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碩士學位>研究生考試>

新聞傳播學考研名詞解釋

研究生考試 閱讀(1.15W)

新聞傳播學的考研是當下最流行的專業,考生們在備考的過程中一定要了解相關的知識考點,以下是本站小編搜尋整理的關於2017新聞傳播學考研名詞解釋,供參考學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新聞傳播學考研名詞解釋

1、傳播:傳播是帶有社會性、共同性的人類資訊交流的行為和活動。

2、自我傳播:體內傳播或人的內向交流,是每一個人本身的自我資訊溝通。

3、人際傳播:狹義指個人與個人之間面對面的資訊交流。廣義包括群體傳播和組織傳播在內。

4、群體傳播:即團體傳播,指人們在”群體”範圍內進行的資訊交流活動。

5、組織傳播:一種有組織、有領導、有計劃、有一定規模的資訊交流活動。

6、大眾傳播:是指傳播組織通過現代化的傳播媒介–報紙、廣播、電視、電影、雜誌、圖書等,對極其廣泛的受眾所進行的資訊傳播活動。”大眾”,是指分佈廣泛、互不相識的廣大受眾。

7、傳播學是研究人類一切傳播行為和傳播過程發生、發展的規律以及傳播與人和社會的關係的學問。

8、傳播過程:即傳播現象的結構、要素和各個要互之間的關係。美國學者戴維o伯洛透徹分析了傳播過程,主要論點是:①傳播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無始無終,沒有界限;②傳播過程是一組複雜的結構,應將其中的多元關係作為研究的基本單位;③傳播過程的本質是變動,即各種關係的相互相互影響和變化。他提出”S—M—C—R”(訊息來源—訊息—渠道—受者)的傳播過程模式,強調了”過程研究”的重要性和科學性。

9、”過程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模式:線性模式、控制論模式、社會系統模式。拉斯韋爾把傳播過程分解為傳者、受者、資訊、媒介、效果,即5W模式。R、佈雷多克添加了情境和動機兩個環節,把它變成7W模式。傳播學上的三大類基本模式:①線性模式,②控制論模式,③社會系統模式。

10、拉斯韋爾模式(傳播過程中的5W):拉斯韋爾把傳播過程分解為傳者、受者、資訊、媒介、效果,即5W模式。

11、申農—韋弗模式:線性模式之一,把媒介分為三種,把訊息分為發出的和收到的,增加了噪音的因素。

12、傳統線性模式:以拉斯韋爾和申農—韋弗模式為代表,傳播被表述為一種直線型、單向型的過程。忽視了反饋和社會過程對傳播過程的制約。

13、控制論模式:以控制論為指導思想的傳播過程模式。變”單向直線性”為”雙向迴圈性”,引入了”反饋”機制。

14、反饋:傳播過程中的受者對收到的資訊所作出的反應。

15、”傳播單位”:每一個傳播的參加者,無論個人還是團體,都可看做是”傳播單位”,都兼有傳者、受者這兩種身份。

16、編碼和譯碼(或解碼):編碼:認知—表述過程,就是把看到、聽到、想到的意思,化作符號。譯碼:表述—理解過程,就是把符號還原成意思。

17、基本群體:也叫初級群眾、首屬群體,指家庭、鄰里、親密夥伴等。

18、參照群體:個人未必置身於其中,但以其為參照系而建立或改變自己的信念、態度和行為的群體。

19、馬萊茨克的傳播模式:傳播結構的四大要素並沒有變,但各個要素之間的複雜互動關係被勾畫出來了,社會與傳播之間的關係展開了。

傳者方面,記者編輯都有主動性,反過來又承受著”訊息的壓力”,媒介的壓力。有三個層面的制約和影響:個人層面、組織層面、社會層面。

受者方面,與傳者對應,也不能不對大量資訊進行”內容選擇”,受者同樣受到”媒介壓力”。”感覺和效果”是雙向互動的過程。訊息作用於受者,受者也反作用於訊息。與傳者一樣,受者也有複雜的背景:個人層面、組織組織層面、社會層面。

