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張愛玲》讀書筆記

文學 閲讀(3.26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書筆記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書筆記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張愛玲》讀書筆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張愛玲》讀書筆記

《張愛玲》讀書筆記 篇1

這一篇看下來,對張愛玲的一生了解個八八九九,文章從張出生記敍到死亡,中間無論是張對文字,電影等的喜愛,還是陷入愛情裏的美好,及分手時的果斷,和獨赴外國的勇氣等點點滴滴像電影一樣慢慢呈現出來,作者並未帶着個人情感來評價張,而是很客觀的表達自己的`看法,文後有附張著作的名句及張一生簡短的概括。

下面摘抄幾段很喜歡的文字

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

你年輕麼,不要緊,過兩年就老了。

照片這東西不過是生命的碎殼;紛紛的歲月已過去,瓜子仁一粒粒嚥了下去,滋味各人自己知道,留給大家看的惟有那滿地狼藉的黑白的瓜子殼。

笑,全世界便與你同聲笑;哭,你便獨自哭。

回憶這東西若是有氣味的話,那就是樟腦的香,甜而穩妥,像記得分明的快樂,甜而惆悵,像忘卻了的憂愁。

《張愛玲》讀書筆記 篇2

看了半生緣,久久不能從曼楨的悲傷中出來。從前的曼楨是一個充滿朝氣活力,未來一片光明,就算生活苦,卻有數不完的勇氣和精力來面對生活賦予的一切。幼時讀不懂張愛玲的書,因為她的書大抵都是有點傷感的。

曼楨,世鈞,叔惠,從前三個人一起吃飯,有一次下雨天中午下班一起去比較遠的地方吃飯,曼楨的手套掉在路上,而世鈞後來一個人回去在泥濘的路上,田野上找了很久,最後他把手套放在曼楨面前時,曼楨這時候是多麼開心。

兩個人在一起是因為相互吸引,是什麼吸引世鈞呢,大概是曼楨的漂亮,堅強,勇敢,善良,是什麼吸引曼楨呢,大概是世鈞的帥氣和才氣。也或者什麼有原因也不是。看書的前半部分時,覺得是在看一部甜甜的喜劇,曼楨和世鈞在傍晚時一起走過的回家的路,世鈞和曼楨的家人在一起吃飯,一起在夜晚的燈下聊天,世鈞送曼楨去教書,曼楨在世鈞要回南京的前一晚幫他整理行李,送點心……還有曼楨去南京的那一次,世鈞送給她的戒指,用草藏綁起來,戴在她手上,這時候兩人都相信,未來他們是會永遠在一起的。

然而在他們的面前卻有無數道需要跨越的坎。世鈞對曼楨的姐姐的過去還是有在乎,他希望曼楨一家搬家,希望她與過去的生活隔離。世鈞對曼楨也不能完全的信任,因為張預瑾的到來,世鈞曾一度想要放棄他倆的感情。而曼楨的身上,承擔了太多,家庭的重擔使得她推遲了和世鈞的婚期,她以為她們會有一輩子的,結婚晚一點能算什麼。她的姐姐後來為了得到祝鴻才的好感,竟然設計陷害了自己的妹妹,曼楨被關在祝家的房間裏時,我感到了命運的無奈,曼楨的悲傷,此刻的曼楨雖然被踐踏了,但她還是充滿希望的,她想着辦法逃出去,希望有一天能見到世鈞,她將把她這幾天所有的遭遇告訴他。然而,她卻不知道,世鈞來過了,他卻並沒有來救她。命運無情地把她捉弄了,世鈞最終相信了曼璐的話,他走了,他以為她和預瑾結婚了......這時候到全文結束,我都是帶着想哭的衝動看完。

再後來,世鈞結婚了,和翠芝,他從前以為從來不會喜歡的人。事實上,現在也是不愛的。然而他還是選擇了結婚。他為了他的家庭抄心,為着父親的離世,並且放棄了以前嚮往的工作,他的世界裏,好像曼楨從來沒有來過一樣,有了自己的孩子,有了自己的妻子,還過着似乎別人羨慕的生活。

曼楨還是生下了祝鴻才的孩子,曼楨真的太堅強了。她逃走了,義無反顧地,去了一個沒有人知道的地方教書。再後來,曼楨的姐姐哭着來找她,最後曼璐去世了。曼楨一個人換了好多次住的地方,她還是不斷地將自己賺的錢匯給母親,弟弟們也上完大學結婚了。

此時的曼楨還是自己一個人,替她想想,這麼多年,有沒有哪一個人是真的愛她關心過她。她的母親可能是愛她的吧,可是母親卻是軟弱的,當曼楨被姐姐算計時,母親就此屈服了,從心底裏覺得她該嫁給祝鴻才。世鈞從前是很愛她的,可是這樣的愛卻抵不過現實的強大和他的軟弱,他介意她的家庭,他沒有完全信任曼楨對他的愛,當曼璐用編造的事情來説服他時,他沒有考慮地就相信了,轉而毫不猶豫地和別人結婚了,當曼楨聽到他結婚的消息時,應該是最心痛的,不管別人怎麼對待她,不管她這兩年遭遇了什麼,也沒有比聽到這個最信任的人已經結婚的消息更痛心,從曼楨逃出來了那一刻開始已經物是人非。預瑾是曾經愛過她的.,還有一直到後來,他結婚生子,再次遇見曼楨時,還是對她滿滿的關心,這個知道了曼楨遭遇的人,真正地為她感到惋惜。祝鴻才可能曾經喜歡過他,但他的喜歡是十分淺薄的,再後來,曼楨因為這些遭遇不注重收拾自己,祝鴻才也沒有真正的喜歡過他。

這麼多年,或許曼楨已經精疲力竭,或許是因為對孩子的愛,他又回到祝鴻才身邊,曼楨的心態或許也變了,再也回不去從前穿着純淨的藍色大褂的女少時代,再後來的曼楨時常神情呆滯,好像與這個世界隔離開了。再後來,曼楨還是想辦法打官司離開了祝鴻才......

