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關於春節隨筆(集合14篇)

節日慶典 閲讀(2.25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隨筆吧?隨筆通常指一種散文體裁,隨手筆錄,抒情、敍事或評論不拘,篇幅短小。想要學習寫隨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春節隨筆,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春節隨筆(集合14篇)

關於春節隨筆1

難忘的春節

春節又到了,在孩子們的歡呼聲中,在清晨那清脆的爆竹聲中,它再一次悄然而至,難忘的春節。對於眾多孩子來説,春節的到來是令人高興的,他們唱歌,他們跳舞,以慶祝他們的喜慶節曰。但對於我來説,春節沒有這麼好,春節的到來,卻不能給我帶來喜悦。因為,我是窮人家的孩子。每當春節早上我一醒來,就在想:"要是我早上能意外得到父母的壓歲錢,能有好多的點心吃,那該有多好呀!每當想到這裏便情不自禁地跳下牀,可是,無情的事實不得不讓我熄滅了心中的希望之火。我不得不再一次告誡自己:別再痴心妄想了,你是窮人家的孩子,然後,我只有默默地坐在門口,望着別家孩子們歡樂的笑臉。又是一陣清脆的爆竹聲,把我從往事中拉了回來。是啊,我該起牀了,儘管得不到父母的壓歲錢,還有那琳琅滿目的點心,可牀還是得起的。我以極快的速度梳洗完畢,當我跨出房門時,廳堂裏的一幕吸引了我的目光,沒錯!那是我爸媽擺放出來的點心,沒錯的!當我想到這時,媽媽走了過來,手裏還拿了一張嶄新的50元人民幣,帶着無限關愛説:"麗,新年快樂,這是你今年的壓歲錢,拿好,別丟了!"我頓時驚呆了。問道:"媽,我們家庭狀況不好,拿壓歲錢幹啥?"媽笑了笑:"傻孩子,改革開放這麼久了,我家狀況也好多了,以前是爸媽對不起你,但是以後,不用再受窮了,你就放心拿着好了。""那邊還有點心,多吃點。"我一蹦一跳,跑到點心前,抓了一大把,開心地吃了個痛快。我靠着門邊,一手拿着點心,一手捏着媽媽給我的壓歲錢,再望着不遠處那羣孩子打鬧的情景,聽着大人們説着"新年發財"的祝語,耳畔是那此起彼伏的爆竹聲,心中不覺暢快無比!

簡評:本文與《難過的春節》有同工異曲之妙。也是從反面的角度來構思,但又有些許變化。前面的是寫叔叔的禍事對一家人的打擊。而本文則是通過"我"過去與現在過春節的截然相反情形之對比,揭示了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這亦揭示了寫話題作文,不僅可以在某個點上選擇題材來寫,還可以在線上縱向鋪開,寫出縱向故事的發展變化,也更易使文章內容充實豐滿。

春節禮物

(2)"噼裏啪啦",春節來了,家家户户都在放鞭炮、貼春聯。人們臉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這新的一年的開始,預示着我們長大了一歲,美好事物將來臨,誰不高興呢?小孩子們更是興奮不已,穿着新衣服,拿着大人給的壓歲錢,準備去買個痛快。走親戚,大多數人更是爭着去。可是大家都高興的時候,我卻高興不起來。清晨,聽見屋外小孩子早已大喊大叫了,可我還躲在被窩裏不願起牀,你想想,被窩中的舒服感覺誰願離開!可還沒等我舒服夠,媽媽已經扯破嗓門叫我快起牀了。我將被子一扯,矇住了整個頭,可無濟於事,媽媽已走進了房間,下了一道聖旨:"今天全家人都要去外婆家,快點準備!"我生來性格內向,不願串門走親訪友,但無可奈何,今天是八年級,所以也不得不去外婆家拜拜年。我們全家人已準備好出發了。天啊!拎幾大包東西,豈不是想累死我,偏偏又要我拎,我更加不高興,説:"你們走前面吧!反正我走不快,我會跟上的。"拎着兩個沉甸甸的大包,向外婆家走去。去外婆家全是山路,挺累人的。約摸走了兩三里路,我放下東西,拿起手一看,有兩條紅印子,動一動,彎都彎不過來。痛,我氣憤極了!就在這時,一瓶不爭氣的酒滾了出來,我撿起一看,連嶄新的標籤上都有幾條小髒痕。還是繼續上路吧。總算到了外婆家,他們有説有笑的,可我一個人躲在房間裏悶看電視,想着心事。過了幾天,外婆她們家的人來我家了,禮物全放在書桌上,我翻着看着,看呀看…啊!那瓶酒不就是我拎去的嗎?標籤上的幾條痕跡還在呢!是那瓶,一定不會錯,絕對是那瓶!我愣住了,春節,是一個歡慶的節曰,是人們走親訪友的盛大節曰,可是誰出的餿主意?為什麼要送春節禮物,難道不送不行嗎?而且最終竟然又回到了自己的手中,那天,我手都拎得好酸好酸,可又拎回來了,有什麼意思?我真不明白為什麼?但願以後過春節不要送這送那,在春節走動走動就是,沒有必要非得送什麼禮物,也更輕便!簡評:走親戚,也是春節期間的一個重要風俗,平時難得走動的親戚,在這時也要親熱親熱。一般説來,是令人愉快的。而本文沒有從眾,又是做反面文章。當然,更妙是在討厭中透露出一種明智的處世觀,自然地鞭韃了一些陋習。讀完本文,也就會給讀者一些警醒和啟示。只是似有仿效的.嫌疑。

