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五年級教學教案:月光曲

校園 閲讀(2.16W)

簡評:

五年級教學教案:月光曲

《月光曲》是一篇優美的文章,但並不太好講。新六年制課本把它改編入十二冊是有道理的。這裏列舉的教例是一種比較特殊的講法。

一、 這個教例把語文學習與音樂聯繫在一起,教例中的三個主幹問題(①《月光曲》的旋律是什麼樣的?②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靈感從哪裏來?③《月光曲》的內容是什麼?抒發了音樂傢什麼樣的感受?)都與音樂有扯不開的關係。因此筆者在一個音樂特長班講授本課時,顯得比一般班級順利,深刻得多。我們的語文課本中,有許多與其他學科關聯密切的課文,都離不開所涉及學科的一些知識,並藉助這些知識促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實踐證明,這樣做是有益的。《月光曲》的講授聯繫一些音樂知識,對理解貝多芬的創作過程的確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當然,《月光曲》畢竟是語文閲讀課,借用一些音樂知識,也無非是為了更好地完成閲讀理解任務。本教例的三個主幹問題就是藉助音樂創作的基本知識,加強語文基本功訓練的。借探討旋律、靈感、樂曲內容等,深入地理解兄妹倆對月光大海聯想的由來及其內容、層次和所含蓄着的意境,理解了貝多芬情感發展的過程,理解前後兩部分課文的內在聯繫以及整個課文的中心和結構。這樣的理解,既含語文之理,也含着音樂藝術之理;既訓練了學生的語文基本能力,也培養了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

二、 把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動機歸因於巧遇知音的激情,較之歸因於對窮人的同情,更符合貝多芬的情感發展。如果按同情窮人來理解,課文前半部分也顯得有點贅筆之嫌,且與後文缺乏緊密的內在聯繫。這個教例,講貝多芬是為知音而創作,一下子落實了前半部分課文和後半部分課文內容之間的對應關係,是理解全文的關鍵。

三、 這個教例所用教法的缺欠,是如果遇到毫無音樂修養的班級和學生,將很難進行。但筆者設想這樣的情況,是不多的。

課文--月光曲

一百多年前,德國有個音樂家叫貝多芬,他譜寫了許多著名的曲子。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鋼琴曲叫《月光曲》,傳説是這樣譜成的。

有一年秋天,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來到萊茵河邊的一個小鎮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靜的小路上散步,聽到斷斷續續的'鋼琴聲從一所茅屋裏傳出來,彈的正是他的曲子。

貝多芬走近茅屋,琴聲忽然停了,屋子裏有人在談話。一個姑娘説:這首曲子多難彈啊!我只聽別人彈過幾遍,總是記不住該怎樣彈,要是能聽一聽貝多芬自己是怎樣彈的,那有多好啊!一個男的説:是啊,可是音樂會的入場券太貴了,咱們又太窮。姑娘説:哥哥,你別難過,我不過隨便説説罷了。

貝多芬聽到這裏,就推開門,輕輕地走了進去。茅屋裏點着一支蠟燭。在微弱的燭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舊鋼琴,前面坐着個十六七歲的姑娘,臉很清秀,可是眼睛瞎了。

皮鞋匠看見進來個陌生人,站起來問:先生,你找誰?走錯門了吧?貝多芬説:不,我是來彈一首曲子給這位姑娘聽的。

姑娘連忙站起來讓座。貝多芬坐在鋼琴前面,彈起盲姑娘剛才彈的那首曲子來。盲姑娘聽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動地説:彈得多純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貝多芬先生吧?

貝多芬沒有回答,他問盲姑娘:您愛聽嗎?我再給您彈一首吧。

一陣風把蠟燭吹滅了。月光照進窗子來,茅屋裏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銀紗,顯得格外清幽。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窮兄妹倆,藉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鍵來。

皮鞋匠靜靜地聽着。他好像面對着大海,月光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時間灑遍了銀光。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雲。忽然,海面上颳起了大風,捲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連一個朝着岸邊湧過來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靜的臉上,照着她睜得大大的眼睛。她彷彿也看到了,看到了她從來沒有看到過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濤洶湧的大海。

兄妹倆被美妙的琴聲陶醉了。等他們甦醒過來,貝多芬早已離開了茅屋。他飛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剛才彈的曲子《月光曲》記錄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