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國家寶藏》讀後感(精選6篇)

校園 閲讀(6.86K)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家寶藏》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國家寶藏》讀後感(精選6篇)

《國家寶藏》讀後感 1

闊別千年,再續前緣;時隔一年,重逢相見。

——題記

相別一年,對《國家寶藏》已是滿心掛念,守在電視機前看見一年未見到的《國家寶藏》,好想道一聲“好久不見,甚是想念。”不變的是每集三樣國寶,熟悉的前世演繹,今生的延續;僅有的變化,是除了故宮博物院外的八大博物館、博物院,演員們精彩紛呈的表演,研究人員們專業陳述…熟悉卻又陌生。

沒想到我會看見你的第一眼,就會為你絢爛奪目的色彩感到唏噓,會為你栩栩如生的`雕刻感到自豪。在見證了那麼多精妙絕倫的藝術品後,我依舊只為你,而感到中華文明五千年的瑰寶是如此的驚豔,作為中國人,作為中華文明的傳承者,作為中國未來的創造者的,驕傲以及驚歎。

木板漆畫,分四層繪製出了《列女傳》。在北魏時製成,以黑色線條勾勒出輪廓,器具服飾頭飾以黃、白、青綠等靚麗的顏色細細塗成。看似不經意卻處處恰到好處,題記和榜書出以耀眼的金色描出,畫風極似顧愷之,氣勢恢宏,令人心胸開闊,讓所有人都看到了中國手工製品的驚豔。形成了中華民族的歷史手工業的里程碑,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木板漆畫中記載的《列女傳》,是一部介紹中國古代婦女事蹟的史書,而木板漆畫記載了這一史書,也為中國的經學、文學做出了卓越的傳承貢獻。

它不僅僅只是木板漆畫,它已經成為了一件藝術品,一件埋藏千年卻保存完好的藝術品,一件傳承記載了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藝術品。

《國家寶藏》讀後感 2

我一直很喜歡國寶、歷史和古文化類的節目以前都是爸爸媽媽帶着我去參觀博物館。這個暑假我捧起《國家寶藏》愛不釋手彷彿穿越到了一件又一件古文物的身邊。

書中介紹了上至90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賈湖骨笛下至100多年前的民國時期的寧波“萬工轎”共計二十七件傳世國寶都有着自己的前世今生故事。

其中“雲紋銅禁”我印象特別深刻非常喜愛。它不僅將中國採購失蠟法鑄造青銅器的時間提前至春秋戰國時期推翻了失蠟法由印度傳到中國的説法而且“雲紋銅禁”還是最早的一件經科學發掘出土的'禁類器物見證了中國第一個禁酒時代體現了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文明。雲紋銅禁不愧為“強國智造”的美譽。

在看《國家寶藏》書籍的同時爸爸還幫我收集電視紀錄片和喜馬拉雅的專輯同步收看和收聽。那一件件傳承着上下五千年“故事”的珍貴“寶藏”藝術品真是讓我如痴如醉、震撼不已。我心中無比的驕傲無比的自豪。

原來國寶會説話的每件國寶背後都是中國古文化的祕密。中國一個歷史悠久、文明智慧、魅力無窮的國家。他的歷史貫穿着上下五千年文化綿延千年亙古至今博大精深一代代的文化傳承一個個的寶藏締造者一輩輩的文化守護者讓中國人對於中國歷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我要守護國寶保護文化瑰寶弘揚中華民族精神!

《國家寶藏》讀後感 3

伴隨着《國家寶藏》的大火,各具特色的傳承寶物們也成了人們津津樂道的談資,通過咪咕中信書店,我買了一本《國家寶藏》,看完之後頗有感觸,尤其是喜愛其中的一些文物。每每閲讀到它們的篇章,都會有着些許的感想浮現在心頭。

越王勾踐劍雖然歷經了兩千四百多年的歲月沉澱,但它依然寒光閃耀、鋒利無比,剛剛出土時,好奇的人們用它輕輕一劃,二十多張A4紙便悄然多出一道傷痕。越王勾踐劍身上鍍了一層含鉻的金屬,在鍛造的過程中摻雜了其他的金屬,巧合的分佈在劍脊和劍身,才能讓它千年不鏽,榮獲“天下第一劍”的美稱。

