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過伶仃洋》賞析

校園 閲讀(1.7W)

(七律)過伶仃洋

《過伶仃洋》賞析

辛苦遭逢起一經,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説惶恐,

零丁洋裏歎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吉州廬陵人 (今江西吉安),宋末政治家、文學家、抗元名臣、愛國詩人、民族英雄,與陸秀夫、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21歲高中狀元,後官拜丞相。南宋末年,為抵抗元兵入侵,毀家紓難(放棄優厚的生活,將全部家產充作軍費,自行組織軍隊抵抗入侵,母親、妻妾、兒子均因此遭難),節節抵抗元軍入侵,苦戰東南。無奈兵敗被俘,仍拒絕投降,以詩明志,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留芳千古的《過零丁洋》,其中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成為千古名句。

該詩首句先寫詩人年輕時憑熟讀經書,艱難紮起,二句中的“四周星”是指從他招兵抵抗至兵敗被俘剛好是四年,“干戈寥落”是指縱然文天祥義旗高張,但願意像他那樣起兵抗元的隊伍卻寥寥無幾,道出了他對局勢的痛心疾首以及對朝廷奸佞和投降派的憤懣與譴責。

第三四句感懷國家與個人的命運,將國家興亡與個人際遇,緊密地聯在一起。此二句顯淺易懂,不藏典故,直抒國家與個人的困境,比喻恰當貼切,對仗工整。

第五句所提到的惶恐灘,原名黃公灘,因北宋詩人蘇軾被貶官至嶺南的惠州,途經贛江路過黃公灘,寫下了《八月七日初入贛,過惶恐灘》這首詩:

七千裏外二毛人,十八灘頭一葉身。山憶喜歡勞遠夢,地名惶恐泣孤臣。

長風送客添帆腹,積雨扶舟減石鱗。便合與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

後人遂將這黃公灘改為惶恐灘。這可能是蘇東坡因感慨被貶之“惶恐”而改,但他素有喜歡改地名的習慣,現今惠東的巽寮灣原名鴨寮灣,因犯忌陪伴其南下的小妾乃青樓出身之故,信手大筆一揮改為巽寮(巽寮鎮位於東南巽位),一直沿用至今。廣州市區裏的六榕寺的寺名也是由他所改。此乃題外話,就此打住。

在江西萬安的惶恐灘水流十分湍急,文天祥在此兵敗退往福建,亦可算得上是“惶恐”吧。

第六句所提到的伶仃洋,是廣東珠江口的別稱。文天祥最後在廣東潮陽被俘,被元軍押解着一路追擊退往崖門一帶的宋軍,船過伶仃洋,元軍想要讓他寫信勸降南宋最後的抵抗軍隊,被他拒絕,反而寫下了這首驚天地,泣鬼神的愛國主義詩篇。

第五六句巧妙的借用地名入詩,對仗地傾訴出詩人內心的苦悶。而這正恰恰是本人要寫作本文的初衷。因為,有好些人(尤其是沒到過南方的北方人)很容易就以為詩人只是在述説其“惶恐”與“伶仃”,並未明瞭其實詩人是在第五、六句裏,巧妙地借用了地名本身的含義,來描寫其當時的心情。