這麼多年,世鈞從來沒有試圖去找過曼楨,他卻有着他看似令人羨慕的家庭,漂亮的妻子和可愛的孩子。直到最後,再次相見的時候,曼楨對世鈞説,“世鈞,我們回不去了”。記得拜倫的一句詩:假如我又遇見你,時隔多年,我將如何致意,眼淚,還是沉默。

曼楨這麼多年,好像一個人演了一場電影,她一個人在電影裏怎麼也走不出來,身邊的人都越走越遠,等到電影落幕時,曼楨一個人變得千瘡百孔,再次見到熟悉的人,他們都只看得到快癒合了的傷口,真正的傷痛都被外表的結痂抹平,並變得不那麼鮮明。只有曼楨一個人知道,癒合這些傷口要了多大的勇氣,幾乎用盡了她所有的朝氣,她一個人的力量太小了,最後未免被這些傷痛一次次影響。就算常人看到了已經癒合的傷口,但那已經不是完整的曼楨,她的青春,朝氣,她的希望,她的前程,都被深深埋藏在傷口裏,只有自己知道。

能責怪世鈞嗎?可是從什麼立場去責怪他。怪他沒有堅持他的真心?怪他在曼楨消失的時候去找她?怪他和現實妥協,和不愛的人結婚?這些對曼楨已經不重要了,這麼多年,在曼楨最難過的這些年,世鈞卻自己生活得至少很好。他已經早就不是曼楨的依靠,曼楨的希望了。

小説還講了叔惠的悲傷,他喜歡翠芝,卻只能看着好朋友和她成親,自己卻是伴郎。因為自己家裏窮,而翠芝卻是大户人家,雖然翠芝也喜歡她。他的自尊心促使他去了國外留學,讀了博士。多年以後再次見面時,“兩人看着都若有所失,有此生虛度之感”。

以前都不讀張愛玲的小説,因為讀不懂,因為太悲傷。從前沒有經歷過主人公的悲傷,不知道怎樣體會那樣的遭遇那樣的心境,以為世界上沒有存在這樣的心情。現在慢慢知道了,這樣的心情是存在的。因為有好多沒有經歷的事情要去經歷,唯一能做的是,勇敢一點,再勇敢一點,不要被打敗,還做那個穿着藍色大褂子的少女,頭上是五彩的雲,陽光是暖的,空氣是濕潤的。

《張愛玲》讀書筆記 篇3

説起張愛玲,大家想到的首先是她的文學,其次便是與胡蘭成的一段婚姻。我是喜歡張愛玲文字的人。她的小説中把人性的弱點、黑暗硬生生的刻畫出來了。但是每次讀她的小説,讀着讀着,最後只剩下了悲涼。她筆下的眾多人物,不是典型的才子佳人,不是蓋世英雄,也不是革命熱血青年,他們是生活在現實中,是我們身邊每一個人,也可能包含我們自己。

我一直不明白什麼樣的生活才能讓一個二十歲出頭的女子寫出如此犀利洞察人性的小説?《傾城之戀》,一座城市的傾覆,成就了一對愛情,很美好的愛情。但是讀過這篇小説的人都知道,這篇小説根本表達的不是這樣的。一個落寞貴族的小姐想要找到一個長期飯票,而男人卻不想結婚,兩個各取所需的男女在情感上的互相較量,從他們的較量中,我們可以洞悉作者筆下每一個人物的靈魂以及面對當時社會現狀的困難。誰也沒有辦法指責他們,當時的社會如此,混亂不堪。好在結局是好的,對他們來説,也只能如此了。

張愛玲對胡蘭成的感情,在世人看來,很匪夷所思。張愛玲一個出身貴族的世家小姐,為何會愛上風流成性的胡蘭成呢?讀張愛玲傳記的時候,張愛玲第一送給他胡蘭成自己的照片時候,照片背後寫到:“見到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裏去,可她是歡喜的,從塵埃裏開出花來。”瞭解張愛玲的人都知道,她是那樣高傲的'一個女人,在愛情面前也變成了一個普通女人,低眉順眼,底到了塵埃裏。從側面也可以看出胡蘭成是非常會討女孩子歡心的。

兩人的結合在當時應該也是令人震驚的,畢竟當時張愛玲是文壇新秀,前途一片光明,而胡蘭成就畢竟尷尬了。文人一向有着自己的錚錚鐵骨,自己的傲氣,面對大才女選擇了一個漢奸,自然震驚了。其實張愛玲是那種缺愛的女子,從小受家庭影響,形成了獨來獨往的孤傲的性格。而胡蘭成恰恰彌補了這些,他懂她的文字,懂她的人,更懂她的心。再加上,胡是那種特別會討女孩子歡心的人,甜言蜜語是張口就來,張愛玲不動心都難。

傾城之戀中白流蘇和範柳原走在了一起,但現實中,張愛玲和胡蘭成沒有一直走下去。他們在婚姻的路途中,按下了暫停鍵。我一直認為這樣做是明確的抉擇,但是對於張愛玲呢?胡蘭成愛過她嗎?至少張愛玲為這段感情付出真的。

《張愛玲》讀書筆記 篇4

“夜深聞私語,月落如金盆”。這個時候,關了燈,躺在牀上,和一部手機吐露出來的也是真真切切的心腹話了吧。那這篇讀書筆記就記錄自己絮絮叨叨的心裏話。

《流言》是張愛玲的散文集之一。不知道為什麼,特別喜歡張愛玲。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高中班級有一個叫做張玲的女孩,讓我聽張愛玲這個名字就覺得親近。我喜歡張愛玲三個字讀起來響亮。張愛玲原名張瑛,母親送她上學第一天,填名字錄,覺得自己的名字讀起來暗調調的,遂由英文名改成愛玲。通俗得越讀越喜歡,也就不再換了。

第一次接觸張愛玲(我文中所有出現的張愛玲,意思是有關寫張愛玲的書籍或者是她寫得書)是在母校所在地——淮南,畢業半年正值冬天,因為孤身一人,漂泊了竟然想回到母校的懷抱,求她收留我,終究還是離開了。我在等火車之寄,百無聊賴,走進新華書店,不經意拿了一本書,講得就是張愛玲的身世。

因為自己當時孤獨無依的處境,看到張愛玲悽慘的身世,不免覺得我同她一樣。可惜要乘車,只讀到3/4的樣子,她去香港求學就戛然而止了。終究沒看到她與她愛的人之間的故事,很是遺憾。可是,那本書的名字,封面是什麼樣,全然不記得了。記憶中冷冰冰的下午,一個書架,一排排書,一個女孩子窩在書架的腳下看同她一樣可憐的人的身世,女孩的內心彷徨無助,臉上的神情卻是同情張愛玲,也是在同情自己。這個畫面輕飄飄,霧濛濛的不清楚,可是卻怎麼也散不去,深深地停留在心中某個角落。

