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體育>乒乓球>

乒乓球發球技巧及臺內小球技術分析

乒乓球 閱讀(2.1W)

乒乓球在球類體育專案中,是技術性很強的專案。隨著該項運動的發展,新的技術不斷湧現,乒乓球各種打法技術中,臺內球技術日益被重視。臺內球技術在合理利用過度技術、開發比賽攻擊點等方面起著很重要的作用,臺內球技術除步伐身體的協調外,對手腕乃至手指的靈活性要求較高。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乒乓球發球技巧及臺內小球技術分析,歡迎閱讀。

乒乓球發球技巧及臺內小球技術分析

  發球技巧及臺內小球技術分析

挑:在來球的高點期,擊球中後側部,根據挑球的線路向前上或前上側方發力。擊球時,以前臂發力為主,上臂適當靠近身體,重心略向前傾,這可增加手對球感覺的準確性。要處理好摩擦和擊打的關係。為了保證擊球的準確性,可適當多一點摩擦。挑球主要用來回接下旋類發球,如果對方發的是純下旋,可以利用避轉的方法提高回球命中率,既觸球靠近旋轉軸線回擊,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逢直變斜,逢斜變直;如果對方發的是側下,可以利用借側旋的方法提高回球威脅和命中率。既觸球靠強旋轉區回擊,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側接,這樣回去的球向相應的方向拐彎。

擺:在來球的上升期,擊球中下部,以向前下方發力為主略帶向側的力量。擊球時手腕瞬間有一較小的制動動作,在自己發力基礎上,適當借來球的力量,在過網的前提下,儘可能減少球向前平動的距離。一定要注意擊球時期和發力方向,手指注意放鬆,多體會觸球時手指的.感覺。引拍不易過高。

正手快點 正手快點是用於攻擊臺內小球的技術。比賽中,為限制對方的進攻,常用快點來控制對方。因此,掌握好快點技術可以獲得更多的主動。正手快點的特點是動作小、速度快、線路活。其具體動作要點如下:

(1)上身、右足和前臂在同一時間內到達球檯右前方,上身靠近球檯,前臂伸進臺內,舉拍稍高,將擊球時,手腕配合小臂先向後有一小繞環動作,再向前上方揮動,將球擊出。一般擊球的最高點。應注意根據來球旋轉、高低,調節好拍形和動作以製造合理的弧線。手腕動作尤為重要。

(2)來球下旋強烈,拍面可適當後仰,觸球中下部,手腕配合前臂向前上方揮動;來球略帶下旋,拍面基本與檯面垂直,觸球中部,手腕在向前發力的同時稍向上摩擦球;來球上旋,拍的位置應稍高於來球,或與來球在同一水平線上,拍面可適當前傾,觸球中上部,手腕向前發力為主。

(3)來球越偏球檯右方,右腳跨出的步子亦越大;來球位於球檯中右方,左足可向左前方跨出一步,右足跟著移半步。

(4)易犯錯誤及改正方法

①不看來球旋轉、高低,用同樣動作、拍形攻球。改正方法:在思想上明確,必須依不同來球,變化擊球動作。採用多球練習,供不同旋轉和高低的來球,要求運動員依球變化動作和拍形。

②上身不前移,只出手臂擊球。常導致手臂伸得過直,控制球能力低、難發力。改正方法:在臺前先做徒手動作練習,強調上身、右足和前臂應在同一時間到達球檯右前方。待徒手動作熟練後,再用多球訓練,強調之處同上。發現上身不前移時,需做幾個徒手動作練習後,再轉入多球訓練。供球者可有意多供一些特別短的小球,以促進運動員改正上身不前移的錯誤動作。

③手腕僵硬,妨礙發力,影響調節弧線。引起手腕僵硬的原因很多,改正方法應對症下藥。如:因握拍法有問題,應適當改進握拍方法;因手腕關節不靈活,應加強腕關節靈活性的訓練;因引拍時手腕過分上翹或下吊,應適當改進引拍動作。

劈長:擊球弧線直且急,落點要到對方端線。擊球的上升期後段或高點期,手腕、前臂用力向前下方砍去,發力較集中,動作幅度比擺短大。

反手側拉臺內小球 要點是在有限的時間、空間內,儘可能延長揮拍路線,用摩擦擊球的方法,提高球的命中率和旋轉性,從而為爭取主動創造機會。反手側拉球技術的掌握除了必須明確其動作原理外,還應提高弧形摩擦球的能力,這要多加強訓練才能運用自如

