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關於萬州某住宅小區工程地質勘察及物理力學分析

校園 閲讀(1.41W)

萬州某住宅小區工程地質勘察及物理力學分析

關於萬州某住宅小區工程地質勘察及物理力學分析

1 項目概況

工程項目隸屬重慶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工程場地位於重慶市萬州區,項目目的是開發住宅小區。擬建工程一期主要由14棟高層、22棟多層、幼兒園、西側商業、主入口商業以及地下車庫組成。現場實地勘察的目的是查明場地工程地質條件及水文地質條件,評價場地的穩定性與建築適宜性,提供地基基礎設計所需的巖土設計參數。

現場踏勘工作於2010年12月13日進場施工,採用18台北京-100型、150型鑽機配套施工,2010年12月30日完成施工,完成實際工作量詳見表1。【表1】

2 工程地質條件。

2.1 區域地質

勘察區位於萬州向斜北西翼,巖層呈單斜狀產出,巖層產狀171°∠7°,通過對附近基巖出露地段的調查情況,擬建場地內巖體中主要發育2組構造裂隙,巖體多呈塊狀結構。區內未發現斷層,地質構造簡單。區域上主要發育兩組裂隙,一組產狀為183-191°∠72-79°,稍曲,裂面平滑,局部充填粘性土;另一組產狀為245-253°∠68-75°,稍曲,裂面較粗糙,無充填。二者均屬硬性結構面。

2.2 土層結構及分佈

經工程鑽探揭露,場地地層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統素填土(Q4ml)、第四系殘坡積粉質粘土(Q4el+dl),下伏基巖為中侏羅系沙溪廟組(J2s)泥巖、砂巖。分述如下:

素填土(Q4ml)為雜色,由粘性土及砂、泥巖碎塊石組成,硬雜物一般粒徑5-480mm,含量約佔總質量的10%~20%,分佈不均。該層分佈於整個場地,大多數為新近平場施工形成。粉質粘土(Q4el+dl)為黃褐色,土質均勻,切面稍有光澤,無搖震反應,幹強度中等,韌性中等。該層主要分佈於南北側及北東側山坡上。

基巖(J2s)中泥巖為紫紅色,由粘土礦物組成,局部砂質含量高,質軟,巖質較硬。該層分佈於擬建場地的大部分地段,與砂巖呈互層狀分佈,為擬建場地主要巖層。砂巖為灰白色,主要由石英、長石及雲母等礦物組成。該層在擬建場地的'大部分地區均有揭露。

2.3 水文氣象條件

場地水文地質條件簡單。地下水按含水介質分為第四系全新統填土層孔隙水和基巖裂隙水。場地內填土土層孔隙率高,孔隙水主要靠大氣降水補給,受降水氣候影響,變化幅度大,且存在一定的滯後性。大氣降雨滲入填土中水體,主要沿填土土層頂面和基巖面向場地外側天子湖排泄。基巖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氣降水補給,賦存於基巖強風化帶及中等風化基巖裂隙中,受裂隙貫穿程度控制,其動態受季節影響明顯,具有就近補給、就地排泄的特點。勘察期間做提水後水位觀測,24小時後水位不恢復,説明勘察期間在鑽探深度內無地下水。

工程區屬亞熱帶氣候,無霜期長,多雲多霧,雨量充沛。降雨集中在夏季,多暴雨,久晴伏旱時有發生。年均降雨量1,085.1-1,141.8mm。

3 物理力學性質

3.1 實驗分析

為了獲取場地巖土物理力學參數的定量評價指標,本次勘察採集中等風化巖芯樣126組進行室內巖土的物理力學性質指標測試,巖石按《工程巖體試驗方法標準》(GB/T50266-99)執行。

項目地塊場地內中等風化泥巖飽和抗壓強度標準值為4.53Mpa,為極軟巖;中等風化砂巖飽和抗壓強度標準值為14.59Mpa,為軟巖;本次勘察選擇具有代表性的鑽孔10個進行了聲波測試,結果可知強風化基巖巖體較破碎,中等風化巖體完整性係數為0.69-0.78,中等風化巖體較完整。

3.2 參數選取

巖土參數的選取對於場地穩定性分析及後期施工具有重要的指示意義,經現場踏勘和試驗分析,場地土層和基巖的巖土參數取值如表2。【表2】

4 穩定性分析

以EF段為例,進行邊坡穩定性分析及評價。EF段邊坡坡高最高約20.00m,主要由素填土及下伏泥巖組成,邊坡傾向為189°。根據邊坡產狀,巖層產狀及該區域發育的兩組裂隙產狀作赤平投影圖(圖1)。【圖1】

由圖1可知:巖層產狀與邊坡傾向同向,由於巖層產狀較緩,對邊坡穩定性影響較小;Ⅰ組裂隙傾向與邊坡傾向呈小角度相交,邊坡穩定性主要受Ⅰ組裂隙影響;Ⅱ組裂隙傾向與邊坡傾向呈大角度相交,對邊坡穩定性影響較小。邊坡主要受Ⅰ組裂隙控制。根據《建築邊坡工程技術規範》(GB50330-2002)A巖質邊坡分類標準歸屬Ⅲ類邊坡,安全等級二級。採用平面破壞模式進行穩定性計算。

分別對邊坡最不利地段進行穩定性計算,結果見表3:【表3】

5 建議

鑑於邊坡具不穩定性,建議採用錨杆擋牆支擋,採用巖石錨杆擋牆時,巖體破裂角取75°,Ⅰ組裂隙巖層結構面的內摩擦角取18°,內聚力取55KPa。M30水泥砂漿與巖體的粘結強度特徵值泥巖取300kPa。此外,由於擬建場地內及環境邊坡較高,擬建場地擬建物安全等級為一級,建議先對擬建場地環境邊坡進行治理後,再對擬建場地建築物進行興建。由於擬建1#-5#外側與擬建擋牆較近,建議該側樁基載荷應傳至邊坡巖體破裂角以下的穩定巖層中。

參考文獻:

[1]GB/T50266-99工程巖體試驗方法標準[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1999.

[2]GB50330-2002建築邊坡工程技術規範[S].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2.

[3]GB50021-2001巖土工程勘察規範(2009版)[S].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