後來見到張愛玲一句極其經典的話: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玫瑰變成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玫瑰成了“牀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玫瑰就成了飯桌上的一顆飯黏子,紅的成了心口上的硃砂痣。

寫婚姻中愛情的逝去,幾個比喻,就將愛情敗給了時間,現實,瑣碎,幻想説得是多麼的通徹。然而她得有多愛胡蘭成,才能寫得痛徹心扉,是有多才情,才能有如此妙語。

直到現在,決定認認真真博覽羣書,才下了決心,買了一套張愛玲,誓必要弄清楚張愛玲,尤其是她與胡蘭成的愛情。

保留着對張愛玲愛情故事的好奇心,《流言》裏收集的散文,無一篇與此相關。不搞清楚不罷休的心態,竟然想接着一本一本地讀。

看《流言》時無時無刻不感歎張愛玲的想象與細膩。最後一篇《太太萬歲題記》裏,切開的青椒,成為耳朵的樣式。主婦們清理每一瓣裏面的籽和絲絲縷縷的棉毛,是在給孩子掏耳朵。還有“頭髮落下,披披拂拂”這樣的疊詞,我真是極愛極愛得。

張愛玲看戲,看畫,讀詩,品他們出來的語言卻又一種按她的喜好,雞蛋裏挑骨頭的嫌棄。她也説過,相對於同齡人,他瞧不上得。所以我讀得時候不免會想,既然你看不上,還看它幹什麼?心生厭惡之情。可是厭惡了,還要去看,是真愛了吧。

我還極佩服張愛玲創作的素材都是身邊之事,比如《被窩》,《説胡蘿蔔》,《雨傘下》。《説胡蘿蔔》行文二百字不到,就是説的一種用胡蘿蔔做得湯,沒了。《雨傘下》更短,描寫了下雨,沒傘的人往撐傘的人身邊躲,反而被傘邊的雨簾子淋得更濕。窮人巴結富人,下場終究是不好的。冬日睡晚了,窩在《被窩》裏睡不着的所思所想,中國人的,日本人的,歐美人的被子,牀單之間的區別。這些都是一個人生活的情趣吧,看到覺得有意思的事,用有意思的語言寫出來,回頭再讀,又覺得有意思,那麼生活就是有意思了。

《流言》中看得最傷心的一篇是《私語》,讀了兩遍,每遍都會抹眼淚。張愛玲自敍身世,悽悽慘慘慼戚,説她姑姑家無它本身是完整的,她是個外來人,所以才會經常打壞東西。她想念自己在天津的家。我想念很多人,為什麼想念,就是因為見不到呀!我現在在上海如一場夢似的,不知是醒着還是睡着。就算和爸媽生活在一起,也覺得這兒於我不是我的家,我只是借住一段時間,借我爸媽一段時間。從小到大,跟着奶奶,暑假寄居在舅舅,姑媽家,從來沒有覺得我有個家庭。所以我是極渴望有個家的,然後就是越渴望越沒有。現在和爸媽一起時間漸漸長了,家庭的嬉笑怒罵也算體驗到了,煩人但也甚是喜歡。

《流言》中讓我最驚歎的是《中國人的宗教》。“表面上中國人是沒有宗教可言的。中國知識階級許多年來一直是無神論者。佛教對於中國哲學的影響又是一個問題。可是佛教在普通人的教育上似乎留下很少的痕跡。就因為對一切都懷疑,中國文學裏瀰漫着大的悲哀。只有在物質的細節上,它得到歡悦——因此《金瓶梅》,《紅樓夢》仔仔細細開出整桌的菜單,毫無倦意,不知為什麼,就因為喜歡——細節往往是和美暢快,引人入勝的,而主題永遠悲觀。一切對於人生的籠統觀察都指向虛無。

世界各國的人都有類似感覺,中國人與眾不同的地方是:這“虛無的空虛,一切都是虛空”的感覺總像個新發現,並且就停留在這階段。一個一箇中國人看見花落水流,於是臨風灑淚,對月長吁,感到生命之暫,但是他們就到這裏為止,不往前想了。滅亡是不可避免的,然而他們並不因此就灰心,絕望,放浪,貪嘴,荒淫——對於歐洲人,那似乎是合邏輯的.反應。像文藝復興時代的歐洲人,一旦不相信死後的永生了,便大大地作樂而且作惡,鬧得天翻地覆。”

這是她有關生與死的思考。這也是我看來唯一一篇與她可憐身世無關的一篇。其他的就算是有滋有味,也無不能讀出來冷清的孤獨處境。一生如果因為身世可憐,就逃脱不了自憐自艾的心境真是可憐的。可是,可是……

其他有關寫作的《天才夢》,《寫什麼》,《詩與胡説》也給了我看書,寫作上的指點。我學習寫作的方式是看別人的文章,並且一點兒都不學習寫作的章法,因為我怕拘泥了我的想象,所以總覺得我是野路子,寫出來的東西不夠正常,高潮,鋪墊,留白……胡亂排序。所以也沒那個自信向別人炫耀我寫了一篇文章,你看看唄。更像日記,但是魯迅不也是寫日記出身的麼,或許我這個也有可讀之處吧。

昨晚把《流言》放回到書架上,因為經常摩挲,封面邊角泛白,我又想到我現在學得攝影,線條的藝術,只是又不太懂,只是覺得好看,有意思。用了“點兵點將”的方式挑到了張愛玲的《傾城傾戀》,取下可以活動的封面,想讓她永久保留乾淨如新的樣子。內頁第一張的顏色是石灰泥色,一個字也沒有。再看封面,一大羣水墨藍,像花,其他的也看不出來了。

《張愛玲》讀書筆記 篇5

看到這本書,不知為何,總讓我聯想起林清玄的《從容的底氣》這本書。我知道他們千差萬別,可能我一直總想把林清玄當一位女先生,而張愛玲的封面卻讓我感覺他們如出一轍。雖然林清玄先生於前不久去逝,而張愛玲小姐也早已去世。請原諒我這個小作者的淺陋無知。