春節隨記

(3)快過年了,大家走街串巷,忙着辦年貨。街上貨物琳琅滿目,購物者是多之又多,你看,一些女士們正在商店選購"新年禮服"呢,周圍圍着一羣可愛的"小天使",笑嘻嘻地吵着鬧着要買新衣服、新玩具。這些媽媽被吵得沒辦法,只好放下手中已看好的衣物,先帶"寶貝們"一陣狂購後,再來為自己添置。"對不起,不好意思,把你的衣服弄髒了。"這時突然傳來一句道歉。怎麼回事?原來一位大伯剛買完魚出來,不小心將正在購買年畫的幾位小姑娘的衣服弄髒了。"沒關係!"小姑娘笑嘻嘻地拿着剛選好的年畫又走進了另一家商店。這位大伯也笑哈哈地走了。"哈哈哈…"那邊又傳來了一陣陣笑聲…除夕之夜"嗤,嗤,嗤--"的幾聲,天空盛開了幾朵鮮花,五彩繽紛,原來是幾位小朋友在放煙花。又是幾聲清脆的爆裂聲,漆黑的天空頓時變得一片通明,原本墨一般黑的屋脊,此時如同被明亮的彩燈照耀得清晰可見,遠處的羣山也依稀可辨。隨着鮮花的盛開,頓時傳來一陣驚喜的歡呼聲。小河之畔,時而隱現一張張仰望天空的笑臉。天上的美景稍縱即逝,地上的驚喜卻在漫延。一家人圍着大圓桌,吃着熱氣騰騰的團圓飯,看着精彩的春節聯歡晚會,等待着新年的到來。走親訪友"恭喜發財!"一陣陣問候傳入耳中,原來是路上走親訪友的熟人互致問候。而夥伴們則是跑東家串西家,"跟你拜個年!"手中的鈔票也多了起來,甚至手中還會賺得一大把香煙。而這大多是送給自己的老爸,有時也會試着抽一下,可咳嗽幾聲只好把它扔掉了。小姑娘們則在一起咬着嘴皮子悄聲細語地説着什麼。大人們在一起談談家常,老人們則在兒女們的陪伴下觀看着tv節目,精彩的節目時而惹得老人們會心地笑個不停。過新年,喜洋洋,家庭大團圓,每個人都春風滿面,每個人都嘴角流油…

關於春節隨筆2

春節,我們終於把你盼來了!這是一年中最大的節日,最快活的節日,最熱鬧的節日,這是迎接春天的節日啊!

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掛紅燈。貼春聯;這一天,大人小孩都要穿新衣;這一天,要吃餃子、吃湯圓……這一天,要扭秧歌、耍獅子、舞龍燈、劃綵船、踩高蹺……這一天,我們小孩還要敲着小鑼小鼓,走遍大街小巷--“咚咚咚,鏘鏘鏘”,新年的鑼鼓聲報告春天來到了。呵,什麼好看的、好玩的'、好吃的……都匯到一起了。

“開飯了!”飯菜的香氣撲鼻而來。“啊,好豐盛的年夜飯!我叫到。什麼山珍海味樣樣都有:紅燒牛肉、麻婆豆腐、糖醋排骨、魚香肉絲、辣子雞丁、叉燒魚……我們歡聚在一起,吃起年夜飯來。特別愛吃魚的我,不停的夾叉燒魚。姑姑看了看我,説:“妹兒,千萬不要把魚吃完了哦。”我聽了,疑惑不解,對姑姑説:“姑姑,為什麼不能把魚吃完呢?”媽媽説:“魚不吃完,象徵的是年年有餘。”我點點頭。

吃過年夜飯後,我就拎着一大包煙花,來到大門口。那時的天空早已是五彩繽紛了:一個個煙花帶着紅紅的火星上了天空,在夜空中綻放出美麗的花朵。他們的形狀和顏色各不相同,有五顏六色的滿天星,金黃色的薄荷,紫色的牽牛花,火紅的玫瑰,粉紅的月季,銀色的百合……真是絢麗多彩!我拿出打火機,小心翼翼地點燃花炮的引線。只聽見“咚”的一聲,火花衝上了天,在天空中綻開美麗的花朵。人羣中傳來了驚呼和讚歎。夜色中,人們微微揚起的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不也像一朵朵美麗的煙花嗎?

