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江南的雨作文3篇

作文 閱讀(1.39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江南的雨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江南的雨作文3篇

江南的雨作文1

江南的四月,是個多雨的季節,紛紛揚揚,連綿不斷的雨絲總牽起人一份悠悠的情懷。

夜已深沉。我獨自坐在窗前,悄然無息中愈發分明著雨點的沙沙聲。雨色、夜色及柔和的燈光糅合在一起,漸漸地變成一團煙霧,瞬間又由濃轉淡,一個沐浴在雨中的江南小鎮展現在眼前。這,便是我的故鄉——湖州。

那一年,為祭掃祖墓回到故鄉。回到倚在小鎮流程最長、歷史最久的潯河旁的奶奶家中。清明,正是多雨的季節。三天的時間整整下了七十二個小時的雨。每當正事完畢,我總喜歡坐在窗前,一邊聆聽著雨點選窗時發出的串串清音,一邊凝視著水落地時幻化的層層煙霧。在這裡,我才充分領略了江南小雨的特有韻味。那條悠長的河上,細若遊絲的雨密密麻麻地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帷幔。風起時,帷幔翩然飄動;風止時,便又悄然掛下。對岸的一間間矮小古樸的木屋,在細雨輕撫下,童話般地兀立著;天井裡一棵棵不知名的喬木,被雨拍打著,發出瀟瀟的疏響。禁不住這雨的誘惑,我幾步來到屋外。啊,這真是一個別樣的天地,分外清新的空氣,使我的心霎時得以純淨,連日來的沉悶憂傷也蕩然無存。我在被雨打溼的青石板上靜靜地走著,不時地看到路旁泥地上猶如大地酒窩的一個個小小水塘,在水滴的撞擊下,濺起一朵朵白蓮,煞是好看。當我穿行在兩旁木屋林立的小石子路上時,不由得想起了“撐著油紙傘,我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一種浪漫而又柔美的心境油然而生。

茫茫的雨霧裡,那條小河上的石拱橋有些朦朧,若隱若現的。我信步走了過去。石橋與河是同樣的古老,青石板被雨水沖刷得很乾淨,質樸而堅強地橫呈在橋面上。遠處河面上,升騰起一層層很薄的雨霧,繼而又在淺灰色的空中散開。石橋、小河、石徑,在雨裡,一切都罩上了一層濛濛的感覺,如詩如畫。這種淡淡的從容不迫的意境,使我深深地陶醉於其中。

三天很快過去了。就在我登車返杭的那一剎那,從車站左邊的小木屋裡,若斷若續地飄來不知名的少女的歌聲:“江南人留客不說話,只有小雨悄悄地下。黃昏雨似幕,清晨靜如紗……心在雨中醉,情在靜中發,多情小雨最難捨,留下吧,留下吧。”伴著甜美的歌聲,汽車緩緩啟動。

不知為什麼,我的臉上淌滿了水,雨水、淚水?已不清楚。但那一股強烈的熱流卻充徹了我的全身,竟使我無以言語。朦朧中,我分明感到,世界是那樣可愛,生活是那樣美好。

小鎮安靜地立在煙雨中,帶著一種寧馨與恬然,慢慢地隱在了一團霧裡。片刻,我的眼前再次出現雨色、夜色與燈光。我依舊坐在窗前,聆聽夜雨的沙沙聲。這些美好的記憶,就像綿綿的雨絲縈繞在我心頭,久久不散。

江南的雨作文2

一提到江南,大多數人的印象都是古鎮、小巷。而江南的雨,卻又是不能不說的,曾記得一幅畫是這樣的:左邊畫了一座黑瓦白牆的房子,中間橫跨青石板的橋,樹木很綠,綠的很朦朧。色調極為柔和,迷濛的像被輕紗籠著的夢。我的腦海中閃出一個詞:煙雨江南。

我喜歡江南的雨。

我不知道江南的雨季有多長,大概是春季。但並不使人厭煩,停停下下,交織纏綿、千絲萬縷,是那種“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感覺。有人說,江南的雨,是多情,是思念,是舊夢如織的,我覺得,它是溫情的、豐滿的。

記得小時候曾去過秦淮看夫子廟。恰逢細雨綿綿,同行的大人抱怨天氣,我卻不勝歡喜。比起晴天,我是更喜歡雨的,不為別的,就是喜歡被雨洗得溢翠流碧的枝葉,綠成了飽和狀態,似是牆也被映綠了。夫子廟我是不記得了,無意見到的烏衣巷卻記憶猶新。

或許是劉禹錫的那首詩:“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被稱作“六朝煙雨巷”的金陵古城,遊人很稠密,我在人群中四處遊逛,沒有打傘,縫隙間抬眸,石板上鐫刻著幾個大字——烏衣巷。記憶中好像是一個半圓形的門,門前一塊石碑,應是這個巷子的'介紹吧。因為正在下雨,看不清巷中的景色,不過,也正是江南雨獨有的絕妙之處,朦朧之感,似能見,又不能見。這巷中,會不會走出一江南女子,十指曼若,秀骨清像描摹?根據日程安排,沒有進巷,只是向前走,突然和一股花香撞個滿懷。

