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通用10篇)

文學 閲讀(2.02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書筆記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書筆記頭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讀書筆記(通用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通用10篇)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

夏季暴雨傾盆的夜晚,世俗的喧囂被一時澆滅,在黯淡的燈光下,見到這般滋潤藴籍的文字,只得死心塌地地在小楷的包圍中默默端坐。夜雨的詩意中,心裏泛起一陣陣漣漪。輕輕地觸摸這泛黃的紙張,我踏上別樣的旅程,有着文字這般安靜的旅伴。

第一篇便是直白的開頭,簡單有序的描寫,卻沒有任何蒼白無力的表現。一步一步走近,滿載敦煌文化的車隊留下深深的車轍,道士塔旁悽豔的晚霞印入我的眼簾。剎那間,原本乏力癱軟的身軀隨着靈魂起舞,在芳香四溢的舞台上找到了我專屬的味道。這是我耳熟能詳的交響樂,每一串音符都能引起我的共鳴。這無盡的旅程的第一站就俘獲了我那顆即將熱血沸騰的心。

隨心所欲地慢慢翻閲,與耳邊的喧囂隔絕,留下一片心靈淨土,啜飲着文化的甘泉,印刻着行旅的記憶。只要順從他的牽引,腦中便是紊然不亂的條理;只需跟隨他的腳印,一路上都是幻美絕倫的風景——枝幹虯曲蒼勁的臘梅、飄渺冷豔的西湖、狂暴雄大的廬山瀑布……餘秋雨鄙棄陳詞濫調,細膩又不失大氣的筆觸下描畫着一幅蒼健渾厚的山水畫,書寫着一首抑揚頓挫的詩歌,哼唱着一支輕柔婉轉的小夜曲。

那使人感同身受的旅行心情,直鍥人心的歷史感懷,用悠長的歌謠譜寫出心中的悸動。這如同一塊天然的璞玉,把瑕疵與光澤一併展現,一切都未經雕琢,一切都回歸它本來的面目。

山重水複,無言的大地上,總有無端的感動,無端的喟歎。

走走止止,在山水歷史間跋涉的時候,回憶滲入了筆墨之中。

聽着花鳥蟲魚的歌聲小憩一會,心中卻泛起一陣不可名狀的惆悵。或許我也感受到了歷史氣壓的沉重,禁不住一些誘人沉思的片段和作者自身感慨。每每讀到發人深省的句子,思緒就不經意間地遊離開去,整個人便癱軟下來,腦中一片空白,無力再讀。總要反反覆覆地從開頭連到結尾,然後繼續讓某句話引發的聯想散漫地在我的神經中游蕩。慢慢地迷戀上這種感覺,這是歷史文化悠久的魅力薰陶着我,感染着我。彷彿是旅程中的“苦”,實則是最甜最美的享受。

多年前,父親也曾踏上過這段旅程,不知他又是如何定義的呢?

而今天,我要拋棄所有的憂傷和疑慮,踏着文化的腳印,去追逐無盡的潮水,漂泊在思想的雲端。

既然是漂泊旅程,那麼,每一次留駐都將是新的出發。

一字一字,是旅行的腳印,深淺不一;一句一句,是幾百年踉蹌的路程,彎曲綿長;一頁一頁,如一舀甘甜的泉水,似一碗濃厚的熱茶,而我便是極乾渴的旅人。慢慢品嚐,總有那麼幾句話值得去反覆回味,讓我心中的情感為之翻騰,有一種直至肺腑的莫名的喜愛。

那些隱於山川河流的前人的蹤跡,流傳於千家萬户的盛世傳奇,有着我們不曾瞭解的模樣。在他所描述的秀麗絕美風光之後,對民族,對歷史,對生命的探討,對不羈的中國文化孜孜不倦的求索,都撼動着人心。

無需華麗的辭藻來凸顯出文章的深度,聽他娓娓道來,感受到那深邃蒼涼的歷史命運和對中華大地深深的依戀。總是有無盡的柔情,總是有磅礴的氣勢,總有那份使人身臨其境的魅力。四壁的文字間,可以讓我感知到怎樣咆哮的狂風在我指間遊走,怎樣綿長的細雨帶給旅人無盡的鄉愁,怎樣迴旋的流水唱着抑揚有致的曲調。的確,餘秋雨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走,不為那終點,只為這已劃下的曲線。走,不管能抵達哪兒,只為已耗下的生命。我願一直走下去,為了在文化的旅程中實現自我的價值,為了尋找那一切美的本源。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2

在廣褒的中華大地上,漂泊流浪的餘秋雨先生越過山盤水座,踏雪飛鴻,在文化的苦苦旅途中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一種苦澀後的回味,一種焦慮後的會心,一種冥思後的放鬆,一種蒼老後的年輕,一種文字激昂的大氣,一場細緻精巧氣可吞天下的深刻評述。——這便是《文化苦旅》。這便是文化的苦旅。

大漠的荒蕪,黃河文明的盛衰,清麗悽迷的江南文化和世態人情,風情萬種的古城風貌與歷史淵流,餘秋雨先生在心靈的旅途,以一位文化學者精準獨特的視角,憑藉豐富的文化感悟力與藝術表現力,再現了匿藏於時間底端的深刻思考,開展了一場山水風物與歷史精靈的遠距對話。壯哉!奇哉!妙哉!

