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熱點>

道德模範學生事蹟簡述(精選6篇)

熱點 閲讀(1.54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用到過事蹟吧,事蹟可以很好地體現和宣揚特定的時代精神。擬起事蹟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道德模範學生事蹟簡述(精選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道德模範學生事蹟簡述(精選6篇)

道德模範學生事蹟簡述1

小何,女,壯族,2000年7月生,生前系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陽朔縣金寶鄉中心國小六年級學生。

年僅12歲的小何因患腦瘤去世,生前她作出無償捐獻器官的決定,使得三名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續。她的無私與大愛詮釋了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她被稱為“最美女孩”,她的遺願被稱為“最美遺願”。

小何生前是一位品學兼優、心地善良、助人為樂的可愛女孩。她是家人和學校的驕傲,學習成績在班上總是名列前茅,年年都被評為三好學生。她和同學們關係融洽,常常主動幫助解答作業難題,打掃教室衞生。她生活上很注意節儉,平時都是一毛、兩毛地省下、攢着,幾年時間竟積攢了一筆數目不小的零花錢;但有一次,她在參加慈善活動時,卻毫不猶豫地捐了出去。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優秀少年,命運卻遭受了重大不幸。2012年4月,小小何被查出患有高度惡性小腦膠質瘤,生命危險。第一次手術後,小何病情有所緩解。她所在的學校獲知後,師生們迅速展開愛心捐款,共募捐了2000元。當她得知父親收下這筆捐款後,一再堅持要把錢捐獻出去,她對父親説:“還有人比我更需要這筆錢,應該用來幫助更困難的人。”9月初,小何的病情突然加重,醫生髮現她小腦裏的腫瘤已擴散到其它腦組織,生命垂危,最多能活三個月。11月初,當聽説有個18歲的藏族小夥子因患有慢性腎衰竭來桂林求醫,只有找到合適的腎器官做移植手術才能挽救生命。

小何對父親説:“爸爸,如果我死了,你就把我的腎捐給這個哥哥。”父親一下楞住了,馬上表示不同意。但小何捐獻腎臟的決心已定,反覆向父母親提起這件事,希望儘自己所能給別人生的希望……慢慢的,父母親勉強接受了。11月16日上午,經緊急搶救無效,小何被醫院診斷為腦死亡。滿懷悲痛的父母含淚簽署了《無償自願捐獻器官申請書》,幫助女兒完成最後的心願。隨後,小何無償自願捐獻的兩個腎被移植到藏族小夥子和桂林一位患者體內,肝臟則被立即送往上海,移植給一名重症肝病患者。小小何的生命雖然消逝了,但她用自己的大愛使三位素不相識的病患者生命得以延續。

根據國家相關政策,對於器官捐獻者,紅十字會將給予家屬一定治療費和喪葬費救助。醫院也提出給予何家一定的經濟援助。儘管小何的醫藥費花費10多萬元,但其父母都婉言拒絕了。因為他們認為只有徹徹底底地做到無償捐獻,才是真正為女兒完成了心願,才是小何助人為樂精神的最高體現。

小何榮獲桂林市優秀少先隊員模範、廣西壯族自治區青少年道德模範、中央電視台2012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等榮譽稱號。

道德模範學生事蹟簡述2

小白,女,57歲,成都市成華區青龍街辦白蓮村居民。

自幼生長在東風渠邊的她,40年來勇救24名落水者,用生命演繹了一出出驚心動魄的救人故事,被人們冠以“救水女俠”、“救水110”的美稱。多年來,她用質樸的行為踐行着雷鋒精神,温暖着生命,傳承着信念,帶動了更多人加入助人為樂和見義勇為的行列。

1975年冬天,東風渠岸邊寒風瑟瑟。當時還是17歲小姑娘的小白行色匆匆,“快點回家吧,到家就暖和了”,她這樣想着,越發加快了腳步。

“救命啊!救命啊!”忽然,一聲淒厲的尖叫聲劃破凜冽的天空,“不好!有人落水了!”這個念頭在小白腦子裏一閃而過,此時圍觀的人羣已經擠滿東風渠的岸邊,大夥兒焦急地商量着對策。忽然一個小小的身影“撲通”一聲就跳進了渠裏,奮力向水中掙扎的落水者游去,這人正是小白。12月份的渠水冰冷刺骨,小白很快就覺得身體麻木了,每揮動一次手臂都要竭盡全力。5米,3米,2米……離落水者越來越近了,堅持住,堅持住,一定要堅持住,她在心裏鼓勵自己。終於游到了,但落水者此時已奄奄一息,小白拼盡全身力氣拉住落水者,緩緩掉頭往岸邊游去,憑着一股子毅力游到岸邊。小白上岸後,被凍得脣紫臉青,卻綻放出了花兒一般的笑容:“幸好幸好,沒事就好!”

