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生活經驗>

分數的意義教案合集8篇

生活經驗 閲讀(1.28W)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分數的意義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分數的意義教案合集8篇

分數的意義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的產生

2引導學生理解分數的意義,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3通過分數的學習,培養學生觀察、思考、抽象概括的能力

4通過分數的產生,使學生體會到分數就在我們身邊,運用分數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分數意義的理解

教學難點:對單位“1”的理解

 教具學具:水果圖片若干,實物(4個蘋果),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分數的產生)

1.出示4個蘋果,問:如果把它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那麼每人分得幾個?(2個)

2.出示2個蘋果,問:如果把它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那麼每人分得幾個?(1個)

3.出示1個蘋果,問:如果把它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那麼每人分得幾個?(半個或1/2個)

這裏的1/2是什麼數?

在實際生產和生活中,人們在進行測量和計算的時候,往往不能得到整數的結果,常常就會用到分數。分數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那麼,究竟什麼叫做分數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板題)

二教學新課

1引探分數的意義

剛才老師把1個蘋果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每人分得1/2個。(板書:貼蘋果圖片,平均分成兩份,表示這樣的一份1/2)

現在老師要讓你們隨意説一個分數,並説説這個分數表示什麼意思

指名回答,板書:大餅3份1份/2份1/32/3

剛才我們分的都是一個物體,現在老師這裏有一條線段,如果我把它平均分成五份,那麼其中的一份,表示幾分之幾?其中的4份呢?

指名回答,板書:—————5份1份/4份1/54/5

小結:把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成2份、3份、5份等等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者幾份都可以用分數表示。板書:若干份一份或者幾份

2進一步認識分數的意義

出示蘋果圖片(4個),把它看成一個整體,並演示把4個蘋果裝進一個袋子裏,問:這表示什麼?(一袋蘋果)是一個整體。我們可以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多少份,每份是幾個蘋果?1個蘋果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3個蘋果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

把4個蘋果看作一個整體,還可以平均分成多少份?每份是幾個蘋果?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

板書:4份1份/2份1/42/4

2份1份1/2

這裏的2/4是幾個蘋果?1/2是幾個蘋果?

2/4和1/2表示的蘋果個數相同,意義相同嗎?(不同)

小結: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者幾份也可以用分數來表示。

3歸納分數的意義

(1)單位“1”

看來我們不僅可以把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拿來平均分,還可以把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拿來平均分,這樣的一份或幾份也可以用分數來表示。這裏的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或一個整體,我們可以把它取名叫做單位“1”板書:單位“1”

誰能説説單位“1”的含義?

(2)完整概念

什麼叫做分數?誰能用一句話表述出來?板書:叫做分數

(3)練習

教材76頁練習十三第3題

4理解分數各部分意義、寫法

剛才我們把一條線段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1份是1/5,4份是4/5,那麼3份是幾分之幾?板書:3/5

説出分數各部分的名稱,並説出各個名稱表示的含義

板書:分數線分母分子

寫分數應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最後寫什麼?用手指描描

拿出筆來寫寫分數,任務是8個。學生在寫的過程中,老師突然叫停。問:你寫了幾個?能用一個分數表示你任務的完成情況嗎?請學生用分數來表示其任務的完成情況,其他人猜其寫了幾個。

三鞏固練習

1教材74頁練一練

2教材76頁練習十三第一題

3摘桃子游戲

(1)把6個桃子看作一個整體,請一

名學生隨意摘幾個桃子,其他人説摘了幾分之幾

(2)師説一個分數,請學生上來摘

四課堂小結

1什麼叫單位“1”?

2分數的意義是什麼?

3分數個部分名稱是什麼?

