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留學>留學美國>

論孩子在美國留學家長關心基本問題

留學美國 閱讀(1.58W)

每年到了申請的季節,總會有申請者詢問關於申請的各種問題。然而,比這些申請者更為擔憂的,是他們的父母。很多家長在孩子還在上高一甚至上七年級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思考留學的利弊。去美國留學,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決定,而往往是一個家庭思量許久做出的決定。對於家長來說,除了申請美國本身這個問題,更關心的也許是:

論孩子在美國留學家長關心基本問題

孩子到底要不要出國讀書?

花這麼多錢給孩子去美國留學值不值得?

國外危險麼?

留學的資金大概要準備多少啊?

作為孩子的父母,我能在孩子的申請中幫到什麼忙麼?

所以我們這裡也專門挑了家長最常提到的幾個問題,從我們的角度,來談談想法。

1. 如果孩子英語不好,那麼能出國留學麼?能跟的上麼?

一般來說,收到一個學校的錄取通知書,代表學校認可孩子的能力,語言上應該也不會有很大障礙。剛進入大一的時候課業難度會比較小,是個很好的適應過程。剛到美國可能語言上會有一些不適應,包括課堂聽講,小組討論,閱讀專業書以及和當地人交流。會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新的語言環境,這段時間需要做出努力。

無論英語好與不好,都是大學前的奠基工作。即便在中學時候英語很好,甚至不少學生高中有出國交流的經驗,也會需要適應大學新的語言文化環境。每一個學生都要去適應,難易程度會和英語功底相關。基本來說,如果順利通過了托福考試、SAT考試,那麼語言是可以跟的上的。進入大學以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英語實力選擇課程,英語比較弱的建議不要在一進校就選擇各種文學類課程,以免閱讀寫作能力跟不上。總體而言,語言能力弱會有些吃力,但是下功夫也是可以補上的。

2. 美國的衣食住行如何?能放心麼?

美國總體的生活質量是非常有保證的,具體情況和學校所在的地域有很大關聯。美國伙食質量大部分時候沒有什麼問題。飲食文化和國內差別較大,學生為了營養需要去適應美國的伙食,諸如薩拉,水煮蔬菜。自己住校外的話,大多數時候也沒有空天天燒飯,學校周圍一般都會有很多餐館,可以供學生改善伙食。

在鎮上的學校,交通會相應不方便,出行會比較麻煩。去大一點的城鎮的都要坐很久的車外出,甚至買東西都很不方便,而且生活會比較無趣,不少學校整個小鎮就一個學校,非常安逸但是長久也會比較膩煩。剛到學校可以找本校的學姐學長予以幫助,習慣以後就會容易適應。住宿的話,住校和自己租房都可以選擇,根據個人選擇,條件都還不錯。城市裡的學校交通方便,娛樂設施較多。相對物價也較高,花銷較大。

3. 孩子的自制力和自理能力不高,是不是不適合本科階段出國?

每一個孩子都是從依偎在父母的羽翼下開始成長的。很多孩子出國留學以前依賴性較強,自我管理能力較弱,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生活閱歷的豐富,都會逐步改進。在美國獨立生活是一定會經歷很多挫折和各種艱難的出境,從而鍛鍊孩子的毅力和處理問題的能力。不論是在國內大學還是美國大學,同樣要面對離開父母離開家的境況,大學生活必然會對孩子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戰。大學是一個強調自主學習的階段,可能會更高的要求了自制力和自理能力,孩子和家長應該去適應這種新的要求,即便是在開始的時候有一些艱難,過一段時間是會有進步的。

美國大學的節奏很快,考試作業論文活動等等量非常大,而且安排的非常緊湊,相比在國內讀大學可能會壓力更大。對自制力差的孩子來說是一種考驗,如果不能夠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可能會影響睡眠健康等等方面的問題。所以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適合自己的課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同時,對於自制力和自理能力較弱的孩子,父母需要慎重考慮將孩子送到國外唸書之後,遠離父母的關照,是否能完成學業並且健康生活。

4. 孩子本科出國讀書還是研究生出國合適?

本科是出國讀還是在國內讀各有利弊,不能一概而論。選擇最適合孩子的路是比較穩妥的,其中要考慮各方面因素,諸如孩子的喜好,個人性格,未來的發展方向,家庭條件,在美國能申請到的學校和在國內能申請到的學校。

本科出國讀書較研究生出國會更容易融入美國的文化環境。本科學生在美國四年語言上會比研究生出國佔有很大優勢,在生活上也會比較容易適應。此外就是思想上,本科出國比較容易接受美國觀念,在大學本科孩子開始思考各種問題的時候,能夠有更多的想法和選擇。剛剛步入大學,孩子會對很多問題進行思考,包括未來的發展和個人追求。研究生出國大部分思想上已經定性,會比較難以接受美國式的理念以及新的思想,而且由於其專業性比較強,研究生所接觸的人群會比本科要少一些。

5. 出國的費用如何?孩子在外面能打工掙錢麼?獎學金能給多少?

