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精華】思念故鄉作文彙編5篇

作文 閱讀(2.22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思念故鄉作文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華】思念故鄉作文彙編5篇

思念故鄉作文 篇1

中秋節在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是許多親朋好友相聚一堂的日子,所以這一天又被稱之為團員節,顧名思義,就是這一天是家人團聚的日子,在這一天,不管你有多忙,都要陪著家人吃頓飯,在我的理解中,其實這一天跟大年三十一樣重要,都要吃團員飯。遠方的人兒也會在中秋思念故鄉。

中秋節這天月亮也特別的圓,特別的大,就好像是全家人一起圍坐的大圓桌。許多中國人也喜歡在飯後和家人一起到戶外賞月。其實在我們老家還流行一句俗語,叫做“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意思就是,中秋節當天的月亮還沒有第二天的圓,所以,喜歡看月亮的朋友們要注意了哦。沒有在自己家鄉人兒就要在中秋思念故鄉了。

在遠離城市的地方,夜晚的天空很清澈很乾淨,天空好像被水洗過一樣,沒有多餘的雜誌,感覺月亮離我們很遙遠,但同時又會覺得離我們很近。農村的天空還沒有被汙染,白天可以看見白雲朵朵,晚上可以在天空下數星星,然而,城市的天空總感覺像是蓋上了一層薄膜,看不見天空的顏色,隨時都是霧濛濛的,看不清楚,晚上也很難看到星星,所以現在,到了中秋節遠在他鄉的朋友想要看著月亮來寄託自己的思鄉之情就顯得很模糊了。只能和幾個朋友一起活著肚子一人在這中秋思念故鄉。

希望有一天,所有人都不用到遠方打工就能養活自己一家人,不用背井離鄉去打拼,這樣,在中秋的時候就可以和家人朋友一起欣賞美麗的月亮了,就不用遠在他鄉等到中秋思念故鄉了。作文

思念故鄉作文 篇2

故鄉,單單的一個城市,一個地方,讓許多遊子思念。

——題記

故鄉,一個城,人來人往。有人在這兒出生,在這兒成長,也有人在中途,離開故鄉,到他鄉工作、求學。

故鄉,我們在這兒,曾留下了笑聲、歡樂,也曾在此處留下淚水、悲傷。當然,當你離開故鄉,在他鄉生活,有時你會思念。念,念你在這兒的生活記憶。

故鄉,那個地方,有我們的親人。生病時,有他們的貼心照顧與問候;傷心時,難過時,有他們溫暖的話語和安慰;歡樂時、戲耍時,有他們悅耳的笑聲和幽默的調侃……在他鄉,也許有人,有這樣的人,陪你做這些,但那味道卻以消失。這時,你念,唸的就是情,唸的是父母、親人。

故鄉,我們在那也做過許多事,好事、壞事。小時候,什麼都不懂的你,也許曾是一個頑皮的熊孩子,趁爸爸睡著時,偷偷地去拔他的鬍鬚,誰叫爸爸常用它扎你的小臉。長大後,你常幫他們洗菜、拿一些小東小西……而當你到了他鄉,這一切又都做不到了。這時,你念,唸的是那兒的點點滴滴,唸的是與家人的美好回憶。

懷念、思念,心中,唯有故鄉——一座簡簡單單的城……

也許,在你未離開故鄉時,根本就體會不到為何從古至今的遊子都如此的思念故鄉,體會不到天天與家人在一起的美好。直到你離開了故鄉,離得遠了,心中,對故鄉的思念,就全湧了出來,哪怕,回來還是要離開……

思念故鄉作文 篇3

最後一抹餘暉掠過天邊,將我的目光帶到了地平線最東邊。我不自覺地笑了笑,那是故里。隔著重重高樓,藉著一張褪色的舊照片,搭載回憶回到那個地方。

晨霧初散,天剛下完小雨,街道有些潮溼了。三三兩兩的人群,熙熙攘攘的小攤點綴起了那條曾經的老街。一碟花生米,二兩小酒,一碗陽春麵,抓住那魚肚白的尾巴, 早點攤前的閒敘在整條街道上回盪開來,最後又在一聲吆喝,一場鬨笑中不捨地散去。