五課堂作業

教材76-77頁練習十三第四題

教學反思:

本課是在學生已有“分數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我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出發進行教學,其教學特點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1、力求數學問題生活化

本節課,我所選的教學內容,儘量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教學,如學生喜歡的蘋果桃子等水果進行教學,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驗和理解數學,變傳統的“書本中學數學”為“生活中學數學”。

2、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

本節課,我對一些重點和難點的地方,儘量讓學生結合各種操作活動,講透和理解透,讓學生多説,老師只起引導作用。如在教學把幾個物體組成的整體看作單位“1”時,教師利用學生感興趣的4個蘋果,把它放在一個袋裏,這裏的“一袋蘋果”就可以看作“單位1”,這裏就讓學生很好地突破了這一知識點。這裏形象的引導操作使學生非常明瞭,所以一下子使學生舉了好多例子。

3、學生的主體意識較強。在讓學生探究分數意義時,學生學習積極性較高,興趣較濃,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如在摘桃子游戲中,一學生到前面摘桃子,其他學生能根據前一位學生摘的桃子個數很快説出表示哪個分數,且方法多樣。這裏充分體現了學生的參與意識與主體精神。又如在總結分數的意義時,教師沒有把書上完整的概念出示出來,而是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逐步歸納、修正、完善概念,也使學生真正理解了分數的意義。這裏也較好地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實踐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

分數的意義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百分數,知道百分數在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2、使學生理解百分數的意義,能正確熟練讀、寫百分數。

3、培養學生的比較、分析、綜合能力和應用意識。

教學重、難點:

百分數的意義

教學方法:

引導—————自學

預習提示;

(1)找一找生活中的百分數。

(2)什麼是百分數?

(3)羊毛含量36%是什麼意思?

(4)怎樣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讓學生把事先找到的生活中的百分數帶入課堂。

請同學們拿出在生活中找到的實際應用的百分數,並説一説是在哪兒找到的。

學生交流。

在生產、生活和工作中,人們經常要用到百分數,百分數有什麼好處?什麼叫百分數呢?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百分數。

二、引導探究,揭示百分數的特徵

(一)出示課本例

1、一條裙子,羊毛的含量為36%,對此進行分析,並完成下表。

一條裙子,羊毛的含量為36%。

這個句子中,單位“1”的量是:

這個百分數是( )和( )比較的結果。

這個百分數表示的意義是:

看到這個句子,你能想到什麼?

這個36%的分母100表示什麼?分子36又表示什麼?

學生在小組內學習,每位學生在小組內彙報學習情況。

學生活動,教師參與。

什麼叫做百分數?我們學過分數,分數既可以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也可以表示一個具體的數量。那百分數呢?

學生通過探究得出:百分數是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百分之幾的數,百分數表示兩個數的一種倍數關係,百分數又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二)小組合作學習,比較百分數與分數的不同。

接下來我們就比較一下百分數和分數,到底有那些不同?

通過合作學習使學生明白:百分數和分數的寫法不同,為了區別與分數和便於書寫,百分數通常不寫成分數形式,而是採用%來表示。

在這個過程中滲透百分數的寫法以及讀法。並進行隨機練習。

通過比較還要使學生明白;

①百分數可以不是最簡分數,如:52%、38%,分子和分母不用約分,而分數就不一樣了。

②百分數的分子可以是小數,如:3。1%。也可能分子比分母大,如:120%,和分數不同。

(三)學習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揭示百分數的意義。

出示例1。學生獨立完成在小組內交流。

三、學生反思學習過程

回顧剛才的學習過程,説一説,你有什麼收穫?

四、多層練習,鞏固深化

1、出百分數,並回答問題。

1% 18% 50% 89% 100% 125% 7。5% 0。05% 300%

① 誰是最小的百分數?在這組內還有比它小的嗎?

② 誰是的百分數?

③ 請讀出跟一半的意思一樣的那一個百分數。

④ 300% 是什麼意思?

⑤ 在這組百分數中,我們可以看到,百分數的分子有的是小數,有的是整數,有的大於分母,有的小於分母,這是為什麼呢?

2、讀出下面的句子,並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1) 我國的耕地面積約佔世界的7%。

(2) 我國的人口約佔世界的22%。

提問:這兩句話中的百分數表示誰與誰比?

