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企業管理>高層研修>

中國企業怎樣才能更高效?

高層研修 閱讀(2.39W)

中國企業怎樣才能更高效?看看本文作者是如何解答這一問題的。

中國企業怎樣才能更高效?

對於企業而言,面對挑戰已不再是單純依靠降低成本就可以應對的。如果企業希望保持盈利性增長,就必須在管理方式、運營實踐、科技運用以及業務創新等方面推行更深化和更持久的改善。

  市場環境概況

  企業仍然保持盈利

大部分在華企業仍然保持盈利狀態,這表明中國經濟還在穩健發展。在參與調查的企業中,僅有3%的受訪者表示上一個財政年度處於虧損狀態。

受訪企業的平均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率竟達到20.9% 。然而不同企業的財務績效卻存在巨大差異。排名前10%的企業,其平均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率高達40% ,相比之下排名後10%的,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率則只有5%。

從企業所有制來看,外資企業的盈利水平最高——排在10%的外資企業,其平均EBITDA率達到44% 。與此相反合資企業的財務績效最不理想。

從行業分佈來看,醫療保健行業擁有最高的利潤率,其平均EBITDA率達到25.2% ,緊隨其後的則是金融服務領域,科技產業次之。然而受產能過剩等問題所累,工業品部門的財務績 效最 差,平均EBITDA率只有16.2% 。也許最顯著的結果在於,調查揭示了同一行業領域中各個企業在財務績效方面的巨大差異——存在一組績效較差的“長尾”企業。考慮到目前各個行業的內部競爭 日益加劇,我們認為上述差距在未來24個月中還會繼續增大。

  企業關注盈利性增長

總而言之,受訪企業對中國未來幾年的國內潛在需求仍然保持樂觀,並將繼續把收入增長作為重要目標。事實上,2013年很可能成為中國經濟向“消費導向”轉型之元年,即以國內消費取代投資和出口,為經濟增長做出更多貢獻。

在被問及未來24個月中,下列哪些方面對企業盈利能力的影響最大時,幾乎有過半的受訪者提及將業務拓展到更有利潤的市場,受訪者認為第二重要的影響因素是提高生產率。

  利潤率面臨更大壓力

利潤率面臨持續增加的壓力也是生產率備受關注的原因之一。幾乎一半的受訪者表示與過去兩年相比,所在企業的利潤率有所下降。而表示利潤率增加的受訪企業只有上述企業的一半。

在絕大多數行業中,企業正面臨收入增長放緩和成本性通脹居高不下的雙重壓力,導致利潤空間受到嚴重擠壓。外資企業對此的感受最為深刻。即便是對較少 受國際貿易影響的國有企業,儘管他們所處的競爭環境沒有那樣激烈,總體情況優於其他型別企業,但仍有42% 的受訪者表示所在企業的利潤率有所下降。

基於行業分析我們發現,服務行業的表現普遍優異,其中包括醫療保健和金融服務。服務領域的就業率已經連續四年穩步上升,並且在將來一段時間內還會得益於政府對第三產業的扶持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

當前的經濟增長放緩似乎對工業部門打擊最大,特別是電信、工業品和消費品行業。產能過剩已成為巨大難題,為此很多企業不得不通過下調商品價格來解決。

結構性增長放緩無疑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利潤率的下降,不斷上升的成本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除了眾所周知的勞動力成本正在以每年兩位數的速度上漲之外,原材料成本也呈上升趨勢,這在能源和食品行業尤為突出。

我們認為成本性通脹在未來可預見的一段時間中將保持常態。這一點已得到了充分證實——政府明確表示將大幅提高人均年收入,並逐步提高最低工資標準。

能源行業的定價機制改革將從天然氣和電煤入手,意味著所有企業在能源消耗方面的成本即將上漲。更嚴格的環境保護監管體系也會為能源密集型企業和高汙 染行業增加新的成本, 最終通過行業的整體供應鏈產生連鎖反應。例如國務院已經公佈了有關2013年石油企業在全國範圍內提供清潔燃料的時間表,這預示所有行業都將面臨更高的運 輸成本。

期待已久的利率自由化改革很可能會給當前易於獲取信貸的企業帶來更高的融資成本。另一方面槓桿率過高的企業可能面臨融資困境,卻又不得不適應更為緊縮的信貸壞境。

  企業轉嫁成本上漲的空間十分有限

受訪者普遍認為,企業將成本上漲轉嫁給消費者的空間十分有限。也許是因為市場競爭異常激烈,58%的受訪者預計只有20% 或更少的成本上漲會被轉嫁給終端消費者。僅有5%的受訪者認為能將預計上漲的'所有成本轉嫁給終端消費者。

