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老子道德經讀後感

校園 閲讀(9.91K)

作為第一部完整的哲學著作和內涵豐富的文學作品,《道德經》在哲學、軍事、政治、社會、個人性格培養等領域都有巨大的影響。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老子道德經讀後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老子道德經讀後感
  老子道德經讀後感一

老子《道德經》,藴含了豐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無不從這部人類禮貌史上的智慧寶典中汲取治國安民、修身養性、立人處世的精髓。

當今社會科學發達,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而精神財富卻越來越貧乏,道德淪喪的現象日益嚴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實實工作”的呼聲日益強烈。物慾橫流的現實生活中,如何去應對金錢、地位、美色的誘-惑呢?我們同樣能夠在《道德經》這部聖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靜處世,清靜自省,盡心本職!

既然我們個體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暫,我們何不端正心態呢?靜心、淨心、盡心就是人們的三個不一樣心態層面。靜心:靜安人生座標;淨心:淨處人生方向;盡心:盡展人生作為。

靜心,靜安人生座標。

老子以“清靜為天下正”,“清靜無為”為修道之本。《道德經》十六章雲:“致虛極,守靜篤。”強調了致虛守靜的修養。“致虛”就是要消除心靈的蔽障和理清混亂的心智活動,而後才能“守靜”,透過“靜”的工夫,深蓄厚養洞察力,才會“知常”,逢凶化吉。

老子之後,莊子強調少私寡慾,以靜養神,這是道教靜中養生的思想理念。

“靜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靜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擾,不因進退去留而影響;靜心,才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

總之,靜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們的心境到達虛靜的狀態,才會時刻持續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才會在社會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

淨心,淨處人生方向。

“淨者,不污也”,天地萬物之間,潔淨不染,就是“不染”。“不染”的含義很廣泛,老子《道德經》十二章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意思是説五彩繽紛的世界使人眼花繚亂,各種各樣的聲音使人震耳欲聾,美味佳餚使人饞涎欲滴,縱橫馳騁的心靈使人心態若狂,擁有貴重難得的貨物使人心驚膽寒。就從視、聽、味、嗅、觸、物六方面形象勾劃了人們因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導致的嚴重後果。故後人雲:六根清淨、一塵不染。意在教人約束,收斂人們的貪慾之心。

再看老子《道德經》十三章:“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我們能夠看出“寵辱若驚”的根源就在於“為吾有身”,“為吾有身”就在於人的心性不能清淨如水,清澈透明,把個人看得太重,把自我的名利、地位看得太重。如果恬淡處世,致虛守靜而見素抱樸,少私寡慾,何來“貴大患若身”呢?

由此,淨心能使自我自覺地堅持自我反省,能時刻檢束自我的貪慾之心、遏制自我的非份之想。淨心是持續清醒認識的源泉。

盡心,盡展人生作為。

人們常説:讀史而明鑑,讀典可明智,明智則生慧。道祖老子在《道德經》之十七章説“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老子的無為思想並不是説消極而無所作為,這是對老子《道德經》的誤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為,而有作為。只有“不妄為”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為,也就是説“不妄為”是有所作為的保證。什麼是“有為”呢?盡心扮好社會主角,幹好本職工作,擔起家庭職責,就是“有作為”。是的,在世欲紛爭的當今社會中,如能盡心安心於本職的話,那他的心態肯定是時常處於靜心、淨心的狀態,沒有進入靜心、淨心的心境,他是收斂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馳,心不外思,由是説:靜心、淨心是盡心幹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決條件。

中華民族歷來重視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倡“百行德為先”,崇尚“身正為師,德高為範”。各行各業,各村各户都在努力提高羣體的道德水準。具體來説,就是將“靜心、淨心、盡心”三心衍化為“六心”教育:忠心獻給祖國,愛心獻給社會,熱心獻給羣眾,關心獻給同事,孝心獻給父母,信心留給自我。在現代經濟社會下,重讀和闡釋聖典《道德經》,讓人們能致虛守靜、淨化心靈,從而盡心盡職,有利於社會穩定,有利於工作團結,有利於家庭和睦!

  老子道德經讀後感二

老子的“道”,其實並不像很多人説的那麼玄乎,它是指:物質世界及精神世界變化的原因和規律——自然規律。關於“道”是物質還是精神之爭,是膚淺的,屬於表象範疇。

所謂自然規律:它是自然界的運行法則,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運動形式。人們只能通過實踐認識它,利用它,卻無法改變它,否則,就會受到自然規律的懲罰。

如: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規律。醫生只能看病,不能救命,若能救命,普天下的醫生豈不都成神仙了?但有很多人並不明白這一點,或不願相信這個簡單道理。特別是很多古代帝王,迷信江湖術士,服用什麼“靈丹妙藥”,妄圖長生不老,結果中毒身亡,反而枉送性命。

“對立統一”,是事物存在的自然規律,也是老子反覆強調和證明的觀點之一。所謂對立統一,不是單個事物的對立與統一,也不是事物簡單的一分為二,而是無數對立的事物交織在一起而相互依存、影響、變化、轉換,構成了動態的、豐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因勢利導,順其自然,是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基礎。

“物極必反”,是事物運動的自然規律。是老子反覆強調和證明的又一觀點。如:鐘擺,您説它是在左邊?右邊?中間?不好説?這是因為我們所看到的鐘擺,只是它在某一時段的位置而已。事物如鐘擺,人們所看到的事物,只是它在某一時段運動中的表象。由於事物受自身及相關因素的制約,只能在一定範圍內運行,所以,——物極必反。人們由此誤以為,不偏不倚,“中庸之道”才是至理,殊不知“中庸”只是事物運動過程中某一時段的短暫現象。試問古往今來,有何人、何事、何物,能永遠保持或停留在“中庸”之上呢?沒有!也決不可能有!

