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精品】清明的雨作文8篇

作文 閱讀(2.28W)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清明的雨作文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品】清明的雨作文8篇

清明的雨作文 篇1

雨,淅淅瀝瀝地下著。

劃過臉龐,順著光滑的曲線,一流而下。滴到嘴裡,呵,這是什麼味道呢!?或甜吧,又帶點苦,說酸吧,又好像。甜呢,當然甜!不遠,依山畔水,朦朧中,幾株垂柳,幾隻黃鸝,依依多情,分外妖嬈。難道,這清明一景,不夠甜麼?苦,是,夠苦。去世的親人,似乎,還沒離開我們……他的一舉一動,他的一詞一句,他親切的笑容,都令人難以忘懷,驀然回首,一種苦澀湧上心頭。酸酸的滋味蓋過了苦澀,是啊,親人都是有病纏身,也許,到天堂那美麗的地方,可以減輕痛苦,在那兒快樂地生活,永遠不會跟病魔戰鬥……酸酸的滋味使我留下了淚水,雨水與淚水交錯著滑下……

玩耍花瓣。花瓣貪婪地嘗著甘甜的美味,慵懶地仰著腦袋,讓更多的雨水揉入到他的懷抱,可是,小雨水沒那麼乖巧,偏偏不讓它嚐到,總是在花心上滾啊滾,躲進濃密的花蕊,汲取甜美的營養,才調皮地探出腦袋,溜到了花瓣上,“嘿嘿”地笑著。花瓣也聰明啦,直接張開小嘴迎接雨露,嗯……甜甜的,香香的!花瓣滿意地舔舔嘴巴,帶著雨露的香味,留著太陽的燦爛,睡著了……

纏綿美景,雨濛濛,思緒綿綿……走到墓碑旁,輕輕地掃著,不發出一點聲響,生怕驚醒了什麼。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雨景浮現眼前,清明雨聲歡躍耳邊,清明雨味環繞鼻尖。

要問清明最美是什麼。

不容置疑的是

雨。

清明的雨作文 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夜,一片寂靜,寂靜於無一絲喧譁。夜,喧鬧,喧鬧於雨的聲響。夜,灰濛濛的,猶若披上輕柔的薄紗,模糊不清,但此時我不能辨別,那模糊是因為下雨,還是因為自己的眼淚?

清明,在不知覺中已來到。在外地的人們思念家鄉的感情湧上心頭,悶熱地令人們難以喘氣,可清明前後都要下雨,讓人感到一絲悲傷,一絲清涼……

今天中午,雨,下地很大。雨滴滴落在窗戶上,大廈上,車上,行人的身上……發出刺耳的“啪啪”聲。

雨,是十分平常的事,但在這一天是上帝的淚,他在哀悼那些逝世的人,在思念那些烈士,思念那些偉人。

雨,依舊下著,依然下地很大。

凝視遠方,淚。不禁墜落在地面。碎成無數的淚花。綻放的那樣悽,那樣悲傷……天一就灰淡,上帝依舊發出低沉的吼聲,夜一就喧鬧、寂靜。

雨,依舊下著,卻逐漸變小。

灰濛的天終於“笑”了。不再冷了想心頭湧入絲絲暖流。

陽光直射大地,繪成了一幅雨與光、這幅夜與明、溫暖與淒涼的畫。

清明的雨總是那樣的柔,那樣多的沁人心脾,那樣的美,那樣的淒涼,那樣的絲紗如夢……清明的夜總是那樣的悽婉、那樣的蕭瑟,那樣的陰沉,那樣的悲切……

清明的雨作文 篇3

失去了竹子的清明,總覺得缺少太多的韻味。但,在遺憾中突如其來的雨,卻又讓我對清明有了重新的體會。

那年的清明,我在外地友人那裡寄居。或許是覺得我有些落寞吧,便邀上我一起去掃墓。那日的天空,一片陰沉,雷聲隱隱,或許,是要下雨了吧。

蕭瑟的野草,低矮的墳墓,墳頭的壓錢,墳後的黃紙,墓碑前的祭品,蠟燭與紙錢,還有那白色的幡,一切對我來說都太過熟悉,熟悉地有些冷漠了。走過童年之後,我再不怕墳墓了,也曾深夜裡在山裡行走,也曾在陌生的墳墓邊上小憩,這一切早已司空見慣了。是啊,清明不過是一種形式罷了。“祭之豐不如養之薄”,生前對待自己的親人好一點才更重要,死去之後,再多的形式又有什麼意義呢。

但,友人卻突然淚水縱橫。埋在墳墓裡的是他的父親!