相對於其他所有制企業,國有企業則認為他們更不可能轉嫁成本。這也許是因為在諸如公共事業領域中,國有企業的定價權很有限,特別是當它們面對家庭使用者的時候。

總而言之,就企業能在多大程度上轉嫁成本上漲的問題而言,行業差異微乎其微。

從長遠來看,成本上漲對國家而言不無裨益,因為它會促進經濟執行的整體效率。然而在中短期內,大多數企業要想維持利潤率,就必須大幅提高生產率,否則只能將市場份額拱手相讓。

  生產率問題亟待改善

受訪企業深知,在當前經濟環境下,為了保持領先地位就必須持續且積極地提高生產率。各個行業和各類企業的首席高管和經理們對此表示贊同——生產率的重要性與日俱增。

九成受訪者提到,在過去兩年內企業對提高生產率的重視程度不斷增加。更有73%的受訪者認為在未來1~3年內,提高生產率對企業的業績而言“極其重要”或“非常重要”。

  企業在提高生產率方面的能力

成功提高生產率必須改變業務的運營方式。關鍵在於針對以下三個問題發展適當的能力:

提高勞動生產率:

隨著勞動力成本上升,企業必須確保升級相關技術,使整條供應鏈的運營效率最大化,並通過恰當的激勵提高員工積極性。

改善投資回報:

過度投資是普遍的經濟現象。對於那些過去依靠低利率信貸和現成外商投資的企業,如今在投資時應該更具針對性,因為過去的那些融資優勢正在逐漸衰退。

保證質量和安全性:

隨著中國消費者變得更加富有,他們對於質量和安全的要求也將上升到國際水平。成本固然重要,但是企業應該認識到當市場成熟時,消費者對產品和服務的期望值也會上升。

  中國企業的運營實踐

基於安永在全球和中國的諮詢服務經驗,全面定義了30項核心業務和運營實踐,進而將其劃分為六個主要競爭領域,涵蓋從流程改進到技術支援的整體戰略領域。簡而言之,這些運營實踐是企業改善運營效率和提高生產率的關鍵槓桿。

  按企業所有制分佈進行比較

本土企業依舊落後,但差距正在縮小。

外資企業在運營實踐方面的表現仍然勝過國內同行,但差距並不十分明顯。事實上超過1/4的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認為,其在整體運營效率方面至少與外資企業的平均水平持平,甚至更優。

這是一個重要的發現,我們認為情況很可能是這樣的:在過去10年中,國內企業不斷趕超,在某種程度上縮小了運營實踐水平在不同企業間的差距,並實現 趨同。許多國內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已經發展到有能力引進現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技術。哪怕像輕工業這樣的出口導向型行業,也在與外資企業的競爭中受益匪 淺。隨著管理人員和員工在不同所有制企業間的流動,知識的轉移變得簡單而普遍。

  按行業分佈進行比較

從運營實踐的角度出發,表現最好的是高階行業,例如金融服務業和電信業。另外還包括高競爭性行業,如工業品製造商他們就不得不盡最大努力提高運營效率。

平均而言國有企業主導的行業在運營實踐方面的表現較為遜色。這些行業包括原材料和公共事業,而消費者服務行業的總體表現更遜一籌。因此對於整體經濟而言,在上述行業中以提高生產率為目標進行運營改進將會受益良多。

各行業內部的運營績效也千差萬別,這意味著落後企業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其中在消費品行業和醫療保健行業中,排名前10%和倒數10% 的企業在運營績效上的差距最大,這也可能從另一方面反映出近期在上述行業頻繁湧現新公司的原因。

  改革正當時

  盈利性增長沒有捷徑

企業在某一運營實踐方面的優異表現並不代表其利潤率也會令人滿意。然而調查中盈利能力最強的企業,在平衡各競爭領域方面也處理的相當有效。能否實現適當的平衡取決於企業的行業細分、自身的發展階段或其他特定情況。

成功企業的共同特質在於他們為提高生產率制定了一系列系統的、全面的戰略,既為生產率提高奠定基礎又能相得益彰。簡而言之,他們制定並且實施了一個清晰的變革計劃。

上述能力是企業可持續優勢的一種體現,但是隨著未來幾年競爭的愈演愈烈,即便是成功企業也必須突破現狀,將這種能力發展到更高水平。言外之意,企業必須擺脫過去那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零散式改進方式,轉向更為積極進取的、以轉型為導向的變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