《最是清醒落寞人》讀來這本書名有一種淒涼感,也是拜讀張愛玲小姐的第一本著作,儘管牀頭放着另一本《小團圓》正要準備拜讀。

提起張愛玲,不得不想把她與三毛並提,我也於18年拜讀了三毛的《撒哈拉不哭泣》,同樣,牀頭也放着她的一本《滾滾紅塵》,剛讀了幾十頁。

今天看完此書,我就給一個朋友發過去了這樣一句話:不喜歡再讀張愛玲和三毛,她們的人生有着太多的悽苦與哀傷。

無疑他們的人生都有着太多的坎坷,説悽苦與哀傷應該一點也不為過。對於三毛的著作,我已在讀完那本書做過讀後感,針對此書,也想寫一下內心之感。

胡蘭成,一個不折不扣的渣男,虧得張愛玲在後來還對他加以稱讚,可能是情人眼裏出“西施”,無疑,張愛玲對她的這個初戀情人自然心中有着難以忘記的温情。可是憎恨他的出現以及消失給了她身心莫大的傷害。可惜張愛玲對他用情至深,而且在最後對與他的`分手也是重情重義的表現。

張愛玲,説是清醒落寞之人,我更想用“潔身自好”加之她身,由於自小的生活環境的影響,她對於金錢有着清醒的認識,金錢是一個好東西,給了她更多的獨立的尊嚴,即使對於姑姑和母親,也想要歸還錢財的恩情。內心的感受卻用文字表達不清楚自己想表達的觀點,但我喜歡她的那份金錢方面的高潔與自立,和那份清醒的思想認識。

一直想去讀一些關於三毛和張愛玲的文字,今天讀完這本書,才發現生活中見到的好多的文字都出自張愛玲之作,終於找到源頭,或者説原來源頭在這裏,這些文字是很美,可是寫文字的人卻讓我生出一份愛憐。

我還有勇氣去讀完《滾滾紅塵》和《小團圓》嗎?一直都感覺自己的這將近三十年的生活裏也歷經了不少的坎坷,但內心還算樂觀,人生也知滿足。可是,讀完她們,讓我感覺壓抑,喘不過氣,願撒哈拉不再哭泣,願清醒之人不是落寞的。一份唯願和祈福。

《張愛玲》讀書筆記 篇6

平時不怎麼關注文學作品的我因為老師留作業的原因讀了一些張愛玲的作品,起初對張愛玲的瞭解僅限於一些影視作品和戲劇作品,當拿到張愛玲作品集開始閲讀時,每每覺得她的作品卻有獨特之處,這麼一個身世離奇的女人寫的作品讀起來完全能夠折射出作者的人生經歷。

據我瞭解張愛玲在二十歲時便以一系列的小説震動文壇,是四十年代上海最紅的女作家,在中國文學上佔有重要的一席。五十年代,張愛玲已完成她最主要的創作,包括《傾城之戀》、《金銷記》、《赤地之戀》、《半生緣》等等。她的作品,主要以上海、南京和香港為故事場景,在荒涼和頹廢的`大城市中鋪張曠男怨女,演義着墮落及繁華。她的文章,猶如會上癮的毒品,不去碰它,甚麼事都沒有,一碰就欲罷不能。

張愛玲的小説吸引人,她的感情生活也是大家注目的焦點,最令大家津津樂道的是她和胡蘭成的愛情傳奇,雖然短暫,卻也轟轟烈烈。晚年,張愛玲獨居洛杉磯,她深居簡出的生活更增添她的神祕感。

張愛玲的文章中,之前幾乎沒看過,這次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傾城之戀》,尤其是它的結尾。不僅僅是一個較美好的結局,四嫂離婚,想學流蘇嫁給一個更好的人。這樣的念頭,不禁使人發笑。

傾城之戀雖然也是有人的猜忌,也依然毫不留情的顯露在筆下,但一場戰爭,炸燬了幾座城市、多少人的命,卻彷佛也炸燬了每個人的面具,還有那些偽裝,俗話説:「患難見真情」。我想,應該就是指向這樣的情況吧!似乎突然意識到,愛的人可能會再下一秒就消失不見,而放下那些無味的計算、猜疑,讓他們最後在一起。

其實不只他們怕受傷害,每個人都是,經不起一再的失望,所以為了保護自己,而在別人面前築起一到厚厚高高的牆;為了不讓自己吃虧,而斤斤計較的處處盤算。但在同時,是否也會失去一些珍貴的東西,像是真誠的情感,那些最早、最原始的心。把自己弄得像一隻虛偽的刺蝟,這樣真的好嗎?我不禁這樣問自己。

我認為,令她的小説能夠讓大眾喜愛的原因,除了典雅的詞句,最重要的,還是她本人曾經親身體驗過再加上世事的千錘百煉後,所寫下的事,融入了許多感情,才得以傳於後世。

《張愛玲》讀書筆記 篇7

她的筆宛若金針,貌似描龍繡鳳,卻字字句句都刺在了你的心上。

這是《張愛玲作品集》這本書封底上的一句話,的確,張愛玲的文字婉約細膩,字裏行間卻又透着一股淒涼。作為民國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女作家之一,張愛玲的創作大多取材於上海、香港這兩座繁華都市,她的作品以中國古典小説為根底,又突出運用了西方現代派心裏描寫技巧,並將兩者有機融合,形成頗具特色的個人風格。在閲讀過程,重點是閲讀《傾城之戀》的過程中,我也深有體會。

首先我想説的是,張愛玲其人、其作品都像一件華美的旗袍。張愛玲生於民國,正是中國新舊文化相交替的時代,她本人又學貫中西,因此,我感覺她的文字既有中國古典文學的韻味,又賦予了西方人文主義的思想。就像一件旗袍一樣,本是源於中國傳統的服飾文化,又因在特殊的歷史時期而吸收了國外文化的特色,顯得華美異常!像《傾城之戀》這篇小説,其中就不斷地出現新與舊、中與西思想觀念的衝突,女主人公白流蘇雖然也有着白家一樣的守舊思想,但她卻又是這個家庭中唯一一個可以接受新思潮、新思想,並有着自己的思想的“另類人”,她不想把大好的青春浪費在一段沒有幸福的愛情裏,於是她選擇了自己的路——離婚。張愛玲自己曾説過:“我的作品,舊派的人看了覺得還輕鬆,可是嫌它不夠舒服。新派的人看了覺得還有些意思,可是嫌它不夠嚴肅。但我只能做到這樣,而且自信也並非折衷派。”我想這與她的作品豐富的文化淵源是密不可分的。

