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升學>大學聯考>

上海2017年“非滬籍”大學聯考的八大出路

大學聯考 閱讀(2.54W)

2016年上海新政策的頒佈,又關閉了兩類非滬籍學生通過上海大學聯考進入象牙塔的大門。那麼,非滬籍就只能回老家大學聯考麼?以下是本站小編搜尋整理的關於上海2017年“非滬籍”大學聯考的八大出路,供參考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上海2017年“非滬籍”大學聯考的八大出路

根據上海統計局2016年資料顯示,在全市 2301.91萬常住人口中,外省市來滬常住人口為897.7萬人,佔39%。與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十年來外省市來滬常住人口增加551.21萬人,增長159.08%,平均每年增加55.12萬人,年平均增長率為9.99%。面對上海愈發擁擠的大門,依然選擇蜂擁而至。

從2014年開放異地大學聯考至今,條件越發嚴苛。

2016年新政策的頒佈,又關閉了兩類非滬籍學生通過上海大學聯考進入象牙塔的大門。

第一類學生——考生父母雙方或一方原屬上海市常住戶籍(含上海支內、支邊、支疆職工或知青),且考生須是參加本市會考並具有本市高中階段完整學習經歷的應屆生或2015年已列入本市大學聯考報名庫的歷屆畢業生(本條執行至2016年止)。

第二類學生——原持有上海市藍印戶口的本市高中階段學校應屆畢業生,由各區縣教育局(高招辦)彙總名單後送本區公安分局或縣公安局進行比對稽核,經區縣教育局稽核後方可報名(本條執行至2016年止)。

然而在這個學歷至上的社會大環境下,教育成了重中之重。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人無法忍受小縣城少得可憐的工作機會和教育資源的匱乏,似乎讓逃離北上廣變成了一個偽命題。然而上海戶口這一道高門檻卻堂而皇之的把一部分人拒之門外。

那麼,非滬籍就只能回老家大學聯考麼?小編給各位雞血家長整理了8條出路

  國際高中

選擇國際學校,無疑是減輕孩子壓力的一種手段,避免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尷尬局面。

跟直接出國讀高中比起來,每年花費要低二三十萬,學年10萬左右的學費花費也是可以承受的。而且家長也不用擔心孩子低齡出國的安全問題。對於非貴族家庭,國際高中是個不錯的選擇,當然也成為非滬籍擇校的熱門方式。

選擇哪一所國際高中,對大多數家長來說,也是非常有挑戰的事情。首先,既然選擇讀國際高中,就是選擇了未來出國留學這條路,雖然相較於出國讀高中要省不少錢,但後面的花銷還是一點都少不了的。

其次各個高中的主修課程不同,得根據自己未來的意向來決定,孩子適合學什麼專業,去哪一個國家,這些都值得家長們好好斟酌。

  藝考

選擇藝考方向對文化課要求不高,主要看專業課成績。由於對大學聯考分數要求低,回老家大學聯考也並沒有什麼大礙。

暫且不說畢業後出來有沒有那麼好混,但是看著那藝考大軍,就另很多人望而卻步,2016年報考上海戲劇學院總考生數量激增至2.6萬人,是2015年的.2.2倍,上戲表演系錄取比例甚至達到200比1。

說這是“一錘子買賣”那是不可能的,前期要培訓,要請老師,有的甚至會培訓一到兩年,這投入的時間和金錢都是無法估量的。

劉女士的女兒參加藝考,學的是播音主持。“半年的藝考培訓費用是1.5萬元,後來專門請了老師一對一輔導,每小時課時費200元,加上來回參加考試的交通和住宿等等費用,花了兩萬多”。

其實她的花費是不算多的。據瞭解,一些學音樂學表演的學生,前期培訓,單次培訓費都要好幾千,甚至上萬,如果再請老師一對一輔導,費用更高,一年花十萬都是非常正常的。

不光培訓費貴,藝術類院校的學費也很高,一般一學年都在1.5萬元以上。

一部分孩子選擇藝考也會有家人的影響這方面原因,家族內有人從事文藝工作,有人能分享經驗,成功率相較來說也會高一些。但這種方式便不是一般的草根家庭能夠負荷的。

所以藝考不易考,選擇藝考,究竟是捷徑還是險境,因人而異。

  職業教育

國中畢業生直接上大學,主要是五年一貫制大專方向,2+3的教育模式,前2年就讀高中文化課程知識,後3年就讀所選的專業,畢業後拿到大專學歷的一種捷徑,從意義上而言省了大學聯考與一年高中文化時間。目前這個教育模式被廣大高校認可,是一種比較實用性的教育方針。

然而,在大多人的慣性思維裡,選擇職業教育,就意味著選擇了用體力養活自己,意味著一輩子的低人一等,所以寧願是上一個平平無奇的本科,也不不把職業教育作為備選。對於經濟條件不富裕,無法選擇出國的非滬籍家庭來說,無意被推到了一個兩難的境地。

但事實上,上海職校的生源已經發生了質變。培養既掌握技能,又有本科文憑的應用型人才目標,吸引了越來越多會考的高分考生前去報考。而今年,上海職教體系,又誕生了不少新的中本貫通新專業。

目前,上海正在完善中職專業設定,使之與本科專業更匹配。而根據市場需求,排摸細分領域,新增個性化專業類的職業學校,將是下一步重點。

上海市教委職教處處長勞曉芸談及中職教育規劃,“比如我們現在的現代音樂學校填補了空白,接下來還有其它的專業或學校來填補空白;(我們力圖)打造一條從中職到高職到應用本科,打破天花板的升學途徑”。

花上七年時間,拿到一張本科文憑,外加幾張技師資格證,畢業後也不愁就業,這種方式對於大多數非滬籍家庭來說,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大學聯考移民

首先要強調的是,這種方法本身是違反法規的,我們也不提倡,但對於很多家庭來說,可能是最後一種選擇。

大學聯考移民移入地區分三類

1.經濟水平高且大學聯考錄取分數線低的直轄市,例如:北京、上海

2.經濟水平低且大學聯考錄取分數低的省份,例如:海南

3.海拔高、經濟和教育水平低而大學聯考錄取分數線更低的西部地區 例如:西北地區、西南地區。

  走向社會

非滬籍國中生可以選擇走向社會,大致只有兩條路。

其一是選擇自主創業,當然這是符合時代發展的主題“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可是要知道,即便是大學生創業,成功率也只有百分之十,本著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出去闖一闖固然可以,但也要考慮到失敗的風險。

其二是選擇外出打工,多數是因為家裡無法支付學費。

  成為學霸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如果你具備過人的實力,或有什麼突出的才華,可能會被學校破格錄取,當然,這種機會,當然是留給那些優中之優的學生們。

可是,要知道,成為“尖子生”是一件多困難的事。數一數下來,每年整個上海能有這種待遇的學生真也是沒有幾個,萬里挑一,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

  等待回原籍

這是最不需要折騰的一種方式,按部就班上學,然後回原籍考試,但是結果,我們可以想象,在應試教育的條件下,不同的城市也就意味著不同的知識範圍和重點,學習內容和考試內容不符,孩子能考出什麼樣的成績,也可想而知了

人嘛,就是趨利避害的。對很多人來說,留在上海就意味著更好的資源,更好的環境和更高的收入。但是非滬籍的漫漫長路有多難走,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清楚。

  但就像以前看過的一句話:

“得多弱的人,才會被一本戶口本壓制一生啊!”

上海戶口,的確是個坎兒沒錯,但是,一個優秀的孩子,並不會因為這而被人當成異類。

只有實力,才是孩子終身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