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英語>基礎英語>

高中英語語法教學反思(5篇)

基礎英語 閱讀(3.21W)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英語語法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英語語法教學反思(5篇)

高中英語語法教學反思1

優化英語教學過程,構建高效英語課堂。結合我校英語教學實際,認真研討,反覆論證,提出“溫故知新,問題引領,互助生成,當堂反饋”。以下優化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幾點反思。在前行中反思,在反思中總結,在總結中再前行。

一、提高素質,更新觀念

英語教學成敗的關鍵在教師,教師要想以高質量教學迎接新課程提出的挑戰,就需要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新課程的教學內容更強調前沿性和創新性,這就要求教師要了解、熟悉、掌握教學內容,明確新課程標準中提出的各項要求。只有永遠置身於英語教學的前沿,密切追蹤英語教學發展的新動向,及時更新教學觀念,不斷給課堂教學內容注入新觀點、新方法,才能真正優化教學過程,構建高效課堂,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二、集體備課,目標明確

明確、具體、全面的教學目標是保證課堂教學實效性的重中之重。堅持集體備課。每單元由主備課人(負責該單元教學設計者)主講,其他人補充,討論後集體制定教學目標、確定重點難點、設計教學過程。

三、研究學生,優化教法

教師多角度瞭解學生,組織適合自己學生的教學。課堂教學方法的選擇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採用適當、合理、有效的英語教學方法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俗話說:“教無定法,貴要得法”。只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利於所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都是好的教學方法。

一堂課都有每一堂課的教學任務,目標要求。教師要隨著教學內容的變化,教學物件的變化,靈活應用教學方法。根據本班學生情況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使學生學起來有興趣,易於接受。避免滿堂灌和滿堂問。

我們要積極倡導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相結合的學習方法。巧設教學活動,精心設計每一項任務是提高課堂教學實效的保障。教師既要考慮到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又要考慮到實效性。教學活動要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來制定,要遵循教學規律,本著從易到難,從簡到繁,難易漸進,變化激趣的原則,使設定的活動目標明確,形式多樣,形成梯度。這樣才能確保每一項教學活動都落到實處,不流於形式。

四、優化時間,加快節奏

自主合作、優質高效課堂是指在教師組織指導調控和目標引領下,以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合作自主展示和自主反饋矯正為基本學習方式的優質高效課堂。它的基本理念是充分相信學生,充分依靠學生,充分解放學生,從而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充分感受求知的快樂。教師把課堂上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通過讓學生更多地思考,更多地探索,更多

五、結構嚴謹,環節緊湊

保證教學結構的嚴謹性和英語教學環節的緊湊性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學結構嚴謹才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教學環節的連線要符合教學規律,教學活動與活動之間的轉換要恰當合理。在轉換之間,教師的指令要清楚、明確。課堂教學過程要充滿變化,教學環節層層緊扣,要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引起他們不斷的期待。如果教學中各個環節的處理缺少有效的方法,尤其是難點的處理缺少層次,就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要真正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就要使英語課堂教學的目標明確、方法新穎、手段豐富、結構嚴謹、講解精煉、時間緊湊。

六、互相聽課,反思教學

要保證高效課堂的有效構建,應該從課前、課中、課後這樣的教學全過程經常保持反思意識,以達到課堂效益的進一步提高。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備課、授課、互相聽課評課等各個環節的反思。

高中英語語法教學反思2

《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高中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使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英語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發展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我作為課堂教學活動開展的主導者,新課程改革的實施者,在這幾年新課程改革教學過程中體會頗深。

一、新課程改革,是一次深刻的變革。

首先是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的變革:教學方式由原來的傳授式逐漸變成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式、自學式、互動式 。學生的學習方式由原來的被動接受式逐漸轉變為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式。教學策略有原來的佈置鞏固練習到佈置鞏固及預習:每堂課結束前佈置下一節課預習內容。

目前高中英語教學仍然存在諸多問題亟待解決,傳統教學模式時而出現在新課改教學過程中。

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任務是傳授知識,幫助學生解決疑難問題,即充當了“控制者”“評估者”和“組織者”,從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造成學生被動學習。因此教學耗時多,收效低。

