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計算機>計算機應用>

計算機應用及維護試題及答案

計算機應用 閱讀(1.53W)

  一、簡答題

計算機應用及維護試題及答案

一個全面綜合的商業企業管理系統按職能可分為哪六個子系統?答:(1)市場銷售子系統;(2)商品訂貨管理子系統;(3)商品庫存子系統;(4)財務會計子系統;(5)商品物價資訊子系統;(6)勞動人事子系統。

常見的以資料結構型別命名的資料模型有哪幾種?答:常見的以資料結構型別命名的資料模型有四種:(1)層次模型;(2)網狀模型;(3)關係模型;(4)面向物件模型。

在可行性分析中,如何進行技術的可行性分析?答:(1)評價總體方案所提出的技術條件(如計算機硬體、軟體配置等)能否滿足新系統目標的要求。(2)對達到新系統目標的技術難點和解決方法的可行性進行分析。(3)分析開發和維護系統的技術力量,不僅考慮技術人員的數量,更應考慮經驗和水平。

簡要回答分解以業務為中心結構模組的方法。答:可以將之分解為一個檢查業務模型的模組和一個排程模組,根據不同的業務型別,排程模組呼叫不同的下層模組,進行不同的處理。

簡要回答系統測試的兩種常用方法。答:(1)黑盒法,又稱為功能測試,在完全不考慮程式內部結構和特性的情況下,測試軟體的外部特徵;(2)白盒法,又稱為結構測試,按照程式的內部結構和處理邏輯來設計測試用例,對軟體的邏輯路徑及過程進行測試。

簡述電子商務的特點。答:(1)提供全球性商務服務;(2)高效、快捷;(3)加強客戶關係管理;(4)提高服務質量;(5)需要與管理資訊系統相結合。

簡述按系統整體性原則開發的步驟。答:(1)先確定邏輯模型,再設計物理模型;(2)詳細瞭解原系統資訊處理過程,得出原系統物理模型;(3)對原系統物理模型進行綜合和抽象,提出原系統邏輯模型;(4)對原系統邏輯模型進行改進和完善,形成新系統邏輯模型;(5)建立新系統的物理模型。

在系統分析階段需要對資料處理過程做功能分析。請說明功能分析的分類和主要分析方法。答:有三類:輸入輸出處理、算術運算、邏輯判斷。輸入輸出處理通過物理設計解決,算術運算用數學方法解決,邏輯判斷用決策樹(或決策表或結構化語言)等描述。

一般使用何種技術進行輸入程式碼的校驗?並簡述其處理過程。

答:在原有程式碼基礎上增加校驗碼,校驗碼由事先規定的演算法構成,使校驗碼成為程式碼的組成部分,輸入程式碼時系統自動驗證校驗碼,系統接受驗證通過的程式碼。

簡述系統執行管理制度的主要內容。答:(1)系統操作員操作制度;(2)子系統操作員操作制度;(3)計算機機房管理制度;(4)文件管理制度;(5)應用軟體維護制度。

簡述在Visual FoxPro中主控程式的作用。答:(1)用來設定應用系統的操作環境;(2)控制和呼叫使用者初始介面;(3)是啟動事件迴圈的最高一級程式;(4)在結束系統執行時,也負責關閉應用系統,結束事件迴圈;(5)恢復Visual FoxPro系統初始環境的工作。

說明結構化設計與系統可修改性之間的關係。答:(1)系統可修改性與系統結構關係密切;(2)組成系統的各部分之間有資訊聯絡;(3)合理的物理結構可以使各部分間波動效應降到最低;(4)系統的結構複雜,需要合理的物理結構;(5)結構化設計可以提高系統的可修改性。

說明決策樹在系統功能描述中的作用和特點。答:作用:(1)是一種樹狀圖形工具;(2)可對資料流程圖中處理過程的邏輯判斷功能進行描述;(3)可以描述多種策略和條件下的處理關係。特點:(1)優點是清晰、直觀;(2)缺點是條件較多且相互組合時,描述不夠清楚。

簡述計算機輔助軟體工程(CASE)的作用。答:(1)能實現一個具有快速響應、專用資源和早期查錯功能的互動式開發壞境;(2)對系統幵發和維護過程中各個環節實現自動化;(3)通過強有力的圖形介面,實現直觀的程式設計。