看到這兩句話,你想到什麼?

及時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3、三峽庫區分重慶庫段和湖北庫段。重慶庫段的面積佔三峽庫區面積的85%,湖北庫段的'面積佔三峽庫區面積的百分之幾?

完成課本練習一的相關習題。

分數的意義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使學生能比較熟練地把低級單位的名數聚成高級單位的名數,正確地解答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應用題。能比較熟練地比較兩個分數的大小。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複習有關單位的進率。(長度、面積、體積、質量等)

2.P80,1

3.説一説比較兩個或三個分數的大小的方法。

4.P80,2,3看清要求,分清大小。

二、應用練習

1.怎樣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要注意什麼?和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P81,4—6

三、鞏固提高

1.選條件編應用題:蘋果有5箱,梨有10箱,桃有20箱。

2.根據自己的實際編一道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應用題。

3.小結。

分數的意義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的意義相同。

2.學會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教具準備:教師準備10個半塊月餅的教具。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舉例説明整數除法的意義是什麼?

2.根據乘法算式13438=5092,寫出相應的兩個除法算式。

3.舉例説明分數乘以整數的意義和一個數乘以分數乘法的意義各是什麼?

以上覆習題可以指名回答。

二、新課

1.教學分數除法的意義。

教師出示5個半塊月餅的教具,提問:

(1)每人吃半塊月餅,5個人一共吃多少塊月餅?怎樣列式?得多少?

(2)兩塊半月餅,平均分給5人,每人分得多少塊月餅?

教師出示兩塊半月餅,將它們平均分成5個半塊月餅。要求學生按照教具的演示過程列式、計算。

(3)兩塊半月餅分給每人半塊,可以分給多少人?

教師讓學生到黑板前進行教具演示,再列式計算。

教師讓學生觀察、比較上面3道題中算式的已知數和得數,再回答下列問題:

(1)第一個算式已知什麼?求什麼?用什麼方法計算?(已知兩個因數: 和5,求出它們的積為 ;用乘法計算。)

(2)第二個算式呢?(已知積是 和一個因數是5,求出另一個因數是 ,用除法計算。)

(3)第三個算式跟上面哪一個算式是類似的?(跟第二個算式是類似的,也是已知積是 和一個因數是 ,求出另一個因數是5,用除法計算)

教師:分數除法的意義是什麼?它跟整數除法的意義一樣不一樣?(分數除法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的意義相同,都是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2.做教科書第30頁做一做中的題目。

教師讓學生自己讀題、做題,做完後要問學生是怎樣應用乘法算式和分數除法的意義來填寫除法算式的得數的?

3.教學分數除以整數。

教師出示例1:把 米鐵絲平均分成2段,每段長多少米?教師:根據題意需要用什麼運算來求出得數?並列出算式。(應該用分數除法來做,算式是 2。)

教師:這個算式的含義是什麼? 米是幾個 米?應該怎樣計算?試試看。(表示把 米平均分成2段。 米是6個 米,實際上是把6個 米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米?可以列出如下的算式(教師板書)。)

教師:説一説分數除以整數可以怎樣計算?(分數除以整數可以用分數的分子除以整數。)

教師:把 米平均分成2段,求每段是多少,還可以怎樣計算?能不能把它轉化為已學過的算法來算?(把 米平均分成2段,求每段是多少米?可以看作是求 米的 是多少米?可以用乘法計算。)

教師:把 米鐵絲平均分成4段,每段長多少米?用兩種方法計算。(讓學生自己計算,指名兩個學生板演。)

做完後,讓學生討論,就這道題來説,哪種方法可行?哪種方法不可行?為什麼?