美國的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最貴的國家之一。一般私立大學每年的學費加生活費至少有5,6萬美元。加上往返飛機票,生活不是太節儉的情況下的玩樂、旅遊等個人支出,少說要有7萬美元。在公立大學讀書,少說也要5萬美元。總的說來,在沒有獎學金的情況下,父母需要為孩子準備每年35 到 45 萬人民幣的資金支援。

減少家庭的負擔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打工,一種是獎學金。按照美國法律,外籍學生是無法於就讀期間在校外工作的,所以一般來說學生只能接受學校僱傭,做一些按照最低工資水平發薪水的校內工作。在這裡我們建議爭取找到助教或者研究助理的工作。這種型別的工作可以讓自己深入瞭解某個學科,並且和教授保持良好關係。然後,由於美國各州最低工資一般只有7到8美元每小時,校內工所能帶來的財政緩解可謂杯水車薪。更具有實際意義的是獎學金。

6. 申請的大致時間表是什麼?家裡面什麼時候開始提前準備資金?

早期申請 (Early Decision)的申請截止日期一般在10,11月份,錄取通知發放一般在12月份。普通申請的截止日期一般在1,2月份,錄取發放一般在3,4月份。4,5月份是與被推遲錄取(waitlist)的學校討價還價的時候。到了六月份,所有申請工作應該就結束了。所以說,從高三的10月到來年的5月份這一共約7個月的時間,都可以算是申請季。

可以想見,在申請季來臨之前許多材料其實已經準備好了。我們建議,在10月份之前應該把所需要的考試,例如託福和SAT需要至少考過一次;選校過程應該已經結束;一些最主要的課外活動應該已經完成或者已經做出了重要成績;推薦信的作者應該已被鎖定;當然,在10月份之前家裡應該已經為孩子教育撥出了資金,並且對四年的資金安排有了明確思路。

同時向多所學校送出上百份檔案是十分繁忙的。因此在10月份往後,全部精力應該花在材料的製作整合中。

7. 和國內大學相比,在美國學到的東西多麼?

教學質量的差異是許多中國學生選擇赴美留學的重要原因。多年來,經過大規模的擴招,也因為大學行政化的體制弊病,中國大學教學質量層次不齊、濫竽充數的現象已經越來越明顯。從最基本的角度上講,教授應該關心學生是否真的學到了東西,獲得了新的思想。然而今日中國的高等教育竟然很難找到這樣的教授。在美國,這卻是奉行了幾個世紀的教育操守。很多留學生都可以回憶出大學老師如何仔細的批改論文的一詞一句。課堂上教授與學生熱情討論、共同發掘也是常見的'一景。毫不含糊地說,相比絕大多數中國大學,在美國大學能真正學到更多東西。

8. 在美國選啥專業好?文科生有優勢還是理科生有優勢啊?

中國留學生中比較喜歡選修的專業一個是和錢有關的,例如經濟、金融、會計;還有一個是和數字打交道比較多的,如數學和工程。經濟金融專業學生一般畢業後希望從事投行、諮詢、銀行等起薪較高的工作。工程類學生中也有跳入金融領域的,憑著工程文聘在跨國公司裡工作也較為方便。還有較為少數的中國留學生修歷史,哲學,物理等較為冷門,與工作關係不是那麼緊密的職業。我們主張大學生應該儘量將大學四年作為嘗試新鮮事物的舞臺,學生應該更加遵循個人的興趣,不用太較真於專業和職業的關係。因為其實在職場上您孩子學的學科是次要的,僱主真正需要考驗的是孩子的思維能力和做事能力,而這些能力並不是靠從眾隨大流就可以學習到的。如果真的將職業規劃作為重要目標,建議多學一點門檻較高的硬性課程內容,例如第二外語,計算機,工程等。

9. 怎麼樣的小孩能上名校?那些優秀小孩是怎麼上到哈佛的?我們家小孩能申請上名校麼?

多樣性是美國大學招生的重要原則。美國大學認為,只有在一個多樣性強的校園裡,學生才能從學校氛圍裡學到更多東西。因此美國的大學,尤其是所謂的名校,非常關注錄取的每一個學生能不能給這個學校帶來新的不可替代的東西。能上名校的孩子並不需要最頂尖的考試成績(一般成績只要中偏上就足夠了),但是他們必須得有非常突出的特質。

多突出的特質才是“非常突出”呢?設想,每年全世界各地都有最優秀的孩子申請那幾所所謂的名校,相當於數百萬人搶奪頂多幾萬個機會。要在這種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那必須是在某個方面有很大建樹,有很深刻的參與,產生很多思考的。打個比方,可能單單做模聯是不夠的,因為做模聯的人有很多。而那些一次模聯大會的發起人就比普通的模聯代表更有發言權。再打個比方,做一個小記者是不夠的,因為做小記者的人太多,可是如果您的孩子花了許多時間,寫了一篇十分深入專業的報道,得到了全國範圍的關注,甚至推動一些變化,那這個就非常有競爭力了。

當然,光有牛氣沖天的簡歷,只是一切的第一步。同樣重要的是您的孩子如何去呈現自己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