20、歸納:以資料為基礎,把資料反映的實際關係組織為理論原則。

21、演繹:從理論解釋出發,尋求資料以檢驗理論的預測。

22、抽樣調查法:從研究物件的全部單位中抽取一部分單位進行考察和分析,並用這部分單位的數量特徵去推斷總體的數量特徵的一種調查方法。

23、隨機抽樣和非隨機抽樣的區別

隨機抽樣:使總體中所有個體具有相同的被抽中的機會的抽樣形式。

非隨機抽樣:調查目的僅是對問題做初步探索,獲得研究的線索和提出假設,而不是由樣本推論總體,採用的抽樣方式。

24、內容分析:文獻研究的一種型別,是對印刷文字、影片、廣播、電視等傳播媒介中顯性內容進行客觀、系統和定量描述的一項研究技術。特點:①客觀性。②系統性。③定量性。④顯性內容。

25、皮亞傑、托爾曼、斯蒂芬森的個人功能學說:傳播的個人功能,可以分為社交性和自我中心性兩種。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社交性的談話是試圖影響對方或者實際上是在和對方交換意見。自我中心性的”談話”則是在對他自己”談話”,或者是為了同恰好在那裡的任何人發生聯絡而感到高興。

美國心理學家托爾曼認為,有很多傳播是屬於工具性的行為,即使是最明顯的自我意識的傳播也往往具有作為工具使用的目的。傳播行為既有目的性,又有認知性。

英國心理學家斯蒂芬林認為,傳播的目的不是為了去完成任何事情而僅僅是為了獲得各自的滿足和快樂,而對某些導致行動的傳播則貶低為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

英國傳播學者丹尼斯o麥奎爾認為,這方面的研究大多可歸入受眾研究的”使用與滿足”理論之中。他把傳播的功能和受眾關注傳媒的動機看做是一回事,是不妥當的,個人動機只是一種主觀的願望。

26、個人的社會化:大眾傳播通常能夠潛移默化地使個人接受或認同社會公認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規範,從而使個人和社會取得協調一致。

27、麥奎爾的傳播媒介的個人功能:英國傳播學者丹尼斯o麥奎爾認為,這方面的研究大多可歸入受眾研究的”使用與滿足”理論之中。他列舉了傳播媒介個人功能在四方面的表現:資訊功能;發展個性的功能;與社會整合的功能;娛樂功能。

麥奎爾把傳播的功能和受眾關注傳媒的動機看做是一回事,是不妥當的,個人動機只是一種主觀的願望。

28、大眾文化:是以工業社會的發展為背景,經技術革命特別是傳播技術革命而出現的一種文化。大眾文化不同於高階文化,因為高階文化具有明顯的階層性;它也不同於鄉土文化和群眾文化,因為後者具有明顯的自發性。大眾文化的特點是:①商品性:即它伴隨著文化產品大量生產和大量銷售,大眾文化活動屬於一種伴隨商品買賣關係的消費行為;②通俗性,即大眾文化不是特定階層的文化,而是為社會上散在的眾多”一般個人”的文化;③流行性,即大眾文化是一種時尚文化,呈忽起忽落的變化趨勢;④娛樂性;⑤大眾傳媒的依賴性,即大眾文化主要是在大眾傳媒的引導下發生、發展和變化的,沒有大眾傳媒,也就沒有大眾文化。在這個意義上,大眾文化也是一種傳媒文化。

29、大眾傳播的授予地位功能:大眾傳播通過新聞報道等多種形式,能夠授予個人、團體、社會問題以及社會運動以顯赫的地位。

30、大眾傳播的重申社會準則的功能:大眾傳媒可以通過”揭露”某些背離公共道德的行為發起有組織的社會行動。

31、大眾傳播的麻醉功能:大大小小的傳媒給人們帶來的訊息,其數量之多已達到令人難以招架的地步。對社會問題和社會活動的虛幻滿足,反而削弱了人們的行動能力

雙重行動模式:巴斯指出,傳播媒介的把關活動分為前後相連的兩個階段、兩個步驟,這就是他所說的”雙重行動”。其中的第一階段是新聞採集採集,這裡的把關人主要有記者。第二個階段是新聞加工,這裡的把關人主要以編輯為代表。

32、”潛網”:任何處於特定社會環境中的傳播媒介都擔負著社會控制的職能。而這類控制往往是一種潛移默化、不易察覺的過程,用一個形象化的詞來概括就叫潛網。如剛踏入新聞界的年輕記者無所顧忌、敢作敢為,但最終會變得同老記者一樣循規蹈矩,將自己逐漸融入那張潛網。這張潛網便是布里德所說的編輯部中的社會控制。