分數的意義教案 篇5

分數的意義 總42(電36)

教學目標:使同學瞭解"分數"發生的原因,理解分數的意義,弄清分子,分母,分數單位的含義。

教學重點:使同學理解"分數"的意義,弄清分母,分子和分數單位的含義。

教學難點:使同學理解"分數"的意義,弄清分數單位的含義。

教學課型:新授課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創設情景,温故引新

1,提問:A,大家知道分數嗎 誰能説一個分數

B,你能舉個實例説説這個分數的意義嗎

2,述:説得好,對不能用整數準確表示結果的問題,我們可用分數來解決。即:把一個物體或一個計量單位(或者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它的一份或幾份來表示。

3,揭示課題:分數的意義

二,聯繫實際,探究新知

自主學習,整體感知分數的知識。

(1)相互交流:① 關於分數我已經知道了什麼請把已知道的講給同學們聽。

(2)自學理解:① 關於分數,自學後我又知道了些什麼

② 我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呢

③ 關於分數我還想知道什麼

2,探究深化,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

(1)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圖中的陰影局部。[課件1]

(2)填空。[課件2]

① 把一條線段平均分成5份,1份是它的( )/( );4份是它的( )/( )。

② 把一塊餅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 )/( )。

③ 把一個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1份是它的( )/( );3份是它的( )/( )

(3)用一張長方形的紙,折出它的1/4,並塗上陰影。

用一張正方形的紙,折出它的3/8,並塗上陰影。

(4)搶答。 [課件3]

① 把8枝鉛筆平均分給2位同學,每位同學得到的鉛筆數是( )

② 把10枝鉛筆平均分給2位同學,每位同學得到的鉛筆數是( )

③ 把這個文具盒你所有的鉛筆平均分給2位同學,每位同學得到的鉛筆數是( )。為什麼是1/2 若平均分給5位;10位;50位同學呢

④ 假如這個文具盒裏只有6枝鉛筆。現在把它平均分給2位同學,每位同學得到的鉛筆數還能用1/2表示嗎 誰來説説這裏的1/2所表示的意義

⑤ 假如把8枝筆平均分給2位同學,每位同學得到的鉛筆數還能用1/2表示嗎 誰來説説這裏的1/2所表示的意義 假如是100;1000枝呢

(5)説説下列分數所表示的意義。[課件4]

5/7 3/8 3/( ) ( )/9 ( )/( )

3,小結。

我們可以把許多物體看作一個整體,比方:一堆蘋果,一批玩具,一班同學,一個計量單位或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都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我 把它叫做單位 "1"。

板書: 一個物體

單位"1" 一個計量單位

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者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三,加強練習,深化概念

競賽:請兩位同學站起來。

提問:A,這兩位同學是這組人數的幾分之幾

B,這兩位同學是兩組人數的——————— 這兩位同學是全班人數的———————

四,家作

1,P88 。1,2

2,P89 。3

板書設計: 分數的意義

一個物體

單位"1" 一個計量單位

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者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分數的意義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52頁例1及相應的練習。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理解單位“1”和分數單位的含義,能結合單位“1”描述具體分數的意義。

2.學生經歷分數意義的概括過程,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能力。

3.學生在用分數描述和解釋生活現象的過程中,體會分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增強合作交流的意識以及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理解單位“1”的含義,概括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聯繫生活情境,建立單位“1”概念

1.同學們,數學課當然離不開數,看這個數認識嗎?(幻燈片出示1)

2.這可是大名鼎鼎的1,它能表示生活中的許多事物。

3.瞧!一個蘋果,一張桌子,一個正方形,一把尺子…

4.你會用1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嗎?

5.學生一一列舉。

6.能説完嗎?是呀,説也説不完!的確1是萬能的,不過聽大家剛才説的,一個,一個,好像小朋友們也能説得出來,誰能説點高級點的1,像我們五年級的水平。

7.學生一一列舉,適時點評,他説得與剛才同學説得有什麼不同?