山風突然吹起,幾聲隱隱的悶雷之後,黑色的天空裡撕開了一個口子。雨線便從天空中連綿而至,剎那間整個世界成了雨聲的世界。如泣如訴的聲音,在這樣的日子裡翩然而至,墓碑、樹木、行人以及眼睛裡都滿是斑斑的淚痕。友人的眼眶裡佈滿了血絲,在風雨中哭得有點悽然。幾個親人將他從墓前扶起,他的眼睛始終沒有離開那塊溼漉漉的墓碑,上邊刻著他父親的名字。突然間,我也哭了。風雨中,我突然想起了遠方的父親,想起了一年又一年的清明,想起了遠方荒草裡低矮的墳墓。

雨在山頭就這樣下著,傾瀉著所有的哀傷。或長或短,或高或低,一段段的往事在雨縫裡浮現。我突然很想家,真的很想,很想!

夜裡,躺在床上,在昏黃的燈光下,聽著外邊大雨敲打窗櫺的聲音,聽著芭蕉葉子在雨中顫抖的聲音,手邊的書本一頁一頁翻開。不知怎的,有一句話直到今天我始終忘不了,說的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那時突然淚落如雨,暗夜裡爬了起來,對著窗外的大雨輕輕地吟詠著《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那一年的清明,我似乎長大了很多,也開始懂得了苦澀的滋味。

三、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

生命有時真的很奇妙,後來,我認識了一個女孩子。她的名字就叫蘇雨竹。

是啊,多麼空靈,多麼美麗的名字啊,恰如她靜美的容顏,靜美的品格。雨竹,雨竹,雨和竹子,都是我曾經的最愛呀,就這樣在一個女子的身上合而為一。

她也是一個喜歡雨與竹子的,正如她自己文章裡所說:“很喜歡在竹林裡流連,在竹林裡忘卻了來時與去路,一任心靈在天地的空翠了消逝了躁動與悲哀。竹子本就是天地間最寂寞卻最從容的生靈吧,我凝眸看著它,它也微微地看著我,時光的流水就這樣悠悠地從指尖滑過,不復找尋。因此,雨兒常以竹子自喻,只希望在山谷中懷抱一身的清冷與淡然……”

是的,她是如此空靈的女子啊,能與她相愛是我這生裡最大的幸福啊!我與她平時互贈詩詞,她教我寫古體,我教她寫現代。幾千裡的距離,怎抵得過心有靈犀?一篇篇的詩文當中,兩顆熾熱的心便一步步靠近。有時我常想,假如這一輩子她沒有遇到我,該會是怎樣的遺憾?而我假若沒有遇到她,又該是怎樣的蒼白?

命運總喜歡與人開玩笑。是的,歡樂是荷葉上的露珠,稍縱即逝;悲傷是月光下的影子,形影不離。我從來都懂!我從來都懂的!!

相愛的時候,她已經離大去之時不遠了。為了兩個人的未來,我們便開始了掙扎的日子。她毅然選擇了治療,即使那本就很難起作用。我每天給她寫詩或文章,讓她在蒼白的醫院裡獲得心靈的力量,她也常微笑著寬慰著我!但我們的相愛最終沒有感化了蒼天,在一個寧靜的夜裡,在下著小雨的世界裡,她鬆開了雙手,獨自上路去了,去尋找那個我們前生一起居住的梅花塢。