曾候乙編鐘由65個大大小小的編鐘整齊掛於木質鍾架之上,能奏響一曲曲氣勢磅礴、美妙絕倫的旋律。雖在地下沉睡了兩千五百多年,但仍然無法掩飾它的恢宏大氣。作為國家的特級國寶,在香港迴歸儀式上,它的聲音彷彿穿越了兩千五百載的時光,刺透人們的內心,似乎再向人們宣示,這個古老的.大國正在再度崛起。

人形銅燈為一身着短衣男子雙手擎燈狀。此人雙手各擎一屈曲帶葉竹節型盤柄,盞盤下的子母口與盤柄插和,可隨意拆卸,構造精巧。人足下為盤龍型圓盤。出土時還隨附有一柄供添油用的長柄銅勺。這件銅燈設計巧妙,造型新潁,推斷為戰國七雄之一的齊國宮廷中所使用,向我們訴説着兩千多年前的宮廷生活。

瓷母作為中華瓷器之巔,它的器身上下有15層紋飾,釉彩顏色達17種之多,吉祥圖案更有12幅,是高超、絕美、精湛制瓷工藝的“頂峯之作”,是瓷文化最“輝煌的盛世”,是康雍乾盛世的最佳寫真,是中國封建王朝這個日頭降下前最後的一道夕陽。

閲讀了《國家寶藏》一書,我瞭解了諸多國寶的前世今生,它們跨越了時光的磨練,向我們無聲的訴説着中華民族曾經輝煌的過往。中國,一個歷史悠久、文明智慧、魅力無窮的國家,有着無數的文化瑰寶需要我們去傳承。

《國家寶藏》讀後感 4

每件國寶都是有故事,有生命的,都是可以與之靜靜交流的。當我打開這本《國家寶藏》,就如同開啟了古代的穿越之門。看見了老祖宗留下的這些寶貝,看見他們的前世今生,令人感動的故事,感覺自己真的來到了當時的場景。

這本《國家寶藏》,一共有九篇,九位博物館館長甄選27件鎮館之寶,講述國寶的前世今生。每一件文物都有一個守護人,介紹完這件文物,都會有一個關於這件文物的表演,這樣能更好地讓我們瞭解文物所乘載的文明和中華文化延續的精神內核。

國家寶藏這本書裏的27件文物,都是從許許多多的文物裏精挑細選出來的。有出自天才少年王希孟的雄偉壯觀的《千里江山圖》,有能在無數利劍中脱穎而出,成為‘天下第一劍’,凝聚天地靈氣,彰顯王者氣魄的越王勾踐劍。有那高大壯觀,令人震撼的懿德太子墓壁畫《闕樓儀仗圖》。還有從萬工轎精緻的雕工,能看出登峯造極的中國傳統工藝一寧波萬工轎……

在這麼多的文物中,我最喜歡的.還是來自故宮博物館的《千里江山圖》。他是中國青綠山水畫的代表作之一,全卷畫長11.915米,它的作者是北宋徽宗時期的一個18歲的天才少年王希孟。畫面上峯巒起伏綿延,江河煙波浩渺,氣象萬千,壯麗恢宏這就像湖南省博物館館長説的“絕世之畫作,天才之少年,傳奇之人生。”《千里江山圖》卷中的每一道顏色,都是經過了日夜無歇的反覆提煉,所以才千年不掉色。我看了這幅《千里江山圖》,忍不住感歎:這王希孟也太厲害了吧!才18歲,就能畫出這麼美的青綠山水畫,真是個天才!

除了《千里江山圖》,還有一件文物震撼到了我,那就是曾侯乙編鐘。曾侯乙編鐘已經歷經了2000多年,但保存的還是很完整。曾侯乙編鐘是由65個大小不一的編鐘組合,陣容十分龐大,非常壯觀。有規律地敲打編鐘還能演奏出美妙絕倫,氣勢磅礴的旋律。哇,曾侯乙編鐘是世界音樂史上的奇蹟啊!

讀完了這本《國家寶藏》,我有所瞭解書中的文物,對中國的歷史文化也豐富了許多。我很希望也很迫切,可以去那些博物館裏親眼見到這些寶藏。

中國,我們的祖國,一個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美麗富饒的祖國。此生無悔入華夏!我們要努力弘揚中華文化精神,保護守護這些文物,為祖國出一份力。我愛你!祖國!

