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2015《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最新)

校園 閲讀(1.71W)

《念奴嬌·赤壁懷古》是東坡詞乃至豪放詞的代表作,理應視為定篇。但教材編撰者似乎還未引進定篇意識,定篇類文本到底如何教,似乎還處在各自發揮階段。嚴格地説,定篇屬於語文課程規定的內容要素之一,其教學功能的內在規定性,在於徹底、清晰、明確地理解、掌握作品本身,因而,知人論世,應是定篇類課文常規的解讀方法,朗讀、背誦,應是古典詩詞以及精短散文學習的必然要求。

2015《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最新)

  教學目標:

1、通過對語言的分析,把握內容,感受風格,領會思想。

2、 理解賓主互襯,虛實相襯的寫作特點;

3、瞭解豪放宋詞的風格特點,提高古典詩詞閲讀鑑賞能力。

  教學重、難點:

1、重點:本詞的語言美,思想美和藝術美的統一。

2、難點:蘇軾詞的風格特點。

教學時教:一課時。

教學課型:講讀課。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課前發《東破突圍》給學生)介紹餘秋雨的《東破突圍》,正是由於被貶職,蘇東坡突破了小人們的包圍,使他真正審視人生的真諦,從而寫出了流傳千古的曠世傑作《前赤壁賦》《念奴嬌 赤壁懷古》。《念奴嬌 赤壁懷古》歷來被稱為宋詞豪放派的代表作,是蘇軾被貶到黃州期間所寫,表達了詞人對古代英雄的讚美和壯志未酬的感慨。

  二、解題

1、以提問方式複習作者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畫家,眉州 眉山(今屬四川)人。一生宦海沉浮,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散文與歐陽修並稱“歐蘇”,書法與黃庭堅、米市、蔡襄並稱“宋四家”。與其父蘇詢、其弟蘇轍並稱“三蘇”。

2、關於豪放派詞

豪放派對婉約派而言。詞原來是從民間小調發展來的,多以豔情為題材,語言清麗,音律嚴謹,表現婉曲含蓄,就用“婉約”兩字來形容它的風格。後來慢慢有了變化,到蘇軾筆下,詞的題材被大大拓寬了,所謂“以詩入詞”,形式上也不再嚴格遵守腔調韻律,詞境更壯闊了,確立了豪放派的風格。豪放派詞人中,辛棄疾是集大成者。

3、 讓學生介紹寫作背景

蘇軾早年頗有遠大的政治抱負,但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屢遭貶斥。1079年,他突遭逮捕,審訊,這是著名文字獄“烏台詩案”,他最後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總之,蘇軾貶黃州,是因為遭人暗算,不知不覺轉入政治鬥爭漩渦,而不是什麼因寫詩攻擊新法。他這次受打擊,心情是複雜的,所以遊赤壁時寫下了這首詞,抒發自己的抱負。

  三、整體感知

1、 指導朗讀,疏通文字。

誦讀提示:這首詞歷來被視為豪放派的代表作,應讀得鏗鏘有力,表現出作者對歷史上這場戰爭的嚮往和對英雄的景仰;最後的感慨語儘管含有消極情緒,也應讀得灑脱,不要當作低調處理。

2、 從章法上説,詞的上片大多側重寫景,敍事,下片側重抒情。

(板書)

上闋:(赤壁) (懷古)

所見:大江、故壘 所想: 千古風流人物

亂石、驚濤 一時多少豪傑

下闋:(懷古) (傷今)

所憶:(周郎) 雄姿英發 所慨 : 多情善感

風流瀟灑 早生華髮

才華橫溢 人生如夢

  四、詞句鑑賞

思考:“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這一句在全詞中起什麼作用?

明確:“大江東去”是赤壁之戰的襯景,“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是“懷古”的點題。這一句泛寫作者憑高遠眺,所見所感,是全詞起興之筆,詞一開頭就濃縮了浩瀚的時空,把江水、浪花、千古風流人物融成一片,創造了一個的曠遠、深沉的意境,為“周郎”出場造成聲勢。

思考:“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描繪出一幅什麼樣的畫面?

明確:亂石壁立,高聳入雲,怒濤澎湃,雪浪千迭。先寫江岸,後寫江水。既正面描寫赤壁江山勝景,又勾勒古戰場景象,真可謂是有聲有色。

思考:“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在上下片中起什麼作用?

明確:過渡。“江山如畫”承上,“一時多少豪傑”啟下,由狀景過渡到述人,十分自然。這一聲慨歎將懷古之情和江山之勝融為一體。“一時多少豪傑”是虛寫,既照應了開頭“千古風流人物”,又為下片寫周瑜作了鋪墊。

討論:為什麼單單懷周瑜?

明確:a、建功年齡

蘇軾四十多歲 團練副使 虛職

周瑜二十多歲就被重用

b、機遇

蘇軾遺憾沒有碰到這樣的機會

周瑜碰到了孫權這樣的明君

赤壁之戰中主要角色是周瑜

c、惺惺惜惺惺

蘇軾:“知音如周瑜。”

懷古的目的是為了抒發感情

思考:詞中周瑜的形象有什麼特點?為什麼插進“小喬初嫁了”一語?在對周瑜形象的刻畫中,作者寄寓了什麼感情?

明確:周瑜儒將風流,從容瀟灑,指揮若定。插寫小喬突出周瑜少年英雄氣宇不凡。詩人讚頌周瑜非凡的膽略,意在抒發自己年將半百而功業無成的感慨。

  五、探究思考

如何理解“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是積極還是消極?

明確:“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這是蘇軾對人生的無限感慨,有大徹大悟、超脱塵俗的味道。蘇軾在《前赤壁賦》裏説:“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裏説:“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也許蘇軾在想:人生真的猶如一場空夢,輝煌像周瑜那樣是一生,鬱悶像我蘇軾一樣也是一生,在滾滾不息的'長江面前,在圓缺循環的月亮面前,一切的失意潦倒,迫害挫折,鬱悶愁苦又算得了什麼呢?“大江東去,浪濤盡千古風流人物”,放得下,才能拿得起,看得開,才能出得來,因此,蘇軾才會情不自禁倒一杯酒祭奠江水和月亮。這就是蘇軾的生存智慧,這就是蘇軾的達觀態度,這也就是蘇軾的詩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