張愛玲有句名言,説“生命是襲華美的袍,上面爬滿了蝨子”,由此可見她這件華麗的旗袍下面隱藏的是一顆悲傷的心。張愛玲系出名門,祖母是李鴻章之女,不過她的童年是黑暗的,生母流浪歐洲,剩下她和弟弟在父親和後母的監管中成長。或許這是導致張愛玲後來的作品充滿悲觀與勢利的主要原因。她筆下的女性是實實在在的:自私、城府,經得起時間考驗。正是這些不近人情的角色的永恆性加重了她文字的蒼涼味道,反覆地提醒着我們所有現今的文明終會消逝,只有人性的弱點得以長存於人間。在《傾城之戀》的結局中,兩個自私的人,因為一個城市的淪陷而走到了一起,到底什麼是因,什麼是果?而流蘇“只是笑盈盈地站起身,將蚊煙香盤踢到桌子底下去”。至於張愛玲本人,亦是斤斤計較的小女人:她認為“摸得到、捉得住的物質遠較抽象的理想重要”

因為悲觀,所以矛盾。張愛玲的性格中聚集了一大堆矛盾:她是一個善於將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享樂主義者,又是一個對生活充滿悲劇感的人;她是名門之後,貴府小姐,卻驕傲的宣稱自己是一個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悲天憐人,時時洞見芸芸眾生“可笑”背後的`“可憐”,但實際生活中卻顯得冷漠寡情;她通達人情世故,但她自己無論待人穿衣均是我行我素,獨標孤高。她在文章裏同讀者拉家常,但卻始終保持着距離,不讓外人窺測她的內心;她在四十年代的上海大紅大紫,一時無兩,然而幾十年後,她在美國又深居簡出,過着與世隔絕的生活,以至有人説:“只有張愛玲才可以同時承受燦爛奪目的喧鬧與極度的孤寂”。

剖析了張愛玲的複雜性格,在回到這本書中,她的多面性格與矛盾心裏在書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並最終轉化成了一些飽富哲理的句子:“男人徹底懂了一個女人之後,是不會愛她的”。“因為愛過,所以慈悲。因為懂得,所以寬容”。“男人憧憬着一個女人的身體的時候,就關心到她的靈魂,自己騙自己説是愛上了她的靈魂。惟有佔領了她的身體之後,他才能夠忘記她的靈魂”?? 這些華彩而深刻的句子也許正是這本書最大的價值所在,它們既增強了作品的可讀性,使之膾炙人口,也成為人們生活中永遠的導向與精神追求。

《張愛玲》讀書筆記 篇8

現如今,是一個缺乏文學大師的時代,精神的匱乏需要文學的土壤滋潤,不知不覺中讓人想念那個大師輩出的動亂年代。儘管那個年代的人已經遠去,卻不影響人們對他們的嚮往和追求,一時間,便氤氲出《張愛玲傳》、《林徽因傳》、《陸小曼傳》等一大批傳記。《醉花陰——張愛玲傳》,便是一部描寫張愛玲這位在大上海掀起驚濤駭浪的奇女子的作品。

想必,《醉花陰——張愛玲傳》的作者肖辰是極愛張愛玲的。作者不似以往出版的描寫張愛玲的傳記那般,用簡潔的《張愛玲傳》為題,而是運用李清照和張愛玲的一生相似的交叉點這一特點,用李清照著名的《醉花陰》做了這本傳記的書名,再配以淡紅色的書面和張愛玲身着旗袍眺望遠方的老照片,顯示出這本書的主人翁孤寂清傲的性格和豔驚四座的才情。看題目的與眾不同,便能想起了張愛玲的與眾不同,這是這本書的亮點,讓喜愛張愛玲的讀者有了觸摸它,翻開它的衝動。

但是,一本傳記,最重要的是讓讀者清晰、全面瞭解一個人一生的歷程,對其身世、思想、生活、成就有一個清楚的認識,筆者或描述,或議論,或引用,或抒情,皆是輔助讀者認識下去的方式。這本來是無可厚非的,然《醉花陰》這一本書,從題目到前言再到內容,總有抒情甚至是接近於矯情的文字——雖然文字寫得極為美麗動人——書中的每一章每一節,從起領文字直至總結,大段大段的情感抒發俯拾即是,且不説符不符合張愛玲彼時的心情,有的描寫甚至能讓讀者一眼看穿其中的牽強:書中那是作者心目中的張愛玲,她臆想中的張愛玲。作者認為,那個在昏暗的家庭背景下出生和成長的女子,看着離去的母親和頹廢的父親,她會“想着樹上那隻小麻雀,它的童年快樂嗎?”陷入戀愛時,看着胡蘭成離開時,她會“輕輕捲起書頁,默想李清照的《醉花陰》”——這樣的張愛玲是作者想象中的張愛玲,在事實之前蒙上歷史的輕紗,模糊化中的張愛玲!

這樣主觀意念濃厚的描寫,從前言開始的抒情式敍述中便可發現。也正是從一開始就出現的抒情式描寫,決定了這本書薄弱的邏輯思維和描寫的選擇性。

閲讀《醉花陰》,便可發現作者對於張愛玲童年的`描寫集中在了她不幸的家庭生活:父母離異,後母不惜等,卻忽視了張愛玲童年鮮明的另一面:張愛玲的文學天賦在其童年時候便已經顯示出來。七歲左右,寫了一篇沒有題目的家庭倫理悲劇,講述一個家庭裏面姑嫂相鬥相殺的故事;十四歲時,寫出了《摩登紅樓夢》,把紅樓夢中的人物搬到當時的舊上海,驚豔一時。張愛玲幼時對家中藏書的閲讀,特別是對《紅樓夢》的通讀,以及學生時期文字的練習,奠定她的文學基礎——這對張愛玲後來的文學創作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可惜在《醉花陰》中,作者着墨不多,有的更是未曾提及。不得不説,這本傳記在給予讀者瞭解張愛玲的信息上有所缺失,這甚為可惜。