是山水將文化的溶解,抑或是文化對山水的詩話?或是山水與文化的天地契合?在看似平常的風景名勝之中,藴藏的歷史與內涵,涵蓋的文化與深沉,在秋雨先生筆下,點點滴滴,猛的,全都滴成一團,如一股急流,把人震撼,感耶!歎耶!撼耶!

西方一位哲人説過:“只有飽經滄桑的老人才會領悟真正的人生哲理。”餘秋雨對於文化的經典評論便是他滄桑後博發而出的哲思。蘇東坡三十七歲便自稱“老頭”,他頗有蘇東坡“老夫聊發少年狂”的那種放達。放達于山水世界,放達於文化天堂。他曾説他常佇立,於觀察自然與人交際境界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在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文明史中,餘秋雨先生將犀利的筆觸直接伸向歷史,伸向人文,他勇於批判歷史,鍼砭時弊;他敢於發表見解,針針見血,這真是《文化苦旅》不同於其他散文之處,這正是《文化苦旅》長久不泯的精神所在。對於靈魂與精神的刻畫,猶記得莫高窟裏那位無知道士的愚蠢行徑,猶記得長江入海口那個特殊羣落一上海人的精明驕傲與能説會道。正是對於不被大眾看到的內涵的深度挖掘,正是對於社會形態的方方面面的反映與體現,成就了這部書的魅力與價值。

在山水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自己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薰染,精神的洗禮,這便是我讀《文化苦旅》獲得的最強烈的感受。或許,我還未完全領悟作者的深意。或許,我還未真正讀透這本書的'內涵。然而,《文化苦旅》一起苦苦的悲愴奏響了時代的絕響,警世亦憾人!

品一杯香茗,讀一本好書,《文化苦旅》,值得一讀!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3

匆匆地讀過一遍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心裏不免有些沉重。這書裏寫的,有歷史上的匆匆過客,有漂泊一生的落魄文人,有淳樸善良但又愚昧無知地剝奪美的人。讀過《道士塔》,喚起自己對王道士的憤怒,更喚起自己對舊中國愚昧、落後的恨。讀過《陽關雪》,想起“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美妙詩句;讀過《江南小鎮》,江南水鄉的柔美,如周莊、烏鎮,縈繞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太多太多值得我們去琢磨的文章,對於我來説,與其去批判不如去欣賞,我想欣賞餘秋雨先生的文章在很大程度上留給我們讀者的是一種精神上的洗禮和文化省思的自由空間。下面我想就其中幾篇文章來談談自己的感受。

《道士塔》是本書的第一篇文章,卻讓人內心不免有些糾結和沉重。像文中寫到的那樣:“我見過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滯,畏畏縮縮,是那個時代到處可見的一箇中國平民……他從國外冒險家手裏接過極少的錢財,讓他們把難以計數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今天,敦煌研究院的專家們只得一次次屈辱地從外國博物館買取敦煌文獻的微縮膠捲,歎息一聲,走到放大機前。”①讀完這段文字,尚還激不起我內心的憤慨和痛恨之情,然而平實的文字中間卻讓我讀出滿滿的無奈與遺憾。這是一個歷史悲劇,一段沉重的文化史實。它所揭示的問題讓人揪心,讓人不禁為那個時代,更為我們的民族,發出聲聲無能為力的歎息。王圓籙,是道士,也是落後的農民階級。因為無知,他自作聰明地將窟中的珍貴壁畫粉刷,代之以靈官塑像;因為無知,他將窟中無價的國寶向西方冒險家們換回歷歷可數的銀元;因為無知,祖國的瑰寶就這樣被不等價地交換掉,進而逐漸流失!“我不禁又歎息了,要是車隊果真被我攔下來了,然後怎麼辦呢?偌大的中國,竟存不下幾卷經文!比之於被官員大量糟踐的情景,我有時甚至想狠心説一句:寧肯存放在倫敦博物館裏!”② 或許有人説餘秋雨先生的文字不免有些浮誇,然而他的感慨正吐露了他面對這段不能挽回的歷史的悔恨與痛心!他感歎,即使能也將攔住馬車或許也難以保存,與其這樣不如存放於英國博物館之中!這是多麼悲哀又卻是那段血淋淋的屈辱史的寫照啊!歷史沒有假設,我們能做的是謹記,謹記歷史的痛;是擔當,擔當起歷史的責任!

