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管理學考研有哪些知識要點

校園 閲讀(1.88W)

我們在進行管理學考研時,要掌握重要的知識要點,才能更好的進行學習。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了管理學考研要點,歡迎大家前來閲讀。

管理學考研有哪些知識要點

  管理學考研知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知識點

馬斯洛將需要分為重要程度由低到高的五級: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感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

1、生理的需要:包括人體生理上的需要,即衣、食、住、行、醫藥等生存的基本條件。生理的需要是最強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層需要,也是推動人們行動的強大動力。

2、安全的需要:隨着生理需要得到滿足,繼而就會產生高一層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較高一級,當生理需要得到滿足以後就要保障這種需要。每一個在現實中生活的人,都會產生安全感的慾望、自由的慾望、防禦的實力的慾望。

3、感情和歸屬的需要:包括友情、愛情、歸屬感等各方面的需要。社交的需要比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細微、更難捉摸。它與個人性格、經歷、生活區域、民族、生活習慣、宗教信仰等都有關係,這種需要是難以察悟,無法度量的。

4、尊重的需要:這類需要包括自尊和受別人尊敬。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夠得到完全的滿足,但基本上的滿足就可產生推動力。

5、自我實現的需要:這是最高一級的需要。馬斯洛認為這種需要就是“人希望越變越完美的慾望,人要實現他所能實現的一切慾望。”

理論解析

1、五種需要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逐級遞升,但這樣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變化,也有種種例外情況。

2、需求層次理論有兩個基本出發點,一是人人都有需要,某層需要獲得滿足後,另一層需要才出現;二是在多種需要未獲滿足前,首先滿足迫切需要;該需要滿足後,後面的需要才顯示出其激勵作用。

3、一般來説,某一層次的需要相對滿足了,就會向高一層次發展,追求更高一層次的需要就成為驅使行為的動力。相應的,獲得基本滿足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勵力量。

4、五種需要可以分為兩級,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都屬於低一級的需要,這些需要通過外部條件就可以滿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是高級需要,他們是通過內部因素才能滿足的,而且一個人對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要是無止境的。同一時期,一個人可能有幾種需要,但每一時期總有一種需要佔支配地位,對行為起決定作用。任何一種需要都不會因為更高層次需要的發展而消失。各層次的需要相互依賴和重疊,高層次的需要發展後,低層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對行為影響的程度大大減小。

5、馬斯洛和其他的行為心理學家都認為,一個國家多數人的需要層次結構,是同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科技發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關的。在發展中國家,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佔主導的人數比例較大,而高級需要佔主導的人數比例較小;在發達國家,則剛好相反。

  管理學考研道斯·麥格里格X—Y理論知識點

X—Y理論(Theory X-Theory Y)主要是對人性的根本性理解。一個是性本惡——X理論,一個是性本善——Y理論。對X理論和Y理論的概括,是道斯·麥格里格(Douglas McGregor)在學術上最重要的貢獻。

X理論觀點:人的本性是壞的,一般人都有好逸惡勞、儘可能逃避工作的特性;由於人有厭惡工作的特性,因此對大多數人來説,僅用獎賞的辦法不足以戰勝其厭惡工作的傾向,必須進行強制、監督、指揮、並懲罰進行威脅,才能使他們付出足夠的努力去完成給定的工作目標;一般人都胸無大志,通常滿足於平平穩穩的完成工作,而不喜歡具有“壓迫感”的創造性的困難工作。

Y理論假設:人們在工作上體力和腦力的投入就跟在娛樂和休閒上的投入一樣,工作是很自然的事——大部分人並不抗拒工作。即使沒有外界的壓力和處罰的威脅,他們一樣會努力工作以期達到目的——人們具有自我調節和自我監督的能力。人們願意為集體的目標而努力,在工作上會盡最大的努力,以發揮創造力,才智——人們希望在工作上獲得認同感,會自覺遵守規定。在適當的條件下,人們不僅願意接受工作上的責任,並會尋求更大的責任。許多人具有相當高的創新能力去解決問題。在大多數的機構裏面,人們的才智並沒有充分發揮。