豔麗的禮花,把夜空裝扮得光彩奪目,繽紛絢爛。望着這壯麗的夜景,我情不自禁地想到,我們偉大的祖國不正像這絢麗多彩的禮花嗎!

關於春節隨筆3

放出行鞭炮

大年七年級清晨,中國人各家都要放鞭炮。這就是所謂的出行鞭炮。在新年的第一天,希望有個好的開始。於是放一掛鞭,為自己壯個膽。鞭炮放得越響越好,如果鞭響中斷了,心裏就不高興。似乎預示今年的運氣不好。

中國人壯膽總是製造一些聲音。其實,人在膽怯時往往發出聲音。這是動物的本能,先用聲音把對方嚇住。告訴周圍一切生命“我不怕你們”!小時候,我們單身走夜路,走到害怕時或是吹口哨,或是唱歌。其實我們心裏直打囉嗦!但也有聲音起來作用的,三國的張飛一聲吼叫就嚇得曹操的一將領從馬上掉下來。

歲月流逝,放出行鞭炮再不是壯膽了,而是一種期盼。每家每户的中國人都期盼每年有個好年份——這種期盼是不變的。但隨着歲月的變遷,放出行鞭炮的心態也在變化。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中國,家家一樣窮。出行的鞭炮大小差不多,放鞭炮的時間也差不多,大約在天剛剛亮時放鞭炮。但不同家庭的權勢不一樣。於是各家的心境也不一樣。有權勢的家庭總會説“我家的'鞭炮放的最響”。似乎告訴別人“我家的運氣最好”。出身不好的家庭,所謂地,富,反,壞,右。放出行鞭炮是不能伸張的。其實,那時各家的鞭炮聲是差不多的,只是心態而已!

但也有將鞭炮放斷的,那將認為不吉利。以至於一年的任何不順利都會聯繫到出行鞭炮上!其實是因為那時的鞭炮質量太差而已!

那時放鞭炮還要防止頑童們搶鞭炮。我們小時候就做這種事。那時家裏窮,春節時很少有家庭給小孩子買鞭炮。於是,我們就撿沒有放燃的鞭炮,紅了眼睛就去搶。只要大人們把鞭炮點燃走開了,我們就衝上去用腳把鞭炮踩滅,然後就用手抓地上的鞭炮。有時抓在手上的鞭炮炸響,那十指穿心的疼痛至今還記憶猶新!由於大人們防得厲害,我們只能等出行鞭炮放完了再去撿。用從家裏偷出來的手電筒照着,撿那些沒有炸燃的鞭炮。如果等天亮了,那些鞭炮就會被別的孩子撿去。

後來,中國搞改革開放。少數人富裕了,放出行鞭炮就不一樣了。有錢人家買響數多的鞭炮,沒錢人家只能意思意思了。毫無疑問,那時的有錢人家會理直氣壯地説“咱家的鞭炮最響”!沒辦法,這是事實。那時的窮人買不起大鞭炮呀!

如今的中國,窮人更窮了,富人更富了!但放出行鞭炮卻分不清誰是窮人誰是富人!因為響數最多的鞭炮也不過幾十元,窮人也買得起。於是,放出行鞭炮又有了變化。有的七年級沒有到就開始放出行鞭炮,有的七年級兩點放,有的四點放,有的......一夜都在放出行鞭炮。人們似乎想把自家的鞭炮聲和別人家的區別開來!總想用鞭炮聲顯示自己的不同!當然,更多的是隨大流。既然中國有這個習俗,自己也不妨放一掛出行鞭炮。

關於春節隨筆4

我的家鄉在山東,每到春節,家裏就顯得格外忙碌而熱鬧!

大年三十那天,是全家人最忙碌的一天。因為從早晨起來,全家大小都在忙着做包餃子的準備。最忙的要數媽媽,爸爸和奶奶了。她們一個在忙着做餃子餡,一個在忙着和麪,一個在準備盛餃子的傢俱。只有她們三個準備就緒,其他人才可以大顯身手。

一切準備就緒,奶奶一聲令下:“包餃子了!”全家男女老少圍坐在大圓桌周圍。開始動手包餃子了。就連我這個小不點也忙的不亦樂乎,媽媽趕的每一個餃子皮都要經過我的手才能到達圓桌。因為我是大家的運輸兵。所以我是不可缺少的一員。大家都也誇我是他們的.好幫手。我聽了心裏美滋滋。乾的更賣力了。

下午,先早早的吃上一頓,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意思是來年人人都心想事成,再貼對聯。作文