“我好恨!”這是《道士塔》給我最大的觸動。我原本以為《文化苦旅》全是這樣沉重的筆調。忽然之間,《江南小鎮》映入我眼簾。這篇散文應該算是全書中篇幅較長的了。由於此前同閨蜜遊過杭州,看過烏鎮,而如今自己留在南京,我對江南或許是不一樣的吧。“穿鎮而過的狹窄河道,一座座雕刻精美的石橋…老人滿臉寧靜地坐在那裏看着過往船隻。”像是一幅緩緩攤開的唯美的畫卷,刻畫着生活的每一處細節,散發着一股濃郁的愜意的氣息。這都是都市喧囂所尋覓不到的安逸。看到餘秋雨先生筆下的烏鎮回憶起自己去烏鎮的經歷,對烏鎮的懷念,來自長長的青石板路,來自民宿客棧老闆的熱情招待。

只可惜,我們恰好選在最熱的時候來到了烏鎮,但卻阻止不了我們對江南水鄉的嚮往。進入西柵,已是傍晚,伴着夕陽,烏鎮顯得格外寧靜安逸。走在“雨巷”中的青石板上,就想去尋幾把油紙傘,呵呵,幾個夥伴就這樣漫步在烏鎮的各條小巷中,拍拍照,買買小禮物,嚐嚐江南小吃……烏鎮之行,讓我重新認識了江南。如同餘秋雨先生所説,江南的小鎮沒有雀橋、烏衣巷的滄桑感,僅有的是那一份淡泊。它默默滋養着這一方土地,養活一方百姓。這不僅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一種人生哲學,不禁讓人去探尋,讓人嚮往。

我想《文化苦旅》苦的不是這場旅行,而是歷史的滄桑,文化的厚重。這是一種沉甸甸的使命感。可惜,還沒能好好品味這本書,往後有時間,定會再捧起《文化苦旅》徜徉在文化中!走進餘秋雨,走進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4

一次聽説《文化苦旅》還是在高中的時候。因為看到其中有兩個字與我的名相近,一直認為是莫大的緣分,所以對它還有些印象,但也只記得這曾經是語文老師強力推薦過的一本讀物,她的初衷是希望我們在課餘時間能夠多讀些書,瞭解一些在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遺憾的是當時的我性情極為浮躁,實在很難靜下心,覺得即使看了也是一種浪費,之後不久就把那本書拋在了腦後,不再理會。

時間一晃而過,如今的我已經踏進了大學的門檻。想着買些書打發在大學裏的閒暇時光,一進書店,此書便映入眼簾,只是書架上擺放的都已加上“新版”二字,舊跡難尋,而又想着應該是融入了更多的精華,於是立即買下,並且趁着寒假認真看完。

在談我對這本書的感悟之前,我想先説説這本書的作者——餘秋雨先生,他是我非常欽佩的作家之一。當然,我並沒有像時下流行的“追星”一樣瞭解過這位作者的血型、星座、愛好等的細枝末節,只是通過看書中對作者的簡單介紹和個人對書中文字的聯想去了解作者本人,或許這樣也還很膚淺,因此我僅從我個人方面表達對他的崇敬。我欽佩他,不因為他擁有淵博的學識;不因為他擁有響亮的名聲;不因為他擁有顯赫的地位,只因為他有放下這一切的決心;只因為他有堅持不懈的毅力;只因為他有容納是非的胸懷;只因為他就是他,而不是誰都可以模仿的別人!

《文化苦旅》這本書主要由“中國之旅”、“世界之旅”、和“人生之旅”三部分組成。在“中國之旅”中作者踏遍了中國文化的一條條天地之線,將中國各地區各民族的文化串聯起來,帶給我們一場異彩繽紛的文化盛宴。“世界之旅”更是作者冒着生命威脅貼地穿越數萬公里考察了巴比倫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來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等一系列最重要的文化遺址後彙編而成,其中對當代世界文明作了全新思考和緊迫提醒,而最後的“人生之旅”尤其發人深思。作者通過謝晉、巴金、黃佐臨、陳逸飛等文化代表以及自己的生平經歷向我們講述了何謂“苦旅”。語言感染,使人深切體味到那些文學巨人們所要面對的心酸而蕩然的人生。只是我依舊不知結束本書的那簡短一句“且拜且祭,且憶且思,且喜且泣”是作者對過去人生的一次總結,還是對未來人生的一種猜想,又或者是其他。

如果要説看完這本書後的第一感覺,我想借用一下黃佐臨的四字名言:可喜,可惜!可喜的是這本書的作者極好,寫了一本好書。可惜的是拿着這本書的我卻稱不上是個好讀者。舉個事實説明:記得兩年前曾看過作者寫的另外一本書《山居筆記》其中同樣也有對山西商人從發展壯大到衰落破敗的描寫,只是當時我還暗自笑話,覺得它就是在交通不便的時代自發形成的作用於通商貿易的隊伍,何必費如此筆墨,竟完全沒有深想!如今再看,着實汗顏。周國平先生在《思想的星空》中淺談過一個真正的讀者應該具備的特徵。他説了三點:第一,養成了讀書的癖好;第二,形成了自己的讀書趣味;第三,有較高的讀書品味,自知以上三點未能有一點達到,因而就只能粗略的説一些書中讓我感想較多之處了。

