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高中必修四政治哲學知識點大全

校園 閲讀(6.83K)

我學生對哲學的知識是比較陌生的,所以很多學生在學習必修四的政治課本時,都比較吃力,要下苦工才能掌握好。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知識歸納,希望對大家有用!

高中必修四政治哲學知識點大全

  高中政治哲學知識

認識論部分

1、實踐的基本含義和特點

實踐是指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一切物質性活動。實踐是主觀見之於客觀的活動。

實踐具有客觀物質性。(即實踐的構成要素,實踐活動的過程及其結果都具有客觀性。)

實踐具有主觀能動性。(即實踐是在意識指導下人的有目的的活動。)

實踐具有社會歷史性。(即實踐是處於一定社會關係中的人的活動。歷史上每個階段實踐的內容、規模、水平都受到一定歷史條件的制約。)

2、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原理

【原理內容】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

【方法論】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

3、真理的含義和真理的客觀性、條件性、具體性

真理是指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謬誤是指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錯誤反映。

真理是客觀的。(即真理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內容。檢驗真理的標準是客觀的'實踐。對於同一個確定對象的真理性認識是惟一的。)

真理是有條件的。(即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範圍。)

真理是具體的。(即任何真理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4、認識具有反覆性、無限性、上升性原理

【原理內容】認識具有反覆性,人們獲得對事物的正確認識不是一帆風順的。認識具有無限性,人的認識是不斷深化、擴展、向前推移的。認識具有上升性,人的認識是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的。

【方法論】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

  高中必修四政治知識要點

1、矛盾的含義和基本屬性

(1)含義:矛盾是反映事物內部對立和統一的哲學範疇,簡言之,矛盾就是對立統一。

【注意】聯繫的根本內容是矛盾,發展的根本動力是矛盾,矛盾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矛盾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 ,矛盾分析法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基本屬性:鬥爭性和同一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兩種基本屬性。

①含義:

A.同一性是矛盾雙方相互吸引、相互聯結的屬性和趨勢。它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矛盾雙方相互依賴,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雙方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二是矛盾雙方相互貫通,即相互滲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B.鬥爭性是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對立的屬性,體現着對立雙方相互分離的傾向和趨勢。

②關係:

A.同一以差別和對立為前提,沒有鬥爭性,就沒有矛盾雙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貫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發展。

B.鬥爭性寓於同一性之中,併為同一性所制約,沒有同一性,就沒有矛盾統一體的存在,事物同樣不能存在和發展。

③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由此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

(3)方法論:堅持一分為二的分析方法。(兩點論、兩分法)。

2、矛盾的普遍性

(1)原理: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矛盾貫穿於每一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時時有矛盾。承認矛盾的普遍性是堅持唯物辯證法的前提。

(2)方法論:

①要承認矛盾,分析矛盾,勇於揭露矛盾,尋找正確的方法解決矛盾。

②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全面的觀點看問題,堅持兩分法、兩點論。反對一點論,反對片面看問題。

3、矛盾的特殊性

(1)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各有其特點。它主要有三種情形: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②同一事物在發展的不同過程和不同階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同一矛盾的兩個不同方面(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也各有其特殊性。

(2)方法論要求: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4、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1)含義: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導下,具體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並找出解決矛盾的正確方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重要原則,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

(2)重要性: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我們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是我們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

  高中必修一政治知識

一、信用卡的含義、功能及優點

(1)結算的方式:結算方式:①現金結算;②轉帳結算。

(2)常用信用工具:

①信用卡:

A、含義:具有消費、轉帳結算、存取現金、信用貸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電子支付卡。

B、優點: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費、結算、查詢、信用貸款為一體,能減少現金的使用,簡化收款手續,方便購物消費,增強消費安全,給持卡人帶來諸多便利。

C、注意銀行信用卡的使用特點

②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憑證,是出票人委託銀行等金融機構見票時條件支付一定金額給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支票主要分為轉帳支票和現金支票兩種。

二、外匯和匯率

外匯是用外幣表示的用於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

匯率是指兩種貨幣之間的兑換比率。如果一定數量的外國貨幣可以兑換成更多的本國貨幣,説明外幣升值、外幣匯率上升;反之,説明外幣貶值、外幣匯率跌落。

人民幣升值的利:

①人民幣升值使中國消費者能夠買到價格便宜的進口商品。

②人民幣升值使企業進口商品可節省一筆費用。

③人民幣升值使中國老百姓手中的財富更加值錢。人民幣升值的

弊:

①人民幣升值導致出口商品價格提高,國際市場競爭力減弱,出口貿易更加困難,加大國內就業壓力。

②人民幣升值使外商在中國市場的實際購買力受到損失,影響外來投資。

③人民幣升值使我國外匯儲備貶值。

三、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金錢在現代經濟生活中的意義:在一定意義上,貨幣是財富的象徵。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貨幣關係,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各種經濟活動都離不開貨幣。

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①對於金錢要取之有道,通過合乎道德與法律的正當途徑掙錢。

②對於金錢要用之有度,花錢要有所節制,用於做什麼要分輕重緩急,能夠節省的要節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