33、”權力的媒介”:美國傳播學者阿特休爾教授的所著。此書對自由主義理論與社會責任學說的主要區別作了評斷。即:自由主義理論主張新聞媒介應完全自由,不受任何約束,而社會責任論則認識到不受限制的自由會帶來危險。_

34、報刊的四種理論:施拉姆參與撰寫《報刊的四種理論》,即:”報刊的集權主義理論”、”報刊的自由主義理論”、”報刊的社會責任理論”、和”報刊的蘇聯共產主義理論”。四種理論所涉及的傳播觀念及體制,基本上包括了大眾傳播興起以來的主要控制模式,即君主獨裁式、自由放任式、自我約束與國家統管式。

①集權主義理論

思想主旨是:一,國家利益高於一切。二,真理是權力的產物,權力是衡量真理的尺度。在這種背景下,當時西方各國實施嚴格的控制和壟斷,體現了君主獨裁式。 _

②自由主義理論

其基本主張有:一,個人權益高於一切,所謂國家歸根結底應用來保護個人權益。

二,之所以允許人們有言論自由,是因為人是具有理性的動物,不論各種言論如何氾濫,人都能憑理性辨別出什麼是真理。

三,真理只有在各種意見展開”自由而公正”的競爭中才能產生,才能發展。

自由論堅決反對對傳播活動實施的任何形式的限制,鼓吹讓傳播媒介隨意報道任何事實,”無拘無束”的傳播體制便隨之確立。

③社會責任理論

傳播媒介在享有充分自由的前提下,在社會為它提供自由保障的環境中,還應主動地、積極地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這體現了大眾傳播的自我約束體系。

④蘇聯的共產主義理論。

這一理論針對的是以原蘇聯為代表的社會主義傳播理論與體制,《報刊的四種理論》一書的作者看來,這種傳播理論與體制不過是集權主義傳播理論與體制的繼承延續。

35、報刊的四種控制觀念(控制體系):一、政治控制。集中表現在政府部門對傳播的限制與管理上。常見的手段有:立法、行政、操縱新聞。

二、經濟控制。關鍵媒介在所有權上,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是廣告。

三、受眾控制。受眾對傳播的控制主要表現在反饋上。有直接表示意見建議的(通過信件、電話等),有間接顯示態度和看法(是否訂閱報紙、收看節目等),傳播者也主動收集公眾反應。

四、自我控制。一是媒介組織對本機構人員的紀律要求與行業規範,二是各類傳播從業者按照一般的行為準則和自身的職

36、內容分析法是一種研究方法。貝雷爾森定義為”對於傳播內容進行客觀、系統和定量的分析與描述的一種方法。”它不研究內容分析在傳播過程中的地位和意義,傳播內容(資訊)的實質和分類,資訊符號的區別及其內在的關聯性等基本問題。內容分析就是研究被分析的內容。”內容”是社會上傳播和各種各樣的資訊。傳播內容是一個主要因素,體現和表達傳播者的意圖與願望。

37、可讀性:原意指新聞、文學作品等易於閱讀的程度,即作品使讀者易於接受和了解,而留下鮮明、深刻的印象。

38、前臺行為與後臺行為(戈夫曼的情境決定論):戈夫曼的情境決定論將人們的社會生活同戲劇進行類比,他認為人人都在不同的社會舞臺上扮演大量不同的角色,在每位或每群觀眾成員面前顯示自己的略有不同的”變體形式”。人們在特定的環境中的行為舉止可分為兩大類:”在前臺的行為”和”在後臺的行為”合適的在前臺的行為代表擔任某一社會角色的人按其所扮演角色的社會規範應有的行為。

39、梅羅維茨的媒介理論(包括理論及評價)

主要論點:

①應把情境視為資訊系統。梅羅維茨認為,由媒介造成的資訊環境同人們表現自己行為時所處的自然環境同樣重要;在確定情境界限中,應把接觸資訊的機會考慮進去並當作關鍵因素。

②每種獨特的行為需要一種獨特的情境。梅羅維茨認為,對於每一社會情境來說,人們都需要一種明確的界限,因為人們需要始終如一地扮演自己的角色;不同情境的分離使不同行為的分離成為可能。當兩種或兩種以上不的情境重疊時,會混淆不同的社會角色,令人們感到困惑、不知所措。

