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舞蹈>民間舞>

關於中國民族民間舞的發展與建設

民間舞 閱讀(1.09W)

民間舞是一種具有極強的生命力的藝術門類,同時,民間舞具有他自身的特點和特徵,承載著中國民族文化,下面YJBYS小編為大家搜尋整理了關於中國民族民間舞的發展與建設,歡迎參考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培訓網!

關於中國民族民間舞的發展與建設

我國舞蹈家對原生態的舞蹈進行整理,從純民間風格、動態中提取了大量可以單獨使用的動作素材並使其“元素化”,成為能夠遣詞造句的語素。很顯然,這個過程必然造就一個不同以往的結果,民間舞被“肢解”了,但是民間舞的功能被擴大了,顯然看上去似乎離“民俗”遠了些,但離舞臺卻更近了。

  一、民族民間舞蹈的文化結構

民間舞蹈是一種文化現象,它用人類自身的形體動作和思想感情來表現社會生活、抒發情懷。它們的表演形式、風格特色及其內容所折射出的文化內涵,涉及到民族歷史、宗教信仰、生產方式、風土民情、道德倫理、審美情趣等各個方面,可以說民間舞蹈是社會文化交織融合的總彙演。

  二、民族民間舞蹈發展的複雜性

我們在研究中國各民族舞蹈的歷史及其繼承和發展的同時,還要繼續研究完善中國各民族民間舞蹈學科的師資隊伍建設、教材建設、實踐教學交流建設,更要繼續研究民族民間唔到動態的本質特徵,在民族、民俗、民間文化的基礎上,深入探討,走到民間,挖掘整理和提煉當前未納入教材的`民族民間舞來完善現有的教材體系。培養出民族民間舞蹈尖子人才,針對不同學員給予不同的學習側重,因為不同的民族民間舞蹈有其完全不同的風格特性。實踐、教學、交流、實習是教育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是驗證獲取的知識成教學成果及學生能力的重要步驟。如果抓好舞蹈實踐、教學、交流的建設,就能使學生在學習期間提早得到社會實踐的機會,真正將理論聯絡實際。其實,民族民間舞蹈培養無論怎樣的表現和發展,都必須在“民族民間”四個字上下功夫,否則必將在舞蹈的海洋中失去個性,失掉性別,消失在人為的、主觀的舞蹈臆造中。研究民間舞,必須從本質出發到實踐,再從實踐出發迴歸本質,這樣才能形成良性迴圈。當然,我們並不墨守,我們要以開放的胸懷擁抱世界,創新永遠是繼續生存的標誌,發展才是硬道理。

民族民間舞蹈的傳承不僅要通過口傳身授來傳承中國民族民間舞,還需要通過大自然給予更多的原生態素材,因此,“採風”是民族民間舞中最直接、最自然的保留和傳承民間舞蹈的方式。它通過舞蹈者親自深入各民族地區,來體驗民族風情,少數民族人們會親自傳教她們土生土長、原汁原味、最具特色的舞蹈,傳授一些少數民族具有傳奇色彩的神話,這些都是最直接的得到少數民族的天然素材和最淳樸的所謂原汁原味的“原生態”舞蹈。這對舞蹈元素的積累起著重要的作用。但在現在看來,許多院校已經忽略了這樣一種舞蹈教學方式。他們只是單一的重複使舞者的思維狹窄,沒有更好的想象力與創新思維,反而使舞蹈變得更為單板。舞蹈事業應該讓學生有與自然接觸的機會,這會激發出學生更多的想象與創新的火花,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擴充套件。這一方面著名的舞蹈家楊麗萍做得很好,從她的《雲南映像》中可以看出,她激活了那些古老的民間藝術。她創作《雲南映像》時回到了雲南,並在各地山寨收集整理那些瀕臨消失的民間歌舞,一年後,她把她們編繪成原生態舞集《雲南映像》。她對民族文化傳承所作的貢獻甚至被媒體稱作民族文化保護的“楊麗萍模式”。楊麗萍她深入生活,深入到少數民族中,更加了解了民族文化和少數民族特點,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舞蹈傳承做一個帶頭作用,應該吸收她的優點,,重視舞蹈教學中的“採風”意識,來更好地弘揚中國民族民間舞蹈。

  三、如何發展中國民族民間舞

創新才能得到發展,因此,對於原生態的民間舞蹈不能一昧的鎖閉,而是要合理的發展、創新,才能使原生態民間舞蹈的生命之樹常青。

從歷屆的舞蹈比賽中可以看到也有很多融入現代舞手法的優秀的民族舞蹈,如張繼鋼編創的《母親》,就是抓住了藏族的動律核心,有大膽的跳脫出其單一性的限制,在動作層面上深入挖掘,使作品獲得成功。

綜上所述,民間舞是一種具有極強的生命力的藝術門類,同時,民間舞具有他自身的特點和特徵,承載著中國民族文化,因此要努力創新民族民間舞,大膽吸收現代舞的創作技法,事事走出去的戰略方法政策,與現今觀眾的審美和生活需求相吻合,注重傳統保留的同時,還要進行進一步的創新,但不是單純的停留在簡單的再現和風格性展示,而是在原生態民族民間舞基礎上深挖起文化精髓和內涵。我們應該不斷的努力學習中國民間文化,充實自己的文化底蘊,來更好的促進中國民間舞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