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春節習俗的作文400字合集7篇

作文 閱讀(2.86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春節習俗的作文400字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春節習俗的作文400字合集7篇

春節習俗的作文400字 篇1

一到12月27日,媽媽就帶我上街買鞭炮和對聯。 我們來到街上,媽媽拉著我走啊,走啊。我看到了許許多多整整齊齊的鞭炮和對聯,一轉頭,看見我去年買的幾種對聯,我拉拉媽媽的手說:“媽媽買。”媽媽就帶我來到那一問店中,我挑了幾種說:“媽媽,這些各買一盒。”媽媽親切地對我說:“好!”然後我們付了錢,我們拿著東西,又來到裡面買白菜、花菜、空心菜、雞、鴨、魚、肉等主食,我們跑了好幾趟,終於把年貨全買齊了。

大年三十下午,爸爸已經準備好漿糊貼對聯了,我就和爸爸拿著對聯來到大門下,爸爸把漿糊塗在門牆上,我們急忙把對聯貼了上去。 除夕家家戶戶都要吃團圓飯,我們也不例外,我們一家子團聚在桌子邊,一起吃團圓飯,喝團圓湯,歡迎新的一年到來,媽媽一邊吃一邊吩咐我說:“不能打破東西,也不能說”壞話,呀! 到了七年級,早上吃了一碗熱呼呼的面線糊和甜雞蛋,爸爸媽媽和我來到爸爸媽媽、叔叔阿姨、外公外婆家拜年,人人都說我“長高了,懂事了,學習進步了。” 每個人都給我紅包,我對他們說:“恭喜發財,新年快樂。”

正月十五的時候,我們這裡就不像北方那麼熱鬧了,只是吃“狀元圓”而已,可是,聽說世紀公園、泉州公園晚上卻是燈火通明,一眼望去,都能看見幾百盞燈來,要是我能親眼一見,那就太好了。

春節習俗的作文400字 篇2

春節是我們中國農曆的新年,所以過年對我們中國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節前的準備也是必不可少的。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戶戶忙著貼春聯,剃頭髮,做年夜飯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規矩太多了!有些習俗還很怪,無奈之下,我就去問正在貼春聯的媽媽。

我看見媽媽將福字倒著貼,我固然知道為什麼要倒著貼,將‘福’字倒著貼是一種習俗,‘福’倒貼說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問道:過年有什麼習俗和規矩啊媽媽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談起來。原來,以前過年還有一種放鞭炮的習俗,來源於年獸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隻年獸,長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躍出海面到處作惡。有一年一個老人用放炮,穿紅衣,貼紅春聯的方法驅趕走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後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但是現在廣州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所以我們就不再進行這個活動了。

除夕這一天對我國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天晚上,我們全家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年飯。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全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雞、鵝、燒肉等等,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熱氣騰騰,說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喻意年年有餘。最後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

春節習俗的作文400字 篇3

過年啦!大家一定都很高興,可是大家是否知道春節不僅是我國最古老的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節日,它象徵著團結和興旺,其中還有很多的風俗習慣相傳至今。

一般來說我國的春節是從臘月二十三的祭灶就正式開始了,一直到正月十五才算年過完了。過年家家都要貼對聯和窗花,一個大大的倒‘福’代表著‘福氣已到’。傳說古時候有一頭叫‘年’的怪獸,每到大年三十的晚上都要出來吃人,但後來人們發現‘年’有三怕:怕聲、怕光、怕紅。於是人們就用紅色的桃符木做成桃符,‘年’見到桃符就會嚇得趕緊逃走,這就是對聯的來歷。三十的夜裡人們還要放鞭炮,是為了趕走‘年’,三十的夜裡人們都要守歲,防止‘年’再來吃人。大年七年級的早上,大家還會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訪親走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小朋友們還會得到長輩們用紅紙包著的壓歲錢,代表著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除了上面這些習俗,我還給大家帶來了三個小知識:知識1,“春節”起源於中國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祖活動(臘祭);知識2,年的名稱是從週期開始的(據《爾雅》記載,堯舜時稱年為“載”,夏代稱年為“歲”,商代稱年為“祀”,到了周代才稱為“年”);知識3,春節為一年之始,民間俗稱“過年”。古代把一年的第一天叫做元旦,又稱元辰、元日、元朔等。

聽了我的介紹,相信你對過年又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

春節習俗的作文400字 篇4

從“小年夜”到除夕,春節踏著農曆12月24日零時的鐘聲,走入桂林的城鄉。這天是桂林人的“小年夜”,也就是“過小年”。過小年這天,人們宰狗、殺鴨,慶賀春節來臨。這天的爆竹聲,帶著人們送灶王爺“上天言好事”的心願噼哩啪啦地炸響,聲傳高宇。人們認為灶神是一家之主,一家的善惡功過禍福都由它掌管,所以每年將盡,都要送灶神上天向玉帝奏明,為全家降福免災。祭灶的儀式多由家裡的長輩去辦,他們將糖果放在灶頭祭祀灶神,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用糖果祭灶神,目的是讓糖“粘住”灶神的嘴巴,讓他甜甜的嘴巴盡說好話。除夕夜幕降臨後,再放爆竹接灶王爺下凡。這是桂林“過小年”的古俗,現在即便是鳴放鞭炮,也僅是古俗遺存的儀式罷了。

從臘月二十四到三十,人們忙著置辦年貨,打掃居室內外,以乾乾淨淨迎接新年。過節的傳統食品種類繁多,且寓有美好的願望:臘月二十九蒸年糕,年糕有甜、有成、有葷、有素,吃了年糕(高),新的一年生活、工作蒸蒸日上,步步高昇。

