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培訓>普通話>

播音主持普通話口語朗讀訓練技巧

普通話 閱讀(9.91K)

朗讀的目的是要把文字的文字用聲音清晰的傳達給受者。使受眾通過聲音文字,來理解作品。朗誦則是把文字背後的情感意念載入到聲音中傳達給受眾。使受眾通過聲音在情緒感染中,接受作品。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播音主持普通話口語朗讀訓練技巧,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播音主持普通話口語朗讀訓練技巧

  一、朗讀與朗誦的共同特點

1 都是以文字語言為依據。文字是朗讀與朗誦者的憑藉和出發點,沒有文字語言,朗讀或朗誦也就失去了意義,或者便不再是朗讀或朗誦,而是別的什麼有聲語言了。如《再別康橋》中的句子“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就不能將“輕輕”改為“悄悄”。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中的“悄悄”又不能改為“輕輕”。如果改動了,就使作者的創作意圖變了,味道也變了。

2 表達手段相同。朗讀與朗誦時,一方面都要深刻透徹地把握作品的內容,另一方面,都要合理地運用各種藝術手段,準確地表達作品的內在含義。常用的基本表達手段有:停頓、重音、語氣、語調、節奏等。

3 靈活性。把文字作品轉變為有聲語言,有極大的複雜性與靈活性,文字語言和相應的有聲語言除了在字句上的對應,更重要的是聲音形式。恰恰是這聲音形式,瞬息萬變,稍縱即逝,同一篇文字作品,由同一個人朗讀或朗誦出來,第二遍與第一遍比較就會有很多差異。這是文字作品內容、形式,朗讀或朗誦時的環境、氛圍、心情等的豐富多彩、千變萬化造成的,這也正表現了音聲性“成於外而化乎內”的生命活力。

4 欣賞性。朗讀與朗誦都是在審美層次上的交流,而不、是日常的交際。因此“誦讀”與“講談”是有區別的。張頌教授曾指出:“讓語言內涵與聲音形式的有機變化進入有機融合的深處,使廣大聽眾、觀眾在有限的時間裡進入有限的空間,既獲得眾多的資訊,又獲得情操的陶冶,直覺的資訊是美的,資訊所顯示的大千世界也是美的。那聲音欣然走入敞開的心扉,息息相通,沒有阻礙。”

  二、朗讀與朗誦的區別

1 表達目的不同。朗讀的目的是要把文字的文字用聲音清晰的傳達給受者。使受眾通過聲音文字,來理解作品。朗誦則是把文字背後的情感意念載入到聲音中傳達給受眾。使受眾通過聲音在情緒感染中,接受作品。

2 文字範圍不同。“朗讀的應用範圍是相當廣泛的,幼兒啟蒙,語文教學,念信讀報,宣讀論文、講稿,念劇本、歌詞,都離不開朗讀的應用。”而朗誦則單指

對文學作品的音聲化處理。其內容多以詩歌和散文為主,也有小說、臺詞、故事、寓言等。一般說來,抒情色彩較濃的文學作品適宜作為朗誦的文字,另外,在選擇文字時還要兼顧到朗誦者的性別、年齡、個性特徵及音色等因素。一個文弱且音域狹窄的少女不宜選粗獷的“滿江紅”,一個豪情萬丈、聲如洪鐘的鐵血男兒朗誦李清照的早期詞作也是不大相宜的。

3 身份與物件感不同。朗讀是一種轉述,朗讀者對於聽眾是一種作品的介紹、傳播者的身份,對作品中的人物語言是二度轉述,同時,朗讀的情感變化相對較小。而朗誦是一種基於文字的藝術再創作,相對於文字而言,朗誦者的'音聲作品是另一件獨立的藝術品,具備獨立的審美欣賞性,朗誦者對於聽眾而言是藝術表演者,他要以自己的藝術創作征服觀眾,雖然觀眾對於文字作品可能已經很熟悉了,但仍然會陶醉於朗誦者的音聲表達方式之中。

4 表現程度不同。“朗讀者只能在原作的制約下,給以技巧性的音聲化,即在停連、重音、語氣、節奏等方面進行藝術加工,以便從有聲語言中準確、鮮明、生動地體現出原作的基本精神,表達出原作的獨特風貌。”而朗誦則依據文字內容的需要,在音色、重音、停連等技巧的處理上變化都大得多,並且在修辭的幅度、力度上較之朗讀也要重得多。朗誦的要求比朗讀要高,它除運用聲音外,還要藉助眼神、手勢等體態語幫助表達作品感情,引起聽眾共鳴。另外,朗讀對聲音的要求是接近自然的,本色化,生活化的,它注重於吐字清晰,聲音圓潤,停頓及聲音的高低對比可以根據表述需要而有所變化,但不宜有太大變化。朗誦對聲音的再現要求則是風格化,個性化,甚至可以是戲劇化的。它要求朗誦者將自己對作品的體會,通過語速的急緩,音色的調整,以及音量的大小,節奏的變換等多方面的變化,凝結成一種獨特的藝術感染力,深入並撼動聽眾的心靈。就拿語速來說,朗誦的速度要與作品的思想內容緊密聯絡。一般說來,表示熱烈,歡快、緊張的內容時速度快一些;表示平靜、悲傷、追憶的內容時速度慢一些。而一般的敘述、說明、議論則用中速。似《雷雨》中周樸園和魯侍萍的對話為例,朗誦時應根據人物心情的變化不斷地調整語速。如:

