個社會"。但是在她的卧室裏,她就顯出了真相;她流着淚,發着抖,打點行裝,燒燬情書,作着訣別巴黎的最後準備。這種人前背後的表演,正是貴族階級行將沒落而又強恃尊嚴的社會地位的真實寫照。鮑賽昂夫人淚眼晶瑩地到鄉下隱居去了,而被她百般奚落的但斐納,卻在貴族的哀樂聲中終於擠進了這個"她一心要高攀"的社會,實現了她的宿願。當鮑賽昂夫人強頗為歡的時候,但斐納卻住"得意自己在大眾面前的鋒芒",連鮑賽昂夫人也不得不承認"紐沁根太太今晚漂亮得很"。兩相對照,前後比較,一榮一枯,一起一落,兩個階級的命運一清二楚。

巴爾扎克從正面寫高老頭的父愛,揭露了當時的社會的醜惡,是以“錢”為情,有了錢,就有了親情,無錢就是無情!這種純潔的父女之情,就被金錢關係所玷污了。 他頭腦深處殘留着封建性質的、温情脈脈的父女關係。他看不到資本主義的家庭關係也是一種金錢關係。所以,在社會上他是個勝利者,成了個爆發户,而在家庭裏,被女兒不自覺地榨乾了錢財還不知,最終成了個失敗者。 。

讀到完,我也曾感到難過,因為資本主義世界人與人的之間的金錢關係痛恨的淚。女兒們為什麼不願來見高老頭,因為他已經沒有錢了。以往,只要她們叫一聲“好爸爸”,他就能滿足她們的願望。高老頭以為她們孝敬的是他,其實不然,她們孝敬的是錢!“錢能買到一切,能買到女兒。”臨死前,高老頭才明白過看來,明白了這社會的殘酷。人都會忍不住讚歎:怎麼會有這麼可惡的女兒?怎麼會有這麼傻的爹?兩個女兒愛錢不愛爹,向我們道出了父親愛女兒,女兒愛金錢的悲劇。客觀來説:時代造就人,在那個金錢至上的時代裏,誰能不愛錢?一個個為了錢,勾心鬥角,你爭我鬥,又向我們道出了人是一代比一代冷酷,一代比一代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