持X理論的管理者會趨向於設定嚴格的規章制度,以減低員工對工作的消極性。

持Y理論的管理者主張用人性激發的管理,使個人目標和組織目標一致,會趨向於對員工授予更大的權力,讓員工有更大的發揮機會,以激發員工對工作的積極性。

在麥格雷戈提出超Y理論之後,美國的喬伊·洛爾施(Joy Lorsch)和約翰·莫爾斯(John Morse)對此進行了試驗。他們選了兩個工廠和兩個研究所作為試驗對象,其中一個工廠和一個研究所按照X理論實施嚴密的組織和督促管理;另一個工廠和另一個研究所按照Y理論實施鬆弛的組織和參與管理,並以誘導和鼓勵為主。

洛爾施等人認為,管理方式要由工作性質、成員素質等來決定,並據此提出了超Y理論,其主要觀點是,不同的人對管理方式的要求不同。有人希望有正規化的組織與規章條例來要求自己的工作,而不願參與問題的決策去承擔責任。這種人歡迎以X理論指導管理工作。有的人卻需要更多的自治責任和發揮個人創造性的機會。這種人則歡迎以Y理論為指導的管理方式。此外,工作的性質、員工的素質也影響到管理理論的選擇。不同的情況應採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管理學考研人羣關係理論知識點

霍桑試驗的研究結果否定了傳統管理理論的對於人的假設,表明了工人不是被動的,孤立的個體,他們的行為不僅僅受工資的刺激,影響生產效率的最重要因素不是待遇和工作條件,而是工作中的人際關係。

梅奧等人的通過試驗和訪談認為:生產效率不僅受物理的、生理的因素影響,而且受社會環境、社會心理的影響。這點與科學管理的觀點截然不同。

他們的觀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企業的職工是“社會人”。梅奧等人創立了“社會人”的假説,認為人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屬於某一工作集體並受這一集體的影響。他們並不是單純的追求金錢收入,還要追求人與人之間的友情、安全感、歸屬感等社會和心理慾望的滿足。

二、滿足工人的社會慾望,提高工人的士氣,即工人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協作精神等結合成一體的精神狀態,這是提高生產效率的關鍵。梅奧等人,從社會人的觀點出發,認為士氣的高低決定於安全感、歸屬感社會、心理等慾望的滿足程度。

三、企業中存在“非正式組織”。人際關係論者認為:企業職工在共同工作、共同生產中,必然產生相互之間的人羣關係,產生共同的感情,自然形成一種行為準則或慣例,要求個人服從,這就構成了“非正式組織”。正式組織和非正式組織在本質上是不同的:正式組織以效率和成本為主要標準,要求企業成員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而確保形式上的協作。非正式組織則以感情為主要標準,要求其成員遵守人羣關係中形成的非正式的不成文的行為準則。人羣關係論者認為:非正式組織不僅存在於工人之中,而且存在於管理人員、技術人員之中,只不過與效率與成本對於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比之對於工人更為重要,而感情一般來説,在工人中比在管理人員、技術人員中佔有更為重要的地位。如果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僅僅依據效率與成本的要求來進行管理而忽略工人的感情,那麼兩者之間必將發生矛盾衝突,妨礙企業目標的實現。

四、企業應採用新型的領導方法。新型的領導方法,主要是要組織好集體工作,採取措施提高士氣,促進協作,使企業的每個成員能與領導真誠持久的合作。

由此可以看出,以霍桑試驗為基礎的人羣關係理論是“行為科學”管理學派的早期思想,它只強調要重視人的行為;而行為科學還要求進一步研究人的行為規律,找出產生不同行為的影響因素,探討如何控制人的行為以達到預定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