③電子傳播媒介促成許多舊情境的合併。由於電子傳播媒介程式碼的簡單性,它們能將來自不同的經驗世界的視聽形象顯示給許多不同的受眾群,造成不同階層的受從群對資訊更大程度的分離,從而促成許多公眾活動領域的合併。他得出結論說,由於電子傳播媒介造成的社會情境形式的變化,人們的社會角色形式也在變化。

梅羅維茨理論認為,誰被包括進某一情境,誰被排斥外,這是規定情境形式及與此適應的行為形式的界限之關鍵因素。根據這一觀點來,受眾的型別、人數多少和特徵實際上影響著傳播方式。因此,在通過媒介進行的傳播活動中,應根據受眾群的分離和結合形式設計媒介訊息。

在承認受眾的重要性的同時,梅羅維茨的理論也未低估媒介的力量。受眾成員並不能完全隨心所欲地選擇自己對媒介的使用方式。他們的選擇,受到社會環境的制約,而媒介正是社會環境的一個重要部分。

梅羅維茨理論的缺陷:過於誇大媒介對社會環境和人們社會行為的影響,幾乎將媒介描繪成引起社會變化的唯一原因。隻字不提社會制度同媒介制度的聯絡,無視社會意圖對媒介管理、媒介使用情況的影響。梅羅維茨理論往往把媒介本身的特點和媒介傳遞的內容混淆在一起,缺乏連貫性。

40、受眾的個人差異論:以”刺激–反應論”的心理學模式為基礎,從行為主義的角度描述受眾,認為不同的受眾成員對大眾傳播資訊的不同的接收行為,取決於個人特性的千差萬別。美國傳播學者德福勒歸納了主要觀點:

①各人心理結構是千差萬別的。

②個人之間差異的形成,主要由於後天習得的不同。

③在不同的環境下成長的人們接觸到大相徑庭的觀點,他們從環境中習得一系列看法、態度、價值觀和信念,這些構成他們的心理結構,並使他們每個人都與他人不同。

④人們由於後天習得的不同,導致他們在感知理解客觀事物時各自帶有自身的傾向性;各人的心理差異影響他們對資訊刺激物的挑選,也制約他們對資訊刺激物意義的解釋。 ⑤心理結構各不相同的社會成員,對大眾傳播媒介內容的接受、理解、記憶、反應,也是各不相同的。

各人差異論的貢獻在於:促使人們重視個人的心理因素對受眾成員的媒介資訊接收行為的影響,從而使傳播學中對於受眾的研究,可以從分析受眾成員的心理入手。但測量心理因素非常困難

41、受眾的社會分類論:以社會學為基礎,注重各社會群體的特性差異對受眾成員的媒介資訊接受的行為的影響。主要觀點:

①大眾傳播媒介向社會公眾提供各種資訊,但社會成員是有選擇地接收和解釋這些資訊的。

②人們的這種有選擇的媒介資訊接收行為之基礎,是社會成員在階層分明的社會結構中所處的地位。

③這種社會結構是由許多社會群體類別組成的;確定社會群體類別的分類界限的,是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工資收入等人口統計學上的因素。

④確定社會群體類別界限的因素,影響人們對於大眾資訊的注意和反應形式,從而使各社會群體的內部成員們對大眾傳播作出大體一致的反應。

社會分類論可指導人們研究分析據以劃分受眾為不同群體的可變因素與人們資訊接收行為之間的聯絡,並進而指導傳播機構分析和預測不同受眾群體的有選擇性的媒介資訊接收行為,根據不同的社會群體的特點設計和製作訊息。但是,同屬於一個社會群體的受眾成員並不見得一定會對同一條媒介資訊作出同樣的反應。社會群體的特徵雖是對受眾成員產生影響的一種因素,但並非唯一的因素,而是和心理因素等一系列因素共同影響受眾的資訊接受行為的。

42、受眾的社會關係論:著重分析受眾成員日常的社會關係對其媒介資訊接收行為的影響。主要觀點有:

①媒介向社會成員提供各種資訊,但社會成員是有選擇地接收和解釋這些資訊的。

②造成社會成員有選擇的大眾傳播資訊接收行為的重要原因,在於他們的社會關係影響著他們的接收方式。

③當個人對媒介內容的選擇性決策為家庭、朋友、熟人和其他與他有關係的人所改變時,就表明上述的社會影響在產生作用。

④個人對大眾傳播媒介的注意形式和反應形式,反映出他的社會關係網路

⑤因此,大眾傳播媒介的效果既非一致的、強大的,也非直接的;個人間的相互影響極大地制約和影響著媒介效果。

社會關係論的基礎,是美國傳播學家拉扎斯菲爾德、貝雷爾森、卡茨等人的研究成果。他們的研究成果顯示:人們之間的相互影響左右受眾成員對大眾傳播資訊的反應及對創新事物作出採納與否的決策。

43、認識的連貫論(認知不和諧理論):受眾的選擇性因素,是幫助受眾成員避開與自己固有觀念不和諧的資訊的騷擾,從而保持心理平衡和認識一貫性的機制。根據這種觀點,人們有意識地選擇那些與自己的立場、觀點、信仰一致的內容,而對那些不一致的內容則不予注意、迴避或不接觸,避不開時則通過選擇性理解和解釋減少其對自己固有觀念的衝突。

44、使用與滿足理論:受眾成員往往接觸、理解並住記那些能滿足自己需要或興趣的資訊。這些資訊可能與他們原有的觀點相一致,也可能有悖於固有的觀點。

①選擇性接觸:面對著眾多的媒介資訊內容,受眾成員無法毫無選擇地被動地注意所有這些內容並對它們作出反應。他們只能根據自己的不同特點、不同需求,有選擇地使用媒介。

②選擇性理解(解釋):這是指受眾對已被接觸和感知的大眾傳媒的資訊所給予的意義,同傳播者給予的意義是否一致,而理解的程度對於勸服來說是具有決定性的。

③選擇性記憶:受成員對自己所接觸、理解的媒介資訊,並非能全部長久地印入腦海之中,而只是有篩選地記住一部分內容。

44、認識的連貫論(認知不和諧理論)的解釋:受眾的選擇性因素,是幫助受眾成員避開與自己固有觀念不和諧的資訊的騷擾,從而保持心理平衡和認識一貫性的機制。根據這種觀點,人們有意識地選擇那些與自己的立場、觀點、信仰一致的內容,而對那些不一致的內容則不予注意、迴避或不接觸,避不開時則通過選擇性理解和解釋減少其對自己固有觀念的衝突。

45、可獲得性(易得性)論的解釋:受眾成員常常選擇那些最易獲得、最易吸收的傳播內容,並且往往由於某些資訊易於獲得,自己也沒有什麼特殊理由拒不接受而記住了這些內容。(應當注意”黃金時間”的效應)

資訊的獲得性對受眾的資訊接收行為雖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是這種影響本身受到傳播環境的制約。雖然在條件相等的情況下,容易獲得的資訊較易引起受眾的注意,但不宜過於誇大可獲得性因素的影響。

46、傳播效果的雙重含義:①它指帶有說服動機的傳播行為在受傳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態度和行為的變化。②它指傳播活動尤其是報刊、廣播、電視等大眾傳播媒介的活動對受傳者和社會所產生的一切影響和結果的總體,不管這些影響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直接的還是間接的、顯在的還是潛在的。

47、傳播效果的三個層面:

①外部資訊作用於們的知覺的記憶系統,引起人們知識量的增加和知識構成的變化,屬於認知層面上的效果;

②作用於們的觀念或價值體系而引起情緒或感情的變化,屬於心理和態度層面上的效果;

③這些變化通過人們的言行表現出來,即成為行動層面上的效果。

48、常識理論、現場理論、社會科學理論:麥奎爾認為,關於大眾傳播的效果和影響問題,主要有三種理論:

①常識理論:即公眾通過日常接觸和使用傳播媒介的直接體驗而形成的一些觀點和看法。這種”理論”以輿論的形式對傳媒的活動產生影響。

②現場理論:在傳媒內部工作的人所持的觀點,包括他們對傳播活動的目的與性質的理解、資訊選擇與加工的標準、採編業務技術規程、職業道德規範。這種理論直接支配大眾傳媒的運營和日常的資訊傳播活動。

③社會科學理論:從個人、社會與媒介的三者關係出發,通過對媒介活動及其客觀結果的定量定性研究而獲得的系統知識。它影響公眾,傳媒工作者,傳播的立法、司法與行政。社會科學的傳播效果理論的基本觀點是,在確保大眾傳媒發揮強大力量推動社會發展的同時,又要對它實行社會制衡,最大限度地防止其可能造成的負面效果