教師對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力度不夠高中英語新課改強調根據高中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發展需要,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著重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部分教師仍始終擺脫不了應試教育的影響,缺乏對學生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教師的語法、詞彙知識講解仍然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聽、說、讀、寫的課內訓練時間得不到保證,從而導致一部分學生“聽不懂,講不出”。另一方面,在教學內容上,在傳統的課文教學中,主要以教師側重課文內容的分析並講解語言知識點上,未能通過使學生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提升各方面能力。因此,學生只是被動地聽,思考與練習的時間少,學習效果差,而新課程理念下的課文教學把課文看成是資訊的載體,使學生直接接觸學習材料,使他們學會接受資訊,處理資訊,輸出資訊。資訊的獲取能力只能通過參與資訊的獲取過程來獲得,因此逐漸採用:讀前,匯入——預測? ?讀中,略讀——細讀——精讀 ? ?讀後,複述——討論的教學模式

1、匯入:閱讀鋪墊(warming up 部分提問、討論)

2、預測:主題理解( pre-reading 及題目、插圖理解)

3、略讀:段意理解(分段、找主題句等)

4、細讀:細節理解(w/h問題、選擇題、填寫表格等)

5、精讀:語篇理解(文章結構、遣詞造句)

6、複述:課文運用(縮寫、填空、)

7、討論:加深理解(問題討論、結果展示)

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獲取資訊、處理資訊、輸出資訊的能力得到了培養與提升,學習效果發生了質的改變。

又如在語法教學方面,傳統的語法教學以教師的傳授為主,往往是教師列舉句型,告訴學生屬於什麼語法現象,它的結構是怎樣的,然後出若干練習題,學生做對了就算學會了。在這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處於被動、依賴的狀態,沒有體驗,沒有問題,沒有思維活動。新課程要求語法教學要以學生實踐為主,杜絕單純傳授、講解的做法。因此採用了觀察——發現——討論——歸納——鞏固——運用的語法教學模式,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並靈活運用所學語法。

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積極性。從“教學”變“導學”,教師應把研究的重點放在如何“帶著學生走向知識”。教師要引導學生,善於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要引導學生藉助各種工具書和利用平時所學的各種學習方法,靈活解決問題,形成知識社會所需要的更高的自學能力、及各種能技,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在實施新課改的過程中,本人認為指導學生學會學習非常重要

新課標指出“在教學過程中,要始終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寬鬆、和諧的學習氣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即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中心出現,使之能夠主動地開發自己的潛能。要在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身在學習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學習是獲取知識

的過程。學生必須認識到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方可良好的學習效果。只有主動能動性得到了充分的調動,教學的下一步工作才會有意義。

2、開發非智力因素。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缺乏信心,意志不夠堅強等。這就要求教師針對不同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和評價手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自信心。同時注重培養其恆心和決心。如果老師急於求成,往往會給學生造成很大的壓力,導致其逐漸失去信心。

3、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通過製作導學案佈置預習引導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自主性學習,並開展研究性學習,大大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培養了學生的預習能力、利用各種方法掌握英語基本知識的能力、及學生自己整理所學知識的能力。

三、通過新課程教學改革使我強烈的意識到對教師要求越來越高,我們肩負的責任也越來越重。

要教好學生,首先教師必須練好語言基本功,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同時必須學會創造性使用教材。新教材內容很多,材料也很多,我們要懂得合理重組,刪減教材內容,提高教師教與學生學的效率。還必須具備較強的教育教學和多媒體應用能力,能夠自如地駕馭教材和課堂教學過程,瞭解教材特點恰當地制定教學計劃,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有效組織各種課堂教學活動。對教學過程不斷反思,不斷總結,成為研究性的教師。

教師還需注重研究評價方法,提高評價能力,評價與教學融為一體,有利於促進教學,有利於學生語言能力的全面提高,有利於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也有利於學生可持續發展。因此,我們必須將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要妥善結合。通過多種評價方式對學生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興趣、態度、參與活動程度做出評價,對他們語言發展狀態做出判斷,對他們的學習嘗試給以肯定,重激勵,重發展。

總之,通過幾年的新課改的實施,有收穫,也有困惑,還有不足,需要改進,也將面臨新的挑戰,本人會根據新課程要求,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教學中不斷反思,不斷總結、不斷改進。在新課程實施中實現自身發展,更好的適應新課程教學。

高中英語語法教學反思3

“課堂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而科學、有效的教學反思可以減少遺憾。”隨著教師專業化的發展,教師的主體的自身實踐活動已成為教師成長的根本動力。在教師的實踐活動中,反思被廣泛地看作教師職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美國著名的學者波斯納提出教師的成長公式是:教師成長=教學過程+反思;我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林崇德也提出“優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的公式。教師只有通過不斷反思,才能使自己從“教書匠”逐步成長為“教育家”。新課程要求教師不僅要成為教學研究的主體,更要成為反思的實踐者。

