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方案>

車輛火災的應急預案(通用5篇)

工作方案 閲讀(2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有時會突發一些難以預料的事件,為了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預先制定應急預案是必不可少的。我們該怎麼去寫應急預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車輛火災的應急預案(通用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車輛火災的應急預案(通用5篇)

車輛火災的應急預案1

1、開展自救:

車輛自燃時應立即按以下原則進行自救:

1)立即指揮乘客立刻離開車輛;

2)在初起火時,迅速使用滅火器滅火;

3)關閉油路、氣路和電路總閥,呼救路人、其他車輛駕駛員協助撲救;

4)估計火災難以成功撲救,應及時報警,協助乘客、路人疏散,引導救火車到現場

2、現場救援

指揮部總指揮根據接到的事故信息,立刻對救援人員進行部署、調配,車輛自燃救援小組組長立刻落實救援力量,趕赴事故現場開展救援工作,及時勘察事故現場迅速制定工作措施,協助公安消防部門對事發現場實施交通管制,及時、妥善地做好死、傷人員救援工作,儘快消除險情,預防和制止各種破壞活動,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人員的生命和財產損失。

後勤支援小組組長根據現場情況調配資源進行支援配合。、調集一切可利用的交通運輸工具,保證應急救援人員、物資、裝備的優先運輸。

救援小組應及時向指揮部領導彙報事故現場情況,提出可行性建議,服從指揮部總指揮的統一指揮,並配合相關部門做好後續處理工作。如現場情況複雜、需要現場指揮的,救援小組組長可向指揮部總指揮提出建議,由指揮部總指揮到現場指揮。

由指揮部成員趕赴現場,做好穩定司機情緒,做好現場秩序維護、疏散現場圍觀人羣工作,積極與各方溝通,根據事件起因組織開展調查,制定調解措施,引導新聞媒體做好正面宣傳等工作。

指揮部根據事故情況,到事故現場進行指揮。

在事故得到控制後,由交通事故救援小組組長向指揮部總指揮提出申請經總指揮批示同意後響應終止。或由指揮部根據實際情況發佈響應終止的指令。

車輛火災的應急預案2

1潛在危險:

1.1不論災情大小,隧道內已無法通車,可能引發再次交通事故,增加事故嚴重程度;

1.2車輛火災引起的濃煙充斥隧道,對人體造成不同程度傷害;

1.3火勢嚴重情況下車輛難以疏通,可能存在人員傷亡。

2應急實施步驟:

2.1.監控人員發現隧道內車輛事故火災,立即採用有線廣播告知來往車輛,同時切換交通信號燈和可變情報板做好一切臨封道工作;

2.2.立即撥打119報警;

2.3.同時通知隧道當班人員、交警大隊、路政大隊、施救車,並通知半山管理站領導和相關收費站,根據現場反饋情況,將災情發展情況通知站長和公司領導;

2.4.當班人員帶上必備器材,開啟工作車輛警燈,並鳴警笛全速駛向事故區域;

2.5當班人員配合交警視具體情況,進行交通管制,按要求設置臨時標牌和錐形標;

2.6當班人員視情況營救傷員,在公安消防到達前儘量採取相關措施穩定火災、火勢,待其趕到以其為主,並協助其進行救援工作;

2.7其餘人員協助交警做好交通管制工作,並協助消防員滅火。

2.8事故處理後,當班人員協助公路養護人員搞好現場殘留物清除工作;

2.9當班人員撤走交通管制工具,交警負責恢復隧道正常交通,根據情況通知監控人員切換交通信號燈和可變情報板等交通誘導標誌恢復隧道正常行車模式。

2.10監控人員通知相關收費站,隧道恢復正常交通;

2.11相關人員做好事故(火災)事故處理過程及結果的記錄。

車輛火災的應急預案3

1 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集團公司全部出租車輛使用液化石油氣(LPG)為燃料,液化石油氣屬易燃氣體,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或與氧化劑接觸極易燃燒爆炸。若遇高熱,容器內壓增大,有開裂和爆炸的危險。