在第一部分“中國之旅”中作者將中國各個地區相連接,記錄了中國的許多文化遺址,無論是山水如畫的南方還是壯美曠達的西北,都深藏着他那厚重而宂長的腳印,都藴含着他那對文化孜孜不倦的渴望與追求。值得一談的是,在作者的眾多遺址記錄中讓我印象深刻的竟是兩個人——蘇東坡與王圓籙,他們都曾為中國的文化盡過一份心力。我相信很多人都知曉蘇東坡與黃州赤壁,卻極少人會知道王圓籙,但是如果説起莫高窟我想就應該沒人會感到陌生了。王圓籙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説是莫高窟的主人,而他本人卻只是那個時代隨處可以見到的一箇中國平民。他的普通越顯他的高貴,作為一個道士的他竟能為以佛教文化為主的莫高窟投入一生的心力!如果説發現莫高窟是他人生的一次機緣巧合,那麼更可以説是他辛勤努力之後的意外收穫。站在一個普通人的角度,我對他有無限的讚歎,但是站在歷史的角度,我卻如鯁在喉,張口難言。畢竟,莫高窟“生”於他,“死”於他。莫高窟雖由前人所建,但在近代卻是他第一個發現,沒有佔為己有而讓它暴露於陽光之下,是他讓世人知道了莫高窟的存在,但也是他間接讓莫高窟走向了深淵,與天一閣一般進入了難逃的時代浩劫。但認真想想我這種觀點也是自私的,這不能怨他。作者也曾設想過一種可能:攔截下外國人對中國文化的掠奪。可是,即使攔下來,在中國動盪的近代社會裏又有何處容得下文化的自由發展,也只是遲一步的浩劫,來得更深,更徹底,最終能存留的也只會是一如往初的歎惋。所以更加準確的説法是,莫高窟是生於那個時代,死於那個時代,文化浩劫的來臨不是人錯了,而是那個時代本身的錯。作為文科生的我一直以來都並不喜歡學習中國的近代史,但有應該的尊重。正如作者在文中的告誡:歷史就像一件舊傢俱,抽掉一個重要環扣就會全盤散架。這應該也能引起一些人的反思吧!蘇東坡也算是歷史上帶有傳奇色彩的一個人物,烏台詩案他被貶黃州,官場上的失意卻成就了他文學上的巔峯,只是我想説的卻是蘇東坡的成熟。作者在文中寫道: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述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鬨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蘇東坡真正地成熟了,成熟於一場災難之後,成熟於滅寂後的再生,成熟於窮鄉僻壤,成熟於幾乎沒有人在他身邊的時刻。看到這裏之時我並沒有別的想法,只是心底裏有一個疑問:我,成熟了嗎?

“世界之旅”向我們展示了那些曾在世界史上風靡一時的古代文明,只是不知是被作者文字的打動還是自己內心情感的提升,看得愈深,愈是心疼。在各大文明輝煌燦爛的一刻“盛極必衰”的契機也好像已經到來,就猶如在天空中一閃而過的流星,那樣絢麗,那樣美好,但又太過短暫,留不住永恆。而今,我想説説的是作者在歐洲考察時發生在他身上的一些危險事件:西班牙北部晝夜頻繁的淒厲警笛,在巴黎與阿姆斯特丹發生的重大失竊,以及在法國圖盧茲這座“最平靜”的城市遇到的大爆炸等。作者以歐洲文明為座標來尋找中華文明短處的同時也明確説出了歐洲文明自身遇到的麻煩,而對於我們這新一代的年輕人而言在追趕當今時下所謂潮流的過程中也能否拒絕一味抱歆羨和追慕的態度作一些更深入的總體思考?

談及“人生之旅”我才真正知道“苦”之由來。“苦”並非指旅行之苦,而是苦在創造,苦在人生。作者在本書中所談及的文化代表有些是歷經家庭的苦痛,有些則是歷經社會的苦痛,而作者本人,兩者都有。可能我被此書如此打動的原因就在這吧,有經歷才會有情感,有情感才會有感動。或許此刻會有人不解:文化與人生會有着怎樣的必然聯繫?為何作者會選擇在最後從文化過渡到人生來結束本書?我想現在我已經明白了,就姑且自己先做個答案,或許也可以成為其他人思考這個問題的一個提示。文化在發達之後,根子上仍然是生命的痕跡,我在上文中也有所提起。無論是中國的還是世界的,那麼多古蹟都是無數高貴的生命在支撐,而只有將“人生之旅”寫入其中才能道出“文化苦旅”的本質吧!只是一個人究竟要承擔多少的人生之重才能扛起文化這份責任?謝晉的哽咽,巴金的憂鬱,黃佐臨的沉默,那些千千萬萬中國人的氣息,那些千千萬萬中國人的吶喊與彷徨,究竟在他們的身後有着怎樣的無奈?究竟在他們的身後又暗藏着怎樣的光輝?我不敢也不願再説下去,未曾經歷又怎能評價!我只是一個普通人,似乎對自己沒有什麼期許,只希望自己在這嬉鬧的時代,不説了解,至少明白這人生之“苦”吧!

