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醫學>公衛執業助理醫師>

登革熱防治核心知識2017

公衛執業助理醫師 閱讀(1.74W)

登革熱﹝俗稱“斷骨熱”﹞是一種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發熱傳染病。在我國屬於法定乙類傳染病。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登革熱防治知識,歡迎閱讀。

登革熱防治核心知識2017

  1、什麼是登革熱?

登革熱﹝俗稱“斷骨熱”﹞是一種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發熱傳染病。在我國屬於法定乙類傳染病。 登革熱是當今人類中流行最廣的蟲媒病毒病之一,全世界每年大約有5千萬到1億登革熱病例發生,其中有50萬例進展成更為嚴重的登革出血熱和登革休克綜合徵。登革病毒屬披蓋病毒科黃病毒屬,包括Ⅰ、Ⅱ、Ⅲ、Ⅳ四個血清型,各型都能引起本病,並能激發型特異抗體。各型間免疫保護不明顯。

  2、登革熱疫情分佈在哪些地方?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道,登革熱廣泛流行於熱帶、亞熱帶的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東南亞、西太平洋地區、美洲、地中海東部和非洲等),其中以南美洲、東南亞和西太平洋地區的國家如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泰國、越南、緬甸、印度、不丹、斯里蘭卡、馬爾地夫、孟加拉等較為嚴重。2014年夏秋季,我國的廣東省流行較嚴重。

輸入性病例是我國登革熱發生的主要原因。我國大陸近些年來不少地區都發現了來自國外流行區的輸入性病例,個別地方還引發了當地病例的發生,甚至造成區域性暴發,如今年廣東登革熱日清。

  3、登革熱的傳播媒介是什麼?

登革熱通過帶有登革病毒的.雌性伊蚊叮咬而傳染給人類。主要傳播媒介為埃及伊蚊、白紋伊蚊。其中白紋伊蚊(俗稱“花斑蚊”或“黑斑蚊”),有白斑,胸背板有一條白色縱蚊。白紋伊蚊在我省分佈廣泛,主要在清水容器中孳生,大多數在屋外或野外陰暗處流連,但亦會在戶內活動。雌蚊嗜吸人血,吸血高峰在日落前兩小時(約為下午五、六時),及早上八、九時。室外及室內皆可叮咬人。

  4、登革熱的傳染途徑是什麼?

當伊蚊叮咬病人(發燒前至退燒期內)或隱性感染者後,病毒進入蚊體內,病毒在蚊體內複製8~14天后即具有傳染性。具有傳染性的伊蚊叮咬人體時,即將病毒傳播給人,造成感染患病。伊蚊可終生攜帶和傳播病毒。

人與人之間不會直接經過呼吸道、消化道或接觸等傳播。與患者接觸是不會被傳染的。

  5、登革熱好發於哪些季節?

全年均有病例發生,大多數地區的高峰期與雨季相一致。泰國和緬甸5~10月為高峰。馬來西亞和越南,6月份病例數增多,次年1月降低。印度北部通常在8~11月;而拉賈斯坦的一次流行,則是在旱季(4~5月),認為與埃及伊蚊在室內貯水容器中繁殖有關。  我國海南和廣東主要流行季節為3~11月,海南高峰期為4~6月,廣東為8~11月。福建的一次流行發生在7~10月。

  6、登革熱的易感人群有哪些?

無論在登革熱流行地區長期居住還是短期逗留,都有可能被攜帶登革病毒的蚊蟲叮咬而患登革熱。

在新流行區,人群普遍易感,但發病以成人為主。在地方性流行區,當地成年居民的血清中幾乎都可檢出抗登革病毒的特異性抗體,故發病以兒童為主。

在我國各年齡均可感染登革病毒而發病,從嬰兒到老人,不分男女、不分職業和種族均可得登革熱。

  7、患過登革熱的人是否可以不再患?

人被登革病毒感染後,可對同型登革病毒感染產生免疫力,並可維持數年,對異型登革病毒也有1年以上的免疫力,對其他黃病毒屬成員如乙型腦炎病毒和聖路易腦炎病毒,亦有一定的交叉免疫力。

  8、我國廣東省的登革熱是從哪來的?

經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用分子生物學技術對廣東省歷年分離的登革病毒進行分析,發現在所分析的不同年份或不同地點的14株登革熱病毒中,都與東南亞的登革病毒株有非常高的同源性,說明我國的登革病毒來源於東南亞,屬於輸入性的。

  9、登革熱潛伏期有多長時間?

登革熱的潛伏期是3~14天,即病人一般在蚊蟲叮咬後3~14天內發病。

  10、登革熱主要症狀和體徵有哪些?

登革熱表現為突然起病,畏寒、迅速發熱(24~36小時內達39~40℃,少數患者表現為雙峰熱),伴有較劇烈的頭痛、眼眶痛、肌肉、關節和骨骼痛及疲乏、噁心、嘔吐等症狀,可出現出血傾向,面、頸、胸部潮紅稱“三紅徵”,結膜充血、表淺淋巴結腫大、皮疹、束臂試驗陽性,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部分病人上述病症不典型或表現輕微且病程短、痊癒快(其中有些可自愈)者為輕型登革熱。病死率極低。

  11、個人如何預防登革熱?