有關研究證明,成功的和有效率的教師傾向於主動地和創造性地反思他們的教育目的、課堂環境,以及他們自己的職業能力。

一、英語教學反思的主要特徵

以追求教學實踐合理性為目的。教學反思可以發現新問題,進一步激發教師的責任心,教學反思並不是一般地回想教學情況,而是在教學中不斷髮現問題,並針對這些問題調整教學方案,使教學方案更合理。教學反思追求更多更好的方法,提高課堂實效性。教學反思對教學理論和實踐持有一種健康的懷疑,並及時地把思想變為行動。一個教師如果能不斷進行教學反思,經常能研究總結,那麼他的教學水平將不斷提升。

教學反思具有探索性。任何教師都有理論上的迷茫,實踐中的困惑。反思作為一種教學手段在探索中奮進。存在問題就整改,發現問題則深思,反思的真諦就在於教師要敢於懷疑自己,敢於善於突破、超越自我,不斷地向高層次邁進。教學實踐的過程,既是教師探索的過程,也是教師反思的過程。教學反思就是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作為認識物件而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靜思考和總結,從而進入更優化的教學狀態,使學生得到更充分的發展。

教學反思貫穿於整個教學活動。它既有對教學內容的反思,也有對教學方法的反思,如:探究性教學和任務型教學如何在英語課堂上得到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如何為課堂教學服務?既有常規課的反思,也有專題活動的反思,比如如何高效性地分析試卷?怎樣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和寫作水平,等等。教師既有通過自己實踐後感受而進行的教學反思,也有借學生的眼睛作為“鏡頭”來質疑自己的教學行為的反思。

二、英語教學反思的內容

1、對教學理念的反思。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在這種核心理念的指導下,課堂教學評價已經將關注的重心從教師的“教”轉向學生的“學”。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認真對待每一節課的課堂教學,必須在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的革新、備課方式和課前準備、自我教學能力的重新認識及課堂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的建設等幾方面進行深入持久的努力。新課程標準還要求教師要從片面地注重知識傳授轉變到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促進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讓學生感受並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創新思維習慣,教師應通過廣泛的理念學習,不斷探索反思。

2、對教學方式的反思。傳統的教學內容的安排,多以知識的邏輯為主線,忽視了教學的邏輯和接受邏輯,授課方式基本是“滿堂灌”,灌知識,灌方法,少有師生互動探究,更談不上啟用體悟,啟迪智慧,開掘潛能。教師在教學中是參與者,指導者、組織者、促進者,教師的教學活動應該是靈活多變的,教學過程應是師生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應通過學生體驗、實踐、討論、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發展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語言技能,並創造條件讓學生能夠探究自己感興趣的問題。總之,教師要轉變傳統的、單一的、以語言知識傳授為主的“輸入式”教學,代之以學生為活動主體的“輸出式”教學;要轉變單一的教學方式,關注學生學習方式、思維方式的差異,要著力研究學生的學法分層。

3、對學習方式的反思。現代學習方式的基本特徵是:主動性、獨立性、獨特性、體驗性、問題性。新課程理念要求學生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這說要求教師對學生如何學給予了更多的關注。學習方式不僅僅是具體的學習方法,而是指學習新知識或解決問題時採取的一貫方式。傳統的模式是學生被視為“應試的機器”或是“可填塞知識的容器”,他們沒有受到應有的尊重,得不到應有的發展“空間”,難以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學習策略體現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

4、對教材的反思。以前教師把教材當作惟一的教學資源,“吃透教材,教好教材”成了對教師的最高要求。其結果是,教師被扼殺了自主精神和創新能力,限制了自身的發展,教學不能從實際出發,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新課標要求教師參與課程設制,積極開發和合理利用課程資源、搞好校本課程。由“教好教材”到“開發和利用教學資源教好學生”不僅會促進教學改革,還會有力地促進教師的發展。廣博的課程資源會幫助教師不斷“充電”,不斷充實和提高自己。

5、對教學物件的反思。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充分關注學生,英語教師首先要摒棄傳統的以“教案為本,以課本為本,以統一的標準評價為本”的傳統觀念,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整齊劃一,造成了學生“吃不飽,吃不了”的現象。英語教師必須樹立 “以人為本”理念,課堂教學中一切活動設計都要符合學生的個性特徵。只有這樣,才能有利於學生的自我發展。另外,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習慣,情感態度,知識能力;充分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機,對英語學習的理解,對這門語言難易程度的期待等。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獨立自主地學習,從而大大提高教學效率。