此後40年間,小白救起了一個又一個生命,有青年、老人,有失足落水者,有輕生者……就在2011年9月,50多歲的她還與兒子一道,救起了落水的婆孫二人。

40年間,小白共拯救了24名溺水者,不少獲救羣眾紛紛送來錦旗感謝,各級媒體也對她的事蹟予以報道。面對榮譽和掌聲,小白清醒地認識到,單憑一人之力,很難阻止東風渠溺水悲劇的發生。2004年,她組織成立了“義務阻泳隊”,勸阻人們不要下水,遠離危險。“阻泳隊”白天實行輪流巡邏,每一輪保證至少一人。

10多年來,“阻泳隊”力量逐漸壯大,隊員已從過去的幾個增加到了幾十人。2012年3月7日,小白和成華區文明辦、白蓮社區一起,依託“阻泳隊”,成立了“吳大姐愛心互助會”。“互助會”除了要阻止小孩下河、救輕生和落水人員,還為社區居民提供義務服務,同時也吸引了大量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的參與。

有人勸她:“吳老太,一把年紀的人了,該歇歇了。”“這是責任!就算我體力跟不上,最多把命送給東風渠。”57歲的小白擲地有聲。

2013年,被四川省委宣傳部、四川省文明辦授予“第三屆四川省見義勇為模範”稱號;2012年,被中央文明辦授予“中國好人”稱號,被四川省文明辦授予“四川好人”稱號;榮獲“第二屆成都市道德模範”、“成都市成華區見義勇為公民”等榮譽稱號。

道德模範學生事蹟簡述3

小華,男,漢族,1965年3月生,生前系浙江省杭州長運運輸集團公司駕駛員。

短短76秒,小華突遭重創時臨危不亂,強忍劇痛將車停穩,以極大毅力完成了一整套安全規範的操作,用生命踐行了“一切為了顧客”、“誠信、愛崗、敬業”和忠於職守的職業道德觀,他被人們譽為“最美司機”。

2015年5月29日中午,小華駕駛着載有乘客的大客車行駛於滬宜高速上,被迎面飛來的制動轂殘片砸碎前窗玻璃後刺入腹部致肝臟破裂,但他仍強忍疼痛將車停穩,並提醒車內24名乘客安全疏散及報警,後小華被送往解放軍無錫101醫院搶救。2015年6月1日凌晨3點45分,小華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離世,年僅48歲。

76秒,面對突發事件,小華沉着冷靜,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準確完成一整套安全規範的操作。這些背後,離不開他過硬的駕駛技術,離不開他十年積澱的高超職業技能,更離不開他崇高的職業道德。正是平時積澱的過硬操作技能,保證了他在遭受重創的關鍵時刻,能夠及時、有效、規範的處置,保障了24名乘客的生命安全。“他出事時,不管是坐姿,還是停車措施,都是完美無瑕的。”事後,通過反覆查看監控錄像,小華生前的同事們一致認為。

平時,小華立足平凡崗位,兢兢業業,十年如一日的堅守鑄就了瞬間的偉大。小華自2015年進入杭州長運客運二公司擔任班車駕駛員起,就視手中的方向盤為生命線。從業十年來,他安全行駛100多萬公里,沒有發生一起交通事故,沒有一次違章記錄,沒有一起旅客投訴。2015年春運期間,杭州遭遇連日大雪冰凍天氣,出行非常困難,成千上萬的旅客都在等着回家,小華第一個報名參加抗雪救災。艱難的道路,他第一個出發,與同事們一起搶在春節之前把旅客平安送回家。小華在車內一直放着一本安全手冊,得空時,他會拿出來翻看。他認為,只有對車子有了相當的瞭解,面對各種情況,才能從容應對。雖然從業多年,但他始終把自己當作新手,堅持規範操作一絲不苟,將“安全第一”、“旅客生命財產第一”時刻放在心裏。

