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關於回家作文集錦15篇

作文 閱讀(1.47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回家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回家作文集錦15篇

關於回家作文1

挎一個揹包,吟一曲小調,走在熟悉而又久違的鄉村小道上。鳥鳴蟲奏低低地在耳畔起伏,齊整有序的麥埂在視界裡婀娜,踏著這鬆軟清香的泥土地,心間湧起無言卻格外真摯的快樂。

是的,回家!

踏著這久違的土地,聞著這家鄉的味道,聽著這歡快的旋律,帶上一顆迫切迴歸的心,興奮而又急切地,回家。

走在回家的路上,沉浸在悠悠的懷念之中。不知道,家中的一切可安好?那葡萄秧、黃瓜架早就爬上鞦韆架了吧!那青楞楞的瓦片應該還殘缺著,還有那破舊泛紅的樓梯、日漸生鏽的大口鍋,以及那位盼兒久歸的和藹的外婆!您是否在精心侍弄屋前的花草,是否還像以前一樣望著蔥蘢的田野發出咯咯的笑呢?

自從到城裡之後,孤獨的我便一次也沒有停止過對家鄉的想念。總是一個人獨倚牆角,靜靜地想念,想念家鄉寬敞的農家小院,雞鳴犬吠;想念清晨趟著兩腿露珠,笑意在微微溼潤的空氣裡醞釀;想念老槐樹陰下,幾位老鄰絮語陳年舊話,農諺桑麻;想念,想念那日暮黃昏下凝重卻倔強的身影,外婆,我的老外婆!

不知不覺,已來到門前。緩緩拉開陳舊泛黃的木門,一股熟悉的味道撲鼻而來,那是城裡的我日思夜想的味道,那是世上最溫暖強烈的味道,那是一一家的味道!在這濃郁的味道間,一個依稀的身影模糊了我的眼:依舊是一身樸素的布衣。,依舊是一頭蒼白的銀髮,依舊是那聲親熱的呼喚:“孩子,你回來了!”

於是,我一刻也不能夠等待地撲入外婆的懷抱,那純樸的、溫暖的懷抱。外婆一雙操勞的枯手顫顫地撫著我的髮際,那如同孩子般喜悅的目光深深灼燒著我的瞳孑L,一聲聲親切的叮嚀慢慢地散在我心上,鋪陳出一卷厚實的溫暖。

隨著外婆細碎的腳步聲,我緩步走進了家鄉的小院,蒹葭蒼蒼的古韻,溫婉秀麗的小井,還有那青楞楞的瓦片,無一不在我常久的對視中,我思念中的家啊!我久別十年的簡淡樸實的家啊!我又回到了你身旁!

外婆輕輕地詢問:“孩子,你怎麼會來?”

“因為,因為這是我的家,是我永遠的家!”望著記憶中的小院,我動情地說著。

外婆凹陷的眼角淌下了兩滴渾濁的淚,她沒有說話,只是慢慢地、不住地點著頭。外婆哼起了歌謠,柔情似水的調子在我耳邊響起,我知道,那縈繞我童年年年歲歲的歌謠,永遠都會蟄伏在我的心靈深處,不會消失。

在抑揚的歌聲中,我彷彿看見一個年邁的身影拄杖向我走來。薄霧輕裳,她牽起我冰涼的小手,緩緩行走於阡陌之上。雲淡風輕,夕陽西下,她說:走,讓我們在日落之前,回家。

關於回家作文2

忘不了那一天,因自己的倔強而發生的事,讓我瞬間感到慚愧!

那天,期會考試,不知為什麼,總是感到心不在焉。就在收試卷時,便猜到了結果……果不其然,發揮失常。

冷颼颼的風,呼呼的颳著。只剩幾片枯葉孤獨地掛在枝頭,搖搖欲墜。光禿禿的樹木伸展的枝條似魔爪,揪得我心生疼。鳥兒禁不住寒風的侵襲,不見了蹤跡,廖寂的空中,只剩下烏鴉那惹人心煩的叫聲……

放學後,我藉著太陽遺留的餘光,慢吞吞地走著,心中是滿滿的不情願。我無法知曉,我將投入媽媽溫暖的懷抱中,還是接受媽媽“沒完沒了”的嘮叨。而書包中的試卷,將我壓得喘不過氣來。我又想到了考前媽媽對我滿滿的關懷與期待,在聯想到媽媽失望的樣子,就傳來錐心刺骨般的疼。不由得,腳步又慢了些,慢了些,慢了些……

