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斋>范例>节日庆典>

春节过去作文三篇

节日庆典 阅读(3.25W)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春节过去作文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节过去作文三篇

春节过去作文 篇1

时间就像一条记忆的长河,匆匆地、悄悄地流过,眨眼间,又迎来了新的一年。在我一天天的盼望中,新年终于到了,人们顿时忙碌起来,大街小巷一片沸腾的景象。在寒假中,最令我不能忘的就是放烟花了。

除夕的时候,我们全家去外面和亲戚吃饭,我高兴极了,一路上,我高兴地东看看,西瞧瞧。到了饭店,我迫不及待地跑了进去,抢了一个好位子坐了下来。之后,陆陆续续地来了几个亲戚,我们坐在一起吃了饭。晚上,我们还去外面玩了。

滴答,滴答、一分一秒在我们的欢笑声中过去了,转眼间到了11点多。我们回了家,12点已经到了,我们便放起了烟花。

突然,只听一声巨响,我和几个小朋友赶紧捂起了耳朵,一边叫一边跑。一位家长见了,不甘示弱,点燃了“大地开花”,一会儿,一个火花蹿上了天空,“呯”的一声,在墨似的天空中开出了一朵朵美丽的花朵。几个小朋友高兴极了一边拍手一边大叫:“开花喽!开花喽!、、、、、、”看得我们眼花缭乱。放完了“大地开花”,又有一位家长点燃了“百花争艳”。导线越烧越短,突然冒出了一个三层楼高的火花。它们在空中四处飞溅,漂亮极了。不知道哪里又蹿出了几颗“魔术弹”,在空中“吱吱吱吱”地叫着,后边还冒出了红色、绿色的火光,就像战场上的'信号弹一样,都让我的眼睛应接不暇了。

这一夜,到处都是“噼噼啪啪”的响声,到处都飘荡着爆竹的硝烟味,到处都洋溢着人们的欢歌笑语。这一夜,令我永生难忘!

春节过去作文 篇2

中国传统文化是反映民族风貌的文化,是民族的精神支柱。我们知道的书法、对联、灯谜、民族音乐、民族舞蹈等都属于传统文化。中国也有许多传统佳节,在我们黄冈,十分重视每年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过年,人们都会用不同的方式表答。我们就说说过年吧!

先说贴春联。新年伊始,人们为了表达对生活的一种期待,往往把一些祝福语写在红纸上,贴在大门两侧,表达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再说说团年饭吧。除夕这天晚上,家家户户的餐桌上摆满了美味佳肴,有香喷喷的烤鸡,甜甜的年糕,可美味了。其实,听老人们说,每种菜还有它特殊的意义呢!比方说,吃肉丸子代表一家人团团圆圆,吃豆腐代表来年生活富裕,吃鱼则代表年年有余。怎么样?是不是很有意义?吃完团年饭,就该放炮竹了,为什么呢?原来,放炮竹不仅可以驱赶不吉利,还能预示着来年是个丰收年。

每年过年的时候,放烟花是小孩子必不可少的节目。仙女棒、巨无霸、天女散花、火树银花,都是我喜欢的。吃过晚饭,我总是吵着要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陪我一起去玩。我们先点着一个仙女棒,在天空中“画画”、“写字”然后点燃一个巨无霸,听它的隆隆巨响,接着再点上一个火树银花,看它在地面开花。哇!真是五颜六色,漂亮极了。瞧,美丽的焰火冲上了天,变成一棵“大树”,我高兴得又拍手又跳。

过年还有好多好多习俗呢,比如说拜年、收红包。我很喜欢过年,你呢?

春节过去作文 篇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一阵阵炮竹声中引来充满希望的蛇年,过年中最让我回味无穷的是全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地吃团圆饭。

除夕那天,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都充满着喜庆的气氛。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挂满了红红的大灯笼,贴上了喜庆的对联,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噼里啪啦”的炮竹声响彻大街小巷。我们家里也都充满了节日的喜庆。

从早上九点开始,我们一家人就开始了做团圆饭。奶奶负责掌勺,是我们家的主厨,做出香喷喷的美味佳肴。由小爹来帮厨,幺幺洗碗,妈妈就来摆碗筷。我也不袖手旁观,便自告奋勇地去帮妈妈摆碗筷。我们都忙得不亦乐乎,厨房想起了锅碗瓢盆的交响乐。

到了十一点,在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下,饭菜终于做好了,一盘盘色香味俱全的菜陆陆续续端上了桌子。有热气腾腾的鸡肉象征着红红火火;有油亮亮的年糕象征着年年高升;有圆鼓鼓的饺子象征着招财进宝;有香甜可口的甜米饭象征着甜甜蜜蜜;还有细长细长的粉丝象征着长命百岁……在一阵阵炮竹声中,我们开始祭祖,爷爷点上一支蜡烛烧纸钱,盛上一点儿饭,点下一点儿酒,代表我们对他们的思念。望着这一桌香气扑鼻的菜肴,我馋得口水直流三千尺,便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并迫不及待对爷爷奶奶敬酒。爷爷奶奶听了,满脸皱纹的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就递给了我一个大大的红包。就这样,在一阵阵欢笑声、碰杯声、炮竹声中吃完了团圆饭。

我家的团圆饭真是一桌名符其实的满汉全席。也是一次充满幸福、团圆、吉祥、喜庆的团圆饭。更是一次让我回味无穷的团圆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