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讓讓生活更美好作文

作文 閱讀(2.7W)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讓讓生活更美好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讓讓生活更美好作文

讓,分很多種,但每一種,都是一種取捨的素養。

——題記

讓,分很多種。每一種讓,都有不同的意義。人生在世,總有一些事會產生磕磕絆絆。那麼當我們面對這些磕磕絆絆時,應該如何應對呢?

謙讓,總能使人感到一種悅人悅己的愉悅。有時候看起來吃了一點虧的事情,卻能使我們得到更好的人際關係與更加深厚的交情。記得我五年級時,在步行街散步,當我走到一個路口時,兩輛電動車撞到了一塊兒,電動車倒在了兩邊。一個車主擔心地問對方:“對不起,沒傷到你人吧?要不要送你去醫院看一看?”“沒事,不好意思,我轉彎時沒注意,撞到你了,這點錢就當做賠禮吧。”“沒事兒,我這車十幾塊錢一修就好了。開車時是我不好,我開得太快才撞到你的,下次我一定開慢點……”就這樣,他們你讓我,我讓你,過了好長一段時間,互相給了點賠禮,才各自離開。那時,我才真正體會到,原來,謙讓能有這樣的的魔力,能令兩個氣憤的人化干戈為玉帛,談笑風生,更能令原本緊張的情況化作煙雲。

禮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相傳孔融的祖父大壽時,家中來了許多客人,母親叫孔融分梨了。於是,孔融就按照長幼次序來分。結果,每個人都分到了大梨,只有他自己拿了一個最小的。父親問他為什麼這樣分,孔融的回答語驚四座:“樹有高有低,人有老有小,孝敬長輩乃是做人的道理!”這一番令人讚歎的'話,孔融的孝道也盡在其中。若一個人不懂得禮讓,又怎麼懂得孝道呢?

退讓,也是生活中處理事物必不可少的。戰國時期,廉頗嫉妒藺相如權高位重,便揚言要讓他難堪。藺相如聞言,便下令讓手下所有門客退讓廉頗。為國家著想,以國利為重。廉頗後知,羞愧難當。於是,便有了後人口耳相傳的“負荊請罪”一美事。是藺相如以大局為重的退讓,廉頗知錯就改的請罪,維持了趙國的興盛。唯有學會了退讓,才會有能力去眺望遠方,同時也有了更大的舞臺,以及更多更好的機會。

忍讓,則是最難做到的了。戰國時期,越王勾踐被吳王滅國的羞辱,忍辱負重,臥薪嚐膽,最終重振越國,反而滅掉吳國,成就一番霸業。若沒有在那成功前的一番忍辱負重,沒有忍辱負重中的忍耐,沒有忍耐中不懈的奮鬥與拼搏,那最後的成功又從何而來?當嘲笑與羞辱來臨時,唯有把屈辱轉化為動力,如同火中的石灰,必須經過千錘百煉,才能到達最後的成功。愈是艱難就愈要堅持,在一片混沌之中保持住嚮往那第一縷陽光的心,人生才有機會綻放出最奪目的光彩!忍讓,是心靈對於忍耐的承擔,是心靈成長性的昇華,同時也是在逆境中追尋自我的領悟。

互讓,往往可以化干戈為玉帛,使兩個不和的對手和睦相處。安徽桐城有一個六尺巷景點。相傳,清康熙年間,張英擔任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他老家桐城的官邸與吳家為鄰,兩家院落之間有條巷子,供雙方出入使用。後來吳家要建新房,想佔這條路,張家人不同意。雙方爭執不下,將官司打到當地縣衙。縣官考慮到兩家人都是名門望族,不敢輕易了斷。張家人一氣之下寫封加急信送給張英,要求他出面解決。張英看了信後,認為應該謙讓鄰里,他在給家裡的回信中寫了四句話:“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閱罷,明白其中含義,主動讓出三尺空地。吳家見狀,深受感動,也主動讓出三尺房基地,遂成就了“六尺巷”這一千古美談。若張英沒有勸自家人退讓,吳家又怎麼會退讓呢?若張家人沒有聽從張英的勸解,又怎會如今這番互讓的景象呢?“六尺巷”是一把人生的尺子,值得我們經常拿出來量一量;更是一種人生修養境地的隱喻,值得我們經常去走一走。常走“六尺巷”,修行正己,就會走出人生天地寬,走出人生的高天白雲,走出無愧後人的歷史評說。可以說,是互讓成就了六尺巷;也可以說,是六尺巷讓我們明白了互讓的本質。

讓,有很多種,但每一種都有同樣的本質,靈魂的昇華。讓,使世界更加美好而有意義,它是人類文明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只要我們遇事多“讓”,生活必定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