我不知我是怎樣走過那段日子的,直到今天,我翻開她寫給我的詞,總不覺間淚落如雨。此刻,開啟她的詞,一個又一個她離去前的時刻在我面前復活。

清明的雨作文 篇4

清明的雨,下個不停。

雨不算大,絲絲的滑落人間,透過陰霾的天空,似乎可以看到那金色的陽光在雲間流淌。撐一把油紙傘,漫步走在湖邊,青嫩的草葉,嫣紅的花影,這似在夢裡見過,是往事回首,還是前世浮現。

人間最美不過四月,那是春的高潮,夏的轉續,花草樹木經歷了寒冬,從初春的嫩芽,到春末的蔥鬱,這是一種傲然的新生,萬物都已甦醒,悄悄地等待生命中最燦爛的綻放。辛勞了一個春天的人們也都走出家門,踏青草,嗅花香,遊賞春光,祭奠那些逝去先人,也許還有那些逝去的歲月,逝去的愛情,逝去的人生。

走過岸堤,遠處的小橋在荷葉中漂浮,那叢叢樹蔭中,坐落一排排亭臺與一座座樓閣。看到這些如詩如畫般的景色,心中本應該高興才是,但卻是一陣陣淒涼寒意,因為我又不自覺的來到了你的身旁。

墓前焚一炷青香,一段哀思,一番傾訴,想起了蘇軾的“十年生死兩茫茫”,那些過往的美好,在心間旋繞,“不思量,自難忘。”面對這蔥鬱的樹下,翠嫩的草中,那埋葬香影的落花之處,淚不自覺的潸然垂下,“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害怕你一個人孤單,便習慣的做在地上,對你吐盡相思情,訴說懷惦意。

忽然又回到了從前,那年的四月,也下細雨,你撐紙傘,走在青石板的小橋上,烏絲系肩,素袂飄飄,彷如一朵青蓮盛開在湖水之濱,婀娜搖曳,風中娉婷。我站在岸堤的長廊裡,展起宣紙,本想用手中的筆塗印下這秀麗的湖光山色,卻不自覺的將你也印在畫中。

相愛的時光再長也嫌短暫,雖很簡單,或也清貧,但卻處處洋溢溫暖。我作畫,你幫我研磨,你畫眉,我為你梳妝,愛情就是這樣的平凡。歲月匆匆的過去,步履越漸蹣跚,青絲換成白髮,烏眸蒙上綢紗,顏容佈滿褶皺,溫暖卻是依舊。我們依然依偎,朝看煙花繞春水,暮視山嵐漁唱晚。

離別或許只是一瞬,生死卻是一世的相隔,幢幢跳動的燈火,淒涼透寒的夜晚,你靠在我的胸前,身體漸漸冰冷,輕輕睜開眼看我,嘴角微翕,卻無力呢喃,最終化為一個欠意的笑容,垂下疲憊的身軀。我知道你的心意,你想說:“相愛一生已是足夠,但留一人孤處於世卻是不忍,不捨得離開,卻不能不離開,望君珍重。”

我搖晃你,撕裂的叫喚,但你卻再也沒有睜開眼來,我把你緊緊抱在懷裡,想用溫暖的懷抱來捂熱你冷卻的心,這時才發現原來世上還有用盡生命都無能為力的無可奈何。淚水早已止不住,那是愛的傾瀉,是對生死別離的抗訴。

死亡並不可怕,怕的只是你走了我還在世上。一個人相思,一個人愁苦,一個人吃飯,一個人歇息。悲悲慼慼自然冷冷清清,那些繾眷已成往日,那些顰笑都是惘然。正如白居易的那句:“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前塵往事恍如一夢,夢醒來,湖光山水依舊,卻已不見那伊人楚楚步於橋上,翩翩向我而來,心中一遍惻然,淚又黯然縱橫。便又想起句詩來:“直到相思了無益,未仿惆悵是輕狂”,吟罷自覺可笑,便接作一首:“本是棲枝同林鳥,怎奈生死隔陰陽。誰道相思了無益,巫山依舊雲茫茫。”