車輛在日常使用、安裝、維護的過程中,因操作不當或車輛燃氣系統設備損壞造成液化石油氣泄漏,遇明火、高熱,有引起燃燒爆炸的危險,使財產損失,人員傷亡。

2 組織機構及職責

2.1 應急組織體系

同綜合應急預案“應急組織體系”。

2.2 指揮機構及職責

同綜合應急預案“指揮機構及職責”。

3危險源監控和管理

3.1 技術性預防和管理措施

(1)制定燃氣車輛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加強崗位培訓和專業基礎知識培訓,從事燃氣車輛操作、維修人員必須經培訓合格持證上崗;

(2)認真執行燃氣車輛交接班和回場檢檢查制度,每次回場檢查使用LPG檢漏儀對燃氣車輛的燃氣系統和燃氣應急箱進行全面檢查發現故障和異常現象立即停止營運,送修理廠檢修,合格後方可營運;

(3)維修車間嚴禁使用明火,檢修人員上崗時必須按規定穿戴勞保用品;

(4)加強停車場巡迴檢查,在檢查中採取一看、二聞、三測,發現問題立即向主管領導報告。

(5)集團公司屬下各單位每季不少於一次組織員工進行燃氣車輛應急處置培訓和演練;

3.2危險源監控方式、方法

(1)建立和健燃氣車輛日常管理措施,定期對車輛燃氣系統進行檢查維護和保養。

(2)制定並嚴格執行燃氣維修車間動火等危險作業的審批和監督制度,對動火現場的要求要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執行,確保車間內沒有易燃易爆物品符合動火條件,防止發生火災爆炸事故。

(3)作業中要嚴格遵守作業規程的相關規定,嚴禁野蠻作業、野蠻施工。如氣瓶在使用時必須穩固豎立或裝在專用車(架)或固定裝置上。氣瓶不得置於受陽光暴曬、熱源輻射及可能受到電擊的地方。

(4)車載滅火器定期檢查和維護,保證完好有效。

(5)重視人員崗前培訓,作業人員均持證上崗。

(6)設置安全警示標誌。

4信息報告程序

應急處理程序

5應急響應

5.1響應分級

同綜合應急預案5.1“響應分級”。

5.2響應程序

集團公司各部門、各事業部及屬下單位根據燃氣車輛泄漏事故的嚴重性、緊急程度、可控性、敏感程度、影響範圍等,在各自職責範圍內,負責各級的燃氣車輛泄漏事故的處置。

原則上集團公司負責Ⅰ級、Ⅱ級類別的燃氣車輛泄漏事故;各事業部及所屬單位負責Ⅲ級、Ⅳ級類別的燃氣車輛泄漏事故,集團公司協助處理Ⅲ級類別的燃氣車輛泄漏事故。

燃氣車輛泄漏事故發生後,負責處置該級別燃氣車輛泄漏事故的單位(部門)應當立即啟動相應應急預案。啟動高級別應急預案時,事發單位低級別應急預案同時啟動,應急預案啟動後,有關單位(部門)應當同時啟動具體行動方案。

5.3現場應急處置措施

5.3.1 燃氣車輛在保修過程中發生泄漏、起火的應急處置措施

(1)車輛在維修過程中,燃氣系統泄漏時,維修人員必須帶防凍手套,不可徒手觸摸燃氣氣體泄漏部位,以免凍傷皮膚;

(2)當發生或懷疑燃氣泄漏時,切勿發動車輛,應搶先在大量的可燃混合氣體形成前立即關閉車輛儲氣罐組合閥手動閥開關(以下簡稱:氣瓶手動閥開關),移離或壓制一切可能的點火源(包括明火、煙火、火星、電焊弧);

(3)維修人員要迅速關閉氣瓶手動閥開關,使用防爆專用工具堅固漏氣點連接件後,使用專用檢測設備檢測泄漏部位,確定排除泄漏後,方可恢復燃氣系統運作;

(4)在泄漏嚴重的情況下(區域報警或經測試氣體濃度高於爆炸下限的20%時)要迅速關閉氣瓶手動閥開關,撤走非必要的在場人員,設置警戒線嚴禁無關人員和車輛進入。對於液化氣已擴散的地段,電氣應保持原有狀態,不得開或關,必要時撥打電話報警求助;

(5)當車輛起火時,維修人員要迅速打開車尾箱戴上手套,立刻關閉氣瓶手動閥開關,切斷氣源;