然後全家人就要放開肚皮大吃一頓年夜飯,寓意着我們在新的一年裏:心想事成,萬事如意,平平安安。吃過餃子後,大家開始看春節聯歡晚會。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其他人都要守歲。晚上,家家燈火通宵,不許間斷。

很多小孩在家裏就嚷嚷着要和家長們一起出去放鞭炮,可是,我卻不怎麼喜歡。因為,鞭炮的聲音實在太大了,有時在家裏都會令我膽戰心驚。作文

如果我在鄉下的爺爺家過年,還不忘給奶奶家打個電話,以示新年的祝福。

第二天便是大年七年級了,我到親戚家拜年,還不忘收些壓歲錢,這是我覺得最開心的一件事了。

你們説,我們家鄉的春節有沒有意思!

關於春節隨筆5

一年一渡的新春佳節到來了,但令我最難忘的還是那洋溢着濃濃的年味的除夕之夜。

除夕,是中國的傳統佳節,每到這一天,遠方的親人都要回到家裏與親人團聚,吃上一餐團年飯,表示一家人永遠團團圓圓,相親相愛,幸福美滿。

晚上,我吃過年夜飯,全家人都一起觀看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12點的鐘聲敲響了忽然,“噼裏啪啦”的一聲鞭炮聲印入耳簾,我跑到了窗前一看,哇!鞭炮、煙花的聲音彼伏着,像是在與過去的一年告別。我的好奇心把我引到了窗前,最值得引人注目的,還是那“非花卻比花甚之”的煙花了。十幾支煙花直指天空,一粒粒“金砂”噴射而出,在空中傲然綻放。赤橙黃綠青藍紫,樣樣俱全,奼紫嫣紅,把夜空裝點得美麗、婀娜,把大地照射得如同白晝。

“通!”

地面上又升起個通體發紅的大火球。它飛到半空,“啪”的一聲,化作千萬顆小火星飛濺開來,拖着長長的、閃光的尾巴緩緩落下,好似翩飛的蝴蝶,從空中旋落;又好似被風吹散的蒲公英,不知是哪個調皮鬼,給它們塗上七彩的顏色“通通通!”“嗤嗤嗤!”看!一顆顆發亮,五顏六色的火焰拖着長長的尾巴,爭先恐後,前仆後繼地躥上夜空;瞧!那邊升出了“天女散花”,這裏出現了“孔雀開屏”!哇!再瞧瞧那裏的“含苞待放”天空中頓時成了“花”園,“花”的海洋,璀燦奪目,火樹銀花,多美呀!多麼熱鬧的除夕之夜!“嗖,嗖,嗖”,伴隨着一聲聲清脆的.響聲,那漂亮的煙花託着一條美麗的長尾巴,在天空中劃下一道道拱們之後,“閃亮登場”了。

煙花五彩繽紛,爭奇鬥豔,把節日的夜空裝點成美麗的大花園!有的像仙女散花,一簇簇,一羣羣衝上天空,又慢慢落下來;有的像秋菊、月季,萬紫千紅,千奇百怪;有的像小流星,猛地竄上天空,剎那間又消失在夜空中大地和天空頓時像炸開了鍋似的,沸騰不已。那各種各樣的喜慶聲連成一片,好似響徹雲霄的交響樂。真是動聽極了!

鞭炮也不甘示弱,“啪,啪,啪”的響聲在天空中迴盪。炮仗、鞭炮雙管齊下,一個個直衝夜空,在空中翩翩起舞,這邊的聲音弱了,那邊的又起來了,聲音此起彼伏,連綿不絕。鞭炮聲、炮仗聲匯成一股歡快和諧的交響樂,為這無邊的夜景又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耀眼的禮花在空中閃爍,鞭炮聲聲震耳欲聾,家家户户燈火通明,那五彩繽紛的煙花映紅了大地,映紅了天空,這絢麗的色彩,不正象徵着我們祖國的錦繡前程嗎 ?

關於春節隨筆6

在每一個孩子心中都希望春節快點到來,我也不例外。怎麼都想過年,過年可以穿上新衣裳,過年可以吃到桌上豐富的食品,過年可以熬夜,過年還可以收到許許多多的紅包!