6、對教師角色的反思。過去的教師相對學生而言,處於絕對的“權威”位置,學生只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而新課程改革就是要建立和諧的、平等的師生關係,這就要求我們不得不重新反思教師的角色定位。教師應該是平等的合作者,和學生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既要關注和賞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關注和賞識學生在學習過程與運用方法的優良行為,還要關注和賞識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積極表現。

7、對課堂教學評價的反思。評價要從單一的針對語言知識掌握程度的知識性測試向關注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多樣化評價方式轉變;要充分調動不同的評價主體開展評價活動,尊重每個學生的不同意見,鼓勵學生有創見的思想,特別是在有爭議的問題上更要培養學生多元的思維能力,促進創新精神的形成和發展;要關注學生整體、全面的發展,不能僅僅關注學生學業成績。

三、英語教學反思的途徑

1、從學生的角度來反思自己的教學。學生時常用眼睛和心靈觀察和思考著教師,從學生的行為、思想狀態、學習成績以及對老師的期待中都會反映出我們的教學狀況。所以老師要時時注意觀察學生的學習行為表現,分析現象,探究原因,從學生的角度思考施教中的利弊得失。

2、從教師的角度來反思自己的教學。從教師的角度來對我們自己的教學觀念、行為、設計理念進行深刻審視,要抓關鍵事件,從而捕捉住發展自己的機會。

3、通過邀請同行或專家聽評自己的課來反思教學。邀請同行或專家觀察自己的教學,與他們交流和對話。可以用新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教學實踐,有時會使自己的教育觀念得到部分或全部的重建。

4、通過寫課後反思來反思自己的教學。教師可以通過寫課後反思,把每一堂課的成功之處、失誤之處、意外收穫、學生見解記錄下來,不斷積累經驗,開闢和完善更適合學生髮展的教學思路。

總之,高中英語教學反思以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為基點,不是簡單的課後回顧,而是不斷提高和深化的過程。教師在“思”中學,在“改”中探索,在探索中發展和創新,使我們的教育教學能力不斷提高。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模式,每堂課教師都不要先講,先讓學生自學。學生不是盲目地自學,而是在教師指導下自學,教師的指導要做到“四明確”,即明確時間、明確內容、明確方法、明確要求。比如:“同學們,下邊我給大家5分鐘的時間(明確時間),大家自學教材的第23頁至24頁(明確內容),在自學的過程中可進行小組討論(明確方法),5分鐘後請回答下列問題(明確要求)”。只有做到四明確,學生才能高效率地進行自學。“先學後教”的“教”字不是系統講授的意思,是“點撥”的意思,教師根據學生的自學情況進行點撥,或規範其不準確的表述,或解答其疑惑的問題,或糾正其錯誤的理解。由於學生通過自學已基本掌握了書上的知識,所以教師真正講解的東西不是很多。課堂上能夠省出很多時間讓學生“當堂訓練”。他們還有許多措施,如“從初始年級開始抓起”,從學生入學的第一天就要關注每一個學生,就要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採取不同的措施。如有的學生基礎知識差就要給他補課,有的學生學習習慣沒有養成就要幫助他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把“學困生”按在前排,與好學生相伴而坐,減少他們的“求助”難度,採取“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的戰術,等等。

提高教學質量,實現有效教學,打造高效課堂的三條鐵律:

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啟示:

(一)啟示之一:未來的課堂教學,無論是在教育觀念上,還是教學結構上,都將朝著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這一核心內容發生轉型,也就是“以學定教”。

(二)啟示之二:回顧以往的課堂教學改革,改來改去,說到底都離不開下面兩條。要麼是鼓勵學生自覺學習,要麼是探索班級體制下不同型別學生如何區別對待。凡是在這兩點上取得一些經驗的課堂改革,往往都是比較成功的。

(三)啟示之三:現在課堂教學改革的方向。

一是課堂教學開始於學生的獨立學習和預學準備,開始於老師瞭解學生知道什麼和能做什麼;

二是評價始終與教學過程平行。

(四)啟示之四:一切的改變始於課堂,在於課堂,成於課堂。變“教”的課堂為“學”的課堂,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讓效果好起來。“我(學生)的課堂我做主”;“我(學生)的班級我做主”。把學習的主動權,創造權還給學生。立足三個改變:

一是“師長”變“學長”;

二是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是“教室”變“學室”。真正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五)啟示之五:課堂轉型最為核心的一句話就是“以學生的學習行為為中心來組織教學”。這不僅是我們將來課堂教學改革的方向所在,也是國際上課堂教學發展的潮流方向。

(六)啟示之六:課堂教學改革,一般而言,強調有效教學實踐,凸顯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無論是杜朗口中學的“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還是昌樂二中的“271”高效課堂模式,無不體現提高課堂效能,尤其是提高學生學的效能這一基本理念。

(七)啟示之七:課程改革、課堂改革、教學改革,都是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使學生“自覺學習、學會學習、高效學習”;使學生“主動參與、互動互助、積極展示、大膽質疑”;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開放課堂,解放學生。

(八)啟示之八:課堂教學改革不僅在實踐操作層面上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更在觀念轉變層面上對教師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我們的教師要有信心有能力去迎接挑戰,經受考驗。我們必須摒棄過時的、陳舊的、低效的、機械的、一成不變的主張和經驗,堅持“兩個增加、一個減少”的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充分相信學生,開發學生的潛能。教育家李希貴說的好:“學生的潛能就像空氣一樣,可以壓縮於斗室,可以充斥於廣廈,就看我們給他們提供什麼空間”。

(九)啟示之九:美國有一位功勳教師叫德·鮑拉,他說過一句話“教重要的在於聽,學重要的在於說”。教重要的在於聽,因為教師首先要傾聽學生哪些需要教師講,哪些不需要教師講。教師要學會傾聽,學會尊重,學會放手;學重要的在於說,因為衡量學生的學習效果,除了考試,要讓學生能夠在課堂過程中間說說,如果學生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自己對於所學內容的理解,自己對哪些內容還沒有學懂,說明他是真的學習了。不僅如此,課堂上學生的展示、表達、互動、互助、合作、交流、點評、質疑等,都是促進學生掌握知識,思考問題和培養能力的重要過程和手段。昌樂二中的課堂這這一點上體現得尤為突出。

(十)啟示之十:課堂教學改革,有三點需要我們關注。

一是要堅持“不惟模式唯高效”,不搞“一刀切”和“大一統”。因為:“學科不同則模式不同;課型不同則模式不同;內容不同則模式不同;教師不同則模式不同;學生不同則模式不同”。

二是模式不能追求高深,簡單才是事物的本質,刪繁就簡,返璞歸真,課堂就成了知識的超市,就成了生命的獨歡。本來簡單的問題簡單化,過程簡單,易於接受,操作方便的模式才是我們要追求的。相信能把複雜問題簡單化,就是真正的智者和教育者。

三是不要刻意去追求模式,循規蹈矩地去遵守某種模式,因為事物是千差萬別的,事物是永遠在變化中的,因為永遠不變的就是“變化”。你可以去構建適合你的課堂模式,但最高境界是無模式,因為百花齊放、萬紫千紅才是春。

(十一)啟示之十一:打造高效課堂,僅有理念與模式、教師的傾心投入、校長的強力推進,還遠遠不夠,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整套與之相適應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制度和機制來支撐和保障。比如,制訂高效學習計劃,建立高效課堂研究小組,規劃詳盡的,可操作的具體流程,構建評價機制和激勵機制等等,這樣才能保證高效課堂的高水平實現。

(十二)啟示之十二:課堂轉型,已經箭在弦上,開弓沒有回頭箭。當下,減輕中國小過重的課業負擔不僅是社會的呼聲,

教育行政部門的要求,也是我們老師應該努力做到的。國家、省、市一直在規範中國小的辦學行為,規定學生每天的在校時間,雙休日、節假日、寒暑假不準補課。因此,課堂轉型、課堂變革、強化有效教學,提高教學效能,打造高效課堂,是我們教育工作者和一線廣大教師的職責所在,我們一定要深刻認識到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讓我們緊急行動起來吧。