(6)使用乾粉滅火器或水對準火源根部噴灑,待火源熄滅後,立刻上報集團公司營運安監部和信息技術部。如火勢過大,應立刻撥打火警電話“119”及通知搶險隊。

5.3.2 行車過程中燃氣車輛發生氣體泄漏事故的應急處理措施

(1)當發生氣體泄漏事故時,司機要迅速選擇安全合適的位置靠邊停車,關閉發動機,切斷總電源,拉緊手動制動器;

(2)司機須馬上打開車門,將乘客和行人疏散到50米範圍外,同時提醒乘客不得點火吸煙或使用手機;

(3)司機迅速從車上取出滅火器、反光警告標誌、防凍手套及防護品下車;

(4)在車輛20米範圍放置警告標誌、準備好滅火器,做好現場安全的防護工作;

(5)關閉氣瓶手動閥開關。若泄漏處在組合閥上,且泄漏處已結冰,把手動閥覆蓋,此時駕駛員拿出濕毛巾,蓋在泄漏處,並不斷淋水,把冰溶解後,關閉氣瓶手動閥開關;

(6)控制漏氣後,立刻撥打電話通知應急拯救調度中心報告事故情況;

(7)如若泄漏過大,司機個人無法處理時,應立刻撥打火警電話“119”及通知應急拯救調度中心,並向分公司報告事故情況,以獲得拯救支援,並做好現場警戒安全保護工作。

5.3.3 行車過程中燃氣車輛發生着火事故的應急處理措施

(1)發生着火事故時,司機要迅速選擇安全合適的位置靠邊停車,關閉發動機,切斷總電源,拉緊手動制動器;

(2)司機須馬上打開車門,將乘客和行人疏散到50米範圍外,同時提醒乘客不得點火吸煙或使用手機;

(3)司機迅速從車上取出滅火器、反光警告標誌、防凍手套及防護品下車;

(4)司機迅速打開車尾箱戴上手套,立刻關閉氣瓶手動閥開關,切斷氣源;

(5)在車輛20米範圍放置警告標誌、準備好滅火器,做好現場安全的防護工作;

(6)使用滅火器對準火源根部噴灑乾粉,待火源熄滅後,立刻通知搶險中心,把車拖回修理廠。如火勢過大,司機個人無法處理時,應立刻撥打火警電話“119”及通知應急拯救調度中心,並向分公司報告事故情況,以獲得拯救支援。

5.3.4 車輛行駛過程中發生交通事故的應急處理

(1)當車輛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氣體泄漏時,司機立刻關閉總電源,打開車門將車上乘客疏散到50米範圍外,同時提醒乘客不得點火吸煙或使用手機;

(2)司機迅速打開車尾箱戴上手套,立刻關閉氣瓶手動閥開關,切斷氣源;

(3)在車輛20米範圍外放置警告標誌;

(4)司機必須馬上嚮應急拯救調度中心和所屬營運分公司報告事故情況;

(5)司機手持滅火器在車輛附近監護戒備,保護現場直至交警、搶險隊到場處理。

5.3.5 車場停放燃氣車輛泄漏、起火應急處理

(1)燃氣車輛泄漏應急處理

a)護衞員發現停放車輛有液化氣泄漏時,應搶先在大量的可燃混合氣體形成前立即關閉樓層總電源,關閉一切可能的點火源(包括明火、煙火、移動電話,不可發動車輛),在車場入口處設置安全警戒線,及時通知白雲集團 24小時應急拯救處理中心(電話:xx);

b)通知所屬駐場單位值班人員迅速取車門匙打開車尾箱,戴上防凍手套關閉氣瓶手動閥開關;

c)泄漏嚴重的情況下,要迅速撤走非必要的在場人員,嚴禁無關人員和車輛進入,對於液化氣已擴散的地段,電氣應保持原有狀態,不得開或關,不可發動車輛,並設置警戒線,必要時撥打119電話報警求助;

d)駐場單位義務消防隊員及值班人員要迅速從消防栓箱內拿出水帶,打開水掣不斷淋水稀釋可燃混合氣體。

(2)燃氣車輛起火應急處理

a)如車輛着火時,要迅速撥打“119”緊急救火電話,並向集團公司營運安監部(電話:8x60)報告情況;