四月的天,溫暖陽光中帶陰雨綿綿,那是愁鬱憂思,那是離別苦憾,那雨是那些有情人的追思的眼淚,是懷往的心傷。想起當年你問我能伴你多久,我說永遠那麼久,可是永遠究竟有多久呢?那麼遙遠,那麼悠長,得有多少的相思,多少的悽愁,多少的寸斷肝腸。漸漸的明白了,永遠不需要多遠,只要能相互陪伴就已足夠。若你還問我能伴你多久,我會告訴你,葬你身旁夠不夠。

又到清明雨上時,天涯咫尺隔手持。

孤墳怎掩清愁苦,濁淚恐難寄相思。

清明的雨作文 篇5

清明的雨,不一定感傷。

清明的雨,不完全是淚。

佇立於臥室窗前,一絲溼潤的春風從推窗簷口飄進,清新拂面,牽拽衣襟,梳理思緒,吹走神情的疲倦,紓解勞頓的壓力。每年清明,都是在哀惋中追思。20年來,總感覺天地是那麼動容,陰鬱的天空,低沉的雲朵,如淚的雨絲,一切如影隨形。那一年清明,在我們目送生命的遠行中,奶奶駕鶴成仙,即使哭天喊地,我們無力迴天,無法挽留。

雨珠成串,思念成殤。如今,在中年人的滄桑中,我們惟有面對那種無言的傷痛揪心、無言的思念纏綿。

年後,讀到同治十年修纂的平陽郡敬睦堂《汪氏宗譜》,一攬列祖列宗之功偉,細評家規、家訓、宗法、宗禁,崇尚《朱子治家格言》,為先人知書達理、文墨酣暢、富於情感,我肅然起敬,甚而驕傲,從宗法中看宗子擔當,深知祭祖當是我的道義責任。盡掃墓的義務,乃宗後的孝道。

春社後的週六,回鄉為故去的先人焚香,帶上修剪、砍刀為祖墳修整。這一天,雨後的暖陽高照,領著三弟和侄兒祭祖,站在奶奶墳前,總有一些話在默唸的腦海中閃出。我告訴奶奶,如今的鄉村已是桃花的紅、李花的白、油菜的黃、滿坡的綠,太陽在微瀾的水面上灑下閃光的碎金,小魚在淺底的青荇裡自由歡暢,田埂上的野草掩住了少時光溜溜的羊腸小路,一望無際的田野早已不見放牧的少年、打豬草的村姑,廣袤的大地靜靜地守候花開的季節。春色美好,但在無情的歲月中,我已感受到遲暮之年正在到來。

春光和暖,妻子換上母親勞作的行頭,下地摘菜,燒鍋做飯,大鍋灶臺烹飪的味道,永遠不是城裡煤氣小灶所能烹調出來的,我味覺大好,胃口大開,守著父母,圍坐於一方小桌,一起壘起兒時的童話,苦澀教會做人,艱難鍛鍊心海。那感覺就是父母在家永遠就在,心大了,世界就更寬。想起高曉鬆母親寫給曉鬆先生信中的一段文字,“生活不只是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從清明中禪悟,紀念先人,最好的表達是帶著下人善待長輩,傳遞親情,寬厚待人。

清明的`雨來了,不再是我們的淚。清明的雨,是奶奶與我們在天堂與人間,用雨絲編織思念的情網,奶奶在網的那端,我們在這頭,我們把所有的祈禱傳遞過去,將所有幸福的喜悅傳送到那頭,帶去歡笑,帶去思念,告訴奶奶倉廩殷實,事業登高。在這張情感的網路世界裡,我知道,奶奶從來就沒有離開過我們,她在遠行,在遠行中陪伴我們成長。

清明的雨來了,潤澤著大地萬物。清明的雨,豐盈了春天的河流,滋潤著山巒,澆灌著大地。奶奶曾經耳提面命的教誨,清明的雨再一次從天堂之上帶來,彷彿又在充盈著我們的耳鼓。不管多高的官爵、多厚的俸祿,家是歸宿。不能當家者,何以修天下。德行天下,修德為先,五刑之屬三千罪,莫大於不孝。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修身處世當以義為先。桑樹欲成器,當從小就育。官與財乃身外之物,修人性之本當以此為重。我深知這是先人教誨的意涵,是我們為人立身之命。

