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閒話真與假為題目的作文

作文 閱讀(3.01W)

偶爾得閒便翻開了書,目光恰巧落在一行字上“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頓時感慨萬千。真真假假便在腦海翩躚起舞。“真”字讓我們想到了:純真、真誠、真切、真心、真情等等,那些美好的、與“真”有關的幸福。這“假”字卻讓我們感到不愉快甚至壓抑。弄虛作假、假公濟私、假惺惺、虛情假意……爭先恐後都冒出了頭來。人人都恨不得先鏟之而後快。我們對那些“假”的嗤之以鼻方顯自身的高潔,然而高潔的我們真的就遠離了令我們深惡痛絕的“假”了嗎?其實不然!

閒話真與假為題目的作文

譬如黛玉,她“真”——純真、真誠、真切、真心、真情……她便是“真”的化身。真真切切的黛玉在變幻莫測的紅塵(我們姑且把賈府裡的大觀園視作“紅塵”)裡,因為看破了紅塵中的“假”,才會發出“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的感傷,那花是真,那淚是真,那情亦是真。所以,那花美、那淚美、那情感天動地。這樣的美,寶釵是從不曾有過的(至少我認為是這樣)。細細想來,其實寶釵也有她真的一面,至少她對寶玉的感情是真的(這幾乎是不爭的事實了),至於對黛玉是真是假,我想這不是我們所要討論的`問題。

寶釵之美,美得世俗。她的一舉一動都經得起檢驗:溫柔、端莊、賢惠,她也完全是按照封建社會對女子的要求而嚴格要求自己的。所以在那個時代,她幾近完美,以至於賈府從上到下都喜歡她、稱讚她。她抹去人性中最真的部分,把自己精心掩飾起來,換得了紅塵中真切的美名。我不敢說這該是寶釵的幸運還是她的不幸,但寶玉會真心喜歡這個寶姐姐嗎?顯而易見!所以,寶釵最後的悲劇是註定的。

至於黛玉的“真”卻成為了那個時代的另類。那個時代容得下她嗎?容不得!對於這一點黛玉是比任何人都清楚的,在《葬花吟》裡,她就發出瞭如是的感嘆:“何處有香丘?”“香丘”大抵就是她理想中的世界吧,她給出了這樣的答案:“隨花飛到天盡頭”原來她的“香丘”只存在於“天盡頭”,而天的盡頭究竟在哪裡呢?黛玉不解,雪芹亦不解。

黛玉的“真”是紅塵中人所不能理解的,但總還是有那麼幾個人是理解她的,譬如寶玉,譬如紫鵑,譬如疼她愛她的老祖宗。寶玉是理解她的,兩個都是那個時代裡的另類,同樣的真,同樣的叛逆,是真真的靈魂知己;黛玉和紫鵑之間卻不像那個時代裡的主子與丫頭那般關係,反倒像是知冷知暖的好姐妹;而那將人世的真、假、善、惡都細細品味過後的老祖宗,她能不清楚黛玉的純真是多麼的難能可貴嗎?她會不理解和讚許黛玉的“真”嗎?所以,我一直認為高老先生所續紅樓有關黛玉之死原因的推理和判斷或許和雪芹的本意是有所出入的。那麼黛玉究竟是怎樣而死的,我們也已不得知曉了。反過來又想就算知道了又能怎樣?我們誰也不能改變黛玉悲劇性的命運(這是肯定的)。那一批又一批的學者、專家窮盡一生去推敲、去考究,可結果怎樣?終究沒有一個統一的認定。誰又能說有了一個統一的認定便是好的呢?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部紅樓,在一百個人那兒就會有一百種不同的答案。誰又能說這一百種不同的答案就是不好的呢?其實這樣,很好!真正的文學理應如此!我們終於看見了可以令自己感到欣慰的曙光,那該是文學的真正價值,以古人的有限換取後來人無限的思考和探索。

什麼是“真”什麼是“假”?以什麼作為評判的標準?我料想此生怕是難得分清了。那些一心以為是“真”的,拼了命去追逐的,到頭來呢,還不是一場虛無、欺騙、拋棄;在別人看來是那麼的遙不可及,那麼“假”的,我卻分明感受到了它的真實。我曾也徘徊過、猶豫過:那份來自內心的真實到底該不該抹去?那看似虛無的感情是該堅持還是放棄?放下是痛,拿起是罪,莫非此生便是註定要在這痛與罪之間徘徊、掙扎?或是上帝已指了另一條光明的大道,只是我太愚鈍而沒能看見?那麼這一條光明的救贖之路到底在哪裡呢?黑暗中的我彷彿看見了一隻手正向我緩緩伸來。那是偉大的神之手嗎?他是要將我解救出這混混沌沌之中嗎?為什麼我明明看見了她在對我言語,卻永遠也聽不清她在言語些什麼呢?

問蒼天問鬼神,既然世人已不辨真假、不論真假,又何需將這真假道破?心中有真,便是真;心中有假,便是假。

或許將來的某一天,我看見一個孩子坐在窗前,口裡輕輕地念道:“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窗外正紛紛揚揚地飄著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