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熱點>

有什麼辦法能消除幼升小家長的焦慮

熱點 閲讀(3.06W)

“幼升小”,對每個孩子和他們的父母來説,都是一道坎。

有什麼辦法能消除幼升小家長的焦慮

孩子“零起點”會不會太吃虧?孩子太挑食,將來到學校怎麼辦?晚上睡得太遲,有什麼好辦法?太頑皮了,管都管不住,會不會不討老師喜歡……

每個“幼升小”孩子背後,都有一對焦慮的父母。從無憂無慮的幼兒園到面臨分數壓力的國小,無所適從的並不只有孩子。怎麼破?

上週六,錢江晚報“升學寶”邀請杭城7所知名國小的校長,舉辦了一場關於“幼升小”的公益講座。7位受邀者都是浙江國小教育界的大咖,所講主題都是家長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幼小銜接期,自然受到家長們追捧。為了聽這場講座,不少家長一大早舉家從外地趕來。哪怕下雨,也澆不滅家長們的熱情。

現在,我們把7位校長的講話擇其精要摘錄出來。錯過現場講座的家長,可以仔細讀讀,或許對您有所幫助。

(本文中校長講話,按當天演講順序排列)

一、家長要真正認識孩子:他(她)能成為怎樣的人

家長們經常説,我希望我的孩子快樂、幸福。那麼什麼是快樂和幸福呢?快樂和幸福因人而異,但有幾個關鍵詞:健康、善良、獨立、敏感、智慧、創新……這樣的快樂和幸福才是有層次的,終極的。當你希望孩子快樂幸福時,千萬不要把“苦”拋開,因為“苦”會讓快樂幸福更有魅力。

對於考試這件事,我認為,考試考得好的孩子不一定是能力強的孩子,但能力強的孩子考試一定不錯。考試也是一種能力,雖不是萬全的,我們應該辯證地來看這件事。

很多時候,美國的教育就是培養精英,而中國的基礎教育理念是——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所以中國的老師一般很負責,會經常和家長交流,為一些相對成績差的孩子補課。

讀書不是吃苦,但讀書要能吃苦。經歷失敗才能獲得成功,但這種失敗不能是惡意的,刻意拔高對孩子的要求是不行的。

家長是孩子第一任老師,也是終生的老師,應該遠離一個觀念:放養——給孩子建立浪漫的幻想和可怕誤導。真正的放養不是隨心所欲,需要一定的心理學、教育學作為基礎。

我們學校的孩子要學六年哲學,為什麼?因為孩子是天生的哲學家。孩子需要習慣用哲學的視野去看待問題,用哲學的'眼光去分析。家長在看待孩子時,首先要認識你的孩子,世界上絕大部分孩子都是普通孩子,但是他們各有不同,關鍵要發現他們的不同,每個孩子都有無限可能。其次,要明白孩子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希望孩子能成為個性和潛能得到充分發展的人。最後,家長要知道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應該做什麼,隨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二、和孩子一起,學會和世界對話

我們學校開設的“小外交官”課程,並不是旨在培養孩子以後成為真正的外交官,而是希望他們在未來能夠擁有代表“中國形象”的良好素養,成為世界舞台上公共外交的小使者。

什麼是“小外交官”的核心素養?這是一種和世界對話的能力。

和世界對話最好的橋樑:體育和藝術,幼教之友《幼升小家長焦慮這麼破?7位名校長有靠譜建議》。它們是無國界的語言,也是孩子的一種本能,讓孩子真正成為一個人,而不是學習機器,往往就是這兩個通道。體育,能成功地提升整個人的精氣神。而藝術,讓孩子擁有牢固的審美基礎。

和世界對話最好的語言:長頸鹿式溝通。長頸鹿擁有最長的脖子,它可以耳聽四路、眼觀八方,它擁有寬廣的視野,站得比人家高,看得比人家遠,它還擁有哺乳動物最大的心臟(約40公斤),最具包容心、同情心。所謂長頸鹿式溝通,就是觀察不加以評價,感受不加以詮釋,需求而不是策略,請求而非要求。長頸鹿式溝通是最好的親子溝通方式——讓我們彼此聽話,也就是希望孩子聽話,家長首先要聽懂孩子的話。