該忙活了。腳踏車緩緩地踏過,肩並肩地佔了整條道。”阿明,快點,上班該遲到了。”“三大爺,就不讓你過去。””你這小兔崽子,回去讓你爹收拾你去。“”哈哈,我走嘍。”“這小子,人還不錯,什麼時候幫他介紹個姑娘去。哎呀,不早了,得趕快去田裡忙嘍。”推車慢慢地上坡,有些吃力。我用手向前推了推,“呵呵,又犯傻了。”我收回了手,可看著漸漸遠去地推車,視線卻模糊了。

九十點了,街道的熱鬧漸漸散去,這條古樸的老街終於又露出了原來的面貌,偶爾有幾個少年在青石板上追逐,追累了,就從布袋裡捧出來了一小堆玻璃球,坑坑窪窪的凹槽是專門給孩子們準備的玩地。

村頭壯子家的炊煙緩緩飄起,在空中劃過道道美麗的弧線後,又向四處散去,將村裡家家的炊煙都是帶上了天空。田裡的男人抬起了頭,望著那空中的精靈都是笑了笑,那是一種幸福。“不知道媳婦做了什麼好吃的,老李,今天帶點酒,來我家喝點小酒。”“好嘞,你家媳婦的那醃菜是真好吃,要不是愛面子,早來了。”哈哈,那可不,今天來多吃點。””這肯定的嘛。”

夏天的中午,知了喊熱,家家戶戶都開著大門。在門口隨意鋪著的席子,藉著水泥地上傳來的陣陣涼意,舒舒服服的睡個午覺,下午幹起活來就更有力了。時不時有七八個孩子在村裡跑著,看到在樹下乘涼的老人,就停下腳步,大聲的喊著爺爺奶奶,一定要等到老人微笑著點點頭或者誇一聲乖,這才繼續笑著跑遠,在他們看來,這是一種自豪。

下午的時光,是在皮筋聲,毽子聲,機杼聲中度過的,女人們靠在一起,談著誰家的孩子讀書最爭氣,誰家的男人幹活最努力,或許是村頭的一兩個小八卦,孩子就在近處玩著,她們臉上都是露著微笑,那一張張稚嫩的臉龐便是她們的希望。

又不知哪家傳出了一聲“飯好了,趕緊回來吃飯。”喚散了靠牆閒聊的人,喚去了天邊最後一點紅暈,喚來了一縷皎潔的月光,喚回了越來越濃的夜。萬家燈火與繁星點點同時在黑幕上出演,它們就這樣靜靜的呆著,誰都不忍打擾,那是那頭在思念著這頭。

入夜了,天涼了,我緩緩放下舊照,眼眶紅紅的,不知是被這個陌生城市的花燈印上了顏色,還是家裡釀的`老酒喝得太多了,可故鄉呵,你是否也會想起你在外的孩子。我想,一定會的。

思念故鄉作文 篇4

在我的故鄉,滿載著我的回憶,我的童年時代。但值得我讚美的是故鄉的美景,簡直是廖如仙境,使我流連忘返。

我最愛的是故鄉的春天。故鄉的春天是人間天境,世外桃源啊!山清水秀,春暖花開,蜂飛蝶舞,桃紅柳綠,春意盎然。

春天裡,我愛故鄉的蔚藍天空,我愛故鄉的潔白雲朵,我愛故鄉的碧綠小溪。每天,天總是那樣藍,雲總是那樣白,小溪總是那樣綠。

春天裡,走在故鄉的小路上,陽光灑在小路上,雖然路不平,但走上去,心裡有說不出的踏實。

我愛故鄉里的花花草草,時常引來蝴蝶和蜜蜂,他們爭先恐後地忙著採花粉。花草樹木雖沒有人工修剪,但可稱自然美,天生麗質。

我愛故鄉的房子,雖然不是什麼高樓大廈,但我每看到故鄉的房屋,就會感覺到一股安全感,他們像衛兵一樣,昂首挺胸,好像在對你敬禮似的。

我愛故鄉里的動物。河裡總是會有野鴨在自由自在地游泳,時常唱著歌曲,河裡還有魚兒亂蹦亂跳呢!那完美的轉身,後空翻,讓我美不勝收。

我愛故鄉的一切,故鄉就像是仙境,故鄉,你是我心中一直的懷念。

思念故鄉作文 篇5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誰不思念自己的故鄉?中國人的鄉土情結特別濃厚。上下幾千年,從屈原的“鳥飛返故鄉,狐死必首丘”到余光中的悠悠“鄉愁”,思鄉始終是中國詩歌的一大主題。到了南朝隋唐時代,詩歌形式日臻完善,思鄉詩更層出不窮。其中,南朝江總的微山亭賦韻,唐代王維的雜詩和岑參的逢入京使特別有代表性。