無獨有偶,與此話題相近的,還有如今國小課本里解釋張繼寫的“楓橋夜泊”一詩: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在課本里對其中第二句的解釋竟然這樣糊里糊塗——詩人面對着江邊的楓樹和點點漁火,惆悵而無法入眠(在課本上直抄的)。哈,只是就字面上的意思來作解,簡直是誤人子弟!但凡到過寒山寺的遊人都可以知道,寺的邊上就是貫通南北交通的京杭大運河,河中間有個衝擊成的沙丘(就好比廣州市的二沙島),主航道靠外側,靠寒山寺的內側有兩座建於唐代的古橋——楓橋和江村橋,模樣相似而俊秀。這裏的“江楓漁火對愁眠”,其雙重含義裏的一種,就是“江楓”二橋正好對着“愁眠”,而這個“愁眠”,知道的人恐怕就更加不那麼多了,那是如今寒山寺大門外公共汽車總站旁邊的一個小土崗(今天恐怕也推平了),與江楓二橋三點成一線。在這裏詩人正是在詩裏巧妙的借用該地的地形地貌來描述詩裏的`意境及自己的心情。據説,連“月落”和“烏啼”也是兩個古地名,前者是一個村名,後者是一個小山坡,但是需要查找的範圍更廣,加上世事變幻,滄海桑田,至今仍未能考證出其今天所在的具體位置。若確實,那詩人在頭一句就是借用地名來鋪就交代寫詩的時間和季節了,這個可能性極大。古人們寫詩,往往喜歡使用一些一般人不太明瞭的典故或者地名,還以詩中藏典為上。若不明典故仍不求甚解甚至一口咬定“那只是今人的一種推想”,這絕非危言聳聽,你若在百度或360問答裏查詢“江楓漁火對愁眠”是什麼意思,得到的正是這個結果,這樣的誤讀古詩,貶損詩人的手法和意境,還要給詩人硬栽,那今人可就真的愧對古人,愧對詩人了。

又扯遠了,呵呵。言歸正傳。最末兩句歷來解説此對的人不少,我就簡而言之,詩人以磅礴的氣勢,帶着一股凜然正氣,表達了他寧死不屈的大無畏精神,亦要為後世人留下一個好榜樣。

押解燕京後文天祥仍然數次拒絕了元祖忽必烈的勸降,英勇就義,終年47歲。

當然,南宋最終還是滅亡了,最後,宋、元雙方在崖門的海面上展開驚心動魄的海上決戰,由張世傑率領的宋軍因寡不敵眾而大敗,陸秀夫見大勢已去,遂身着朝服,揹着八歲的小皇帝一起蹈海而亡,南宋至此徹底滅亡,中華大地被異族統治的歷史從此開始(之後又有清滅明)。

後來,又有一個丞相(清末張之洞)寫了一首七絕,感懷此事:

南人不相宋家傳,自詡津橋驚杜鵑。

辛苦文虞李陸輩,追隨寒日到虞淵。

宋朝開國伊始,宰相皆沿用北人,據傳宋太祖趙匡胤曾手書“南人不相”四個大字,有好事之人刻之於碑上(但已失傳)。既有太祖明訓,一旦以南人為相,自然引起不少議論。據史載:宋代的易學大師、哲學家邵雍晚年,北宋王朝已由盛轉衰,此時正藉王安石變法,朝野形成了革新與守舊兩派,黨爭不已。邵與同時代的蘇軾、歐陽修、包拯不同,終生隱居不仕,皇帝多次下詔要舉用都被他拒絕了,潛心研究易經,造詣頗深,連理學大師朱熹也推崇他的學問。在王安石變法之前,邵與幾個登門求教的客人散步走到洛陽城南的天津橋,忽聞幾聲杜鵑驚鳴,邵雍慘然不樂,客問其故,邵曰:昔洛陽從無杜鵑,今竟聞杜鵑啼,必由南方遷徙而至,乃寓國政有變。不出三五年,上(皇帝)用南仕為相,多引南人,專務變革,天下從此多事矣,恐非社稷之福。果不其然三年後王安石(江西人)奉特旨越級入朝,旋即起用為宰相,亦起用大批南方人蔘政變革,同時又罷免了司馬光、蘇軾等一大批守舊派元老,一場雷厲風行的大變革在全國推行。很無奈,宋朝早已是積貧積弱,再加上一大幫的守舊派元老和特權階層等既得利益集團,以儒家正統代表的面目出現,來進行阻撓和破壞(抑或是王樹敵過多而賈禍),從意識形態方面入手,對王安石進行全面圍剿,最終還是把這場大變革打了下去,王安石本人也成為一個被羣起而攻之的悲劇式人物,逐漸失去皇帝的信任,歸隱田園鬱鬱而終,這就是北宋敗亡的前奏。