看完這本書之後回顧作者所寫的全書內容,又對作者多了一份讚歎。雖然作者是以文化為主線,但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將文化與生態緊密的結合。尤其喜歡作者所寫的杭州宣言——關於自然,關於生態,關於美麗,關於人間。我不知道現在中國的生態問題已經引起了多少中國人的關注,是否要等到城市已被垃圾淹沒再也找不到昔日的繁華;水中已是重度污染,再不見往日之清澈,再不見魚兒的嬉戲;天空好似烏雲遮蔽,再難有書中的藍天白雲;霧霾已經席捲全國,白天也看不見周圍的人羣,我們才會知道我們應該關心些什麼。如果一定是這樣,那麼文化末日也將來臨。不在乎有多少人在振臂呼喊,只在乎有多少人在默默行動。我內心的想法就有如作者的感慨:無言的大地,有多少地方值得我們跪身,又有多少地方需要我們謝恩!正中進步成長。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5

餘秋雨最有名的著作當是《文化苦旅》,用足跡來丈量中國的文化,用心靈去頓悟生活的哲理。書中餘秋雨扮演了一個傑出的“導遊家”,它指引着各年齡階段的諸多目光,進入了一個深邃,冷峻的文化空間,那裏銜接着歷史,連帶着現代,希翼着未來,將一雙雙天真而好奇的眼睛,塗抹了層深幽的色彩,要他們閃爍的是一絲有所期盼的亮色,也將一張張經霜而冷峻了的臉,深刻上責任,沉重中獲釋,焦躁中輕鬆,為文化、藝術的繼承與創新指向歷史後的未來。這是餘秋雨先生這部作品給我的最大的感覺。

這段苦旅有點長,也很累,共包含了37篇遊記似的散文,寫的幾乎都是南方及西北山水名勝,古代文人或名人居住過、流連過的地方,還包括了這些地方的風土人情,例《莫高窟》、《都江堰》、《白髮蘇州》、《寂寞的天柱山》、《上海人》、《酒公墓》、《老屋窗口》等。從中國諸多旅遊名勝,到荒蕪一片的陽關,從大漠到水鄉,從西北到江南,從古蹟到文人,無一處不是中華大地上歷史的閃光點。

茫茫沙漠,滔滔流水,殘陽廢壘,西風古道,在他的筆下都變得雍容大氣且富於智慧,彷彿成了歷史的濃縮與見證,在世紀輪迴中散發着不滅的穿透力。篇篇語言精美氣勢恢弘的作品,就象一位無聲的導遊,在歷史的交匯點我循着他的足跡推開了一座座神聖殿堂的大門。

道士塔——是他抒發恨意的地方。因為千年百年的磨難,他不甘心這被淪落的文化一再地被人踐踏,想不到最後的一絲的呼喊竟是由自己升起的。他不想破壞歷史的變遷,文化的進步,可對那些掩藏恥辱的土地,他倍感惋惜。在他的筆下,這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而王道士則是這出悲劇中錯步的小丑。用一位經歷這悲劇的學者的心看,他明白了,那裏,一個古老民族在滴血。因恨而愛的情感愈演愈烈,致使我也變得學會了歎息與感慨,明白這一切的一切全部是人心所造。我也因此而抱恨,為民族,為國家,為自己而恨……

翻過屈辱的一頁《莫高窟》,靜靜矗立,神祕又安詳。餘秋雨那頗具感染力的文字讓我彷彿身臨其境。不是在讀而是用心在欣賞品析。窟中牆壁上那精美絕倫的壁畫讓我驚歎。色彩絢麗、暢快柔美的線條匯聚了五代的紛爭隋唐的興衰以及宋室的淪亡。我不得不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精湛技藝所折服。正如作者所言:"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隨着書頁的往下翻轉,我的視野更開闊了,思維也變的靈動跳躍,充滿了幻想力。《陽關雪》的悽美、《柳侯祠》的靜謐、《白蓮洞》的幽邃、《都江堰》的雄偉,我就象一片空靈的雲,沿着秋雨的足跡飄過一座座名山大川。就象在欣賞一道流動的風景線,徜徉在人文景觀與歷史長河的氛圍中,情景交融,實乃“此時無聲勝有聲”,每讀一篇就有新的領悟。就好象在感覺餘秋雨對文字的挖掘。他的描寫,他的感受,他的想象,甚至是他的訴説,種種的這些全都超越了文字本身的韻律。好似在唱一首歌,不是民曲,不是流行曲,亦不是田園山川的旋律,是能讓人敞開心扉開懷吟唱的人生之韻,天地之樂。我默默地在心中重複這些文字,試圖想完美地記憶,可讓自己更自信些。但是,這些直白白的文字下彷彿藴藏着另一種深不可測的意境,是什麼呢?我不禁細琢。最後終於找到了答案。我明白了什麼是其中的“苦”,和它真正所要傾訴的情結。