“周:梅家的一個年輕小姐,很賢慧,也很規矩。有一天夜裡,忽然地投水死了。後來,後來――你知道嗎?(語速應慢。周樸園故作閒談狀,為了探聽一些情況。

魯:這個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個,她手裡抱著一個剛生下三天的男孩,聽人說她生前是不規矩的。(侍萍邊面憶悲痛的往事,還要極力地剋制怨憤,以免被周樸園認出來。所

以此處內心掙扎極大,語速應慢。)

魯:我前幾天還見著她!

周:什麼?她就在這兒?此地?(快速。表現周樸園的驚訝與緊張)

魯:老爺,您想見一見她麼?(用一種故意試探的口氣,語速慢。)

周:不,不,不用。(快速。表現周樸園的慌亂與心虛。)

周:我看過去的事不必再提了吧。(掩飾內心的慌,亂,故作鎮定。)

魯:我要提,我要提,我悶了三十年了!(快速,表現情緒的極致以至於進發。)”

5 表達語態不同。朗讀和朗誦都是以聲音為主要傳達手段。除運用聲音外,朗讀和朗誦都會有相應的動作表情,不同的是,朗讀的動作表情有轉述者的特點,是隨意的、生活化的。而朗誦的動作表情則是角色的表演性動作表情,要求在朗誦過程中,形體,態勢,表情,眼神的和諧統一,協調配合。雖不同於戲劇表演但朗誦對於朗讀而言更具表演狀態,朗誦者調動起自身乃至環境的全部表達能力:音聲、表情、動作、目光,甚至是服裝、光線、佈景,一同參與到藝術創作當中來,以強化朗誦語言的藝術感染力,使朗誦成為一種精美的行為藝術品。總之,“朗讀是朗誦進行藝術加工的基礎,朗誦是朗讀藝術加工後的提高。”

  三、如何更好地完成朗讀與朗誦?

1 口腔控制方面。首先是吐字,吐字的技巧不僅關係到音節的清晰度,而且關係到聲音的圓潤、飽滿。進行作品的表達時,要熟悉每個音節聲母、韻母、聲調,按照它們的標準音來發音。要有一定力度和時值,每個音素都要到位。其次是發音,朗讀者的嗓音應該是柔和、動聽和富於表現力、的。而對於朗誦來講,它對聲音與氣息的要求則更高。因此,要注意保護自己的嗓子,提高自己對嗓音的控制和調節能力。還要注意調節共鳴,這是使音色柔和、響亮、動聽的重要技巧。再次是氣息,學會自如地控制自己的呼吸非常重要,因為這樣發出來的音堅實有力,音質優美,而且傳送得較遠,朗讀也需要有較充足的氣流。

2 準確把握作品內容。要全面、細緻地備稿,深入瞭解作品的寫作意圖、中心思想,透徹地理解其內在含義,這也是作品朗讀與朗誦的重要前提和基礎。如果在創作時不仔細揣度作品而任意處理,就容易產生錯誤的理解。如賀敬之《雷鋒之歌》中的一句:“來呵!讓我們緊緊挽住雷鋒的這三條刀傷的手臂吧!”有人在“三條”之後略作停頓,就會給聽眾造成“三條手臂”的錯覺,影響理解的正確性。

3 掌握駕馭稿件的技巧。要注意表達時的停頓,重音,語速,語調等等的變化,做到聲、情、氣的和諧統一。朗讀或朗誦者面對文字作品,無論是在分析理解作品時,還是在進行表達時,都必須對文字詞語產生相應的感受,從而更完美地表現作品。如紀弦的《一片槐樹葉》中:“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最珍奇,最可/寶貴的一片,而又是/最使人傷心,最使人/流淚的一片,薄薄的,乾的,淺灰黃色的/槐樹葉。”唸到“美”、“寶貴”時字音要適當延長,突出重音,使聽眾能感覺出對這片槐樹葉的喜愛與珍惜。,而“傷心”、“流淚”則應慢慢由實聲轉為虛聲,體現內心的傷感。“薄薄的,乾的”語速緩慢、輕盈的處理,一是這片槐樹葉的真實描寫,表現出’放置時間的久遠,二是表達出對這片槐樹葉的深情。而最後,對“槐樹葉”的處理,聲音應漸延,表示思緒的慢慢展開,回憶漸漸清晰、豐富。這樣的一片槐樹葉使詩人睹物生情,傷感之情溢於言衰。

4 適當運用態勢語。朗讀時沒有對眼神、手勢、服飾等有明確的要求,但朗誦時常常伴隨有手勢、姿態等體態語,這裡要說明的是,朗誦時的姿態或手勢不能過多。畢竟,朗誦不同於表演,朗誦者直接交流的物件是受眾,他主要是通過聲音把感情傳達給受眾,引起共鳴。手勢、表情等只不過是幫助表達感情的輔助語言,過多、頻繁會顯得雜亂,影響主題的表情達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