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技能>服裝設計>

服裝設計中的面料再造藝術

服裝設計 閱讀(2.85W)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面料再造已逐漸成為服裝設計轉變的方向,它不僅符合服裝時尚發展的要求,同時也是設計觀念轉變的體現,為設計師越來越個性化的追求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服裝設計中的面料再造藝術

一、面料再造藝術的概念及特點

面料再造藝術是指以設計需要為前提,以符合實際、增強藝術感染力為目標,在已存在的服裝材料的基礎上,依據材料的特性,運用各種服飾工藝手段對面料進行再改造,將許多元素融合和拼接,是藝術與技術結合的再創造活動。所以,面料再造設計也稱為面料二次設計,是在現存服裝材料的基礎上,依據材料自身的特性,運用各種服飾工藝手段對面料進行再改造;也可根據服裝設計的創作的需要運用各種裝飾工藝手段,對現有的服裝面料進行再創性的設計加工,使造型、外觀產生豐富的視覺肌理和觸覺肌理效果。在面料再造藝術中,視覺、觸覺、聽覺是面料再造藝術後服裝效果的三大體現:視覺效果強調圖案紋樣結合色彩在面料上的創新表現;觸覺效果強調面料的立體藝術效果;聽覺效果強調在人體運動過程中面料與面料、面料與其他裝飾物的摩擦產生的有聲韻律。這三種效果相互作用、相互聯絡,共同闡釋服裝面料再造藝術的個性精神和本質美。

二、面料再造藝術的表現手法

服裝的面料設計一般在服裝設計之前或在服裝設計的過程中進行的,聰明設計師不僅要精通選料技巧,還應掌握面料二次設計的各種方法從而突破設計平淡無華的處境,在服飾上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服裝面料再造方法

1、立體化:對一些平面材質進行處理再造,用摺疊、編織、抽縮、皺褶、堆積折襉等手法,形成凹與凸的肌理對比,給人以強烈的觸控感覺;把不同的纖維材質通過編、織、鉤、結等手段,構成韻律的空間層次,展現變化無窮的立體肌理效果,使平面的材質形成浮雕和立體感。

2、抽象化:提取、變形抽象、裝飾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再靈活運用重複分割、漸變、迴轉、造疊、重合等多種構成手法,把抽象圖形通過有規則或無序的排列組合,運用在面料材質上,演繹出疏鬆的空間感或規則整齊或零亂 交錯的節奏韻律感。

3、組合化:多種面料的'組合,也是服裝面料再造中一種很重要的表現思路與形式,把不同質感的材質重合、透疊,也能產生別樣的視覺效果,在豐富華麗的材質上,籠罩一層輕柔透明的薄紗,帶給人一種朦朧嫵媚、別具風格的美感。

4、現代化:現代服裝面料再造在製作上利用新型科技的手段層出不窮。在製作表現手法和麵料後期整理工藝技術方面,從傳統的手工藝印染、刺繡等拓展到使用大機器印染、電腦織機、電腦刺繡、電腦噴印、數碼印花等現代科技手段。

5、多軌化:服裝面料再造的改造製作手段,從比較狹窄的編結、織繡、滾邊等傳統工藝手段,拓展到鑲飾、環結、覆蓋、重疊、纏繞、色裹、貼上、絎縫、摺疊、堆積、鑽孔、壓花、飾邊、拼接、鏤空等多種處理方法和工藝,形成各種效果。

面料的外觀價值直接影響服裝的整體效果,因此眾多設計師採用面料再造設計來提高服裝的附加值.從高階時裝到實用成衣,從服裝的區域性到整件服裝都不同程度地運用面料再造設計技術手法。強化面料本身的肌理、質感或色彩的變化,展示服裝設計師對面料再造設計與服裝設計兩者之間的把握和調控能力。該類服裝以突出面料變化為主,款式相對較為簡單。

日本三宅一生的設計是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服裝設計師,他曾運用遠古時代農民對面料的處理工藝,使服裝具有一種與眾不同的外形。他將日本宣紙、白棉布、針織棉布、亞麻等傳統材料,應用現代技術,結合個人的哲學思想,創造出各種肌理效果的織料,設計出獨特而不可思議的服裝,被稱為“面料魔術師”。

三、面料再造的發展趨勢

面料再造作為一種重要的裝飾手段和形式語言,表達了服裝的內涵和外觀。設計師要在作品中表達自己的獨特審美觀和創作個性,創立自己的思維形象和表達方式,對面料再造的可行性及再造後在服裝造型設計中的運用進行審視和探索,無疑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注重對服裝材料的開發和創新,把現代藝術中抽象、誇張、變形等藝術表現形式,融入服裝材料再創造中去,為現代服裝設計藝術發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這是現代設計師所必須關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