b)及時通知駐場各單位,迅速撤離無關人員到安全位置;

c)組織駐場單位義務消防隊員及值班人員迅速使用乾粉滅火器或水對準火源根部噴灑,儘快控制險情蔓延,努力將火源熄滅,最大限度地減輕事故災害。

(3)注意問題

a)搶險人員進入現場時必須關閉通訊設備和一切火種;

b)做好個體防護措施配備必要的`個人防護器具,防止中毒和凍傷;

c)對現場可燃氣體濃度進行檢測突然發生閃燃、閃爆,避免造成二次人身傷亡;

d)液化氣儲瓶已發生變形時,必須馬上組織所有搶險人員撤離進退。

5.4人員疏散警戒

(1)疏散警戒組成員接到事故警報後,迅速到達現場進行疏散警戒,距事故點100米為警戒區設置警戒區域,在關鍵路口和路段設置警戒繩,防止無關人員靠近事故現場。

(2)負責疏散的工作隊員的任務是動員、協助危險區域內的非搶險職工和外來人員疏散,告知緊急集合點位置和疏散路線方向,讓有能力行走的人員自行向安全地點疏散,並協助老、弱員工撤離至安全地點,疏散過程中儘量做到不漏人。

(3)引導現場區域的人員疏散,確保人員安全快速疏散,在安全出口以及容易走錯的地點安排專人值守,防止發生爭先恐後,互相擁擠,阻塞通道,導致自相踐踏,造成不應有的慘劇發生。

(4)疏散警戒組隊員在組織疏散過程中發現有危重病人(含中毒者),則立即用擔架將其轉移至安全區域,交由安全防護救護組採取適當救護措施,並由安全防護救護組迅速送至醫院救護或聯繫救護車到現場救護,轉送途中及時聯繫接收醫院做好準備。

(5)迅速派人到附近路口引導救援車輛有序進入搶險現場。

5.5受傷人員現場救護

一旦發生人員受傷時,安全防護救護組的成員按分工立即以最快的速度進行搶救、救護。對受傷人員進行簡單處理或現場包紮處理後,立即求助120急救中心或快速送往最近的醫院。

現場的救護處理措施、方法:

(1)使受傷者儘快脱離事故現場移至空氣新鮮處,按不同受傷情況進行處理。

(2)創傷人員。對於危重創傷,首要搶救生命;創口出血,用繃帶或止血帶壓迫包紮止血;如果動脈出血,必須把血管壓住(壓迫止血點),即壓住比傷口距離心臟更近部位的動脈(止血點),並送醫院注射破傷風預防針,作進一步醫療處理。

(3)如果手指或腳趾全部被切斷,應馬上用止血帶紮緊受傷的手或腳,或用手指壓迫受傷的部位止血。傷口用無菌紗布或清潔棉布包紮,斷離的手指、腳趾也要用無菌紗布包紮,立即送醫院進行手術。

(4)骨折者首先搶救生命,而後用妥善的方法將肢體固定,若備有特製的夾板最為妥善,否則就地取材,如樹枝,木棍等作為夾板之用,也可將受傷的上肢綁在胸部,將受傷的下肢連同健肢一併綁起來。傷者經妥善固定後迅速運往醫院。

(5)呼吸心跳停止須現場進行心肺復甦。

(6)待救護車到場,協助護送傷院到醫院。

6信息發佈

同綜合應急預案“信息發佈”。

7應急結束

(1)應急救援結束後,應派專人全面徹底檢查火災爆炸現場,確認危險已經徹底消除,防止其他危險隱患存在或次生災害的發生。

(2)要設置警戒區,派專人值守,保護事故現場,為事故調查做好現場保護。

車輛火災的應急預案4

結合省公安廳的實際情況,為了更好的配合省公安廳安全防火規定的要求,加強對突發災情的反應和處理能力,特制定本預案。車輛都有一定數量的燃油或燃氣,着火後,油箱或氣瓶的爆炸會導致火勢蔓延擴大;車庫,因停放汽車多,車輛處於封閉狀態,應急疏散有很大的難度。

