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英語>商務英語>

2016年劍橋商務英語考試閱讀高分技巧

商務英語 閱讀(3.04W)

俗話說閱讀過關詞彙先行,詞彙對閱讀高分至關重要。下面小編和大家分析一下。

2016年劍橋商務英語考試閱讀高分技巧

作為語言的基本單位,詞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通過近幾年的試題,大家越來越認識到詞彙的認知對於解題的重要:有時候往往就是一個生詞毀一道題,而一道題則有可能導致整個成績下降一個分數段。詞彙的認知不僅影響著閱讀成績,而且作為語言能力的基本載體,詞彙還在聽、說、寫考試中都佔有重要的一席。因此,我總會在第一堂課就告訴學生們詞彙的重要性,如何去記憶詞彙,如何解決考試中的詞彙問題。

首先,加大平時生活中詞彙的積累。學習其實是一種習慣,一旦養成了好的習慣,無論是詞彙,還是口語,抑或聽力都會變得很輕鬆。因為大家要養成在生活中發現英語詞彙,體會英語詞彙,運用英語詞彙。比如,dew這個詞,基本上90%以上的同學都會覺得這是個生詞,但事實上可能一半以上的同學都曾經見過它,只是從未想要去跟它打個招呼而已,想想我們在超市買礦泉水時估計定都買過這個牌子:冰露(ice dew),但是又有多少人注意過它呢,順便記住這個單詞呢?這只是因為我們沒有養成隨時隨地學單詞的習慣。但是一旦養成了,其實每天每個學生都會學到很多很多實用的生活詞彙,無論是對以後的海外生活,還是對於考試都是不無裨益的。我記得我上大學時有次老師提問肥皂怎麼說,大家都很輕鬆地回答道:soap。相信大家都知道這個詞,但是老師又接著問道:香皂怎麼說。我們大家一下子都陷入了沉默,只有一個同學回答上來了beauty soap,大家都很服她,問她在哪裡背的這個詞,她說她買香皂時在包裝盒上看的。這時我才發現其實學習不只是看看書,聽聽老師講課那麼枯燥的事。當你去生活中發現英語,感受英語,記住那些和我們生活相關的英語詞彙就變成了小菜一碟。

其次,養成每天背單詞的習慣。也許每天五個,每天十個,或者二十個,這取決於個人的記憶力和領悟力。每天背的單詞自然會有一部分會忘記,但是通過重複和日常應用來鞏固,總有部分會屬於你。在這裡我不想多說如何記單詞的訣竅,這對每個人都不太一樣,但是我相信一點:一個單詞如過不會使用,那就永遠不屬於你。我上大學時經常會把每天學到的單詞造成句子,然後串聯成小短文,儘管前言不達後語,但是我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檢查我是否掌握了這些單詞,增強我的記憶。另外朗讀永遠是最有效的記單詞的方式之一:視覺、聽覺以及和舌頭的配合行成的立體記憶顯然構成了一道高牆,牢牢地將詞彙圍在了你的大腦裡,防止任何的流失。

其實劍橋雅思系列教材就提供了非常好的詞彙來源,如果能把該系列每套題都做精讀,重點詞彙都能夠結合上下文進行認知,變成自己詞彙的一部分,各種場景、主題詞彙都爛熟於胸,想不考高分都難。

最後,還要擴大泛讀量。泛讀,顧名思義,泛泛而讀。只要不一個字一個字,看見了生字就得查字典的讀法即為泛讀。泛讀並不要求你閱讀的內容,報刊雜誌、宣傳單、招生手冊、使用說明、宣傳廣告都是泛讀的範圍,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其實前面說到的第一點也算是泛讀的一種。泛讀常分為略讀和尋讀,針對不同的目的可採取不同的讀法:或者只瀏覽其大意,或者尋找特定資訊。但無論哪種讀法,都能提高閱讀的速度與理解能力,避免因為一個生詞就無法理解整句的尷尬,也可以改掉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壞習慣。

當然提高泛讀能力必須要學會猜單詞,單詞的猜測可以通過詞根、詞綴、上下文、邏輯結構等方式來猜測。事實上,猜測生詞含義是件很具挑戰性也很有意思的工作。我們經常因為某個單詞的誤解,覺得下面的文章越讀越彆扭,始終迷惑不解,然後重頭再來,有時候因為某個詞的正確猜測而豁然開朗——學習的樂趣即在如此,一切的苦悶都會因為某個小小的勝利而讓你興奮不已,一切的辛苦都因為學習某個小小的發現而煙消雲散。

詞彙於生活學習、於考試都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有了堅強的詞彙做你的後盾,閱讀考試便有如信手拈花,遊刃有餘。從快樂積累單詞開始,隨時隨地學習英語詞彙,去享受雅思高分帶來的喜悅吧。

  拓展閱讀:商務英語考試翻譯技巧

翻譯標準的制定是以翻譯實踐為基礎的。而在翻譯科學中,翻譯標準是重要的理論組成部分,有了翻譯標準,對翻譯的評說才有理論依據。由於在眾多翻譯標準中,本文筆者受泰特勒的“三原則”與奈達的“功能對等”影響較大,因此擬在本文中主要採用兩位大師所提出的標準來作為商務英語翻譯的.衡量標準。

泰特勒的“三原則”與奈達的“功能對等”

最早為我國翻譯界所熟識的外國翻譯標準是英國的泰特勒(Alexander Fraser Tytler,1747-1814)在其所著的《論翻譯的原則》(Essay on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一書中提出的著名的“三原則”:

首先,譯文應完全複寫出原作的思想;

其次,譯文的風格和筆調應與原文的性質相同;

再次,譯文應和原作同樣流暢。

泰特勒在一百多年前提出的翻譯原則主要是針對文藝翻譯尤其是詩歌的翻譯,但他的原則廣義地說適用於所有的翻譯,他強調的是原文讀者和譯文讀者的反應的一致。

而在眾多的國外翻譯家中,奈達的“功能對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的翻譯理論可以說對我國的影響最大(Nida E A,Taber C R 1982:23)。他認為,翻譯的預期目的主要必須是原文和譯文在資訊內容、說話方式、文體、文風、語言、文化、社會因素諸方面達到對等。奈達衡量翻譯的標準是“看讀者的反應”。他之所以提出“功能對等”,可能受了泰特勒翻譯“三原則”的影響。

奈達提出“功能對等”,其重點是讀者,他是從社會語言學和語言交際功能的角度出發的。他提出的譯文質量的最終評判標準是:

首先,能讓讀者正確理解原文資訊——“忠實原文”;

其次,易於理解;

再次,形式恰當,吸引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