除夕的晚餐,人們喜歡闔家團聚,菜餚中必有“圓子”、“歡喜”,取其團團圓圓,歡歡喜喜之意。這個夜晚,萬人空巷,都在家中守歲。守歲時,要把火盆的炭火燒得紅紅火火,以象徵生活歲歲興旺。當零時一到,老老少少喜氣盈盈,以爆竹聲聲迎接新年。這喜炮聲不絕於耳,此起彼伏,直到更深夜靜,人們仍無睡意,爐火依然旺著,就是要去休息,也依然不會忘記把火盆的火偎好,留下火種,等明天一早燃上一盆好火。新年的火種猶如人的生命,它是新年財旺、家旺的好兆頭。人們對火的感情如此深厚,或許是因為火給人類帶來了文明、帶來了溫暖吧。愛火就如同熱愛自己的生命,在新年尤其如此。

春節習俗的作文400字 篇5

春節是我們中國農曆的新年,所以過年對我們中國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節前的準備也是必不可少的。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戶戶忙著貼春聯,剃頭髮,做年夜飯……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規矩”太多了!有些習俗還很怪,無奈之下,我就去問正在貼春聯的媽媽。

我看見媽媽將“福”字倒著貼,我固然知道為什麼要倒著貼,將‘福’字倒著貼是一種習俗,‘福’倒貼說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問道:“過年有什麼習俗和規矩啊?”媽媽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談起來。

原來,以前過年還有一種放鞭炮的習俗,來源於“年獸”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隻“年獸”,長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躍出海面到處作惡。有一年一個老人用放炮,穿紅衣,貼紅春聯的方法驅趕走“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後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但是現在廣州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所以我們就不再進行這個活動了。

除夕這一天對我國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天晚上,我們全家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年飯。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全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雞、鵝、燒肉等等,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熱氣騰騰,說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喻意“年年有餘”。最後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穫太大了,知道了很多過年習俗的知識,不過我覺得有點迷信,但這又彷彿是一種樂趣,只要快樂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況這是傳統的習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

春節習俗的作文400字 篇6

又過春節了,有些感想與大家一起分享。

期待VS習俗

作為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春節對於中國人來說應該是有所期待的,我們小孩子所期待的.便是去各家拜年,要紅包和那時的一些有趣的玩意兒。而大人們所期待的應該是那說長不長的假期了吧,而對於老人來說,無非是一年到頭,一家人又能歡歡喜喜、開開心心地聚在一起了……春節作為最重要的節日之一,有著許多的習俗:守歲、祭祖、貼春聯、放爆竹、拜年……這大多數是我覺得繁瑣卻又值得期盼的。《阿長與山海經》一文中,有這麼一個片段:大年七年級前夜,長媽媽囑咐我,清早起來第一句話便要對她說恭喜,還要我吃福橘。從中可以看出人們對春節習俗的重視……

舊俗VS新習

有人說如今“年味”淡了。的確,由於意外事故頻發,許多城市已經開始不允許燃放煙花爆竹;現如今科技進步巨大,電話、電腦越來越普及,於是,人們開始以電話、電子郵件拜年的方式替代登門問候。造成一些習俗在逐漸離我們遠去。以貼春聯為例,古人過年時多用兩塊桃木條寫上傳說中能驅鬼的門神的名字來辟邪,這就是最初的“桃符”。五代時,後蜀的宮廷裡開始在桃符上題寫聯語,即春聯,到宋代,貼春聯已經成為民間過年的習俗。而現如今,卻不見家家戶戶都貼春聯了。可見,這年味確實淡了。

感悟

隨著都市越來越喧囂,鄉鎮的日益都市化以及社會的發展,有些傳統的東西還在延續著。但有些卻隨著生活的改變而流逝了。春節的習俗也不免會受到一些影響,導致一些改變,一些較為不重要的習俗漸漸地消失了……

春節習俗的作文400字 篇7

春節的江蘇民間,除了貼春聯、掛年畫、守歲、舞獅子、大拜年等和全國一樣的習俗外,還有一些獨特的習俗,現輯錄數則以饗讀者。

蘇州人除夕在飯內放進熟荸薺,吃時挖出來,謂之掘元寶,親友來往,泡茶時要置入兩隻青橄欖,謂之喝元寶茶,恭喜發財。

武進人年七年級早晨,將先祖畫像懸掛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禮,謂之拜神影子。他們掃地不許從家裡往外掃,惟恐把財氣、如意掃了出去,只能從外往裡掃。

江寧人有春節打神鼓之習俗,由大旗開路,鑼鼓手渾身使勁地擂鼓助興,九年級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氣氛熱烈。

南通人有在家門口或堂前插芝麻稈、冬青、柏枝的習俗,取意生活開花節節高,長年青翠。

淮陰人還有初六給孩子烤頭風之習俗。是夜帶孩子到田頭空地點燃火把,為孩子驅除病邪,邊烤邊唱:烤烤頭,醒醒腦,烤烤腳,步子矯,烤烤肚皮不拉稀,滿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見。

無錫漁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廟之習,祈求水神保佑,祭鰲賧佛,謂之上?,禹王廟拆除後,此俗漸漸淡漠。

春節期間,江蘇地區的舊習俗中還有許多禁忌,諸如年七年級不動剪刀,免得口舌之爭;不動菜刀,以免殺身之禍;不吃稀飯,怕出門遇雨;不掃地,怕把財運掃光等等。隨著科學知識的普及,有很多不科學的習俗也逐漸被人淡忘;健康有益的娛樂休閒活動,卻一直延續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