走著,路邊草叢中一抹紅,吸住了我的目光,我不由得駐足觀望。那小小的花,羞澀地藏在葉間,不細看,還真看不出。它沒有因季節不對,沒人欣賞,而選擇放棄開花。它,選擇的是,盡情吸收陽光,即便是在不起眼的角落,即便沒有人會注意到,也還是要綻放自己的笑顏,享受屬於自己的美好時光。我的心,彷彿被重重地敲了一下。

一霎時,我想通了。我邁開大步,步子也加快了不少,只想快些回家,不想讓媽媽擔心。

此時,月亮在夜空中彎出了一抹凜然的弧度,透過樹葉,碎得滿地都是。我順著路燈照出的昏黃的光,回到家中。

寬敞的大門為我敞開了懷抱,我站在門口,看見記得來回踱步的媽媽,羞愧之心,排山倒海。媽媽看到我,急忙把我擁入懷中。我分明看到,在她看見我的那一剎那,眼眶中,有淚花在閃爍。我向媽媽坦白了,媽媽沒有責備我,而是依舊把我攬在她溫暖的懷中。我不經意地瞄到,飯菜已不再冒著熱氣,只覺得心中羞愧之情更加濃烈了。我感覺到了,內心有種怪怪的東西在湧動。

那如火苗般的一抹紅,像燃燒著的小燈籠,把我黯然的內心,照的色彩明豔。如今,我再不會因賭氣而讓媽媽擔心了,因為媽媽那天著急的樣子已在我腦中揮之不去了,一想起就會覺得羞愧無比。

關於回家作文3

最後一絲夕陽餘輝消失了,任憑我怎麼趕路也來不及在黑夜到來之前回到家中了。

父母不在家,我的手機沒電關機,在這漆黑的夜裡,我幾乎孤立無援。頭頂上稀稀疏疏的幾顆星星只作了點陪襯,顯得冷冷清清,我不禁瑟縮了一下身子。時不時有兩聲狗吠,更是讓有點膽小的我腿肚發軟,好像所有的恐怖的故事都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

我的腳步越來越輕,越來越慢,渾身都開始豎起了汗毛,不知該往前挪動,還是原地不動,覺得不管怎樣走都有些不對勁。

身後傳來輪胎與水泥摩擦的聲音。那聲音在經過我身旁時停了下來。電動車的車主是個中年男子,看不清他的面容,只穿著單薄的襯衫,“小朋友,你家在哪?我送你回家?”中年男子的聲音顯得有點兒冷酷而刻板。

我一驚,連連後退,不敢正視他的眼睛,草草敷衍道:“不用了,謝謝叔叔。”

中年男子沒說什麼,慢慢驅車離開了。我躊躇半晌,終於決定跟著他的車先走上一段路。畢竟,他有車燈照著,多少能看得清路的方向。

四下無人,也沒有路燈。我跟著中年男子慢慢悠悠的車速,卻又不敢多想,只能亦步亦趨地跟上,控制著距離。好半天才看見他開了轉向燈,依稀的紅色尾光正好照亮了我腳下的路,讓我的心有了些暖意,不那麼害怕了。

我想叫住男子,卻又打消了這念頭。我正出神的時候,中年男子突然停了下來。“接著往哪兒走到你家?”他的聲音裡略帶一絲疲憊。

我反應過來後,立即警覺起來。那樣子,可能隨時準備拔腿飛逃。中年男子笑了笑,說:“你都跟了我一路了都沒怕,現在怎麼了?這麼慌?”

我難掩尷尬的神色,卻又十分吃驚。原來他一直都知道我跟著,怪不得他開得有些慢,是在等我趕上他?我猶豫不過一會兒,便指了路。

“遠嗎?”他又問。

“不遠了,走過去轉彎就是了。”我如實回答。

“那我就不陪你了,就送到這兒了。我照著你回家。”他將車前燈對著我家的方向,聲音仍然有些冷酷;但這時,我卻分明聽出一陣暖意。

“那,謝謝叔叔……”

我到家了,打開了門前的燈。再回頭去看那位叔叔,卻見他的車正原路返回。在朦朧的光線裡,我目送著叔叔那抹紅色的尾燈光,一直到消失不見了,才帶著暖意走回家中。

關於回家作文4

“到了,咱們進去吧。”父親的聲音在我身後響起。

我伸出手去,搭在門板上,卻又躊躇了一下,把手又縮了回來。“唉。”我長嘆一聲,還是把門推開了。

“吱呀”一聲,沉重的門緩緩後退了。

我進到屋裡,環顧了四周,我已經記不清這是第幾次回老家了,這次卻格外地抑鬱。我的目光由天花板滑落到茶几右邊的一張太師椅上,久久不願挪開。

它還在這,可爺爺呢?他回不來了嗎?去年明明還好好的呢。

我的眼眶溼潤了,腦海裡浮現出爺爺的身影來——

爺爺的脾氣很古怪,哪怕是再一絲不苟,溫柔和藹的人也會莫名其妙被訓個狗血淋頭,爺爺既不喜歡乖巧體貼的樂涵妹妹,也不喜歡善解人意的玉璇姐姐,反倒是對我這個風風火火不拘小節的“野丫頭”很是看好,他常常端坐著,扶著鬍鬚,對著我笑,“也是個可造之材啊!”可我也和別人一樣,對他敬而遠之,生怕要是做錯了什麼,惹得他大發雷霆。