  實戰中對臺內小球重要性的認識

也許有人認為我寫這篇關於臺內球的帖子對大家不怎麼實用,但是我個人認為衡量一個乒乓球愛好者技術水平高低的重要標準之一是他對臺內球的處理能力。因為我們常在一起玩的球友,除發搶凶狠,對回接出檯球,都是採用搶先拉起來的方法回接,對質量略差的出臺球,直接前衝。所以逼迫你在比賽中,以發臺內短球為主,才不至於一開始就過於被動。

我在接發球時,對出臺球儘量避免用搓的辦法回接,因為搓接很容易回球出臺或回高,只要對方算是一個地區的高手,通常對出臺下旋來球都有很強的攻擊能力。我的一位好友,對這種來球,無所謂位置,只要出臺幾乎是一板衝死,即使專業隊的防他這一板爆衝都很困難,所以大家送他一個外號“鐵板燒”。我在和他比賽時,接發球全部強行上手不是我意識好,而是被衝怕了,搶先佔優。從而逼迫他以發短球為主,通過比我略佔優勢的臺內球技術取得主動。我認為處理臺內球技術最重要的是變,讓對方不知道你下一板要用什麼方法回接,始終很彆扭,不敢輕易發力,比賽就容易控制了。

我通常使用的臺內技術有,挑、擺、點和抹以及正手晃接,只有平時經常使用,從而比較熟練掌握這些技術,在比賽中的臺內球才能佔優勢,再加上對出臺或半出臺球有力回擊,對手才不容易適應你,而且即使對手是專業運動員也能多得許多分。

  使用的臺內技術的解釋和心得

挑:一種進攻臺內短球的方法。按種類劃分,屬攻球技術。具有動作小,出手突然,主動意識強的特點。動作要領是:在來球的高點期,擊球中後側部,向前上或前上側方(根據挑球的線路而定)發力。擊球時,以前臂發力為主,上臂適當靠近身體,重心略向前傾,這可增加手對球感覺的準確性.在練習時,要處理好摩擦和擊打的關係。初學時,為了保證擊球的準確性,可適當多一點摩擦,待水平有一定提高時,就可以增加擊打的比重,以使球的速度更快,挑出的球質量更高。這也是目前在事實踐中,人們常把此項技術稱為“挑打”的原因。

個人心得:主要用來回接下旋類發球,如果對方發的是純下旋,可以利用避轉的方法提高回球命中率,(既觸球靠近旋轉軸線回擊,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逢直變斜,逢斜變直);如果對方發的是側下,可以利用借側旋的方法提高回球威脅和命中率。(既觸球靠強旋轉區回擊,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側接,這樣回去的球向相應的方向拐彎,如回右側下,球會向對方反手位拐,使他很難側身。增加對手的進攻難度和失誤)

擺:臺內快搓短球。由於力量較小,有些像平時人們輕輕擺放東西的感覺而得名。具有擊球時間早,出手速度快,球不出臺的特點,使對手難於上手拉攻,較好地為下一板進攻創造機會。動作方法是:在來球的上升期,擊球中下部,以向前下方發力為主,略帶向側的力量。擊球時,手腕瞬間有一較小的制動動作,在自己發力的基礎上,適當借對方來球的力量,在過網的前提下,可減少球向前平動的距離,擺出高質量的短球。

個人心得:初學者一定要注意,擊球時期和發力方向,手指注意放鬆,多體會觸球時手指的感覺。另引拍不易過高。

點:正手近臺攻下旋球,其用法和作用近似正手突擊,但是比突擊的力量小一些,準確性更容易把握。擊球特點是:出手比較快,動作小,突然性強,如能配合較好的落點,常常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動作方法是:站位靠近球檯,向後引拍拉手不要過大,板面保持稍稍豎直,在來球的高點期擊球的中部,以向前發力為主,略帶向上摩擦,以製造能夠保證球上臺的弧線。在對付第一板下旋球時,可以練習“點打”為主,逐步過渡到與“點拉”相結合。

個人心得:注意身體敢於進入檯面且迅速,利用手腕爆發力,整個前臂動作,先剷下去在翻起來,感覺類似正手側身抖動式發球的動作。

抹:類似滑板和帶的綜合技術。其中最常用的一種是,橫板在回接反手位短球時,在球的高點期,接觸來球的正面並向左上方摩擦,回到對方反手。要求動作突然且弧線低。

晃接:包括晃搓和晃挑。它是指側身位用正手挑或搓左側旋的方法,接左方臺內短球,至對方反手底線長球的技術。特點是隱蔽性強,擊球線路外撇,產生大角度回球,使對方不易發力上手搶攻。

個人心得:我通常在準備側身搶拉出檯球時,突然發現球不出臺時,由拉變抹的,也許擊球時期晚了,但通過回球到對方反手且線路深,一樣能壓住對方。如果是橫板反手還可以結合挑和晃拉。

當然,以上所述對於正膠等顆粒拍另當別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