8.是呀!剛才大家説的是一個物體或一個計量單位,他説得是由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1的內涵更加豐富了。

9.誰還能接着説,能説完嗎?同樣也説不完。

:同學們,看來自然數1不僅可以表示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表示由許多個物體組成的整體。其實這個1在我們數學上還有一個更加專業的名字:單位“1”。

設計意圖從學生最熟悉的自然數1入手,體會數字1在現實生活情境中的應用,通過用數字1描述生活中事物的活動,讓學生體會到數字1的應用範圍,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許多個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都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從而揭示這其實就是數學中的單位“1”,每一種新事物、新名稱的學習我們都要藉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從學生已有的數學經驗中自然地引出單位“1”,水到渠成。

二、藉助數學活動,深刻理解單位1

1.大家來看,中秋佳節剛過,品嚐月餅沒?趙老師帶來了…,個月餅,既然1能表示許多的事物,那麼這4個月餅能看成單位“1”嗎?

2.明明這是4個月餅,你怎麼用1來表示呢?有什麼辦法讓大家一眼看起來就是1.

3.如果我們把4個月餅看做單位“1”,以它為標準,那麼…

………( )

………( )

……( )

……( )

:數學這門學科就是這樣,不僅要認真觀察,還要靈活思考,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4.剛才我們把4個月餅看做單位“1”,理解了4個月餅的,繼續看大屏幕,這些能看做單位“1”嗎?請你表示出這單位“1”的,請在活動單上分一分、塗一塗。

5.糾錯、展示學生作品

(1) (2)

(3) (4)

6.抽象本質。同學們,觀察大家表示出的,你有什麼發現呢?

預設:

(1)只要把單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3份,就可以用分數來表示。

(2)與分的東西沒有關係,分的形狀也沒有關係!

7.看來表示單位“1”的,與什麼有關?與什麼無關呢?

8.同學們,這就是分數的意義本質所在,通過剛才一段時間的學習,誰來説説什麼是分數呢?

揭示分數的意義: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9.既然與分的東西無關,那麼我們可以把一條線段看做單位“1”嗎?你能在這個單位“1”裏表示出嗎?

10.展示學生兩種想法

(1)當成線段(2)看成數軸

第二種進行:這位同學不僅找到了,關鍵是它沒有把單位“1”看成是一條普普通通的線段,而是把它想成了數學中的數軸,真了不起!

11. 在哪裏呢?這裏是多少?這裏是?,怎麼寫的是1,=1嗎?1如果看成數軸,你覺得1後面還有數嗎?2在哪裏?3呢?1和2的中間呢?1和2的這裏呢?

12. 裏面有4個,也就是單位“1”裏有4個,剛才的單位1裏有幾個呢?藉助剛才的示意圖逐一進行驗證!

13.揭示分數單位:

:同學們,像這樣,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數就叫做分數單位,所以就是這些分數的分數單位。

設計意圖 這一環節分兩步進行,分數的意義必須建立在學生深刻認識的基礎上,通過關注讓學生髮現分數存在的規律現象,抽象出分數的基本特徵,提取概念的本質屬性,讓學生試着説説什麼樣的數叫做分數,是抽象基礎上的概括。在不斷認識中建立分數意義的模型,通過觀察驗證,發現只要平均分成4份,其分數單位就是,理清分數單位與平均分之間的關係,從而更好地理解分數單位。

三、深刻認識分數單位,完成鞏固練習

1. 的分數單位?的分數單位?的分數單位?

2.你們怎麼回答的這麼快?我還沒有説出分子呢?你們怎麼就知道分數單位了?

3.:看來,我們學習數學,能出表面現象中發現問題的本質,就可能處出現事半功倍的效果。你們的思維真好!

4.來快速完成一組練習吧!看誰有對又快!

5.鞏固練習

用分數表示各圖中的塗色部分,並寫出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以及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設計意圖任何一節數學課,脱離不了基礎行的練習,練習是對已學知識的鞏固提升,通過一組題目的練習,增強學生對分數意義以及分數單位的理解,同時把單位“1”裏面有幾個分數單位凸現出來,為隨後的帶分數學習做好鋪墊。

四、深化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1)黃山風景區面積約佔黃山山脈的

(2)黃山年均雨日大約是全年的

怪不得!這大概就是紅樹鋪燕雲、黃山雲成海的奇觀緣由吧!