(十三)啟示之十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學習課程改革,課堂教學改革的成功經驗,借鑑各地名校科學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模式,這是我們必須認真研究和實踐的。當下,全國的基礎教育改革如火如荼,烽煙四起,已成燎原之勢。改變正在進行,改變勢不可擋,改變勢在必行。因此,我們必須正視和麵對,緊緊跟上改革的步伐,那種固步自封,老守田園的日子已經過不下去了!早改早受益,早改大發展,不改就是退步,不改終將被淘汰。我們必須奮起,必須堅定改革的決心和信心。在向先進學校學習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妄自菲薄,照搬照抄,糾結在一時一事上,我們需要在領悟先進學校成功經驗的內涵和實質的基礎上,結合我校各方面的實際情況,有地放矢的、有選擇的、有整合的、有針對性地學習與借鑑,決不可以東施效顰、亦步亦趨。我們要創造性地開展課堂教學改革,實現課堂轉型。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建立我們自己的課改理念,構建我們自己的課堂模式,這就是打造“五要六力”高效課堂。

以杜郎口中學課堂教學改革為例進行說明:

一、理念之變——從學生被動聽到把課堂還給學生。

崔其升認為: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策劃者、組織者、合作者,學生是整個學習過程的主角,學會學習比掌握知識更重要。從課堂突圍,把課堂的話語權還給學生,改變課堂教學,應是改變學校的關鍵。為了推動還話語權給學生的課堂成為現實,學校曾規定了一節課的時間分配,即“10+35”,教師在一節課上的講授時間不超過10分鐘,學生活動和參與的時間為35分鐘;一堂課被硬性規定為學生佔多少時間,教師佔多少時間,聽起來有點無厘頭,但在當時的杜郎口中學卻是起到了推動改革的作用。把話語權還給學生,只是理念變化的第一步。直接的變化就是課堂活起來了,學生動起來了。然而,活起來以後,如何處理活與實的關係;動起來以後,如何處理動與靜的關係;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知識、發展能力。除了話語權,學校還要讓學生深度參與,在課堂上說、評、議、演、寫,進而提出了讓學生感受學習之樂趣、成長之幸福、生命之意義的要求,使學生知能並進、身心健康、勇敢有為,更加關注學生的生存狀態、自由人格、理想追求及終身發展,最後凝練出了“以人為本,關注生命”的課堂教學新理念,這樣的理念把對課堂教學的認識又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二、評價之變——從評價教到評價學來引導教。

課堂教學要轉變,評價就必須有相應的改變。在杜郎口中學,改革之初,為了實現還話語權於學生、讓學生成為主角的課堂教學,學校提出了一個新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這個標準一共有三條四方面的要求:

一是對課堂氣氛的要求:教師微笑授課,學生積極主動,情緒高漲,勇於自我表現。

二是對活動形式的要求:形式多樣,情趣濃厚,寓教於樂,能使學生動腦、動手、動耳、動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

三是對學生活動量的要求:學經過多年的高三英語教學,我對英語語法教學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覺得語法教學可以這樣來進行:

1、有效組織課堂教學:

(1)讓學生保持更大的學習熱情和興趣體驗。

興趣是第一老師。有趣的寬鬆的課堂學習氣氛能夠啟用學生的思維,這樣,老師所講的語法專案才能給學生留下較深的印象。

(2)讓學生真正動起來。

在傳統的語法講解為主的課堂裡,教師不易管理學生,於是他們就容易走思,這樣,就總是會被老師和同學落下;如今,我們老師應該力求在語法課上讓學生的思維和大腦動起來。有他們的積極主動地參與,他們才能夠更全神貫注的學習課堂知識與培養各方面的能力。

(3)科學操練和及時指導相得益彰。

在語法教學時,除了讓學生感知接觸,而且我們一定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對語法的形式和意義進行討論和歸納總結,也要他們盡情的在句子中反覆使用和體會該語法功能。

2、備學生的英語基礎

要注意任務設計的差異性,應根據學生的實際基礎,實際能力,設計不同的任務。教師對學習基礎好,學習能力強的學生不必要扶著走很遠,學生們會自己主動去夠取更多的知識,表達更多的內容。而基礎薄弱,學習能力欠強的學生可能更需要老師的關注和支援,才能取得更大的進步。

3、備訓練方法

在實施語法教學時,並不能只是傳統意義上的單選題的訓練,我們還可以嘗試使用多種教學方法。周紅老師講述的語境下的教學給我感觸很深。還可以使用聽英文歌曲的形式,通過挖空,把一些重點知識都使學生感興趣的接觸並感知,從而留下深刻的印象,之後,會一邊哼唱這首歌,一邊去回味老師講的語法點,一舉兩得。