小華生活節儉,在同事眼裏,他除了買過幾件喜歡的運動服,平時穿的都是工作服。但他卻很大方,當春風行動、5.12汶川地震捐款時,他捐得比別人都多。

小華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浙江省勞動模範、浙江省“五一”勞動獎章、杭州市道德模範。中央文明委授予他“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道德模範學生事蹟簡述4

小紅,女,23歲,廣西欽州市欽北區小董鎮中心國小教師。

小紅是一名優秀的教師,更是一個孝順的女兒,為了挽救父親的生命,毅然將自己的左腎捐給生命垂危的父親韓遠德,用孝心譜寫了一個“古有木蘭替父從軍,今有孝女捐腎救父”的感人故事,被羣眾譽為“大孝女”。

1997年5月,在欽北區小董蠶種場當司機的韓遠德因帶病堅持工作,病情惡化,發展為尿毒症。一個星期兩次血透治療,每月費用高達5000元,幾年下來,一家負債近10萬元,陷入困境。為減輕家庭的負擔,學習成績優異的小紅放棄上高會考大學的機會,報考了中師。她生活節儉,將每天的生活費控制在3塊錢以內,不斷攢錢給父親治病。

2003年,她的兩個哥哥從報紙上得知換腎可以治癒尿毒症,悄悄地去做了檢查,但是都不符合捐腎要求。年僅18歲的小紅也悄悄到醫院做了比對檢查,在確定各項指標符合要求後,毅然決定把自己的一個腎捐給父親。當她向父親提及捐腎的時候,慈祥的父親寧可一死也不要她捐腎,説“我怎能用犧牲女兒的健康、幸福來換這一條老命呢!”家人知道小紅的想法後,也沒有一個人同意。但瘦小的小紅,卻有一股韌勁,堅決地説“父親今年才46歲,他與母親將我們三兄妹拉扯大十分不容易,至今沒過上一天舒心日子。何況醫生説了,捐一個腎,對身體沒什麼影響。就是有影響,為了救父親,我也心甘情願。”她每天跪在父親牀前苦苦哀求,7天之後,無可奈何的父親終於被她的孝心和毅力所感動,答應了女兒的請求。

2003年1月24日,小紅和父親在桂林解放軍181醫院成功完成了換腎手術。資深的主刀醫生説:“我做過許多例腎臟移植手術,可謂輕車熟路。但面對這位18歲的美麗女孩,我卻於心不忍,遲遲下不了刀啊!”小紅以腎救父當時在全國是首例。她的壯舉感動了社會,人們稱讚她是個道德高尚、勇敢孝順的好姑娘。

2003年,小紅榮獲中華孝親敬老楷模提名獎和全國孝親敬老之星,2006年被評為全國十大中華孝親敬老楷模。中央電視台等多家新聞媒體先後對小紅的孝老事蹟作了報道。

道德模範學生事蹟簡述5

小明,男,漢族,1946年5月生,重慶市潼南縣花巖鎮龍懷村村民。

兒子車禍去世後,小明忍着老年喪子之痛,上山開荒種糧,日夜辛勞,節衣縮食,替子還債15萬餘元。由於長年勞累,自己卻落下一身病,但他仍在實現自己的諾言。

生活在一個貧困的小山村的小明,曾經是一名軍人,身材不高卻精神矍鑠。2001年,兒子吳君自立門户,沒過多久因家庭貧困,兒媳丟下不滿週歲的孩子,離開了這個家。為了養大孩子,吳君借錢買了輛貨車跑運輸,卻不幸於2003年因車禍去世,留下了一個4歲的孩子和19萬元的債務。

兒子走了,小明沒有沉浸在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痛中,而是很快擦乾眼淚,主動扛下兒子那19萬元的債務。兒子下葬那天,他在兒子墳前哭着説:“你放心,你的.債,我來還,孩子,我來養。”為了這個承諾,小明的生活徹底變了樣。面對亡子欠賬,小明老爹不躲不藏。他拿着寫滿了借錢人的姓名和金額的賬本,一户一户上門向債主承諾:“人死賬不能了,請你們放心,我一定想辦法把兒子欠的債還清,決不賴賬。”債主們的顧慮打消了,可19萬元的債務,對於小明來説,無疑是個天文數字。