一、火災的特點

1、火勢發展迅猛,汽車發生火災時,因汽車上的火災荷載大燃燒後會哦產生高温,極易導致車上的油箱,氣瓶燃燒或爆炸,使燃料流淌,氣體擴散,形成烈焰或爆炸。而汽車火災的產生的熱輻射,能在極短時間內引燃比鄰車輛,並使火勢很快發展階段。

2、車輛疏散困難。一旦失火,駕駛員停車後都會採取安全措施,使汽車失去機動能力。在汽車每天有動力情況下,依靠人力推拉就會非常困難。底下車庫和樓層車庫的車輛在沒有機動能力的情況下,無法上坡道,會給疏散工作造成困難。

3、撲救困難,汽車發生火災的地點一般不確定,極易出現報警晚、水源缺乏等不利因素,給撲救工作帶來難度。

二、滅火的基本要求

首先堅持"救人第一"的原則。集中力量控制火勢,為全力救人創造條件。確定主攻方向,庫內汽車發生火災時,應區別輕重緩急,確定主攻方向,如果是汽車發動機,油箱着火,要用乾粉滅火劑。如果火焰在油箱口着火,可用濕衣服等窒息滅火;汽車火災發展的猛烈階段油箱,氣瓶沒有暴烈時,應不間斷地冷卻油箱氣瓶。迅速將車輛駛離,無法駛離時,應迅速滅火,疏散人員,同時出水保護被威脅的建築,或可燃物。使用燃氣的汽車,當氣瓶燃燒時,按氣體火災撲救措施實施。

三、滅火措施和行動要求

1、火情偵察,首先要進行外部觀察和詢問知情人,瞭解着火部位及人員的被困情況汽車使用的燃料情況,消火栓位置,然後深入汽車庫內進行偵察,查明汽車停放數量,位置和疏散車輛的可能性。

2、疏散和搶救,汽車庫發生火災後,要穩定被困人員情緒,採取有效的破拆方法,將人員和車輛有序地疏散,也可以通過入口、通道對人員車輛進行疏散,對無法啟動的大型車輛可以使用拖車疏散。

3、火場供水,利用附近市政消火栓和庫內內消火栓供水,若單車在偏僻地帶着火,可就近使用天然水源。

4、火場防排煙,汽車着火,可採取機械。豎井。自然排煙、以及高倍泡沫、噴霧水、移動排煙設備和破拆排煙等方法。

四、注意事項

參戰人員要做好個人防護;特殊情況下,疏散和救人應在單位人員配合下進行:向火場供水必須做到迅速、準確、不間斷;有些汽車油箱和氣瓶,難以用水冷卻,要注意做好防護工作;一線參戰人員應選擇安全地帶,防止因油箱和氣瓶爆炸傷人;被疏散的車輛應採取制動措施,防止出現碰撞和其他事故;汽車猛烈燃燒時,輪胎容易發生爆炸,水槍陣地應遠離輪胎,以免被擊傷。

車輛火災的應急預案5

1.目的

為進一步預防和減少車輛因交通、火災、環境自然緊急事故的發生,或在緊急事故發生時快速有效地實施應急救援,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以及對社會、環境產生的不良影響,確保把車輛交通事故危害降到最低,實現救災、減災目的,維護社會穩定。

2.編制依據

本預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陽泉大元新能源有限公司應急管理預案》等相關文件的要求編制。

2.1.交通事故類型

本專項應急預案交通安全事故主要包括以下事故類型:

1)車輛傷害;

2)火災;

3)爆炸。

2.2.事故風險分析

2.3.事故分級

2.3.1.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車輛在道路上因過錯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事件。

2.3.2.《公安部關於修訂道路交通事故等級劃分標準的通知》公通字(199(1)113號規定,道路交通事故分為四個等級:

.輕微事故:一次造成輕傷一至二人,或者財產損失機動車事故不足一千元,非機動車事故不足二百元。

.一般事故:一次造成重傷一至二人,或輕傷三人以上,或者財產損失不足三萬元。

.重大事故:一次造成死亡一至二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十人以下,或者財產損失三萬元以上不足六萬元。