餘秋雨的文章常常給人一種歷史的沉重,一種文化的觀念,一種對過去的留戀,一種對未來的憂患。面對文化,無論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總有一些使人無奈,總有一種遺憾讓人兩難。

然而,許多現代人已逐漸冷漠、麻木於這種文化的遺憾。並不是所有的現代人都認識了中華文化的悲劇,因而作者在自序中説:“我不敢對我們過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祈,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當然,希望也只是希望罷了,何況這實在也只是一種奢望。”

但是,有些文化,即使被人們看到,並且呼籲、挽救,又能以什麼方式留存呢?歷史的泥濘不能阻礙現代的車輪,中華文化的確太龐大,在歷史與現代的碰撞中,不是歷史的破碎,就是現代的停滯。這也是現代人面對中華文化的兩難。

縱觀《文化苦旅》全書,並沒有多少優美的詞句和華麗的詞藻,其間多的是睿智的語言,以及一則則通俗的故事。餘先生也很少對山水名勝作具體的描述,往往是筆鋒一轉,人為地構造出了一幅幅濃郁而又深沉的人文圖景,緊跟着便進入了直抒式的詠歎,繼而以縱橫四海的氣勢揮灑着對中國古文化歷史的種種遐想和議論。它為每一名讀者解讀了歷史的蒼涼和大漠黃河文明的盛衰,使讀者為文章的情緒所感染,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作者發自內心的感悟,從而以一種嶄新的姿態去思索人生、思索未來。

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本書,“書”既透露出文化,而每一個文化都不是孤立的,你自己不曾記得年少時的輕浮,中年的坎坷,老年的怡然自得,而也許哪一本書中就有你的影子,讓你似曾相識,讓你重新拾起殘缺的記憶。活着的人記住歷史,可歷史只記住那些推動歷史發展的人,我們不是偉人,但我們至少可以讓我們的子孫後代記住我們,寫好人生這本書,算是對他們有個交代吧!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6

中國燦爛的文明正在被時光磨滅,不知在角落裏邊回味心酸史邊唾罵歷史罪人的人們是否真曾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我一直以來欣賞懂史且敢於評論批判歷史的學者,而也同時認為現任上海戲劇學院教授的餘秋雨先生是無數學者中的豪傑,他的《文化苦旅》是萬千部文史學散文著作中最為出色的上品。

本書是餘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類文學評獎中奪得首獎。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歷史構成。餘秋雨先生依仗着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所寫下的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為當代散文領域提供了嶄新的範例。

餘秋雨先生以他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着讀者,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他也曾在本書中像許多知青學者樣深情感歎,但同樣的感歎,出現在不同的地方,韻味也相差甚遠。正如他所説的一樣“我也可以年輕”,他的人生是富有彈性的,他總是秉持着少年的激情,享受着老年的清閒度過他充實的中年時光,所以,餘秋雨先生無論何時都是個混合體。因此,他的文章,也永遠夾雜着不同感覺的口氣。如他對中國文化日益淪陷喪失的悲傷感慨,就飽含了年輕人對不滿的辱罵,中年人對世事的無奈和老年人滄桑的惋惜。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7

喜歡讀餘秋雨先生的書,先生總是將自己獨特的見解溶於文字中,領導讀者理解問題,思辨問題。先生的文字邏輯性強,見解獨特,含義深刻。每讀一次都會讓我深深地震撼。

《文化苦旅》這本書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但你千萬不要因此認為讀餘先生的書會心曠神怡,輕鬆自在。整本書還沒讀完,我就已經被民族意識喚醒後的沉重與悲哀壓的喘不過氣來。在我們欣賞歷史留給我們的有形“著作”——古蹟時?誰又會去潛心探究這一處處古蹟背後到底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祕密。而餘先生恰恰做到了。他運其妙筆,給我們的心靈寫下了“震撼”兩個大字......

曾在網上看過這樣一句評論:餘秋雨以歷史文化散文而名世。餘秋雨先生憑藉自己豐富的文史知識功底,優美的文辭,引領讀者泛舟於千年文化長河中。是的,他的這本著作《文化苦旅》也深深印在每個讀者的腦海裏。有人説,中國散文的天空鏽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星都散發着一種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測的力量。有人稱他是本世紀最後一位大師級的散文作家,是開一代散文新風的第一位詩人。這些話道出了我的心聲。我之所以要寫出來與大家分享,是想要表達我至深的敬意。在《文化苦旅》中,餘秋雨展現給我們那一處處古蹟背後的辛酸和沉痛以喚醒我們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情感。讓銘記我們歷史的教訓!