《國家寶藏》讀後感 5

媽媽、媽媽,現在幾點啦?我最喜歡的《國家寶藏》節目是不是快要開始了,好開心、好期待呀!”

節目中,那一件件傳承着上下五千年故事”的珍貴寶藏”藝術品,真是讓我如痴如醉、感歎而震撼,我心中無比的榮耀、無比的自豪。

為了使我更好的探索、瞭解歷史的神奇奧祕”和古人的智慧結晶”,媽媽在今年暑假特意送了我一本青少年版《國家寶藏》的書籍,高興、激動地我一蹦三尺高,捧在手心真是愛不釋手啊!如同開啟了古代的穿越之門”

春秋時期越王勾踐劍,黑色菱形花紋;雖然歷經了兩千四百多年的歲月沉澱,但它依然寒光閃耀、鋒利無比;因為劍身上鍍了一層含鉻的金屬,能讓它千年不鏽,更被人們稱為天下第一劍。”你看,沙沙沙、沙沙沙”越王勾踐劍執劍揮舞,一劍一劍展現着君王劍”的威武霸氣,歎為觀止的我,發出一陣又一陣歷害!真歷害!”的讚歎聲。

春秋時期曾候乙編鐘,由65個大大小小的編鐘整齊掛於木質鍾架之上;它能奏響一曲曲氣勢磅礴、美妙絕倫的旋律。你聽,一首屈原的《離騷》正慢慢入耳,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側耳傾聽着,沉浸在樂曲之中,彷彿一眼能看見大詩人屈原在感歎、訴説着自己的治國之道不能為楚王認同、理解的悲涼,但他為國、為家、為民的忠義之心”使我敬佩不已。

清朝時期各種釉彩大瓶,其中最為經典的瓷母”器身上下有15層紋飾,釉彩顏色達17種之多,吉祥圖案更有12幅;它是高超、絕美、精湛制瓷工藝的'頂峯之作”,是瓷文化最輝煌的盛世。”你賞,一件又一件五彩斑斕、惟妙惟肖的釉彩大瓶橫空出世,”它美出了世界、美出了天際;瓷紋上,山河翠綠清澈、鳳凰展翅高飛、花朵競相綻放、畫風活靈活現,太贊、太妙了。

閲讀了《國家寶藏》一書,我知道了時代在更替變遷,歷史在探索發現,未來在等待展望,它帶來了一件又一件國寶”的前世今生,訴説着一個又一個傳奇的歷史故事。

中國,一個歷史悠久、文明智慧、魅力無窮的國家,我要守護、保護、弘揚文化瑰寶和中華民族精神,為祖國助力!為祖國傳承!為祖國驕傲!我愛你中國!

《國家寶藏》讀後感 6

千年的歷史,只能翻開厚重的史書才能瞭解嗎?不是的。

工緻的文物,只有在博物館隔着厚厚的玻璃展窗才能見到嗎?不是的。

一張張精美的圖片,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國家寶藏》裏那二十七件按時間排序的文物,讓我似乎站到了它們面前,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也在輕鬆閲讀中逐漸瞭解。

無論是九千多年前,成功吹出世界標準音的賈湖骨笛;還是一千三百多年前,永不晃出一滴香料的香囊;或是五百年前,展現多種工藝的各種釉彩大瓶……每一個國寶都好像有了生命,向我講述着它們的時代發生的故事。

看到安國之信—杜虎符所記錄的那段歷史,我不禁想起了與它之前的“相知相遇”。

第一次“相知”是在幾年前的“國家寶藏”電視節目上。兩人各執半面虎符,當虎符嚴絲合密吻合時,兵馬才能被調動。他們用契合的方式來確定情報真假,古人的智慧讓我折服。

第二次“相遇”是在陝西曆史博物館,我親眼見到了杜虎符。隔着玻璃,我發現它只有我食指這麼長,比電視上的感覺更小些。那小小的`杜虎符上還有細巧的錯金字。即使經過兩千多年,它們依舊熠熠生輝。古人的高超工藝,巧妙設計再次讓我讚歎。

讀着《國家寶藏》我不由想四大古文明中,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的文化都已經消失了,只有中華五千年的文明流傳至今。而這一件件文物,不僅僅是一件物品,也是中華文化的載體,更是中華五千年的象徵。

《國家寶藏》這本書讓我看見這些文物,瞭解這些文物,更讓我為我們中華五千年的文明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