.特大事故:一次造成死亡三人以上,或者重傷十一人以上,或者死亡一人、同時重傷八人以上,或者死亡二人、同時重傷五人以上,或者財產損失六萬元以上。

3.指揮機構及職責

3.1.組織機構

應急小組組成: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3.2.工作職責

3.2.1.組長主要職責

1)對應急預案所涉及的安全預防和應急處理的組織管理工作負總責。

2)在應急處理過程中,下達參加搶險、救援的命令,服從公司作出相關的處理方案。

3)負責向主管部門及應急指揮中心彙報。

4)外出不在崗位時,授權副組長或他人代行其相關職責。

3.2.2.副組長職責

1)主管應急領導小組的日常組織管理工作,協助組長開展應急救助活動,組長外出不在崗位時,根據其授權代行指揮職責。

2)在應急救援中,負責各項應急措施的落實和實施,協調班組力量參與搶險和救援以及現場維護工作。

3)負責組織應急事件的善後處理工作,組織制定防範措施。

4)組織編制和完善小車班的處理應急事件工作的預案。

5)發現應急事件第一時間上報組長,並聽從指示。

3.2.3.成員職責

1)清理通道,疏散人員,減少傷亡。

2)負責應急事件現場的滅火、搶救和救援等緊急處置工作,把損失降到最低。

3)負責傷員的救治工作。

4)負責提供救護工具、搶險工具及其他後勤保障用品。

5)根據現場最高負責人要求,協助做好現場救助和維護工作。

6)發現應急事件第一時間上報,並聽從指示。

4.事故信息報告程序

4.1.事故信息報告程序圖見下圖。

4.2.報告內容一般應包括以下要素:

4.2.1.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事故現場情況。

4.2.2.事故的簡要經過。

4.2.3.事故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數傷亡和初步估計的直接經濟損失。

4.2.4.已經採取的措施。

4.2.5.事故報告單位、報告時間等。(一般或一般以上事故)

注:事故信息報告應主題鮮明、言簡意賅、用詞規範、邏輯嚴密、條理清楚。

4.3.事故事件分級報告

4.3.1.發生輕微交通事故,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報告班組負責人,班組負責人接到報告後,應立即報告應急值班室,緊急情況下現場有關人員可越級上報。

4.3.2.發生一般及一般以上交通安全事故發生後,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報告班組負責人,緊急情況下現場有關人員可越級上報。

注:公司應急指揮中心(設置在安全部電話:0353-5680777)

政府應急機構(警察:110;火警119;醫療120請求救援)

5.應急響應及處置

5.1.車輛故障事故

5.1.1.行駛過程中車輛發生熄火故障應急響應程序

1)車輛行駛過程中發生故障時,駕駛員應立即將車停靠到道路右側安全地帶,在道路來車方向距故障車50至100米(高速公路不低於150米)處擺放故障車警示牌,亮起示寬燈。

2)妥善安置故障車後,駕駛員應初步判定故障原因,排除故障。

3)駕駛員難以自行排除,應維護現場秩序,確保車輛、隨車物品的安全,同時報告班組負責人,等待支援。

4)班組負責人在接到報告信息後,應立即上報監控室,同時做好備用車輛趕赴現場進行替換準備工作。

5)依據上級指示趕赴車輛故障現場,協助排除車輛故障;現場無法排除時,應請求修理廠或交警幫助,將故障車送修理廠進行維修。

5.2.車輛交通事故

5.2.1.輕微交通事故應急響應程序

1)發生未造成人員傷亡的交通事故時,駕駛員立即撥打120報警,同時報告班組負責人。 有隨車人員時,隨車人員應協助駕駛員保護現場和車上物質,並注意自身安全。因特殊情況需改變現場的,要做好標記,儘可能找到證明人,取得聯繫方式。

2)班組負責人在接到報告信息後,應立即上報,並依據上級指示趕赴事發現場,同時組織做好救援工作所需的設備、物資和人員前期準備工作,聽從上級指示及安排。

5.2.2.一般及一般以上交通事故應急響應程序

1)發生造成人員傷亡的交通事故時,未受傷人員(或受傷較輕者)應立即報告班組負責人,並採取有效措施救助受傷人員,同時撥打110、120求救;當司機和隨乘人員生命受到威脅時,可視情況離開現場,但應保持與上級和有關政府應急部門的通訊聯繫。