《文化苦旅》這本書在告訴我們中國古代歷史的同時,告訴了我們更深一層的道理。

跟隨作者走到書中,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推引,走上前去——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跟隨作者靜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一次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充滿意義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並非外表炫麗而是一種人性的.深層的藴藏。

“報紙上説我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苦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温秋涼,是大喜悦大悲憤,最後總是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是餘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千年之前的那場浩劫,絕不能只數眼雲煙。我們要吸取教訓,將文化的精神永貯於華夏大地!

合上書卷,走向窗前,看着流動的車潮和人羣,每每,處處不在宣泄着一種文化,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我們真應該去遼闊的土地上走走,看看,咀嚼,體驗......釋放自己那湧動着滿心.滿眼.滿腦的渴念......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8

好早就聽説了《文化苦旅》這本書,記得第一次聽説是從英語老師口中蹦出來的。這次,終於有機會拿起來讀一讀。

我細細讀着書,慢慢地被書中的歷史、遊記所吸引。從莫高窟的中華民族痛失瑰寶到風雨天一閣那座僅存的藏書樓,從沙原隱泉到洞庭一角,又從吳江船到牌坊。作者走過的每一處地方,似乎都藴藏着那麼多中華歷史。有時候真想自己也能懂得中華五千年曆史,每當走到一個地方,都能想起此地過去的故事和故人的評價。

讀這本書,就像和作者一起,從中國的西北走向江南。偶爾,作者也會停下來,寫一寫臘梅或是寫寫自己的藏書,或者在每個清靜的雨夜裏想起,夜雨詩意。但是作者永遠都沒有忘記,真正的山水不光只是自然山水,更有着文化氣息,人文山水。正如他自序中所説: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在我的全身,要擺脱也擺脱不了。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是的,在西天悽豔的晚霞下,我看見了王圓麓,那個敦煌石窯的罪人;在羅池廟裏,我看見了失落的柳宗元;在都江堰,我看見了大愚又大智,大拙又大巧的李冰;在天柱山我看見了華髮蒼然的蘇東坡。

我一直在想,為什麼叫做文化苦旅?慢慢得,我明白:苦旅,苦在歷史的重壓,苦在歷史的逝去,苦在古人的遠離,更苦在文人心裏的敏感。

讀了這本書,不僅讓我略懂了作者,更讓我讀懂了中華民族歷史的一絲細脈。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9

散文,真的也可以寫出歷史的重量。

餘秋雨的文采當然是好的,華彩明麗的辭藻,工整通暢的行文;但最吸引我的還是透過詞句背後穿透歷史迷霧的畫面,越平凡質樸越令人動容。王道士遠望外國學者拉着滿載敦煌文物大車的背影,天一閣門口及膝深的積水與樓閣上滿地的棗核,牌坊下尼姑庵中那些靦腆年輕女老師們,布鞋踏在昔日牌坊上的雕紋上,送孩子們遠去而揮動的小手絹,那兩個為開了一冬的臘梅花瓣撐着紫綢傘的小護士。畫面在一個人物身上定格,停頓一下,又跳到另一個場景上,再停頓。一放一停,一停一放,那麼浩大深奧的中國文化歷史,一下就有了形象,有了精氣神,不再抽象,不再枯燥,哪怕是屈辱的部分,也讓忍辱負重有了發泄的具體出口。

讀《文化苦旅》第一遍時,對這本書的感覺是複雜的,除了感慨,對有些篇章某種語氣的厭煩也是強烈的。這種厭煩主要出現在作者時不時站到歷史代言人的角度上發表感懷之刻,更在《狼山腳下》一篇中到達了頂峯。那些大而空的言論、呼籲、名詞、慷慨陳詞,那些對中國文化進行總結式陳詞的語氣與對古今文人命運的對比推斷讓人心裏總不自覺的產生某種不服。

這樣複雜的情緒一直伴隨我讀完最後一頁。既然説不清,理不順,那就必須再讀一遍,直到胸中所有的情緒平復下來,所有的感想沉澱出來,才深深體會到,張狂也好,空泛也罷,每一個字背後卻都是深切而誠懇的情感與傾訴,就如同那句“你來了嗎,你是哪一代的中國書生”一樣,揹負了太多的重壓與積蓄到不得不爆發的深切悲憤,題目本身太大,平實的由淺入深由小見大是多麼得不易!

