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方案>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

工作方案 閲讀(4.92K)

許多學生費盡九牛二虎之力考入了某大學的某系某專業後大為失望.歎息道:“早知如此,真不該來。”由於學校專業不如意,他們開始曠課。他們中的多數都從未考慮過“將來做什麼”,是一些沒有弄清自己有怎樣的特長或潛能發展方向便選擇了學校專業的人。這樣的人入學後適應不了自己所選擇的學校與專業,因而終日苦惱。他們的選擇是失敗的選擇。下面將這些失敗的選擇的原由介紹一二: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

(1)僅憑大學聯考成績與名次便做決定。

(2)僅因為是自己喜歡的某大城市便選擇了該城市的大學。

(3)只要是自己理想的學校,什麼專業都報考。

(4)僅僅因為是名牌大學而報考

(5)在教師的勸説下報考。

(6)在重能力的大學裏,藝術系、體育系、語言學系難度低,所以報考這些系。

(7)僅以考試分數相當為理由報考並無什麼興趣的專業。

(8)僅以現在就業率高為由選擇專業。

(9)因為好朋友報考,所以自己也盲從。

(10)因為社會上普遍認為該校“一流”而報考。

在選擇大學、專業時,除了瞭解自己的素質以外,還要了解、研究一下這所大學、專業的內容與社會評價,如這是—所怎樣的學校,都有哪些課程;人員配備如何,設備怎樣;進行哪些教育,都有什麼講座等。瞭解大學的特點也是十分重要的。

將來自己要做什麼?

在充分了解了大學的特點與自己的特長之後,就要明確奮鬥日標:自己將來做什麼,從事什麼職業。就業可以大致分為如下三種類型:

(A)在以大城市圈為中心、在全國乃至世界範圍內開展業務的企業政府部門就業。

(B)紮根於家鄉的土壤.選擇對地區社會有所貢獻的工作。

(C)因為老家沒有中意的企業,只好到大城市去發揮自己的特長。

根據自己希望的不同類型,所選擇的大學也應各不相同。

如果希望是(A)類型的話,則選擇全國招生的國家、地方大學及私立大學乃是明智之舉。 如果希望是(B)類型的話.最好報考當地的大學。

如果希望是(C)類型的話,應該選擇你比較熟悉的城市裏的大學。

大學畢業生大多願意找一份“哪怕平凡但收入穩定的工作”,具體講就是“公務員”或“工薪族”,其次還有一部分人希望從事“不受人指使、自食其力的職業”,具體講就是“公司經營者”、“手藝人”、“商店主”、“從事農業、林業的人”、“醫生”、“律師”等。

僅僅為了當公務員或工薪族便報考法律系、經濟系有些顯得太缺少青年人的朝氣,同時這種選擇也是很欠考慮的,入學後很有可能導致曠課之類事情的發生。

大學是培養學生專業知識、技能、技術,並教會學生怎樣做人,造就專業人材的機構。如果只是抱着當個公務員也行,當個工薪族也不壞的想法去混的話.就不能集中精力學習,也就無法掌握大學畢業生應有的能力。

這種人即使畢業後僥倖找到一份工作.也會很快成為一名落伍者。如果不結合人生設計與就業去選擇大學及就讀專業,那麼事業成功的希望是不會有的。

每年大學聯考填報志願都讓家長和學生頭痛,因為要考慮的因素太多,總是讓人左右為難,舉棋不定。到底什麼是自己的“最佳”專業?在確定“最佳”專業時,應該考慮哪些現實因素呢?

大學聯考志願是指大學聯考考生在選擇自己願意就讀的高校與專業時,按規定向招生部門和高校就自己的決定所表達的書面意見。通過填報大學聯考志願,一方面,考生表達了自己的要求, 包括希望就讀於哪種學校、哪所大學,喜歡什麼專業等;另一方面,各高校又以學生填報的志願為其錄取的基本依據,從眾多的報考者中擇優選拔合格的新生。高校與學生之間的這種“雙向選擇”, 正如人們求職、找工作實行的“雙向選擇”一樣。 填報志願無論對考生還是對學校和招生部門來説,都是不可忽視的。高校錄取新生,既要以文化成績為主全面考查學生的德智體條件,又要切實尊重考生志願。對文化成績上了線的考生,學校應嚴格按志願錄取。特別是實行學生繳費上學、畢業後自主擇業的高教體制後,考生志願將更加受重視、受尊重。因此,大學聯考志願不僅極大地關係到考生能否進入相應理想的院校、專業,也關係到高校能否挑選到合格的學生,更關係到國家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考生、家長、學校乃至社會都應重視填報志願這一環節。

但是,在近幾年招生中,卻出現了有的學校(專業)報考人數過於集中,有的學校(專業)第一志願在同批錄取控制分數線以上的人數為計劃招生人數的2倍、3倍乃至4倍、5倍之多,“撞車”現象嚴重;而有的學校某些專業卻很少有人或無人填報。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多,主要是一些考生和家長對高等學校的專業設置情況、畢業生的使用情況以及社會需求缺乏瞭解,同時更重要地是對自己的潛能和優勢也缺乏清楚地瞭解。 在人生第一次重大決策時,要綜合考慮和研究很多因素,但概括起來應是兩大因素:一是外在的現實因素,也可以認為是短線因素;二是內在的個人潛能發展因素,也可以認為是長線因素。對不同的考生而言,這兩大因素之間有機地結合雖然比較困難,但為了不至於“悲劇”重演,如何把握招生實際情況,又能立足長遠發展,我們分別根據不同考慮因素提供相應建議,供參考。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