今天過年我們和往常不一樣,以前都是在東勝過,今天我們一大家全“遷至”康巴什過年。所以我才日日盼望新春的到來。

就在這天,天才剛破曉我就從牀上蹦了起來,穿上新衣服,在鏡子前這看看,那兒看看,怎麼都看不完。不一會兒只見大家都容光煥發了,開始貼對聯吧!貼對聯是春節必不可少的:“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我們和鄰居叔叔齊心協力把對聯貼了上去。

貼完對聯打開窗户一瞧,準能感受到那股濃濃的.過年味:耳旁鞭炮聲接二連三的傳入耳裏;在看看大街上張燈結綵,紅紅的燈籠給過年增添了一絲絢麗。

幹完一切的一切,我們來到奶奶家吃午飯。

關於春節隨筆7

新年是中國的習俗,不僅僅是那喜慶熱鬧的氣氛,更是因為一年到頭,各行各業的人都可以休生養息,與家人歡聚一堂,共享天倫之樂。

實實在在的説,我喜歡新年的原因是——可以放假。假期在家裏看看各個地方台的春節聯歡節目,與家人吃年夜飯,沒事採購一些年貨、零食,上上網,睡睡懶覺,實在是頗為愜意。如果在北方的老家,説不定還可以和同伴們打雪仗、堆雪人、滑冰。年夜飯更是豐盛的令人垂涎三尺,各色美味佳餚,是平時鮮為少見的。

國家似乎早就有過明令要禁止燃放煙花炮竹,但在我看來,是不可能治住的。要知道新年期間,執法人員也是要休息的,很難騰出空來管制,當然,這只是一個方面。最主要的原因是,如果禁止,那麼國家自己就要先以身作則。萬不能“只許州官防火,不許百姓點燈”。在各種節日上,很多大型的晚會上,在這些大的公開場合,甚至是國家,也會放煙花炮竹。而遏制住了人們的習俗,那春節的氣氛也會大打折扣。尤其是除夕夜守歲時,那聲聲不絕的'鞭炮聲,眼花繚亂、絢麗多彩的煙火,讓人難以忘懷,處處洋溢着新年的喜慶。

新年逛廟會自然是不二的選擇。廟會是一種集吃喝玩樂於一體的民間性娛樂活動。由於起源於寺廟周圍,所以叫“廟”。廟會上熱鬧萬分,有舞獅子的、踩高蹺的、唱戲的、猜燈謎的,花樣繁多有趣,也有許多各色民間小食出售。

這就是我喜慶而又簡單的新年,雖然簡單,但卻樂趣充實。

關於春節隨筆8

隨着20xx年12月31日23時59分的逝去,20xx年1月1日零點的準時到來。

每個人在寧靜之中走入了新的一年,年歲的交替如此漫長卻也又如此短暫。

無聲的夜幕中人們都沉浸在夢想之中,稀疏的鞭炮聲打破着夜的寧靜,宣告着新年的到來。我坐在牀邊,靜靜地凝望着天空,羣星無語,明月無聲。朵朵白雲在如水的月光下,顯得柔美恬靜。

在這寂靜這下,20xx年已經成為歷史,嶄新的20xx已經走來。時間的長河靜靜流淌,時間老人又書寫了一頁新的篇章,下一頁沒有字跡,它等待着人們在20xx年的耕耘與創造。

時間有如白駒過隙,一年就這樣流逝了,那春夏秋冬的一個輪迴依舊循序進行,不能忘卻,那留給我太多的回憶了。

365日的日出日落,今夜我才感受到它的壯美、瑰麗。

365日的星辰月光,今夜我才感受到它的浩大、柔美。

365日的辛勤苦讀,今夜我才感受到它的充實、滿足。

365日的關懷體貼,今夜我才感受到它的平淡、偉大。

過去的365日,如同一部電影在我的心中靜靜的.放映,我品嚐着20xx年的果實。有悲有喜、有哭有笑。春花在蓬勃中絢爛開放,蝴蝶在夏花中翩翩飛翔,紅葉在秋風中走過自己的最後時光,瑞雪在和風中緩緩落下。在家到學校的路途中,我彷彿看到了自己依稀的身影,在一次次走向未來的夢想。成功與歡笑,悲傷與淚水,融合成一杯香濃的咖啡,供我在這一夜靜靜品味,有苦有澀,卻又温暖心房。

鐘錶滴滴答答地走着,優雅平靜,一步一步,舒緩平和,任何人卻無法阻止它的腳步。我在自己的路上前行,它便默默地記錄我走過的光陰,地球自轉一週,我便走過了一天,地球公轉一圈,我便走過了一年。也許有荊棘,也許有迷茫,也許有悔過,如果同時間一樣,一步一步,舒緩平和,穩健自信,就會推開迷霧,披荊斬棘。

我懷念逝去的一年,從中汲取精華;我憧憬明年,從中得到夢想。人生如歌,時光便是在其中躍動的音符;人生如夢,時光便是其中的情節。一年又一年,我不苛求新的一年一帆風順,好運降臨。只求時間浸透汗水,四季不可蹉跎。

關於春節隨筆9

似乎不甘於夜的蒼白沉寂,淅淅瀝瀝的小雨便爭先恐後地點綴着窗外的一片朦朧。伴着昏暗的路燈,飄飄灑灑的雨水,顯得又細又長。雨水尋着微弱的燈光,透過窗户,肆意地澆滅了窗前夾在指間,散發最後一抹餘光的煙頭。

兜兜轉轉,依然又再次回到了這座城市,回到曾自以為被遺忘的一角。每次與之重逢,總都覺得又陌生了些許。是啊,物非,人也非!如何不陌生?消失空蕩的小吃攤,稀疏冷清的街道,堆滿落葉的長椅。。。。。。一如從前的是,那之後依舊無尋的身影……

人生似乎總有那麼多無奈的無奈,沒選擇的選擇!就像,誰也不曾願離別的理由的'理由。就像你,就像她,就像,我。只是,在每個孤心無依的朦朧中,眼中的滾燙,幾度無聲的哽咽成一道道冰涼?