設計意圖從數學中回到現實生活中,學生從不同角度豐富對單位“1”的理解,有助於提升對分數意義的認識水平,促進認知結構的建立和完善。

五、反思

同學們,你們活躍的思維使得數學課堂熠熠生輝,相信大家,在每一節數學課中,無論從知識上、還是數學方法上,或是學習態度上都會有新的收穫與發現,那麼,這節課呢?有沒有新的思考。

出示思考問題:

在剛才的學習過程中

1.哪個知識點的學習讓你記憶猶新?

2.你有沒有領悟到一些不錯的數學學習方法?

3.學習數學重要的一些品質有所體會嗎?

4.或許,你還有別的……

我相信,這些都來自於你們最真實的想法,無論學習還是生活,學會思考,終究成功!出示:學習知識要善於思考,思考,再思考。——愛因斯坦

設計意圖如果在日常的教學中,能時常帶領孩子們從知識、思考方法、學習態度等方面進行有效的反思,這將是對孩子的成長非常有益的,因此,不讓學生進行盲目的反思,而是根據問題進行鍼對性的思考,這樣更有助學生對於學習過程進行深度思考。

分數的意義教案 篇7

教學內容:五年級下冊P60~62

教學目標:

1.明確分數的意義、分數單位及單位“1”等概念。

2.知道分數是怎麼產生的,分數是什麼,分數有什麼作用,體會認識事物的一般思維方式。

3.在學習中能運用觀察、分析、比較、辨析等方法,會合乎邏輯,較準確地闡述自己的和觀點。

教學重點:分數的意義、分數單位及單位“1”等概念的建立

教學難點:理解單位“1”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瞭解起點:關於分數,你已經知道了什麼?在自學中,你又瞭解到哪些概念,又有什麼困惑?

2、明確學習目標。

3.揭題:今天讓我們繼續來研究分數的產生與意義。

(板書課題:分數的產生與意義)

二、展開

(一)分數的產生

1、出示主題圖1,介紹:古時候,人們在結繩計數時,遇到了困難,請看:你覺得剩下的長度用什麼數表示比較合適呢?

為什麼?

2、出示主題圖2,説一説:每人分到()個月餅,

()包餅乾。

3、:在進行測量、分物或計算時,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數的結果,這時常用分數來表示。

4、介紹分數的演變過程:據記載分數在3000多年前,古埃及就出現了分數記號;在0多年前,我國用算籌表示分數;後好,印度用阿拉伯數字表示分數,在公元12世紀,阿拉伯人發明了分數線,這種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二)感受分數的意義,建立單位“1”的概念

1、在每一幅圖上表示出1/4(瞭解了分數的產生過程,你會用分數來表示嗎?)

*學生塗一塗並交流:你是怎麼想的?

*反饋:説説你的想法

*質疑:觀察:剛才在用1/4表示的過程中,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小組交流:説説相同點和不同點。(引出一個物體、多個物體)

學生彙報、教師追問:為什麼都是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

份,可相對應的是1、2、3呢?(總數的不同)

2、感知概念:單位“1”、分數的意義

移動()説明:一個圓,一條線段,我們把它叫做一個物體。(板書:一個物體)還有哪些是一個物體?

移動()它們為一個整體。

(板書:一個整體)

(注意引導辨析:一個計量單位例:1米長的線段的1米,就是計量單位,哪些是一個整體?)

3、揭示概念: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多個物體都可以看作“一”個整體,一個整體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我們給它取個名字叫單位“1”。

4、強化延伸。

這幾幅圖中,單位“1”可以指什麼?

(哪些可以看作單位“1”)

單位“1”指什麼?

單位“1”指什麼?

5、分數概念:

(1)除了我們剛才表示過的以外,

你知道用還可以表示什麼?