“失衡而動”是事物動因的自然規律,是宇宙的原動力。大家知道:事物都是運動的,但為什麼要動?恐怕就很少有人知道其中原因了。近代科學研究發現:物質是無限可分的,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物質,事實上是無數物質的複合體,從某一個體,到相近物體,乃至整個宇宙,它們相互依存、制約、影響、變化,小到元素週期,大到天體運行,甚至鳥兒飛翔,人類行走,汽車行駛等等,莫不如此:失衡——平衡,再失衡——再平衡,循環往復,構成了對立統一、五彩繽紛的美麗世界。失衡是永恆的、持久的,平衡是局部的、暫時的。物質世界如此,精神世界難道不是這樣嗎?放眼世界:小到人際關係,大到國家政局乃至國際形勢,概莫能外。

水往低處流,這是人們所熟知的水的一條自然規律。也是水在常態下的一種運動形式。但也有例外,如:水受熱就會變成氣體,會往高處跑;再如:水在太空可以懸浮,這是由於水脱離了地球的引力所致。上述兩種現象,就不是水的一般規律所能涵蓋的。由此可見:自然規律也是有條件的。同一件事物,時、空及環境改變了,規律也會隨之而改變。這就是“規律”的規律了。

老子云:“道可道,非常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們只有通過自己的感官,全面認識和系統分析客觀事物,進而掌握自然規律,利用自然規律,而不違反自然規律,因勢利導,順其自然,才是人間之“正道”。

  老子道德經讀後感三

在孩提時代的`我就曾經接觸過聖人老子的《道德經》,大家可以輕而易舉猜到當時懵懂孩童的我,對於這本書可謂是“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我對老子以及《道德經》的初步認識還得追溯到我爺爺跟我講的故事。爺爺跟我講了很多的古代傳説,其中就有關於聖人老子的傳説——相傳老子一夜間就寫出了流傳千古的《道德經》,騎着青牛,西出函谷關而去,成為神話傳説中的太上老君。小時候聽着這些傳説比較神祕、玄奧的東西,都是和老子相關的,但是老子是誰,什麼是老子的學説,他所著作的《道德經》講述的是什麼又有什麼意義,卻知之甚少,而且那時根本看不懂。

讀懂一本書,首先讀懂一個人。這是我閲讀書籍的座右銘,若光看一本書所講的內容,而不去深入瞭解作者為何做此書的種種原因,那就與作者做此書獻於世的真正目的了。我不乏有些人著書純粹是為了賺取稿費或者立名,那樣的人不配叫作者,只能勉強稱為寫作工作者罷了。老子生活在春秋末期,那時天下大亂,諸侯紛爭,廣大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時代造英雄,時代也會造就文化精神上的佼佼者。

如今很多人稱《論語》為做官必學,《道德經》為做人必學,想必有一定的道理可遵循,但便不是如如今説法那樣的片面。一本《道德經》涵蓋了政治、經濟、軍事、為人等多方面的內容。換一種比較概括的話説可算為一本百科全書,但是《道德經》真正的分類還得算為哲學著作。

老子道家的學術充滿着辯證法,從探討宇宙天地、自然規律的變化入手,提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真正地以人為本,直接從關注明民生,關注社會弱者,弱勢羣體出發,老子之道算是弱者之道,對社會人事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道德經》揭示宇宙萬物、自然天地、社會與人等及其運動規律,因而是一個博大的哲學思想體系,提出了很多反映事物運動一般規律的哲學概念,對中國文化以及整個世界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黑格爾曾經感慨:世界的哲學故鄉在中國!

在老子《道德經》諸多哲學概念中,我最熟透的算是立身處世這方面知識。下面簡單的敍述一番。

修身為本的主張在《道德經》中有諸多名句:“罪莫大於多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等等。細細體味一下老子對人生修養和處世的見解,我覺得他的很多話語,句句啟迪心靈,不時地在敲打警示,使人醉之復醒,感到好像在痛飲千年陳釀,愈久愈香。

做人修身處世,是一個古老卻又常新的話題,每每與人細談老子哲學時談到修身處世這話題時,心中總會盪漾起新的體會新的感受。在立身處世這個主張中有一個極為經典的句子——“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取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弱之勝剛,天下莫不知。”柔弱勝剛強,是老子哲學思想中充滿相反想成、對立轉化的辯證法的命題,帶有普遍真理性的意義。剛剛提到老子以水為例的句子的意思是:天下沒有東西比水更加柔弱,可是攻克堅強的東西沒有能勝過它,因為沒有東西可以代替它。微弱的勝過強大的,柔弱的勝過堅硬的,天下誰都知道。可謂水滴石穿,柔軟的水能夠把堅強的石頭穿透。在老子看來,柔弱勝剛強是自然界的一條法則。它比起強能勝弱,剛能勝柔這一表面膚淺的認識而言,柔勝剛,弱勝強,無疑是認識論上的一個飛躍和深化的實例。這句話告訴我們,新生的、弱小的、暫時處在劣勢的事物,最終是要戰勝舊的、暫時貌似很強大的事物的強有力的論證。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這句話是中大家最熟悉的當屬“上善若水”了,老子提倡應該向水的柔弱品質學習,即守柔。為什麼呢?因為世界上最柔弱的是水,水能穿透堅硬的石頭。推及到人,若人能夠做到“上善若水”,所賦予的精神和意義,那麼他的心胸會像水那樣曾經深邃,待人像水那樣愛親,言談像水那樣真誠,處事像水那樣靈活圓通。這樣德行高尚的君子,你説是不是一個完美的人,是不是值得我們去學習效仿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