試述戰術資訊的特點及主要內容。答:特點:供企業中級管理人員完成大量計劃編制、資源分配等工作時使用。主要內容:(1)系統內部各種固定資訊;(2)歷史情況與現狀資訊;(3)部分具體的外部資訊。

簡述“企業組織之間的虛擬化”。答:具有不同功能的多個企業,為了實現共同目標,圍繞一個核心,以信任和契約為基礎,通過網路聯結成一種臨時的合作組織。

簡述系統自行開發方式的優、缺點。答:優點:使用者需求可以得到充分滿足;系統維護容易;可鍛鍊本企業計算機開發應用的隊伍。缺點:系統開發週期一般較長;難於擺脫本企業習慣的管理方式;企業內部的開發費用高。

系統分析過程為什麼要對資料流程圖進行分層?答:系統本身具有複雜性和層次性;有利於自上而下地描述系統的邏輯結構;為設計人員準確地定義各個部分提供了模板;便於不同層次的業務人員進行交流。

簡述結構化設計的要點。答:將系統按一定規劃分成相對獨立的模組;模組的劃分由頂向下,逐步求精;模組要正確完成自身的功能,儘量簡化模組之間的聯絡;上層模組可分解為下層模組;模組可用順序結構、選擇(判斷)結構、迴圈(重複)結構三種基本形式。

簡述程式設計工作的依據和任務。答:根據系統說明書,關於模組的詳細描述和處理過程的描述,選擇適合的計算機語言編制程式程式碼。

簡述在系統實施階段系統直接切換方式的含義及其優缺點。答:在確定新系統執行準確無誤後,用新系統直接替換老系統,終止老系統執行,中間沒有過渡階段。優點:節省人員和裝置費用;確定:風險大。

簡述在系統總體結構設計中,物理模型設計的基本要求。答:根據系統分析的邏輯模型,設計應用軟體系統的物理結構,必須符合邏輯模型的要求,能夠完成邏輯模型所規定的資訊處理功能。

簡述系統分析報告的主要內容。答:指出原系統的狀況和問題,闡述新系統的.目標,說明新系統的邏輯設計內容,提出有關新系統方案的比較。

簡述採用軟體購買方式的主要優缺點。答:優點:軟體產品的可靠性、穩定性高,反映了先進的企業管理思想,開發週期短,費用比較低。缺點:系統實施費用較高,系統維護較困難。

試解釋3C的含義及與企業扁平化的關係。答:3C是競爭、顧客、變化。在3C的環境下,企業實現了資訊的共享和整合管理,傳統管理的方式被打破,增加了管理者的控制幅度,減少了組織的層次。

簡述如何實施供應鏈管理。答:通過供應鏈圍繞核心企業形成一個範圍更廣的企業結構,它包含所有加盟的節點企業,從原材料的加工開始,經過鏈中不同企業的製造、加工、裝配、分銷、零售等過程直到終端使用者。

按照規模和效能可以將計算機分為哪幾類?答:根據規模和效能可以將計算機分為如下幾類:(1)巨型機;(2)小巨型機;(3)大型機、中型機;(4)小型機;(5)個人機,也叫微型計算機;(6)工作站。

簡述企業資訊系統的執行性規劃(又稱開發規劃)的主要內容。答:(1)系統目標與範圍的描述;(2)系統執行環境描述;(3)資訊系統的硬體與系統軟體配置;(4)系統開發計劃。

簡要回答在利用Visual FoxPro建立資料表結構時,對數值型欄位應輸入哪些內容?答:為了防止錯誤發生,可以指定該欄位為“空值”欄位,輸入記錄時,若不向該欄位輸入資料,則欄位輸入資料,則欄位值顯示為“空”,而非0值。

簡述程式錯誤的分類。答:(1)語言錯誤:通常因程式設計人員對程式設計語言的理解不夠,或程式設計基本功不紮實造成的結果;(2)系統錯誤:由於計算機硬體、軟體引起的錯誤;(3)邏輯錯誤:指那些雖然不違反系統規則,但是卻不合邏輯或不合題目語義的錯誤。

簡述系統重新組合技術的處理過程。答:當系統發生故障後,為使系統部分恢復或完全恢復,自動將故障裝置停用或替換,在可恢復的系統上啟用資料庫的後備資料,根據資料處理過程記錄,將資料恢復到故障發生前的狀態。