明明想要快樂,但又不願選擇快樂!因為我怕在快樂中會迷失自我,迷失心中那抹堅守僅有的卑微的孤傲。

明明嚮往自由,但卻不能追隨自由!因為我怕在自由不羈中,背上世俗口中“自私”的罪名。

明明渴望愛情,但卻不去追求愛情!因為我怕在風花雪月的柔情後,是每個亦如此刻,無盡的寂寞黑夜。

明明已經忘記,卻總要找回!

我不喜歡孤獨,但我卻又一直孤獨!

奢望平凡中安好無憂,卻總喜歡把自己逼上一條佈滿荊棘的路,隨即袖手旁觀地在一旁冷冷的看着自己,如何足夠、徹底的遍體鱗傷!如何在心碎中死灰復燃,又如何沉淪孤獨中灰飛湮滅。。。。。。

朦朧之中,你又偎我身旁!

寂寞是一種孤獨,而孤獨卻不是寂寞!

今夜,就讓我在孤獨中老去!

燃起一支煙,讓寂寞隨風,任孤獨破碎。繼而不屑的看它如何焚盡身軀,走向使命完成後的終結!如匆去不返的光年,如滄海中疲倦的飛鳥,如深秋裏的殘花敗葉,如死神誘惑的召喚,如孤獨中負隅頑抗的靈魂。。。。。。

關於春節隨筆10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隨着一聲聲爆竹聲響了起來,也告訴我們,新年馬上就要到了。

到了新年,家家都在放鞭炮,放煙花,在這連夜的鞭炮聲中,新年也踏着輕盈的步伐,要來到我們身邊。

隨着年越來越近,大街上都變得紅火起來,路旁的樹上掛上了一個個紅紅的燈籠,讓人感到十足的年味,路旁的小店的貨架上也放滿了煙花爆竹,一些小孩子正在拉着自己父母的手挑選着煙花。

“啪啪啪”又有幾家在放鞭炮和煙花了,煙花放了一個晚上,吵的我們根本無法睡覺,但又有什麼辦法呢?

空氣中瀰漫着濃濃的年味,人們都在購買新年穿的衣服和各種各樣的年貨,大商場和大超市被人們擠得水泄不通,彷彿這一次之後就要有一次大饑荒一樣。

年味越來越濃,人們都開始踏上回家的旅程了,時光飛逝,又過年了,在爆竹聲中,又長了一歲,真是“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啊!

今天就是大年三十了,也就是我盼望之久除夕之夜,讓我最期待的,就是今天晚上的放鞭炮了。

我剛剛吃完晚飯,就直奔家門口,外面早已有滿地的鞭炮碎粒了,只見天空中的煙花像一朵朵奇特的花兒,地面上的鞭炮聲“噼哩啪啦”的扔在地上就可以爆,有的需要點一下,有的噴出的火花像一棵小樹,有的聲音震耳欲聾,有的可以噴出紅色和綠色的火焰,並且旋轉起來,像一個陀螺,還有一種稱為“開心果”的鞭炮,只要點炮,就可以射出幾粒小東西。

到了十二點,只看見一大堆煙花射向天空,“轟”的一聲開了花,瞬間把寂靜的黑夜照的通亮通亮,絢麗的煙火開滿了天空,道路上的那一串串的鞭炮“噼哩啪啦”的響個不停,我眼前的世界一下子充滿了色彩,充滿了響聲,大家一起迎接新一年的到來。

每一年的除夕都可以讓我十分難忘,可是今年的卻不一般,這個難忘的`除夕,將永遠刻在我的腦子裏。

今天是正月七年級的前一天,也就是大年三十。

這一天我興奮極了,因為既可以放鞭炮,又能有新年禮物。一大早,媽媽就給我我兩百塊錢讓我去挑新年禮物,我拿者錢興高采烈地挑了,結果,我挑了一個嚮往已久的“焰魂”溜溜球。雖然我想一整天都玩新買的溜溜球,但是看媽媽生意很忙,就一起幫媽媽做生意去了。

夜幕降臨,我們開始放鞭炮了。首先我叫來幾個小夥伴,然後就正式舉行“煙火大會”了。爸爸就先放了“蘑菇力”,那“蘑古力”可好看了,火焰四射還不停地發出“噼裏啪啦”的聲音。像這種類型的鞭炮有很多,比如“醜八怪”,“香飄飄”,“喜洋洋”等。然後隆重出場的是:“蛋糕轉盤”和“金雞孵蛋”,他們兩個放出來的樣子截然不同。“蛋糕轉盤”放出來的煙花還會自動轉,而“金雞孵蛋”會煙花四濺,而且到最後會從金雞嘴裏噴出來煙花。把我們個個都看得心花怒放。

放完煙花後,爸爸媽媽還給了我一疊壓歲錢哩!我好想每天都是除夕呀!