然而這花香,並非是想象中的女子,是位賣花的老奶奶,幽馥的花香沁入心田,“好香!”我不禁讚歎。她手挎一個小籃子,籃子裡有幾個花環,零散的幾朵白花,似是梔子,沾滿了雨絲,到白得更加純淨了。我這才打量其她的容貌:黑髮已成銀絲,褶皺的臉上惟有一雙眼睛仍神采奕奕,走路不急不緩。“要花嗎,小姑娘?”她滿是期待地望著我。我心裡自然是想要的,“要”字便脫口而出。母親付完錢為我戴上。那位老奶奶小心翼翼地從兜裡掏出一個布包,一層層掀開,都是些零錢,用手沾了沾唾沫數出幾張鄭重地交給母親,才把給她的錢放在最底下,有一層層包好,揣回兜的最深處。

我細細品味著花香,似是一陣比一陣濃。突然聽見她問我:“雨天都不打傘嗎?會感冒的。”我看著她,也是沒有東西遮的,那時童言無忌:“你不也沒穿雨衣嗎?”她笑笑,雨絲綴滿了她的白髮,沒有回我,向遠方走去。我卻沒有覺得是自己說錯了,依舊跳著向前走。

肚子餓了,看到一家鴨血粉絲店,便走不動了,吵著要吃。雨下大了。門口是一棵梔子,密得細碎的綠葉,數朵半開的百花和飽脹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溼了。我竟覺得,那麼多被葉襯的花,也比不上我頭上那幾朵,應該是童心在作怪吧。我們走不了,一直坐到雨停。多年來,我還是忘不了只見到一塊牌匾的烏衣巷和只一面之緣的賣花人,寫了一首詩:

細雨微風烏衣巷,人煙漫漫滿花香。

江南婦人賣梔子,多年仍記舊秦淮。

我想念那場江南的雨。

江南的雨作文3

風到這裡就思念,粘住過客的思念雨到了這裡粘成線,纏著我們留戀人世間,你在身邊就是緣,緣分寫在三寸石上面,愛有萬分之一天,寧願我就葬在這一天!淅淅瀝瀝的小雨,更能襯托出江南雨的纏綿,細細聆聽,聆聽著自然的天籟。

我喜歡戴望舒的詩,因為他的詩清新,純粹。他的《雨巷》曾無數次,勾起一個少年美好的幻想。幻想在江南的梅雨時節,也能在一個雨巷,逢著一位撐著油紙傘,結著丁香般愁怨的姑娘…

雨後的江南,又有著另一番風情。天地間都是一派潔淨透徹的的景象,給人一種清爽的感覺。一群孩子嬉鬧著,在村前屋後,相互追逐著踩水玩;菜園裡,不管是蔬菜水果還是野花野草,都飽飽地吸足了甜甜的春雨。饞嘴的小草,輕聲的打著飽嗝,嘴邊尚掛著一顆剔透的露珠,在雨後微陽的照耀下,折射出五彩的光;久睡的小溪也被這場雨所喚醒,伸伸懶腰,抖擻精神後,唱著一支歡快的歌謠,一刻不息的奔向遠方。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便是對江南雨的最佳詮釋。江南的雨是柔美的,含蓄的,像一位溫潤的少女,有著柔嫩的肌膚,也有著嬌羞的情愫。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道出了江南雨的品質。在一個月光明亮的夜晚,當自然萬物都早已安然入眠,萬籟俱寂之時,細雨伴著微風,造訪人間,犧牲了自己,滋潤千千萬萬個夢。在夢中,我亦幻化成雨,隨著清風飄揚,散化成千萬絲細雨,從天而降,融進草的懷抱,融進花的心蕊,融進腳下這片仁慈寬厚的土地

古往今來,無數文人騷客,於江南的雨季,將胸中的才情和詩意就著一杯杯或清或濁的老酒,毫不吝嗇的拋灑在了江南的細雨中,所以江南的雨也是醉人的。”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綿綿的細雨,撩動了李清照的心絃,勾起了她深閨孤獨的惆悵和對國家動盪命運的無限擔憂。李清照心中的江南雨,應該是憂傷的;”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一滴滴雨點,像一隻只調皮的精靈,故意去引逗春遊中的詩人,去沾惹他的衣袖,卻從不打溼。這樣可愛的小雨點,又怎會讓人忍心去心煩惱怒它們呢。所以我想,在僧志南心中,江南雨一定是可親可愛的吧;”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在詩人眼中,晴天的西湖波光粼粼,煞是美麗,而雨中的西湖,薄霧空濛,遠處的青山在視野裡迷迷茫茫,時隱時現,恍若蓬萊仙境,除了”奇妙無窮”,恐怕就再找不出一個更貼切的詞語來形容這樣的景緻了。在蘇軾的心中,江南的雨是奇妙的。

江南的水,柔美多情,鮮有急湍險流,少了一份強勁與張揚,卻多了一份優雅與從容。常聽人說,雨是無根之水。這柔美,含蓄,又風情萬種的江南水之魂,可能就源自江南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