他總喜歡教我古詩。在我牙牙學語的時候,他便時常抱著我坐在太師椅上,孜孜不倦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讀唐詩宋詞。每當讀到“人面不知何去處,桃花依舊笑春風”或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之類的詩句時,幾滴清涼的淚總會落在我臉頰上,手背上。那時我也不求甚解,不明白爺爺為什麼要哭,只是知道這些個詩,一定比較悲傷罷。當我問他緣由時,他也只是搖搖頭說:“罷了罷了,小孩子不懂。”

爺爺很喜歡歷史,只是很可惜,沒什麼人和他聊得來,他只能孤獨地看著熒屏上的英雄,眼中時時浮現出落寞。可去年的春節,因為一次偶然,我們成為了彼此的知己。

我們都心醉於歷史,心醉於那一個個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鮮活形象。

自那以後,我便常常與他促膝長談。臨回廣州之前,他還緊緊握著我的手,說,“明年春節,你早些來,我要給你講許多好聽的故事。”

他說他最欣賞《三國演義》裡的關羽,因為他義薄雲天,一諾千金,對劉備衷心不二,肝膽相照。爺爺說自己也想像關羽一樣,做一個言而有信的君子。

可惜了,最終他還是沒能做到,他是君子,可卻“言而無信”。答應了我下個春節給我講故事,自己卻先悄悄走了。我還有好多東西沒懂,你有好多東西也沒教我。好不容易回一次家,卻再也見不到您了。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

“姐姐,爺爺種的桃花開了!”妹妹興高采烈地跑過來叫我。

我望著窗臺上那幾支開得燦爛、豔烈的桃花,竟流下兩行清淚,粉脣微啟,喃喃中念出了您第一次教我的詩。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去處,桃花依舊笑春風。“

關於回家作文5

有時間,常回家看看!

依舊是陳舊的古屋,脫臼的瓦片,白哲的粉牆上隱隱約約的幾道裂痕。牆外搭著一條生鏽的鐵桿(晾衣服用的),還有沉重的大門,一推門,便傳來了一聲沙啞而長的迴音。門外的空地上,長滿了雜草,溼潤的土地上正由著螞蟻在搬家呢?古屋的右側有個牛棚,還攜帶著兩條粗大的牛柱子。(.)在往裡邊點,有兩間大概20平方的小房間,裡面放著的是“柴”(起火候用的)。那算是我們小時的勞動成果吧!從遠處看,這座古屋雖沒有雍容華貴的感覺,卻充滿著潔而素雅的高貴!

古屋充滿著故事,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如今已是無人居住的空房子了。但每當回去,都會上去看看。那裡有太多抹不掉的記憶了。快樂的,悲傷的,安靜的,熱鬧的……在這片小小的屋子內都曾有過。以前回家過年時會上古屋祭祖保平安。最近兩年也在古屋舉辦過喪事,告別了3位至親的老人。這是一片歡笑與淚水都揮灑過的沃土啊!

推門進入,一股濃重重薰鼻的味道。一張張陳舊的桌椅。灰塵撲撲的陳列著。桌上還有個香爐,幾隻已燒過的僵硬的蠟燭,牆角有粗繩,木柱子,編織的草繩,還有以前玩耍過的“竹棒小風車”。眼前的一幕幕往事浮現眼前。20年了,日子過得好快,從弱小任性到長大成人,在經歷了一波又一波之後,才發現原來自己已經邁過了20多個春秋了。周而復始的日子中一轉眼功夫過去了。很多事情已經不再有第一次了,很多以前自己熱衷的,嚮往的事情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慢慢的淡忘,慢慢的放下了。或許只是擦肩而過的邂逅吧!或許只是一次轉角的邂逅吧!又或許是生命中的過客罷了。而那些被送走的人呢?是走到了生命的終結嗎?即使他們有好多的不願離世,死神終究無法聽到他們的呻吟。

有些人,有些事,一轉身,就是一輩子。沒有人能夠預料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情,沒有人能提防明天我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生命充滿著玄機,我們無法參透。唯有適時行事。

我們可以悲傷,但不可以製造遺憾,常回家看看!擁有現在擁有的,珍惜眼前的,再來關注背後的!