和世界對話最好的方式:親子雙語閲讀。閲讀是一個主動學習的過程,而看電視是被動接受的過程。神經學發現,主動學習時,大腦神經連接十分緊密,而被動學習則很稀疏。該如何進行有效的親子雙語閲讀呢?吉姆·崔利斯的《朗讀手冊》告訴我們,只有極少數人是天生的朗讀者,每個家長都要積極學習,大量運用自己的表情,甚至改變聲調,扮演人物。這樣的親子閲讀能讓孩子樂在其中。

三、從今天起,做一個心平氣和的家長

每年9月的新生家長會上,我總會問家長,你們現在最大的感受是什麼?很多家長説,我很期待,很緊張,也很無助,但説得最多的一個詞就是焦慮。

為什麼會焦慮呢?我認為有幾種原因:

第一,孩子能力不足引起的焦慮。孩子的能力不足,並不是智商的問題,而是自理能力的不足,才會給孩子的學習帶來影響。而這種影響,不僅出現在入學時,可能會在整個國小階段,甚至更長時間。我的建議是,首先停止所有課外班的學習。每個不能幹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非常能幹的家長。所以我希望家長能夠放手,讓孩子自己動手。其次,立規矩,養習慣。家長要讓孩子學習承擔責任,有基本的禮儀習慣。再次,培養專注力。有些孩子做自己的事情時,家長會不停地打擾,這其實就是在影響專注力的形成。

第二,受外界影響引起的焦慮。孩子進入國小以後,家長談論最多的肯定是學習。特別是一個班的孩子,家長總會有意無意地進行比較,焦慮就產生了。國小階段的知識尚淺,孩子不至於要搶跑,還不如多點課外興趣培養。其實,考100分和考95分沒有本質的區別。國小階段最重要的是如何發現孩子的興趣所在。家長如果能心平氣和地看待孩子的差異,並且用合適的方式和要求來對待孩子,對孩子的成長會更有幫助。

第三,對孩子要求過高引起的焦慮。很多家長對孩子的希望,不一定和孩子的能力相匹配。那些焦慮的家長,往往希望孩子要出類拔萃,做一個全能運動員。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家長要實事求是看待孩子的不足,不要代替孩子成長。

我希望家長可以更淡定一些,心平氣和地等待孩子的成長,心平氣和地看待孩子的差異,心平氣和地對待不同的觀念,心平氣和地反思家庭教育得失,做一個心平氣和的家長。

四、讓孩子從小擁有放眼世界的眼光,參與國際競爭

在我眼裏,每一位孩子都是未來的世界小公民。要將孩子置身國際大背景中,讓孩子從小就擁有放眼世界的眼光,去了解世界,參與國際世界的競爭。

那麼,世界小公民應該具備什麼樣的素養?第一,懂得思考,這樣的孩子能夠批判性、創造性思考問題,並積極主動地作出理由充分、合乎情理的決定。第二,知識淵博,通過對綜合知識的整合,孩子可以參與重要問題與思想觀點的探究。第三,富有同情心,能夠理解、尊重他人,通過鼓舞和行動來改善他人的生活環境。第四,善於交流,能夠運用一種以上的語言、多種多樣的交流方式,富有創意地表達自己的觀點。第五,積極反思,理解個人長處與不足,才能更好地學習與發展。第六,思想開放,能批判性地欣賞本民族的文化和歷史,也能接受他人的價值觀。第七,有原則,處事正直誠實,有強烈的公平正義感,敢於對自己的行動和後果承擔責任。第八,探究精神,學習掌握探索和研究的技能,並學會如何進行獨立和合作學習。第九,敢於冒險,能預見變化不定的事物,並靈活面對各種挑戰。第十,均衡發展,能夠認識到人與人之間和人與周圍世界的相互依存關係。

幼小銜接階段,家長關注孩子的習慣培養,可以參考“六要”法則:

1.要養成時間觀念,提高效率;

2.要學會靜心學習,保證質量;

3.要學會自我管理,培養獨立;

4.要創設交流空間,促進成長;

5.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6.要培養孩子良好的閲讀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