目前全世界還沒有有效的疫苗預防登革熱。預防登革熱的最佳方法就是清除積水,防止伊蚊孳生,避免給被蚊子叮咬。有關預防蚊子叮咬的措施如下:

(1)到登革熱流行區旅遊或生活,應穿著長袖衣服及長褲,並於外露的面板及衣服上塗上蚊蟲驅避藥物。

(2) 如房間沒有空調裝置,應裝置蚊帳或防蚊網。

(3)使用家用殺蟲劑殺滅成蚊,並遵照包裝指示使用適當的份量。切勿向運作中的電器用品或火焰直接噴射殺蟲劑,以免發生爆炸。

(4)避免在“花斑蚊”出沒頻繁時段在樹蔭、草叢、涼亭等戶外陰暗處逗留。

(5)防止積水,清除伊蚊孳生地:儘量避免用清水養殖植物。對於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換水一次,勿讓花盆底盤留有積水。把所有用過的罐子及瓶子放進有蓋的垃圾桶內。將貯水容器、水井及貯水池加蓋。所有渠道要保持暢通。將地面凹陷的地方全部填平,以防積水。

  12、如何滅蚊?

預防登革熱暴發的有效措施就是殺滅伊蚊,其中除緊急殺滅帶毒成蚊外,翻盆倒罐清除伊蚊孳生地,迅速降低蚊媒密度更為重要。

埃及伊蚊主要孳生於水缸、水池和各種積水容器內;白紋伊蚊主要孳生於盆、罐、竹節、樹洞、廢輪胎、花瓶、壁瓶、建築工地等清水型小積水。

①水缸加蓋:每隔3~5天清、刷、洗、燙一次,以清除殺滅水缸內壁幼蟲及蚊卵。

②生物滅蚊幼:在水缸中放3~5條吞食蚊蟲的魚類如柳條魚、中華鬥魚、非洲鯽魚、塘蝨魚等,或在水缸中投放蘇雲桿菌H-14製劑。

③開展以防制伊蚊為中心的群眾性愛國衛生運動。全面實行翻盆倒罐,填塞竹樹洞,處理室內外各種小積水,花瓶、盆景每5~7天換水一次,不在露天堆放廢輪胎,或用塑料布覆蓋,不得積水。

④對難於清除的非飲用水容器積水,可投灑廢機油類或緩釋殺蟲劑。

⑤緊急滅蚊:室外環境針對伊蚊棲息場所(如竹林、園林、花圃、廢舊輪胎貯藏地、沙井、暗渠、汙水排放口、橋底、防空洞、建築工地、廢品收購站以及住宅周圍場所等)進行大面積噴灑。滅蚊在白天進行,注意防止食品汙染及人、畜中毒,室內噴藥前要關好窗,噴完藥關門,經1小時後再開啟門窗。

⑥必要時可實施對交通工具滅蚊。

要特別做好流行區內醫院、學校、機關、建築工地等範圍內的滅蚊工作。近期學校剛開學不久,教育部門要做好登革熱防控工作。各學校要做好開學前的殺滅成蚊、清理伊蚊孳生地。加強健康教育、增加大家對蚊蟲傳播疾病的認識,提高對預防登革熱的意識及評估其風險,鼓勵全校積極參與預防蚊患。

  13、預防登革熱,為什麼要翻盤倒罐,清除積水?

每隻蚊子在一個完整的生命週期裡要經歷四個階段:卵、幼蟲、蛹以及成蟲,其中前3個階段均需在水中完成。卵在水中化成幼蟲,幼蟲經4次脫皮變為蛹,蛹羽化變成蚊,完成這一過程通常需要10~15天。故家庭中水養的盆栽植物,例如富貴竹等都是孳生蚊蟲的溫床。因此預防登革熱最主要的措施是清倒積水,清除蚊蟲孳生地。

  14、旅遊者如何防護登革熱?

登革熱常出現在熱帶與亞熱帶地區。夏秋季到登革熱疫區如東南亞旅遊時,需提高自我保護意識。要做好防蚊、個人保護措施。旅遊後半個月內如出現發熱,應儘早就醫治療,並向醫生說明旅行史。

  15、哪些情況下是疑似登革熱病例?

凡在流行區或到過流行區旅遊、探親、勞務、經商者,在流行季節有發燒38℃以上,再加上①劇烈頭痛、後眼窩痛、骨頭關節或肌肉痛;②發燒3~4天后身上出現紅疹;③發病期間全身發癢,這三項的其中一項症狀,即視為疑似登革熱病人,需在24小時內到醫院診治。

  16、哪些情況下你要懷疑自己可能是登革熱病例?

如果您具備以下3個條件,要懷疑自己可能是登革熱病例。(1)  發病前14天內到過登革熱流行的國家或地區;(2)發病前14天內有可疑蚊蟲叮咬史;(3)出現上述登革熱樣症狀

  17、懷疑自己患有登革熱,該怎麼處理?

如果懷疑自己患有登革熱,需在24小時內到醫院診治。請立即與當地醫療機構或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取得聯絡,進行診治和有關登革熱的實驗室檢查以便儘快確診,避免自己和密切接觸者被蚊蟲叮咬以防止進一步傳播。如果在外地治療不徹底,返回家後也繼續到醫院治療並進行防蚊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