張之洞乃慈禧太后早年親點的“探花”(殿試的第三名),其詩筆功力果然卓爾不凡,該詩只用了十四個字所寫出的典故,即可以把我一再壓縮的一大段歷史描出個頭緒來了,還表示了他對邵雍的學問不以為然。以上,就是第一、第二句的出處。

第三、第四句,文即文天祥,虞乃虞允文,李為李綱,陸就是陸秀夫,均南人,全都是宋朝鼎鼎大名的執政者和抵抗元軍入侵者,大都隨着宋朝的覆滅而為之殉國。

張文襄(此乃張之洞死後所追封的諡號)自“庚子國變”之後,他早就看透了大清皇朝已是處於風雨飄搖之中,搖搖欲墜,那接踵而來的割地賠款(甲午戰敗和八國聯軍入侵),早已將國家的財力抽乾,外有列強虎視眈眈,內有革命黨不斷鼓譟,而清廷內政不修,無知親貴意氣用事(攝政王載灃竟然還説出了噎得張之洞當場吐血的亡國之言“不用怕,我們有槍”),秉政之人貪墨無度(如慶親王奕誆),名臣耆宿日漸凋零,其勢堪比宋末遭元軍入侵之時甚至是還要不堪,可見已離“寒日薄虞淵”(張之洞語)不遠,他深知這大清江山社稷命不久矣,方有此明看似懷古,實則在暗歎當今的詩句,他僅用了短短的四句詩,就道盡了宋朝三百餘年曆史,還暗喻了滿清那危如累卵的國勢,並通過“南人不相”來暗諷清廷的滿漢畛域日深。

張之洞比命如遊絲的大清皇朝還早兩年就一命嗚呼,得以善終。而由他所一手創辦並且培育的“湖北新軍”,卻成為了敲響大清皇朝喪鐘的先鋒隊,在武昌首義中一舉推翻了中國的最後一個皇朝,不知道這支由張之洞一手籌建的湖北新軍,是否就是張之洞早前有意留下來要“恢復中華”的伏筆。此真乃“今人的臆測了”,呵呵。

本人不懂作詩賦詞,只是喜歡歷史和詩詞,感歎每當朝代更替時那可歌可泣的故事。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斷拓展我們的視野,是我輩孜孜以求的目標和境界。因此文倉促草就,加上本人的水平還十分有限,謬誤之處必定不少,雖屬在所難免,還請各位看官多多提出指正,多多包涵見諒。

注: 晚清名臣張之洞,貴州人,16歲中解元(鄉試第二名),同治二年27歲中進士且得殿試第三名(探花),即授翰林院編修,歷任內閣學士、山西巡撫(省長)、湖廣總督、兩廣總督、湖廣總督、兩江總督、軍機大臣、體仁閣大學士等。早年是清流派首領之一(另兩人是陳寶琛和張佩綸—張愛玲的爺爺),後為洋務派主要人物。他主政湖北時一手創辦漢陽鐵廠和漢陽兵工廠、馬鞍山煤礦、湖北織布廠等一系列輕重工業,還籌辦蘆漢鐵路(北京盧溝橋至漢口),為武漢近代的發展和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還創辦了兩湖(湖南湖北)書院,京師圖書館,廣州市現今的名校廣雅中學,其前身就是他主政廣州時創辦的廣雅書院。他不像那些食古不化的滿清官僚,而比較開明,接受新生事物,早前也曾支持變法維新的主張,後因反感康有為的異端邪説而及早抽身,著作【勸學篇】,提倡“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安然躲過了“戊戌政變”這場風暴。八國聯軍入侵時,會同劉坤一等人實行東南互保,保住了半壁江山,在李鴻章死後入值中樞,慈禧死後被委為顧命重臣,太子太保。著作有【廣雅堂集】,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並稱為晚清“四大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