關於春節隨筆11

小時候,每逢過年都和爸爸媽媽去江北的爺爺奶奶家過除夕,大年八年級去姥姥家拜新年,直到20xx年爺爺奶奶、姥姥們相繼離世,我們才開始在自己家裏過春節。記得第一次在市裏過年聽外面的鞭炮聲很響很吵,屋裏只有我和爸爸媽媽三口人,雖然沒有從前在爺爺姥姥家過年時那樣熱鬧,但看着除夕滿天繽紛的焰火,大年七年級走在中央大街上擠在人羣裏看秧歌,令我還是不由得覺着春節的氣氛很新鮮。小時候,我是極為喜歡過年的,覺得過年家裏人聚在一起熱熱鬧鬧的很好玩,現在回想起來,童年時代爛漫活潑的樣子,仍有許多的回味和感動留存在心間。

奶奶和姥姥都算是兒女眾多的大家庭,於是我們這輩人自然也是表姐表哥表妹堂弟的一大幫。在奶奶家那面我爸爸是老大,我自然也是晚輩裏最大的,比兩個堂弟年長一些,我雖然喜歡熱鬧,但到少年時性格頗為安靜,所以和叔叔家的孩子極少能玩到一起,姥姥家像我這般大的孩子到很多,況且我從小在姥姥家的大雜院裏和幾個表姐一起長大,因此那時我更盼望每年八年級去姥姥家過節。

在我的印象裏,奶奶熬的皮凍最好吃,年三十餐桌上最受大家歡迎的那道菜就是奶奶熬的皮凍,用筷子夾起來顫顫巍巍的,放在嘴裏又滑又有嚼頭,後來奶奶去世後,我媽媽學着奶奶的樣子每逢過年時也熬上一大盆皮凍,做為我們家年三十的看家菜。

過年時姥姥家的餐桌自然也是極為豐盛的,炕上一桌,地上一桌,老少四代,現在看啥場面都比不上那種場面温暖的令人激動,不論怎樣温暖的情景,令我心底最難忘的還是姥姥家院子裏高高懸掛的大燈籠,那燈籠,不是常見的大紅燈籠,也不是現代範的跑馬燈,是古典式的宮燈,那盞宮燈分上下兩層,上面是突出的短六面體框架,下面是縮進去的長六面體框架,剛開始上面裹着黃色和粉色的綢子,綢子上分別畫着國畫仕女圖和動物,後來那燈籠上的'綢子舊了,媽媽買來新綢子換上,讓我在上面畫上了寫意花鳥,這也是媽媽和姥姥當時對我的讚賞和鼓勵,看着自己的畫畫在燈籠上,隨風飄搖着,心裏無限的歡喜,誰走到姥姥家院子前都要往那盞燈籠上撇一眼,我想他們可能和我一樣覺着那燈籠的特別。

不知不覺,我漸漸長大了,不再喜歡熱鬧,不再喜歡去奶奶家過年,覺着過年是一種任務和勞苦,這種任務和勞苦就是和爸爸媽媽一起陪着爺爺奶奶去過年,在大人們的忙忙碌碌中,在團圓的時刻裏,欣賞着他們對生活的滿足與期盼……

一年一年又一年,他們悄悄地走了,就像冬日裏的一場雪,落在了所有歡樂的記憶裏。

關於春節隨筆12

按照我國的風俗,過新年就要貼春聯、包餃子、吃年夜飯、放煙花爆竹、看春晚等,長輩們還要給小孩壓歲錢。我們家過新年也是如此。

除夕那天,我們一早來到奶奶家,大人們開始忙着準備中午的過年飯了。我卻樂悠悠地看起了電視節目。中午,我們邀請了大媽媽一家一起吃團圓飯。吃到一半時,大媽媽就要給我壓歲錢,我和爸爸媽媽都説不用給,但大媽媽還是把壓歲錢硬塞進了我的口袋。爺爺奶奶也給了我壓歲錢,説是對我努力學習的獎勵。

下午,我們去外婆家過年了。一下車,我就跟剛從深圳回來的哥哥玩起來。後來,舅舅帶上我們去買了兩個特大的煙花。我興奮得盼着天能馬上黑下來。甚至在飯店吃豐盛的年夜飯都有點心不在焉了,滿腦子想着快去放煙花。

回到家,在我地催促下,舅舅和外公抱出大的`煙花放在一個安全的位置。舅舅迅速點燃了導火線,又馬上跑到一邊。只聽一聲巨響,絢爛的煙花在空中綻開了。我捂着耳朵、仰起頭,貪婪地看着一朵接一朵綻放的煙花。它們五顏六色,一會兒像孔雀開屏,一會兒像百花齊放,一會兒又像羣星閃爍,美麗得讓人陶醉!