再者,作者在書中對張愛玲的把握不夠全面,沒能描繪出一個活靈活現的張愛玲。在《天才夢》裏,張愛玲是這樣描述的:“在一間房裏住了兩年,問我電鈴在那兒我還茫然。我天天乘黃包車上醫院去打針,接連三個月,仍然不認識那條路。總而言之,在現實的社會裏,我等於一個廢物……在待人接物的常識方面,我顯露驚人的愚笨。”她在文學領域是一個天才,但生活能力卻單純愚笨,拙於交際,就連拜訪周瘦鵑以求刊登《沉香屑——第一爐香》和《沉香屑——第二爐香》時,也僅限於簡短應酬類的答話,沉穩若大家,但話説多了,便是詞不達意,有些氣短。即便是盛名之下,張愛玲參加的活動再多也是言之甚少,但往往不卑不亢,一語中的。作者似乎忘記了這個拙於言辭卻一字千金的張愛玲,對於讀書歸來,重回上海,打響名聲第一槍的這一拜訪周瘦鵑的情節也僅是匆匆帶過,只着力於大膽熱衷 “奇裝異服”的張愛玲,為愛情不顧一切的張愛玲,多少有些不盡人意。

較之於早期所出版的張愛玲傳記(如於青所編著的《張愛玲傳》,或者是張盛寅、温青編著的《美麗與哀愁——一個真實的張愛玲》)來説,肖辰所著的這本《醉花陰——張愛玲傳》少於張愛玲真實材料的支撐和來自作品背後的生活分析。撇開從總體上分析這本傳記,立足於單一章或單一節,那是一篇篇文字優美,情感豐富的抒情散文:疼惜張愛玲不幸的童年,驚訝張愛玲靈動的才情,惋惜張愛玲未果的愛情,以及對這個女子説不盡的喜愛,可以説,這些文章是作者肖辰在瞭解張愛玲一生的基礎上流露於筆端的情感抒發,我相信在寫作時作者是快樂的——然而她卻沒有站在讀者的角度來考慮。抒情並非不好,一篇傳記若是沒有適當的情感表達而只有堆積的材料,也不能稱得上是好的傳記。但是,直截了當、跌宕起伏的情節描寫更能擊中讀者內心的激情,讓讀者拍案稱快,清晰的脈絡和順暢的描繪更能激起讀者深入瞭解張愛玲的衝動,過多的情感抒發反而成了累贅,讓不解的人更為不解,讓瞭解的人倍感疲倦。

不可否認,《醉花陰——張愛玲傳》是美的,情感抒發素美,情節描寫蒼美,氣氛烘托悽美,但若是這本書放在傳記的位置上,“張迷”們很難認同這是一部好的傳記。建議作者把題目改成《醉花陰——我心目中的張愛玲》,離開了傳記的束縛,改以其他文學形式,便可以理直氣壯地站在後人的角度上,用自己的心回望大上海那個奇女子的背影,在張愛玲留下來的隻言片語中揣測她起伏的一生,情到深處,暢所欲言。這樣也許更好。

《張愛玲》讀書筆記 篇9

有人説,她是中國最後一個貴族。

是啊,她自己也坦言,這輩子沒為錢發過愁。正面來看,出身貴族血統,姑姑和母親都留洋於法國和英國,這些,都該是富貴人家的小姐才敢追求的“新女性”生活。

然後呢,他父親作為一個生活糜爛的落寞鄉紳,抽煙,逛窯子,再後來,她的母親與她父親離婚,分別過着各自的生活。父親後來迎娶了一個煙花女子,因放蕩不羈後被趕出家門,最後,娶了一個一樣的煙鬼回家。後母,跟書中的一樣,挑撥,侮辱,虐待。幸而母親回國,她也有機會得到西式的教育。母親由於獨自生活,經濟上也不太寬裕,讓她選“要麼嫁人,把該用來讀書的錢用來穿衣打扮,不然,就花錢讀書,將來做個自立的女人。”年僅16的她懂得了,要做一個獨立的女人,大概首先得忘記自己是女人。她本名張瑛,入學時母親嫌她的名字太土,故改名為,張愛玲。

若提及張愛玲,不得不提到她生命中與胡蘭成那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最起碼在張愛玲心中是刻骨銘心的。

初見

是曹植與洛水女神的相會: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是賈寶玉初見林黛玉: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今日只做遠別重逢?

她,已作出決定。

愛,是砰然心碎。

愛,是命。

也許她是對的,愛情本不該計較值不值,即便眼前的是個文化漢奸,即便他已有家室,即便你已經聽聞他風流不羈的閒言碎語。很多人不知,“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見得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無涯的荒野裏,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以説,唯有輕聲問一句:哦,你也在這裏嗎?”這段出自張愛玲文中的一段話,本是出自胡蘭成之口,我寧願相信,他是確確實實愛過她的。

定情

姑姑尊重她的決定,新婚之時,張愛玲提筆寫道:胡蘭成張愛玲簽訂終身,結為夫婦。胡蘭成接上寫道:願歲月靜好,現實安穩。

她眼中的愛情,和大多數女生所期待的一樣。“死生挈闊,與子成説。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用她喜歡的詞語來説,這分愛情,該是蒼涼的。曾幾何時,他們也曾花前月下,也正因如此,回首之時格外悲愴。

愛,是命。

訣別

時局動盪,他身份特殊,這算命運不允許他擁有那份“現世安穩”麼? 再見他時,身邊已多了位小家碧玉的女人。張愛玲太過惦念他的安危,千里迢迢趕到他家門口,看見的卻是他咆哮着:“你來這做什麼!”你聽見心碎的聲音了麼?多少日思夜想,多少牽掛惦念,多少次的設想重逢,如今卻落得這般景象。

他狂怒,是因為男人可憐的自尊。

他狂怒,是因為男人卑鄙的自私。

可見了他,她覺得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裏。但她心裏是歡喜的,從塵埃裏開出花朵。

最終他選了他身邊那位真實的女人,帶着心裏的傷痛,張愛玲離開了。生命無常,愛情更無常。愛是熱,被愛是光,只剩下如煙如夢。

最終,她死在異國他鄉,屋裏沒半點裝飾,只有身下一張天津製造的毯子。她説過,她的第一個家在天津。

“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蝨子。”