清明的雨來了,開悟著啟迪智慧。清明的雨,有點清冽,滴落在樹葉尖上,晶瑩剔透、雍容華貴,在一束陽光的光照下,透視著光輝的深邃,眼中的世界多彩而有韻味。“人生不在初相逢,洗盡鉛華也從容”,在清明的雨中盪滌,青青芳草,淡泊從容,清新脫俗,有著透徹心肺的芬芳,大地才因此瀰漫泥土的清香。風的搖曳,雨水淋過,清涼的空氣透過太陽穴,醒腦提神,如同捧一手雨點,涼了掌心,溼了情懷。春風捲起清明的雨,密密匝匝的敲打著窗戶,披衣起坐,人勤春早,春來人更勤,年少的時候,奶奶說這正是一年浸種育秧的時候,一年的收成就從此開始。清明的雨,飄舞在空中,洗淨了空氣,開悟智慧,啟迪人生。

清明的雨來了,是來自天堂的手。當親情成為回憶,時光留給我們的只剩下歸途,只有追憶,我們也就老了。清明的雨,是曾經撫育我們成長的手,是奶奶與我們親情的延伸,那一份情沒有遠離,它撫摸著我們的臉頰,濃濃的愛意輕柔如絲,觸動心靈那一扇窗戶。清明的雨,點選著晚生的思想命門,讓我們的靈魂淨化,讓我們的思想進化,人生起落有常,世事輪迴,無須哀怨,無須有恨,道法自然,因果皆緣。清明的雨是大手牽起我們的小手,那一點雨滴穿過手心,有一種力量撼動心扉,我們仰望蒼穹,向著天堂行注目禮,向奶奶詮釋我們的家國情懷。

清明的雨,穿過漫漫時光隧道,染指人間煙塵,將我們的思念帶去遠方,帶到遙遠的世界。清明的雨是逝去光陰積澱後的暴發,讓人體會到光陰積蓄的是厚重的情感;世事染過的炊煙,隨清明的雨飄飛出人世事間濃濃的人情味。清明的雨,承載著我們心中無限追思的緬懷。那些年的清明,奶奶曾經遞給我一把油紙傘,或一頂斗笠,或一件蓑衣,或一條雨披……,在雨中的洗禮,在香火中燎烤,這一切,在現在的清明中都已成為追憶。清明總有傷感,但不是為了傷感,在而是為了繼承遺志,沿著先人的足跡繼起、接力奮起。清明的雨雖然讓人心裡柔腸百轉,但更多的是,給予我們以力量,是陪伴、是智慧。

清明的雨落在屋頂,一個華麗的轉身,彙集成水,從屋簷處縱身躍下,不是悲壯的別離,而是舞出人生精彩。清明的雨在街巷邊、在村口旁滲入大地,那是天堂之上的先人對人間似水柔情。我深知,清明的雨,是在繪製煙雨江南的畫圖,是在迎接初夏的暖意,是在伴舞鶯飛草長的悸動,是在為布穀鳥彈奏鸞鳳和鳴的樂章,是在為我們向九泉之下的先人們鳴唱。

清明的雨不期而至,似曾相識,又是那麼遙遠。

清明的雨不是生命的輓歌,敲打催人奮進的鼓。

清明的雨作文 篇6

四月,正是草長鶯飛的世界,也是“雨紛紛”的時節。

清明節這一天,不知什麼時候,天空中已經飄起如煙如霧的絲雨,那漫天飛舞的晶瑩,似乎在輕呼著初夏的暖意。遠天滾過一陣輕雷,像是一串串跳躍的音符。林間的布穀鳥也開始歌唱,把綠色的囑託掛上樹梢;曠野的草葉上,漸漸的生出一滴滴晶瑩的水珠,悄悄地潤溼初夏的歌喉。

清明的雨裹著初夏,踩著芬芳的山風,溫柔地向我們走來。那淅淅瀝瀝的絲雨,像是九天玄女拖地的長裙,眷戀著碧綠的大地,又像是巧奪天工的畫筆,勾勒出曠野神奇的意境。雨中的曠野,彷彿是一幅剛剛完成的水粉畫,散發出濃郁的詩情畫意。