微山亭賦韻中寫道:“心逐南雲逝,形隨北雁來。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這首詩的特色是“大中融斜而又“以小見大”。作者首先展開一片巨集大的秋日清朗的天空來:但見南天一抹白雲經不住帶著絲絲涼意的北風的撩撥,悄然北逝;而一群北雁卻為避寒秋而翩然南來。睹物生情,作者聯想到自己。自己的故鄉在遼遠的北方,卻為躲避戰亂,寄居南朝,正如這南飛之雁;然遊子思鄉之情卻因此而愈篤,如同北逝之雲,可謂“身在南朝心在北”矣。一個“逐”字,說明思鄉之切,欲逐南雲而飛去,是主觀上強烈的願望,與下句“隨”字相對照:“隨”有被動無奈之意,寫出他避亂南方的無可奈何。作者寫的是秋景,南雲飛逝,北雁南飛,都暗示北風已起,是“不寫之寫”,更寫不盡淒涼。接著,筆鋒一轉,由大入小,寫故鄉籬下之菊,暗寓“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意,寫出對故鄉閒適生活的眷戀。民間又有“重陽把酒就菊花”之俗,而今詩人卻只能寄身天涯,兩相對照,好不淒涼。“今日幾花開?”一問將思戀情結髮揮至極,將意象濃縮到極小,著意於花,實是於極小中見極大。一問之中飽含不盡情思,使小詩戛然而止,但餘韻無窮。

王維的《雜詩》也是一首五言:“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這是一個精緻的小品,與此類似的還有白居易的《問劉十九》等,都是借一事一景的生活片斷抒發深沉的情懷。詩人截取了這樣一個情景:故人從家鄉來,詩人得知,喜不自禁,料他當知故鄉之事,卻不問家人,不問親人,獨獨問起那窗下寒梅。看似不通,實則正是詩歌藝術剪裁的妙筆。所問瑣事,讀者自了,惟寒梅著花一事,說盡了詩人的細緻,連這樣的小事都問到了,可見他思鄉之切。而寒梅一枝,暗香浮動,既添小詩之情趣,又表詩人之高潔。可以說“問梅”是一個十分別致的典型情節,成為了這首詩的點睛之筆。“綺窗前”、“著花未”更充滿了生活情趣,襯出對故鄉的不盡思念,“詩中蘊味,盡在其中”。

岑參的《逢入京使》是首七言詩:“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與前兩首相比,岑參的這首詩顯得悲慼而沉重。詩人已年屆風燭,卻還得駐守邊關,他不再能有問菊問梅的閒情雅緻。在一片蒼茫的邊塞風光下回望故園,但見長路漫漫無盡頭,詩人老淚縱橫,在淚眼矇矓中看見京中來使,情不自禁,悲從中來,千言萬語,亟須表達,卻“馬上相逢無紙筆”。“馬上相逢”可見相逢之匆匆,“無紙筆”寫出不盡的無奈之情,最後只能“傳語報平安”。從古至今有多少分離與思念,卻也有“鴻雁傳書”、“魚腹報信”之說,然而我們的詩人卻為情勢所迫,只得言語相傳。“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離鄉多年,有千言萬語,而今卻只能報一聲平安,顯得十分悽楚無奈。岑參是著名的邊塞詩人,他將邊塞詩的悲涼融入到悠悠鄉愁之中,更加感人

縱觀這三首詩,以王維《雜詩》生活情趣最濃,濃濃的鄉思中有一種樂觀情緒。《微山亭賦韻》寫秋意,略顯淒涼,然而這兩首又有一個共同點,即以花作結,以設問完篇。司馬遷曾稱讚屈原說:其志潔,故其稱物芳。此處“稱物芳”更是為了表現思鄉之情的純潔。最後用設問,更延續了詩的意境神韻於言外,將絕句短小的不足彌補了起來。岑參的《逢入京使》則極寫悲慼,以蒼涼之淚澆胸中塊壘,以平安之語體現思鄉之切,一改前兩首的含蓄,感情外露而深沉。然而,儘管這三首詩各具特色,卻都以思鄉這根紅線一以貫之,動人心絃,感人肺腑,這是作者們不矯情,不造作,而以真情實意傾心投入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