《張愛玲》讀書筆記 篇10

因為霧霾天氣中國小生都被停課的新聞在網絡上鋪天蓋地的宣傳着,這也應當算是這個時代最有代表性的事件之一了。污染、霧霾、拆遷、房價,這些詞彙終日成為當下説不盡的話題,説的多了,彷彿就像在説一件隔靴搔癢的事,事不關己一樣,照舊像平常一般,上班、下班、談戀愛、買房子、結婚、生小孩,命運永遠不在自己的手裏,那些成功的傳説被傳頌的越來越遠,倒像來自另一個世界。

牀頭放着一本張愛玲的《半生緣》,與石姑娘通完視頻翻來看,打開了就一發不可收拾,通宵達旦的看了一夜,整整把這場長達十八年的戀愛看完,看完卻留下一絲淒涼的勝利與喜悦感。

窗前照進一束晨光,照在書本的最後一頁,讓人仿若還在夢中,沉侵在老上海聒噪的弄堂裏,伴隨着電台裏傳來的斷斷續續的胡琴聲裏和磨刀匠、買蘑菇豆腐乾的吆喝聲,看着這場被命運打亂的遊戲一幕幕上演。

曼楨和世均的愛情開始的時候是那麼的令人唏噓不已,從相互的`愛慕、到相知、相戀,每一幕彷彿我們都站在他們跟前親歷了這場平凡而又讓人羨慕的愛情。

愛情之所以偉大也許就是他在平凡之中總能給人以無限的期許吧,愛情的火花是如此的閃亮,讓兩個平凡的人無時無刻不充滿了生命的朝氣,無論生活是如何的瑣碎,只要這兩個人在一起,那麼他們就應該是幸福的吧。

至少在他們戀愛時的分分秒秒都是那麼珍貴,珍貴到讓他們半生的心都停留在那一段時間裏。

我總覺得很多人都是為了愛情裏的那些分分秒秒而活的,沒經歷過的人身上到底少了一種氣質。

話又説回來在這個無聊的世界上走一遭倘若沒有那些分分秒秒珍貴的經歷,那麼他的生命中也算存在了某種缺失與遺憾了吧。

故事轉折是從家庭的變故開始的,要把兩個愛到談婚論嫁的人分開,家庭原因應該算是最好的藉口,就算在當下總不免依舊聽到這樣的故事,某某戀人在雙方家長見面時談蹦了,最後鬧的不歡而散,愛情最終拜在了世俗裏。

離曼楨生活的世界大概也已過去了七八十年了,社會在日新月異的變化着,可是世俗依舊是愛情最大的敵人,一夜間改革開放春風吹起,許多人富起來了,這些人的孩子在今天成為了富二代,佔據了大多數的社會資源。

舊社會裏的那些門當户對的説法又冒出來了,人們越發帶着世俗的眼光去看人,家庭怎麼樣,工作怎麼樣,年紀合不合適,有沒有房子,有沒有車子,兩個人若要正常的戀愛,上面這些條件必須一條條嚴格的審查,條件達標了才能繼續戀愛的事宜。

戀愛有了那麼多先遣的條件的要求,有多少人是為了那些條件而在一起,多少人是為了愛情在一起呢?

愛情正在變得廉價,所以世界上便多了很多的叔惠與翠芝這樣的人物,愛情未發生便扼殺在搖籃裏,等待年輕不再時,才想到當年的擁有那份若隱若現的情感已經抓不住了,眼下追逐的一切只是幻影,當初錯誤的選擇只會另自己變得更加虛無,最終變得面目全非,又想起來當年那場沒開始的戀愛有多麼的珍貴。

他們是那種徹底的可憐人。

曼楨與世筠到底是經歷過刻骨銘心的愛情,所以命運沉浮,滄海桑田之後那份情還在,那是一份取之不盡的珍寶,無論身邊陪伴着什麼樣的人,回憶起來的時候總會勉起略帶滄桑的笑意吧——至少我幸福過。

愛情再美好最終也抵不過生活和世俗的聒噪,我們能爭取的也許就是那份回憶時勉起的那一抹滄桑的笑意——至少我愛過。

人到底是一個堅強的物種,大多時候都是在默默忍耐,也許就因為那分分秒秒的閃光點,所以我們才能抵得過歲月無盡的摧殘與折磨吧。

所以,生命不過是一場聒噪華麗的荒涼,我們最好珍惜愛情在時的分分秒秒,它如此短暫與寶貴,卻值得用一生去回味。

《張愛玲》讀書筆記 篇11

20世紀的前幾十年,中國文壇受益於國家動盪的激勵,思想自由和中西合璧的教育成效,產生了一大批愛國憂民的人文、科學和藝術大家,就文學而言,魯迅以其思想解剖的嫻熟,藝術表達的活躍和簡約,近乎於漫畫表達的突擊力而受到文學史的尊崇。與魯迅的戰鬥性和火藥味截然不同的是上海灘的一位女作家,以上海灘的瑣屑生活寫作而備受當時和後代讀者驚愛的張愛玲。

只是大陸讀者略微有些不幸,因為政治氣候的變異,幾十年功夫裏,幾代讀者都沒有讀到張的作品,直到“改革開放”帶來的文藝氣候的好轉,這位被塵封了很多年的女作家和作品迅速飄紅大陸,帶給很多人閲讀趣味。

其實“張熱”是久遠的事情,當年傅雷先生就十分鐘愛張愛玲的作品,還以長篇累牘的熱情詮釋張愛玲的藝術特色,好在大陸文藝和政治氣候是暫時掩蓋了作品,並沒有改變作品自身的魅力和歷史公正。

《重訪邊城》是愛玲一些筆記整理而成的集子,裏面談到的艾默生的生平和著作,評論十分讓人喜愛:“他的書像珊瑚一樣,在海底緩慢形成,他自己的進展也非常遲緩,經過許多年的暗中摸索。”從這句話來看,愛玲對艾默生五十年如一日的研究性寫作的驚人毅力是十分敬仰的.。

梭羅和艾默生關係密切的,霍桑也生在康考特,這個地方真特殊,出了三個世界知名的作家,霍桑寫了一部《紅字》,裏面講述了一個女人因為愛情和勇敢被世俗摧殘的故事,其中人性的剝離,令人歎惋。