49、戈爾丁認為大眾傳播的效果分為四種類型(看圖):英國學者戈爾丁以時間和意圖兩個要素相組合,將大眾傳播和效果分為四種類型:

①短期的預期效果。包括”個人的反應”和”對媒體集中宣傳報道活動的反應”兩種。前者指特定資訊在個人身上引起的認知、態度和行動的變化。後者指的是一家或多家媒介為達成特定目標而開展的說服性宣傳活動。

②短期的非預期效果。有”個人的自發反應”和”集合的自發反應”兩類。前者指個人接觸特定資訊後所發生的、與傳播者意圖無直接關係的模仿或學習行為這些行為可能是有利於社會或反社會的。後者主要指社會上許多人在同一資訊的刺激和影響下發生的集合現象。

③長期的預期效果。指就某一主題或某項事業進行的長期資訊傳播所產生的,與傳播者意圖相符的累積效果。

④長期的非預期效果。是整個傳播事業日常的、持久的傳播活動所產生的綜合效果或客觀結果。

50、大眾傳播的社會效果的三個層面:①環境認知效果。②價值形成與維護效果。③社會行為示範效果

51、傳播流程:傳播流程是指由大眾傳媒發出的資訊,經過各種中間環節,”流”向傳播物件的社會過程。代表成果有:拉扎斯菲爾德等人的《人民的選擇》,卡茲等人的《人際影響》,羅傑斯《創新及普及》等。

52、政治既有傾向:人們在接觸傳媒宣傳之前已有的政治態度。IPP指數。拉扎斯菲爾德等人提出:在人們就舉或其他政治問題作出決定之際,這種決定並不取決於一時的政治宣傳和大眾傳播,而是基本上取決於人們已有和迄今所持的政治態度。

53、選擇性接觸:受眾並不是不加區別地對待任何傳播內容,鴯更傾向於”選擇”那些與自己的既有立場、態度一致或接近的內容加以接觸;這種選擇性接觸行為更容易在強化他們的原有態度的方向上起作用,而不是導致它的改變。

54、意見領袖:在人們作出決定的過程中,有一些對他們施加個人影響的人物。

55、兩級傳播:大眾傳播的影響並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眾,而是要經過意見領袖這個中間環節,即”大眾傳播→意見領袖→一般受眾”。 _

56、說服性效果研究:受傳者的態度沿傳播者說服意圖的方向發生的變化,是一種”純效果”。

57、《人民的選擇》:是拉扎斯菲爾德等人在1940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圍繞大眾傳播的競選宣傳對選民投票意向的影響所作的一項實證調查的'研究報告。研究人員對調查資料分析後,得出了一系列理論假說。其中得出了”意見領袖”和”兩級傳播理論”理論:大眾傳播的影響並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眾,而是要經過意見領袖這個中間環節,即”大眾傳播→意見領袖→一般受眾”。

58、信源的可信性效果。傳播者決定資訊的內容,但從宣傳或說服的角度而言,不同的傳播者,人們對它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樣的。人們首先要根據傳播者本身的可信性對資訊的真偽和價值作出判斷。可信性包含兩個要素:一是傳播者的信譽,二是專業權威性。”可信性效果”的概念說明,對傳播者來說,樹立良好的形象,爭取受眾的信任是改進傳播效果的前提條件。

59、”休眠效果”。由可信性帶來的說服效果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霍夫蘭等人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高可信度信源的說服效果會出現衰減,而低可信度信源的說服效果則有上升的趨勢。低可信度信源發出的資訊,由於信源可信性的負影響,其內容本身的說服力不能得以馬上發揮,處於一種”睡眠”狀態,經過一段時間,可信性的負影響減弱或消失以後,其效果才能充分表現出來。此理論說明:信源的可信性對資訊的短期效果具有極為重要的影響,但從長期效果來說,最終起決定作用的是內容本身的說服力。 60、”一面提示”與”兩面提示”。一面提示是僅向說服的物件提示自己一方的觀點或於己有利的判斷材料。兩面提示是在提示己方觀點或有有利材料的同時,也提示對立一方的觀點或不利於自己的材料。一面提示能夠對己方觀點作集中闡述,簡潔易懂,但會使說服物件產生心理抵抗。”兩面提示”給人一種”公平”感,但理解難度增加,容易造成為對方作宣傳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