出來踏青的人們,不知有多少。走在曠野的小路上,色彩斑斕的雨傘一把把地撐起,為這滿是雨的綠色世界增添幾分不同的色。眺望遠方,景色依稀,被盈耳的雨聲呼喚成朦朧的畫屏。人在畫中行走,雨在傘邊滑動,一顆顆雨珠滴落在草地上,而後又化作薄霧悠閒地飄向遠方。

清明,確是一個綴滿夢想和希望的日子啊!這瀟瀟的雨,這甜甜的風,漫山遍野地下著、吹著,給這個世界帶來多少蓬勃的生機啊!人說夏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清明的雨,就已經報告夏天的訊息。我們盼望著夏天盼望著成長,是相信只要有陽光雨露的滋潤,稚嫩就會走向成熟,弱小就會走向強大,缺陷就會走向完美。倘若祖先和親人泉下有知,就應該是他們欣慰的微笑。

待到來年清明日,這樹林,這曠野,這世界,可會像今日這樣沐浴連綿細雨?期待著,我深深地期待著。

清明的雨作文 篇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又來了,據說清明節經常下雨,這不,今年的清明節又下雨了。

早晨,天剛矇矇亮,我們就被嘩嘩嘩的雨聲吵醒了,原來外面下起了傾盆大雨,我們趕緊起來把窗戶關上,屋裡這才平靜了下來。

今天我們要去給外太公和外太婆掃墓。我們先到舅公家,等車子來接我們去墓地,因為掃墓的車子太多了,道路又很泥濘,所以車子堵得很厲害。我們等了很長時間,車還沒來,我不耐煩了,就拿了一把傘,到雨中去玩。

我看見屋簷上有水噴下來,感到很有趣,就用傘遮住頭在下面走來走去。水從屋簷上噴瀉而下,像瀑布一樣,打在雨傘上丁冬作響,真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實在太好玩了。玩了一會兒之後,我發現褲子上都是水,原來是水從傘面落到地上,又彈到了褲子上。儘管全身打溼了,但是我玩得很開心。

車子來了,把我們接到了墓地,我們發現墓碑上的字都褪色了,就用帶來的油墨重新描上去。雨又大了起來,我們只好打著傘描那些字,快要描好的時候,雨把墓碑都淋溼了,怎麼描都描不上去,只好等以後再描了。我們擺上鮮花進行祭拜,祭拜好了之後,就坐車回家了。

清明時節果然是雨紛紛啊!

清明的雨作文 篇8

“清明時節雨紛紛”從這樣的景象中能夠知道,雨才是清明的主調。淅瀝瀝的小雨所襯托的景色,是最具生機,最有春天的氣息的。

傍晚,一片烏雲飄來,雖然沒有落日的餘暉,但是,小雨還是奏響了。淅瀝淅瀝的小雨,一絲一絲,像牛毛,像花針,不是黏在一起的,而是一個一個的個體,每一個都是那麼纖細,都是那麼優美,滋潤萬物。剛剛伸出的柳樹嫩芽,在小雨輕柔的觸碰下,變得更加青翠,那枝子也更加伸長。這時的雨滴不像夏天聚集在荷葉上的那些一樣,而是更小,更輕,落在植物的新葉上,輕輕的,一下子就滴落在地上,摔成更小的塵埃,最終融入泥土。屋頂被小雨敲響,不知道它聚集了多少的夥伴才發出這樣的聲音,預示春的到來。

一會兒,雨大了一些。撐傘走在街上,到處都是溼溼的,到處都被小雨滋潤了。夏天的大雨砸在地上,沒有傘的人們都被澆溼,這樣使人討厭。但是,小雨卻不被人討厭,人們可以盡情地在雨中嬉戲而不會弄溼衣服、頭髮。它一直滋潤人們,輕輕喚醒人們,使萬物全部復甦。

沒有閃電,沒有雷聲,不用害怕,這才是清明左右小雨的特性。它總是輕輕的,輕輕喚醒大家沉睡的細胞。

小雨下到夜晚,亦不會繼續。因為,我知道,大自然睡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