除了單項選擇題,填空題,還可以是連詞成句,連句成篇,看圖說話,補全對話,改寫句子等形式來訓練其語法知識的運用能力。

總之,新課程鼓勵採取一切適合學生,有利於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發展的教學方法。學生在課堂中處於主導地位,教師應精心有效的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而教師則起著指導者、激勵者和調控者的作用。

這就要求教師的耐心,需要對語法知識,學生知識掌握程度和能力水平的內在理解,,我會堅持“優化而不淡化,重視而不死摳”的語法教學原則,儘快探出一條行之有效的適合本校實際的語法教學之路。

高中英語語法教學反思4

經過在七中一個半學期的教學,尤其是在同時擔任實驗班和普通班的教學中,我發現,七中的學生英語基礎薄弱,即使是實驗班的學生,動筆能力也差,基本的句子結構,簡單的語法都未掌握,而且學生學習習慣不佳,認為上英語課就是抄筆記,只要背就行。此外,我的教學方式也過於拘泥於知識點的講授,比如說,上語法課,我一貫講得極為仔細,不放過任何一個語言點。學生聽得很認真,手中的筆不斷地飛舞。但整個課堂氣氛沉悶,沒有高潮,有的只是我不斷提高的嗓音和學生埋頭苦幹的身影。一開始我覺得自己負責,學生學得也認真,成績肯定能提高。然而,考試成績的對比,讓我發現並不是如此。這樣的授課模式,我講得累,一課都沒停過嘴。學生學得好累,一課都沒停過手。而且上完英語課問學生這節課學了什麼?學生根本沒理解,認為筆記上有,之後再去背就好了。當然,這還是好學生,有些基礎較弱的學生早就聽蒙了,聽煩了,心早就不知飛到哪去了。

事實上,我花費了大量時間準備教學,學生事實上也在認真聽課。但是每節課都這樣上,學生對英語的興趣也越來越小,甚至感到厭煩。從對學生長期發展來說是沒有積極意義的。因此,這樣的課堂是低效的。

因此,當我思考何為高效課堂時,我覺得要把教師和學生都看成是課堂的主體,這樣不僅教師能實現想達到的教學效果,而且學生能完成一定目標下的學習任務。只有實現了教師和學生的雙主體,才能更好地實現高效。下面我就從教師與學生兩方面三個階段談談我對高效英語課堂的一些理解。

一、課前要準備

1.教師的充分準備

well begun is half done.備課是教學工作中一個極為重要的環節,以備教材為基礎,提升到備學生、備教法等環節。首先,教師在課前必須弄清本節課內容的深度、廣度及重點、難點,從而合理地安排師生互動。其次,在設計一堂課時,教師一定要考慮到學生的層次差別,做到因材施教。比如對於不同層次的學生,所佈置的預習作業要體現層次化。如果只考慮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高效是很容易達到的。然而,即使在實驗班,學生的英語素質也是參差不齊。本學期我任教的藝術班,音樂生和美術生的英語程度差別巨大。往往音樂生一遍就理解,甚至會用了,美術生講三四遍還不理解,更談不上運用。所以,我認為教學目標的重心要放在大部分中間層面的學生身上,這樣才能更有效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帶動課堂氣氛,才更容易達到高效。

2.學生的自主性學習

高中英語不論從教材難度還是從課容量來說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學生課前預習是高中英語學習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學生作為課堂的另一大主體,在課前最充分的準備就是自主預習。

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端正態度,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七中的大部分學生認為反正課上老師會做詳細講解,預習是多此一舉;也有些學生只是按老師的要求被動地預習,沒有養成主動預習的習慣。

教師預設的預習內容應該非常詳細,包括:目標、重難點。

二、課中要互動和總結

1.教師的主導作用

(1)活躍的課堂

(2)精講精練

正如我一開始所提的教學經歷,老師講了一堂課,學生聽了一堂課,記了一大堆,而結果卻是“高投入,低產出”。久而久之學生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變成了聽課的機器,在學習上處於極大的被動中。所以要追求高效的課堂,教師必須做到精講精練。精講不是少講不講,精講貴在於精。教師要言簡意賅地把課本中的重點知識進行系統的梳理。

practice makes perfect.精練也不等於少練,而是要求教師在備課時精編或精選例題與練習題,針對性要強,保證練好、練實。

(3)精當有效的課堂小結

經過反思,我發現我對課堂小結有點隨意,更多時候沒有小結。其實,一個好的課堂小結不僅能幫助學生總結重點、理清脈絡,而且能激發學生課後去獨立思考。及時進行有效的複習和練習,從而提高對知識的掌握。