關於春節隨筆13

過年是中國的習俗,不僅僅是那喜慶熱鬧的氣氛,更是因為一年到頭,各行各業的人都可以休生養息,與家人歡聚一堂,共享天倫之樂。

實實在在的説,我喜歡過年的原因是——可以放假。假期在家裏看看各個地方台的春節聯歡節目,與家人吃年夜飯,沒事採購一些年貨、零食,上上網,睡睡懶覺,實在是頗為愜意。如果在北方的老家,説不定還可以和同伴們打雪仗、堆雪人、滑冰。年夜飯更是豐盛的令人垂涎三尺,各色美味佳餚,是平時鮮為少見的。

國家似乎早就有過明令要禁止燃放煙花炮竹,但在我看來,是不可能治住的。要知道過年期間,執法人員也是要休息的,很難騰出空來管制,當然,這只是一個方面。最主要的原因是,如果禁止,那麼國家自己就要先以身作則。萬不能“只許州官防火,不許百姓點燈”。在各種節日上,很多大型的晚會上,在這些大的公開場合,甚至是國家,也會放煙花炮竹。而遏制住了人們的習俗,那春節的氣氛也會大打折扣。尤其是除夕夜守歲時,那聲聲不絕的鞭炮聲,眼花繚亂、絢麗多彩的煙火,讓人難以忘懷,處處洋溢着過年的喜慶。

過年逛廟會自然是不二的.選擇。廟會是一種集吃喝玩樂於一體的民間性娛樂活動。由於起源於寺廟周圍,所以叫“廟”。廟會上熱鬧萬分,有舞獅子的、踩高蹺的、唱戲的、猜燈謎的,花樣繁多有趣,也有許多各色民間小食出售。

這就是我喜慶而又簡單的新年,雖然簡單,但卻快樂而充實。

關於春節隨筆14

隨筆(一)

曾幾何時,在人們的追求中,有理想,有愛情,有浪漫,有着許許多多世間的美好。但,不知在什麼時候,金錢漸漸變成了人們追求的惟一。許多的東西都變得本末倒置,非但失去了其原本的目的,反而都變成了人們追逐利益的手段?

以物品包裝為例。春節將近,人們也紛紛前往商場、超市購置年貨,或者為之後的大大小小的應酬、宴席準備禮品。但消費者們發現,越來越多的商品都開始注重外表,華而不實的現象愈發嚴重。就以茶葉來説,按常理,人們購買茶葉,品的是茶葉,因此,茶葉越好,價格越高。而相對的,作為裝茶葉的容器,包裝盒的價格則是低廉的。但如今,一個裝茶葉的錫壺價格遠超茶葉不説,購買一個錫壺,茶葉竟然還要另配!而令人震驚的是,人們開始對這種華而不實的包裝愈發追求,因為這樣的禮物更加體面。那麼究竟是是什麼導致了這樣華而不實的包裝呢?因為包裝的成本是低廉的,所以精美的包裝帶來的高價格可以為商家贏得遠超出原本商品的利潤。在我們以往的認知中,包裝的意義在於讓商品看上去更加精緻,更加美觀,而一件商品真正的內涵在於商品本身。但如今,這一切全都本末倒置了。

正是人們不斷追求利益的行為導致了這一切。任何事情都是過猶不及的。而恰恰是這種唯利是圖的舉動使我們的生活作風更加浮誇,更加註重一些華而不實的外表。也造就瞭如今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社會現象。而這一切產生的根本原因在於:人們發現,金錢在現代社會

佔據的.地位越發重要,可以説有了金錢,就可以獲得其他的東西。而要改變這一切的方法只有通過改變制度,使人們更加關注除了金錢以外的其他,淡化金錢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強化其他方面的因素。 例如,淡化“紅包”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降低人們生活對於金錢的強烈依賴,使人們能通過自身的能力達到自身的目標而非僅僅是憑藉金錢。使人們的追求多元化,讓人們可以在保證自身生活基礎的情況下,靠個人能力來追求更好的生活。而相應的,使金錢不再成為衡量個人成就的近乎惟一的標準。

通過諸如此類的各樣手段來達到淡化金錢影響的目的,這樣才能使得人們不再一味的追求金錢,而更加註重生活中的其他方面。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會不再“唯利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