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舞蹈>民族舞>

白族舞蹈種類介紹

民族舞 閱讀(1.73W)

白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白族有很多舞蹈種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白族舞蹈種類介紹,希望能幫到大家!

白族舞蹈種類介紹

白族舞蹈“龍舞”

“龍舞”:在白族人民中流傳著大量關於龍的傳說故事。“龍舞”源於小黃龍大敗大黑 龍的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條大黑龍,因丟失龍袍而異常氣憤,一怒之下,將海尾河堵起,大理壩子沉入海中。小黃龍見人民苦於水患,便奮力與大黑龍大戰了三天三夜,方才獲勝 。

“龍舞”中的小黃龍,系用黃緞精心紮成,並扎出美麗龜、鶴、鷺、鳳,以及梅、蓮、菊、牡丹等燈籠為小黃龍做陪襯;用黑布紮成大黑龍,又扎出魚、蝦、蛙、蚌為大黑龍作陪襯。 由兩個男子扮作龍丫頭為引導,一時間龍騰燈走,形象地再現出小黃龍奮戰大黑龍的場面。

此外,在白族人民中還流傳著其他龍舞的形式,如用竹子紮成能伸縮的龍,以及布龍等。

白族舞蹈“西山打歌”

“西山打歌”是白族的歌舞形式(“打”即踏,“歌”即唱,“打歌”即踏歌之意)。流傳在洱源西山地區,為婚嫁、喜慶節日的娛樂活動。此舞無樂器伴奏,由歌頭手端一碗酒和茶領唱,眾人相和或是男女對唱問答,眾人常是圍繞篝火踏足而舞,並常用呼號聲協調舞步。過去“打歌”動作多為向左、右各走三步,然後雙腳齊跺半蹲,以及模擬勞動動作及動物形態,如“猴子紡線”(雙手在胸前纏繞的動作);“打馬架”(將腳伸出)等。隨著社會的發展,“西山打歌”已逐漸形成了成套的舞蹈語彙。近年來已成為青年男女聚會時的歌舞,舞蹈動作已發展到幾十種不同的組合。動作特點是上身鬆弛,雙臂隨腳步擺動,轉身急促,其中雙腳跺地然後一腳擦地向前伸出,是西山打歌有代表性的步伐。

白族舞蹈“栽秧會”

“栽秧會”是在栽秧前後進行的歌舞活動。流傳在洱源縣,源於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這一歌舞活動自始至終與栽秧勞動緊密聯絡。由“豎秧旗”、“開秧門”、“搶旗比武”、“田家樂”幾個部分組成。首先由裝扮成秧官的人手執催秧鑼,催促群眾豎起繡有“五穀豐登”的三角旗和四丈餘高扎有大斗,飾有綵球雉羽的“秧旗”。接著由秧官在秧田上拔起第一把稻秧並跳起“鷺鷺伸腳”(即一腿向後伸)、“白鶴展翅”(雙手做飛翔姿勢)等動作,嗩吶模仿布穀鳥叫聲,吹起“布穀報春”曲調,算是開了“秧門”。然後秧官敲起催秧鑼,催促大家趕快插秧,這時盛裝的挑秧小夥子和栽秧的姑娘就在嗩吶吹奏聲中開始了栽秧勞動。人們一邊在田裡栽秧,嗩吶手一邊在田頭吹奏,在既緊張又愉快的勞動間隙中,懲罰在勞動中不努力的人,叫他們頭頂秧苗跳舞逗趣,稱為“捉懶漢”。當栽秧結束後,大家手持八角鼓、霸王鞭圍著秧官跳舞並把他引回村子,邊舞邊打秧官,以表示對他的敬重和感謝。最後就在村頭歡樂地表演起“田家樂”,由扮做漁、樵、耕、讀的不同人物輪流出來表演,語言逗趣,邊說邊唱邊舞,以此慶賀栽秧結束。

白族舞蹈“繞山林”

“繞山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歌舞集會,於每年四月二十三日至四月二十五日舉行。屆時,每村組成一支少則數十人、多則幾百人的歌舞隊。隊前是兩位長者(或男青年), 手執柳樹枝和犛牛尾為先導,後隨唱“白族調”的人群,邊走邊唱,最後由男女青年分別手持“霸王鞭”、“八角鼓”、“雙飛燕”組成的舞蹈隊伍壓陣。一行人浩浩蕩蕩吹吹打打,且歌且舞,沿洱海繞蒼山迤邐而行。當與別村歌舞隊伍路遇時,只聽得高亢嘹亮的“白族調子”聲,此起彼落;嗩吶吹奏聲振盪山谷;“霸王鞭”、“八角鼓”、“雙飛燕”的敲打聲更是響成一片,場面巨集大,熱烈非凡。

“霸王鞭”、“八角鼓”、“雙飛燕”是三種不同的舞蹈道具,經常同時使用。多由女青年舞“霸王鞭”,男青年舞“八角鼓”和“雙飛燕”。“霸王鞭”是兩端穿有銅錢的竹棍(手握中間而舞),與漢族地區的“金錢棍”基本一樣;“八角鼓”實為六角形的單面羊皮小手鼓,持鼓邊緣而舞;“雙飛燕”為兩塊小竹板組成一付,飾以綵帶,雙手各握一付。道具雖然各不相同,但舞蹈基本動作、動律卻是一致的,且三種道具均有打擊樂器之特點,因此舞蹈節奏感極強。

舞者於左手小指系彩色手巾,右手持道具,有各種不同打法,如:“八下”、“十二下”、 “十六下”等許多成套動作。主要動作是用道具在肩、胸、臂、腿、膝、腳及地面輕擊,同時做“弓箭步”,並上下顫動或行進、跳躍、下蹲等,動作十分豐富。當動作幅度大時,舞姿健美剛勁,動作幅度小時則輕快、活潑。

表演時一般依照先單獨表演,然後對舞,最後集體舞的順序進行。其隊形有“鳳穿花”(即 “二龍吐水”或兩豎排相互交叉)、“雙採花”(兩人對舞)、“五梅花”(五人一組成“梅花”形)、“一條街”(眾人連結為一佇列,單腿橫跳)等。

解放後,“繞山林”已作為一種歌舞活動的形式,出現於重大節日和慶祝活動中。1958年經過整理的“繞山林”首次搬上了舞臺,以後又屢有改編、加工,受到白族人民的歡迎。同時,“霸王鞭”等舞蹈亦隨之不斷得到豐富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