2)班組負責人在接到報告信息後,應立即上報,並依據上級指示趕赴事發現場,同時組織做好救援工作所需的設備、物資和人員前期準備工作,聽從上級指示及安排。

3)應急處置結束後,班組責任人應配合上級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處理,協調相關事宜,並在調查結束後一日內將事故發生經過、處置過程、人員情況和處置結果書面上報綜合部。

5.3.車輛起火事件

5.3.1.現場發生車輛火災應急響應程序

1)機動車輛若在公司停車場、車庫內發生自燃事故,第一目擊者應大聲呼喊,在確保自身安全情況下,迅速利用車庫配置的滅火器進行滅火。

2)班組人員聽到報警警示後,除留一人立即上報公司應急辦公室外,其它人員應該立即趕赴現場,參與救援工作。

5.3.2.外部停放發生車輛火災應急響應程序

1)發生機動車輛在(單位)外停放自燃事故,駕駛員應立即使用車載滅火器滅火,立即撥打119報警,同時報告監控室。

2)隨車人員應迅速離開車輛,協助駕駛員滅火,並請求過往車輛和羣眾的幫助。起火車輛隨車帶有貴重物品或貨物時,隨車人員應負責警戒,在保證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搶救隨車物資。

3)班組負責人在接到報告信息後,應立即上報安全部,並依據上級指示趕赴事發現場,同時組織做好救援工作所需的設備、物資和人員前期準備工作,聽從上級指示及安排。

5.3.3.車輛行駛過程發生火災應急響應程序

1)機動車輛在行駛過程中起火,駕駛員應立即靠右側停車,使用車載滅火器滅火,立即撥打119報警,同時報告監控室。

2)隨車人員應迅速離開車輛,協助駕駛員滅火,立即撥打119報警,並請求過往車輛和羣眾的幫助。起火車輛隨車帶有貴重物品或貨物時,隨車人員應負責警戒,在保證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搶救隨車物資。

3)班組負責人在接到報告信息後,應立即上報安全部,並依據上級指示趕赴事發現場,同時組織做好救援工作所需的設備、物資和人員前期準備工作,聽從上級指示及安排。

5.4.機動車輛遭遇突發自然災害事件應急預案

1)機動車輛行駛途中遭遇洪水、大霧、雨雪等惡劣天氣等自然災害時,駕駛員應迅速將車輛開至安全地帶停靠,並立即電話報告監控室,等危險過後再繼續行駛。當自然災害迅速加重又無法脱身時,駕駛員應視現場情況進行自救及就近尋求幫助,同時報告監控室,監控室在接到現場報警信息後,應立即上報安全部,並組織好備用車輛和人員,按上級指示及要求,做好趕赴現場救援準備工作。

2)當情況緊急危及生命安全時,駕駛員和隨車人員可當即棄車,撤離至安全地帶,並隨時保持與外部及公司的通訊聯繫。

6.善後處置

應急處置結束後,現場駕駛員及車長應配合政府有關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處理。並在調查結束後一日內將事故發生經過、處置過程和結果書面上報綜合部。同時並按上級要求制定整改措施,組織整改。

7.保障措施

7.1.通信保障

車輛應在班組重要部位醒目位置公佈報警電話。監控室、安全部電話必須保證全天24小時通訊暢通。

7.2.物資保障

車輛與停車場內應配備滅火器、三角牌等必要的應急救援物品,明確應急設備類型、數量、性能和存放位置,指定專人保管和維護保養,保證應急狀態下的隨時調用。

1)滅火器24個,其中停車場16個由設備管理員管理,車輛各有隨車滅火器兩個,由各車責任司機保管;

2)水桶2個,位於停車場;

3)鐵鏟2把,位於停車場。

8.預案的管理、應急培訓、演習和改進

8.1.積極利用培訓學習、黑板報、內部專欄等多種渠道,廣泛宣傳道路交通法律、法規和道路交通事故的預防、避險、自救、互救的常識,提高守法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每年至少組織機動車駕駛員及相關部門工作人員進行一次法律法規和應急知識的學習。本預案應由機動車輛應急領導小組結合實施和演練情況,及時進行修訂,確保預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8.2.本預案應由班組安全員負責保管、更新。

8.3.本預案即日起生效。

8.4.本預案由陽泉大元新能源有限公司綜合部制定並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