2.學生的主體作用

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是實現高效課堂的關鍵。

(1)課堂發言對學生的發展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它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更能反映一個學生的求知慾望。然而高中生,即使是實驗班,學生髮言也並不踴躍,課堂氣氛一般。很多學生認為成熟了,長大了,把手藏起來了。因此,教師要積極地引導學生大膽發言,鼓勵學生髮言。

(2)我很歡迎學生大膽提問,進行思維的碰撞。學生做一個課堂真正的主人,不是一味地吸收知識,更應該學會在學習過程中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做一個善於思考問題的 學生。通過提問,學生可以獲得有益的思維訓練,學會“會學”。只有學生會學了,課堂才真正地達到了高效。

當然,教師應注意提問的技巧。要巧妙設定系列提問,引起學生認知、情感和價值判斷等方面的衝突,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在課堂提問時,教師應思考下列問題:

第一,所提問題是否合理,是否適合學生思維的發展水平,是否貼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使學生能“跳一跳,摘桃子”;

第二,所提問題是否針對了具體的學生,根據學生思維發展水平高低選擇難以程度不同的問題讓學生作答,做到課堂提問“因人而異”;

第三,學生對問題回答之後是否有必要的反饋。教師必須始終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對勇於回答和回答正確的學生給予表揚,對回答錯誤的學生給予鼓勵,切忌嘲諷和挖苦學生。

(3)合作學習能夠激發同學互幫互助的意識,增強競爭的意識。這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而且為一部分不敢在課上發言的學生提供了機會,使其更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去。

三、課後要思考和鞏固

1.教師的反思習慣

課後反思是教學過程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每節課後記錄下教學中的成功之處,比如巧妙的教學設計、精彩的匯入、教學難點的突破等;還要記錄下本節課失誤之處,比如教學時間的安排誤差、課堂練習選擇的難易不當等;教學過程中出現的瞬間靈感,這就需要教師課後及時通過反思去捕捉,供以後教學時使用。

2.學生的鞏固習慣

學生如果能夠養成課後及時鞏固的習慣,那肯定能讓學習成績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課後鞏固的第一步是複習課上老師所講的內容並整理筆記,這是消化學習內容的重要環節;

第二步是解決預習中出現的疑難問題,並萌生出更深層次思考的慾望;

第三步是適當的課後練習,這是檢查所學知識運用能力的必要環節。完成了以上三步,學生就能做到課課清、堂堂懂,從而形成一個良好的迴圈。

四、和諧師生關係

此外,非智力因素對於學生英語學習效果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中,和諧的師生關係是一堂高質量的英語課的前提。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尤其是本身擔任班主任工作的班級中,我習慣以嚴肅和端莊的形象出現在課堂,為的是更好地控制課堂。我希望學生對自己敬畏有加,這樣才不會導致課堂紀律混亂。

然而,對於七中的學生,他們對英語學習抱著恐懼感,老師的嚴肅,往往更多地讓他們懼怕犯錯,從而不積極主動學習。因此,一個發自內心的微笑,一個充滿善意的小動作往往要比大嗓門的訓斥更有效。教師應該用自己的魅力吸引學生而不是控制學生。

良好的師生關係有助於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是師生雙方感受到教學過程中的愉悅併產生成就感。只有在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中,學生才會對自己、對英語及其文化、對英語學習有積極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語學習的動力並取得成績。

總之,在教學中, 教師要創設多種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情景,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 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實踐意識和競爭意識。用心備課,精心備課,締造生動課堂。

高中英語語法教學反思5

我國著名教授熊川武博士把反思性教學定義為:教學主體藉助行動研究,不斷探究與解決自身和教學目的以及教學工具等方面的問題。因此,反思對語法教學的也是極其重要的。

首先,靈活使用教材,適時調整教學方法。注意培養學生運用語法規則的能力。在學生大量語言實踐的基礎上,教師應按照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思想,不斷拓寬和加深學生對同一語法專案的認識,提高其運用能力。

其次,突出重點,集中教授。語法教學要集中內容、集中材料、集中時間、集中一切手段與方法,特別是進入選修教材的語法學習和大學聯考複習備考階段,更應如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讓學生在充足語境中反覆實踐相關的重點語法專案。

最後,提倡發現學習。讓學生在所學課文中去發現與本單元語法專案相一致的語言表達形式,並能在課堂上與老師一起就語法專案進行觀察、歸納和總結,提出一些解決問題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