(2):能用1/4表示的有很多很多,只要是把單位“1”

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1份的數,都可以用1/4來表示。

你們都已經能正確地表示1/4了,那麼別的分數你們能表示嗎?

(3)其它分數課件演示

①誰能用分數表示出陰影部分的大小?

你是怎樣想的?

這一部分呢?

這一部分呢?為什麼都用表示?

(4)歸納意義:

通過上面的學習,像這些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

這樣的1份或幾份的數,叫分數。(板書概念)

6、鞏固練習:

(1)用分數表示空白部分,並説一説。

裏面有()個

裏面有()個

裏面有()個

裏面有()個

觀察:有什麼發現?知道叫什麼?追問:為什麼是分數單位?

:整數我們學過計數單位,6裏面有幾個一,60裏面有幾個十。個、十、百……是計數單位,分數也應有分數單位。

7、分數單位:看看書上是怎樣定義分數單位的。(讀一讀)

三、練習

1、5/6分數單位是(),5/7……5/100,51/100,

2、在四幅中選一幅表示出5/6。

(1)學生活動。

(2)反饋。(逐一反饋,重點解決以下問題)

①第4幅,還可以用分數()表示,兩個分數大小(一樣),

什麼不一樣?(意義、分數單位)

②第一幅,去掉“”,還可以用什麼分數表示?

想用表示,怎樣表示讓人一眼就可看出?

(每個○平均分成2份)還可以用哪個分數表示?

:可以用很多個分數表示,它們只是大小相等,意義、分數單位不一樣。

四、拓展:

出示兩朵笑臉,是××同學這學期所得笑臉總數的1/5,這學期他得了()朵笑臉,是××同學這學期所得笑臉總數的

1/8,這學期她得了()朵笑臉。

設疑:同樣是2朵笑臉,為什麼一會兒是1/5,一會兒是1/8,你是怎麼想的?

五、

收穫?這節課你的表現用一個分數表示?如果表現非常棒可得10分,那你能説説你根據自己的你能的幾分?

分數的意義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分數的意義》是在四年級學生已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讓學生理解把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或一些物體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就是分數的意義。重點培養學生的理解、認知、實踐操作能力。

知識目標:

A、指導分數的產生

B、在理解單位1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會説出分數的意義。

C、知道每個分數中的分數單位。

D、在實際生活中學會用分數表示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學情分析

在本節課中,教師不僅重視讓學生掌握知識,並能十分重視學生對學習過程的體驗和學習方法的滲透,重視學生的個性化思維的展示,讓學生通過回憶想象、自學教材、學習交流、動手實踐等數學學習活動來發現知識,感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促進學生學會學習

教學目標

1.知道分數是怎樣產生的,理解掌握分數的意義。

2.認識單位“1”,知道分數單位,使學生知道在實際生活中一個物體,一些物體,計量單位等都可以用單位“1”來表示。

3.知道分數在人們實際生活中的作用,會用分數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和難點

理解掌握分數的意義,並在實際生活中會應用分數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導課

1. 導入。

2. 提問。

3. 板書新課題《分數的意義》,齊讀。

 二、新授

1.出示例1:你能舉例説明1/4的含義嗎?結合生活實際用你喜歡的方式表示出來。(學生動手操作,折一折或畫一畫)

2、學生自由討論交流,概括分數的意義。

3、找個別學生説,後師總,齊讀。

4、出示1/8 、2/3 、3/4 、7/10結合生活實際,學習單位1,説一説議一議。

5、師總

6、看圖結合實際,説説哪些可以看做單位1。

7、學習分數單位,過程(略)。

8、學生舉例説明:A、分數的意義,B、單位1,C、分數單位。討論交流。

三、反饋鞏固練

1、出示圖(小黑板)學生看圖完成練習

2、拓展。

3、複習分數單位。

4、練習用分數表示塗色部分。

5、舉例生活實際説説分數。

四、小結本課內容

A、學生談這節課的收穫。

B、師總。

 五、佈置作業

P63頁 1、2、4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