愛玲對梭羅的評價很高,她説:……他雖然天資甚高,而且終日手不釋卷,可是在這著名學府中他並不見得如何出人頭地,也許那時因為他只是潛心鑽研自己心愛的讀物,對校中課程和分數成績卻漠不關心的緣故。愛玲寫的是梭羅在學校讀書的狀況,看來梭羅有偏科和獨自探索的習慣吧。好在是美國,要是在大學聯考盛行的中國,大概也該去街頭修皮鞋了。

《重訪邊城》裏面還收藏了很多序跋之類的小文章,也有一些長篇累牘的讀書筆記,但梭羅,艾默生和霍桑都是我喜愛的美國作家,就在我的筆記裏略微寫了幾句。

《張愛玲》讀書筆記 篇12

《天才夢》所講述的是張愛玲被人們視為天才。她三歲時會背詩,七歲時就寫過一篇小説,九歲時就決定了自己以後要當音樂家,毋庸置疑,她是個天才。可是十六歲時,她的母親研究了一下她,她除了天才素質外一無所有。她沒有生活能力,而且不會適應環境。在學習上她是個天才,但在生活中她是個廢物。

通過這篇文章讓我領悟到,一個人,即使他有一技之長,但如果他連最基本的生活常識都不會,這一個長處也是沒有用的。就像文中所描述的那樣,在學校裏她得到自由發展,自信心日益堅強,可當她被母親研究一番之後,發現她什麼都不會,不會削蘋果,不會補襪子,去醫院的路坐車接連走了三個月,可任然不認識那條路。她不會適應環境,像她這樣,即使文采飛揚,卻只是一個廢物。天才不是塑造而成的,專一發展一方面並不是這個社會中所需要的能力。現在的家庭中獨生子女居多,每個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渴望自己的孩子能過上好日子,有一技之長,因此從小就對孩子呵護有加,細微到生活起居,即使孩子已經是成年人了,一樣不放心。愛孩子可以,可是過分的溺愛,不僅不能讓孩子健康的成長,反而會帶來一些不利的因素。網上報道有各種各樣的事例,各種天才,只因無自理能力而在這個社會中無法生存。

張愛玲從小被視為天才,可當她母親發現她什麼都不會,給她兩年時間去學習適應環境時,她卻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好,兩年的計劃是一個失敗的試驗。這足以證明只有一技之長天才的她不過是一個廢物。一個不會生活,只會學習的人有什麼用呢?以後也是出不了大成就的,最終只會醜相敗露成為別人的笑料。如果張愛玲

先學會生活,然後去學習,或許她的天才夢就可以實現了。一個人光有足夠的學習能力是不夠的.,必須先學會生活,學習能力是後天可以補救的,學會生活,懂得如何生存,這樣的人生才是完美的。

文章中寫道“當童年的狂想逐漸褪色的時候,我發現我除了天才的夢之外一無所有——所有的只是天才的乖僻缺點。”這讓我們看到了張愛玲世界的平凡、瑣屑以及她的親近,文中還提到她自己讀俗氣的巴黎的時裝報告,生活中學織絨線,做家務失敗等,這些都是我們平時所經歷的正常生活,可她卻不會這樣生活,她在文中寫道“在沒有人與人交接的場合,我充滿了生命的歡悦。”可她根本不懂得如何生活。

“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蝨子。”也許這是整片文章最令人回味的一句話,生命不僅只有學習,並非只有一次經歷,只有經歷過無數次的痛苦、歡笑,才能學會真正的生活,那才是完美的人生。

《張愛玲》讀書筆記 篇13

讀過張愛玲的幾本書,要説印象深刻的就數《半生緣》了,其實我一直覺得每一個寫文章的人,特別是寫的很好的人,她/他的文章是經得起時間推敲的文人。在她的人生中一定經歷過一些事情。我始終相信是文字找上她們,而不是她們找上文字。在讀張愛玲的幾本書之前,我對張愛玲的印象是温温柔柔,具有書香氣息的女子。我不瞭解她的一點一滴。就是讀了感觸頗深的《半生緣》我也沒有研究張的一生經歷。在讀完這本書之後,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還會想着,張應該是一個清高的.人。可能我自認為張能寫出那麼美的文字,她應該是一個清高孤僻的人。特別是感情生活。但是事實不是。我一直覺得張愛玲寫過這麼多作品,她應該是一個衣食無憂的人!但其實也不是!

我不知道會不會大家都有一樣的毛病,就是在不瞭解一個人之前,就會憑着對她的一些零零碎碎的一些印象,而定義某一個人。就像在沒有讀《喬布斯》傳時,我憑着蘋果手機的簡約大方的設計,就想着能設計出這樣完美作品的人,他應該是一個就像我們常在電視中看到那樣的設計師的樣子。當我讀到喬布斯不修邊幅,不知道多久不洗澡,自己的意見與別人的意見不相符時,為了使別人同意自己的觀點,竟像個孩子一樣哭鬧起來。看到這裏,我會因為喬布斯不是我想着的那樣而感到痛苦。當我看到喬布斯為了讓作品最終以完美的呈現在世人面前,那種極致的追求,我又感受到了偉人的偉大!也許沒有期待就沒有失望。

張雖出生名門之後,但童年的生活卻不是我所想象的那樣,她不是一個被愛包圍的小孩。我更難以想象的是張愛玲的父親會囚禁張愛鈴半年。我也難以想明白,能寫出這麼美的文字的女子,為什麼沒有識得胡蘭成這樣的蕩子。為什麼會一再二的原諒胡蘭成的蕩子行為?難道真的是她自己所寫的那樣“遇見你我變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塵埃裏,但我的心是歡喜的,並且在哪裏開出一朵花來。”

有些事情甚至是大多數事情也許不是我想的那樣,一就是一。

《張愛玲》讀書筆記 篇14

她不過是一個已死去的人——一個為了愛情苦苦守候、終於撒手而去的人。在兒子眼中,她是懦弱的,懦弱得不敢為了愛情放手一搏,而是選擇了等待,同時也選擇了關閉心扉,孤獨地走完餘生。她是以前的女人,將一點點小事放在心頭惦記,輾轉思想着。

這或許只是她一個人的'、絕望的愛,而那把心中的刀,生鏽了,又一次以刀的模樣,存在於兒子的心中,絞動着。絞動了憎恨和畸形的傾慕。

和一段華美但是悲哀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