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海南大學聯考政治必備要點知識

校園 閲讀(2.5W)

海南的學生正在為大學聯考做準備,政治學科需要複習的內容比較多,複習的時候需要有些耐心,認真地將每個重點知識鞏固好。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學聯考政治重要的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

海南大學聯考政治必備要點知識

  大學聯考政治易混知識

1、意識的反映就是“想”,意識的反作用就是“做”。(意識的反作用是指意識在實踐過程中的指導作用,而不同於實踐過程本身。)

2、意識的能動作用表現在意識是物質的反映,意識對物質起反作用。

(“意識是物質的反映”應為“意識能反映物質”。“意識是物質的反映”強調物質決定意識)

3、意識的能動作用就是指意識對客觀事物的發展起直接的推動作用,或者意識可以直接創造客觀事物。(意識的能動作用具有二重性,既有推動作用,又有阻礙作用,也不能直接作用,意識並不能直接引起物質具體形態的變化,它藉助於實踐這一環節促使事物的變化。這一過程也是依據現有的物質世界為前提的)

4、意識的能動作用表現在只有正確意識才能反映事物的本質,才對事物有反作用。(不論意識正確與否都有反作用)

5、意識促進事物發展。(正確的意識促進事物發展。錯誤的意識阻礙事物發展)

6、不同的人對同一事物的看法是不同的。(不一定)

7、正確意識的反作用大於錯誤意識的反作用。(反作用的大小不是由意識的正確與否決定的.)

8、離開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就不能按客觀規律辦事,是否發揮主觀能動性是辦事情取得成功的決定性因素(離開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就不能認識和利用規律,就不能按規律辦事;是否尊重客觀規律才是取得成功的決定因素或關鍵)

9、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兩者是不可分割的。(規律是客觀的,可以不依賴人的主觀能動性)

10、只要實事求是,做事情就一定能夠成功。(實事求是有利於正確認識和改造世界,能否取得成功還要看各種主客觀條件等因素的影響)

11、物質決定意識,要求我們一切從實際出發,使客觀符合主觀。

(應為“使主觀符合客觀”)

12、人類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需要去改造自然。(要看是否符合規律和客觀條件)

13、 正確的意識是我們想問題、辦事情的出發點。(客觀實際是出發點)

14、物質決定意識,要求我們一切從實際出發,使客觀符合主觀;要努力做到客觀與主觀具體地、歷史地統一。(使主觀符合客觀)

  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識

一、政府的職能:管理與服務

1、 我國政府的性質: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人民意旨的執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衞者。

2、政府的主要職能:

(1)保障人民民主和維護國家長治久安;

(2)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

(3)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

(4) 提供社會公共服務。

3、政府只有切實履行自己的職能,才能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湧流,造福於人民。

4、我國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目的:進一步政府提高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人民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5、政府的作用:

(1)人們的公共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

(2)人們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服務。

5、瞭解政府的性質和職能,相信我們的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支持政府的工作,尋求政府幫助,監督政府行為,使我們的公民意識和政治素養的體現。

二、政府的責任:對人民負責

1、我國政府的宗旨:為人民服務。

政府工作工作的基本原則:對人民負責。 2、具體要求:

(1) 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態度。(必須深入羣眾,關注民生,體察民情,尊重民意;不能損害人民利益,不能以權謀私,搞權錢交易。)

(2) 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真抓實幹;工作着力點放在研究、解決人民羣眾生產生活問題上)

(3) 堅持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的工作方法。

3、我國政府在不斷提高行政效率,增強服務意識,杜絕“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的現象。

4、公民求助或投訴的途徑:開設熱線電話;設立信訪部門;發展電子政務;依法建立行政仲裁,行政複議和行政訴訟制度。

5、公民學會向政府部門求助或投訴,有助於解決自己面臨的困難,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也有助於促使政府不斷改進工作。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識

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傳播

1. 文化的多樣性:相對於世界文化的總體,我們所説的文化多樣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樣性。

2. 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多樣性):

(1)民族節日: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風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倫理等文化因素,是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長期積澱。慶祝民族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

(2)文化遺產:(地位和意義)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誌。文化遺產不僅對於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於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具有獨特作用,它們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 所以要保護文化遺產。

3.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文化共同構成的,文化是世界性與民族性的統一。各民族間經濟的和政治的、歷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種因素的不同,決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間存在着的差異,(即文化的民族性)。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即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個性和特徵)。

(2)世界文化是由各民族、各國家文化共同構成的。又由於世界各民族的社會實踐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規律,在實踐中產生和發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規律,即文化的世界性。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

4. 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正確態度: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間,應該相互尊重,在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時,共同維護、促進文化的多樣性。

5. 尊重文化多樣性的意義:

(1)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

(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發展程度上的區別,絕無高低優劣之分。每個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個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這個民族歷史發展的產物和人民智慧的結晶。民族文化起着維繫社會生活、維持社會穩定的重要作用,是這個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神根基。)

(2)尊重文化化多樣,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一個民族的文化成就,不僅屬於這個民族,而也屬於整個世界。總之,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6. 堅持各國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

堅持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永恆主題。承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須遵循各國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

這就要求我們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平共處,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反對盲目自大、貶低、排斥異文化,或者妄自菲薄、盲目崇拜異文化的錯誤傾向。

7. 應該怎樣對待文化的多樣性?

答:尊重文化多樣性。(第4、5、6點組合)

8. 文化傳播的含義: 文化交流的過程,就是文化傳播的過程。 人們通過一定的方式傳遞知識、信息、觀念、情感和信仰,以及與此相關的所有社會交往活動,都可視為文化傳播。

9. 文化傳播的途徑:

(1)商業活動。商人進行貿易活動時,不僅通過商品交換將商品中藴涵的豐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過程交流文化。

(2)人口遷徙。每一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都意味着大規模的文化傳播,都會對當時當地的經濟、政治、文化產生極大的影響。

(3)教育:教育是文化傳播的又一重要途徑。人們通過學習各種文化課程,能夠獲得不同的文化知識。文化傳播是教育的重要功能。

(4)大眾傳媒:現代社會中的傳媒有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多種形式,這類傳媒被稱為大眾傳媒。 依託現代信息技術,大眾傳媒能夠最大程度地超越時空的侷限,彙集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顯示出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已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