簡述模組凝聚的含義。答:是用於衡量模組內在聯絡是否緊密的指標,是衡量模組質量的重要標準可以將模組凝聚程度分為五級,凝聚程度最高的是功能凝聚模組,凝聚程度最低的是偶然凝聚模組。

簡述結構化語言及所使用的基本詞彙。答:它是一種描述邏輯判斷過程的規範化語言表達方式;結構化語言主要使用三種基本詞彙:祈使語句中明確的動詞、資料字典及資料流程圖中的名詞、表示處理邏輯結構的保留字。

簡述系統開發領導小組的職責。答:(1)提出建立新系統的目標和總策略;(2)指導專案小組工作;(3)對開發工作進行監督與控制;(4)協調系統開發中有關的各項工作;(5)向上級組織報告系統開發工作的進展情況;(6)規定主要工作人員的職責範圍。

簡述系統安全性保護措施。答:(1)物理安全控制;(2)人員及管理控制;(3)存取控制;(4)資料加密。

簡述程式碼設計作為系統開發基礎工作的重要性。答:(1)可以惟一地標識一個分類物件(實體);(2)加快輸入,減少出錯,便於儲存和檢索,節省儲存空間;(3)使資料的表達標準化,簡化處理程式,提高處理效率。

  二、名詞解釋題

1.主頻是指計算機CPU的時鐘頻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計算機的運算速度。

2.候選碼可簡稱碼,可以惟一確定的一個元組的屬性或屬性組。

3.生命週期法是指任何系統均有其發生、發展、成熟、消亡或更新換代的過程。這個過程稱為系統的生命週期。生命週期法將管理資訊系統的開發過程劃分為系統分析、系統設計、系統實施三個階段。

4.源點輸入是指在資料發源地,由實際當事人直接輸入資料。

5.存取控制是指通過使用者鑑別,獲得使用計算機權的使用者,應根據預先定義好的使用者許可權進行存取。

6.用字元來表示網路主機的因特網的主機地址。

7.指具有企業功能,但在企業體內沒有執行這些功能的實體組織的企業。

8.決策樹又稱判定樹,是一種呈樹狀的圖形工具,描述處理中具有多種策略,要根據若干條件的判定,確定所採用策略的情況。

9.同一組資料,由不同人員重複輸入;然後由計算機比較檢查一致性。

10.經過單元測試的模組放在一起形成一個子系統來測試。

11.隨著系統應用範圍和環境的變化,對程式碼進行增加、刪除和修改,設定新程式碼。

12.使用給定的語句命令 確定演算法 描述過程。

13.系統調查階段使用的圖表工具,以一項業務或一組相互關聯的業務為描述物件,對它們的處理過程及所涉及的資訊進行描述。

14.企業系統規劃法,自上而下地進行系統規劃,自下而上地實施。

15.最常見的人機介面介面,可以顯示提示或警告資訊,又可以作為人機交流的視窗。

16.為糾正在開發期間未能發現的遺留錯誤,進行診斷和改正的過程。

17.在程式執行過程中,為了控制和校驗的目的,通過螢幕實現的互動。

18.描述處理判斷條件較多,各條件又相互組合,有多種決策方案的工具。

19.是一種包括戰略性規劃和執行性規劃的全面系統規劃方法。

20.在與Internet(因特網)的連線處,提供必要的安全保護屏障,防止外部非法使用者入侵。

21.存取週期是儲存器完成一次讀(取)或寫(存)資訊操作所需的時間。

22.頻帶傳輸是利用模擬通道傳輸數字訊號的方法。

23.系統設計是根據系統分析確定的邏輯模型,確定新系統的物理模型。即計算機化資訊系統應用軟體的總體結構和資料庫設計,並提出系統配置方案。

24.對於同一組資料,由不同人員重複輸入;然後由計算機比較檢查一致性,叫做重複檢驗。

25.由於資料庫應用環境的變化,實體及實體聯絡也要隨之發生變化,原設計不能很好地滿足新的需求,就要改變資料庫的邏輯結構,稱為資料庫重組。

26.以二維表形式出現,既反映資料儲存又反映資料聯絡。

27.把組織的總戰略看成一個資訊集合,將其轉化為MIS的戰略集的過程。

28.位於最高層的資料流程圖,把整個系統做為一個處理功能看待,包含系統資料的來源、去向和全域性共享的資料儲存。

29.把源資料轉變成計算機可以識別處理的資訊。

30.重新規定系統業務流程、資訊流向、改革組織機構,劃定各管理職能部門的職責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