小明家裏還有殘疾的妻子和年幼的孫子,他無法外出打工,就只能種地,他將山上的撂荒地都開墾出來,一個人耕種了52畝地,成為當地種糧大户。只要有了一點積蓄,他就拿去還債。“吳君以前借了我3萬元錢,他父親都來還了8次了,最多一次還了3000元,最少一次只有500元。”債主陳維文説,他不忍心看老人家這樣辛苦,曾多次主動説不要還了,可小明總説:“借了錢就一定要還,再説,我答應了我兒子的。”小明專門有個還債本,上面詳細記載了還賬的情況,生怕少還、錯還別人一筆錢。

就這樣,10年來,小明靠自己勤勞的雙手為兒子還債15萬多元,將孫子送進了技校,而他自己平時卻連肉都捨不得吃,一家人穿的衣服都是別人送的。現在,債即將還完,小明卻因長期過度勞累落下一身的病,特別是腰椎間盤突出,讓他下地幹活就痛得直不起腰,可他咬牙忍受着,因為他答應過兒子,答應過債主。

他的事蹟感染了很多人,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加拿大華僑徐女士從《多倫多週刊》上看到小明的事蹟後,匯來了800元加幣,還來信表示要認吳老爹為親人。“今生不欠來生賬,子債父還道德高。誠信老爹小明,信義無價美名揚。”這是當地百姓對吳爹的由衷讚歎。

小明榮獲“重慶好人”、重慶市道德模範等榮譽稱號。

道德模範學生事蹟簡述6

小王,男,漢族,1965年2月生,中共黨員,中建七局一公司項目部經理、河南省潢川縣雙柳樹鎮駐鄭州農民工黨支部書記。

小王是700位鰥寡孤獨老人們共同的兒子。那些得到他照顧的老人們,一提起他的名字,都會眼含熱淚。他給老人們帶來的温暖不僅僅來自物質,更來自他那顆滾燙的赤子之心!

小王是個從小吃“百家飯”長大的苦孩子。6歲時母親去世,留下小王和4歲的妹妹、2歲的弟弟。父親走街串巷修鍋補盆,十天半月難得回家一次,是鄉親們東家一碗飯、西家一件衣把他們養大的。為了報答鄉親們的養育之恩,13歲的小久生曾在一個深夜,用他稚嫩的肩膀、往返13趟把鄰居李奶奶家的水缸挑滿水。18歲出門打工,從建築工地小工幹起,靠踏實肯幹逐漸致富的小王,內心時刻激盪着報恩的情懷。

1996年起,每逢年節,家鄉的孤寡老人和五保、特困、傷殘老人都會收到小王送來的衣被、米麪、肉油還有現金,20xx年從未間斷過,小王為此累計出資230多萬元。20xx年,小王投資45萬元在家鄉雙柳樹鎮建設了一所敬老院。入院的孤寡老人,除國家發給的補貼外,其他費用全部由他個人承擔,包括養老送終。多年受小王資助的李鴻金老人臨終前拉着他的手泣不成聲:“活着你養我,病了你花那麼多錢為我治病,我死前能見你一面,也就安心了!”

小王不遺餘力地支持家鄉建設,先後為援建家鄉國小、修路、購置醫療設備等捐款310多萬元。在20xx年5·12汶川抗震救災中,他個人先後捐款12萬元。小王算不上大富翁,但應對遭遇困境的人,他總是慷慨解囊。他為小白血病患者捐款2.7萬元、為身患血癌、打工救母的少年捐款2.3萬元。一位素不相識的女青年打電話給小王,説家裏三口人患了癌症,小王當晚就籌集3萬餘元現金送了過去。這樣的事他默默做了很多。

在鄭州打工多年的小王,看到老家來鄭打工的人雖多,但比較分散,作為弱勢羣體的農民工,工資被拖欠等權益被侵害的事時有發生。在小王的推薦下,“中共雙柳樹鎮駐鄭州農民工黨支部”成立,他被任命為黨支部書記,散居在鄭州市的56名農民工黨員有了“孃家”。農民工黨支部用心為農民工解決難題,僅討薪一項,就為農民工討回兩千多萬元。通過這個支部找到工作走上致富路的農民工達一萬多人,每年還為家鄉帶回1.5億元的勞務收入。

小王榮獲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入選“中國好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