這份真摯,在《廢墟》中表現為苦口婆心,在《漂泊者》中變成一種沉默,在《三十年的重量》中又幻化成一聲長歎。我一邊在為那些因為心境過於急切而突兀出來的大詞彙們所皺眉,一邊又為這樣摯誠的一種迫切而由衷的慨歎。是的,如果他不站出來揮手,呼喊,不管語氣是否不夠謙卑,不管調門是否過於鼓譟,我們的時代究竟又有誰更有資格更應該肩負起這樣的重量呢?或者説,難道真要具備某種資格某種背景才能站出來呼喊呼籲嗎?在這樣的時代,難道文化還只是精英們的特權?

文化,不管在哪個時代哪種文明下,都是一種具有凝聚力的精神感召,是超越一切政治因素與社會習慣真正為一個人的本源與根基寫下定義的力量。

文字,因為真,才會苦。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0

“肩頭,媽媽的肩頭,是我家的風雨山脊。”

——題記

翻開藏青色書皮的《文化苦旅》,細細品味,有一種淡淡的憂傷,又有着洞若觀火的透徹,你彷彿能從字裏行間看到一位遊子不羈的靈魂。我不禁自問,是怎樣的家庭,怎樣的經歷打造了這樣一個文壇的傳奇?直到翻到了最後,看到了那一篇——《為媽媽致悼詞》。我才瞭然於胸。原來,在傳奇人物的背後有這樣一位偉大堅強的母親。有母如斯,兒子怎能不鑄就一片輝煌。

這是餘秋雨先生在他母親追悼會上的講話,文章雖不長,但字裏行間都溢滿了對母親深深的崇敬與濃濃的思念。

餘秋雨坦言自己中學時獲得了全市作文比賽第一名和數學競賽大獎,就要歸功於母親在他七歲時就讓他替代她,來為所有的鄉親寫信、記賬。他堅強人格的形成也是深得母親的遺傳,面對那麼多謠言的一次次圍攻他從不反駁,他曾説“只要見過我媽媽,你們就明白了”。母親給予他的東西太多太多了。

“記得有一次我從農場回家,吃驚地看到一張祭祖的桌子居然在自動移動。細看之下才發現媽媽一個人鑽在桌子底下,用肩在馱桌子。家裏的人,有的被關押了,有的被逼死了,有的被流放了,沒有一雙手來幫她一把,她只能這樣。”母親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了整個家庭的生死禍福。為了在戰爭歲月支撐起這一個小家庭,母親竟然同意到最貧困的鄉村生活,一切生活細節都回到她完全不熟悉的原始起點。為了給很久沒有吃過一頓飽飯的他掙兩元錢,他的母親在那麼冷的天赤着腳去一家小工廠洗鐵皮,渾身上下都被水澆濕了。至今作者還能記得那年她貼着兩元錢幣握着他手掌時的温熱……我想餘秋雨在想到此情此景時,在追憶往昔的艱苦歲月時,必定淚眼婆娑,必定滿臉的不捨。試想,全天下有哪一個有良知的子女願意母親受這般的苦楚。就像全天下的母親一樣,見不得孩子受一點點委屈。

這不由得又讓我想起了另一個文壇奇人的母親,她就是史鐵生的母親。她隱忍、包容,為了鼓勵雙腿癱瘓的史鐵生活下去,她隱瞞自己的病情,日夜忍受病痛的折磨,直到臨死前最後一刻,心心念唸的還是她的孩子,告訴孩子要“好好而活”。

大抵全天下的母親都是如此,為了孩子她們可以傾其所有,如果需要她們以生命為代價,她們也會毫不猶豫,義無反顧。想想自己的母親也是如此,每天清晨,當我還沉浸在夢鄉中的時候,媽媽已經輕手輕腳的起來,為我們洗衣做飯。她清楚我們每個人的喜好,餐桌上總有我和爸爸喜歡的菜,而對於她的喜好我卻知之甚少。我的生日她總能一年不落地記得,次次都是盡心準備,但她的生日總會用一句“生日快樂”輕輕帶過,甚至過去好久,才突然想起。所有的家務好像從來就是她的本職工作,無怨無悔,任勞任怨。而我卻覺得享受她的悉心照顧是那麼的理所當然,天經地義。世界上沒有誰會無緣無故地對你好,除了父母。只有他們的愛無緣無故,有始有終。

我內心產生了絲絲的愧疚,母親欣喜的看着女兒從蹣跚學步到亭亭玉立,眼神中時刻透露出“吾家有女初長成”的自豪。我卻從未關注母親原來的一頭烏髮何時已爬上了縷縷白髮?眼角的皺紋何時又深了幾分?挺直的腰背何時已傴僂彎曲?回首往昔,我感覺欠父母的真是太多了。不過值得慶幸的是,一切都還來得及,我暗暗下定決心,今後一定要像你愛我一樣好好愛你、疼你、寵你。

媽媽,女兒已長大,女兒的肩膀已不再稚嫩,今後就讓我成為你的風雨山脊,路過泥濘,路過風,從陰雨一直走到豔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