關於回家作文6

我四歲時曾經有過一次壯舉:獨自翻過兩座山頭,又平安無事地回到家中。

姐姐告訴我這件事時,忍俊不禁。我問她:“就不怕我丟了?”她說:“怕什麼?餓了自己就會回來的。”這回答非常不靠譜。但是“餓了自己就會回來”,還真是這樣。

回家的動機有很多種,於我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吃飯。小時候自然有小時候的說法,但是現在,我的確為那一頓晚飯而盼望回家。不用說地球轉得太快,哪怕閒下來,我們也樂於各自活動。但是那一頓飯是例外:口腹之慾是不可抗力,讓回家的女兒、收工的父親和母親自然而然地聚在了一起。疲憊、代溝,再怎樣的亂七八糟,都不能成為我們缺席的理由。

想想,其實十二年前我憑藉短胳膊短腿翻山越嶺的魄力,和如今我擠兩小時人滿為患的公交車的毅力,它們有共同的來源。

上了高中後,回家的路變得十分漫長。坐一路車是一場艱難的戰役。第一次,我缺乏鬥爭經驗,循規蹈矩地到南校門門口的車站乘車,很快我就發現這行不通:在那群坐慣城市公交的老江湖面前,我簡直是以卵擊石般註定了敗局。我屢戰屢敗,屢敗屢戰,連著吃了七輛一路車的尾氣。第二次,我和一個同學走路去總車站,沒想到被修路改道坑了一把,灰頭土臉地迷失在城市街頭。上週,當我近乎絕望地被擠到狩獵圈最外圍時,公交車的後門突然打開了——那一刻我真心實意地感激那位下車的叔叔。擠上放學後第一班一路車,開天闢地頭一遭的大事啊,我逢人便忍不住嘚瑟一波,叫人不堪我擾。

當然戰役並不是擠上一路車就能結束的。我往往只有站著的機會。人頭攢動,位置被安排得明明白白,扶手和吊環除非急剎車就是個擺設;更別提鄉鎮九曲連環的道路和匪夷所思的各類路障,司機被迫炫技,乘客人仰馬翻。另外,公交車上濃縮著一個社會,有各式各樣的人。吵吵的,嚼舌根的,不能叫他們安靜;推人的,踩人的,沒法跟他們理論。人人都憋屈,也都讓別人憋屈,於是都儘量憋著肚裡的火氣。只要有一個人點火,整輛車都會爆炸。

我就是在這樣的路上,每週一次向家裡前進。我背上揹著十來斤的重擔,胳膊和腿扭曲成各個角度。男女老幼的各種聲音同時闖進我的耳朵。香味和臭味一起湧進我的鼻子。公交車半個小時才能出城,再四十多分鐘才能抵達我的家。

入秋之後,每當快到站點,落日的光芒就灌滿車廂。我歪著脖子爭取到空曠的一秒,逛過人群、車流和半個世界,橙紅圓日似的鹹蛋黃就擺在面前的方桌上。

關於回家作文7

這幾天剛從遼闊地大草原回來,還有點不適應,玩夠了就停不下來了。

回到家第一天,我就發誓要狂寫作業,10天內必須搞定,在這10天內,還要同時學好七年級上冊的所有數學知識,聽老爸說,可能開學就會有入學考試,會決定你分在什麼檔次的班,有最好的,自然就有最差的。我聽後,絕對不想進到那最差的班裡去。

可是,自己的誓言可能不是很有效,我都是先玩了再寫作業,速度減緩了不少,可我仍是不以為然,覺得還有好幾天可以寫作業。

兩天就這麼渾渾噩噩地過去,我完成的作業量還不到百分之二十,今天是第八天,日子一天比一天少,可我的心仍是保持在大草原上那種玩樂的狀態,還沒回到家來。雖是身體回到家裡了,可是心還沒有回來。

今天九點鐘才開始寫作業,當我寫掉一些後,就去玩了一會兒。這個一會兒可長了,平時也就10到15分鐘左右,可現在我覺得玩半個小時都不過癮。就這樣,時間一點點過去,最後寫作業的時間所剩無幾,還得趕完作業才能吃中午飯。

這樣子,可能是因為暑假的關係吧,我們小孩都認為暑假不應該是寫作業的,而是玩的。可是,當我們玩好了,寫作業的時候又覺得應該去玩了,效率就會因此減低,導致我到現在都沒做好一個作業。

老爸中午回來,問我早上都幹了些什麼,我只好說自己早上幹得兩件事:寫作業和彈吉他。

老爸又問:“數學做掉了多少?”

這我沒敢回答。

他說:“你知道回家的意思嗎?有兩層意思,一是肉體上回家了,還有就是心回家了。你是屬於哪一種呢?”

就這麼一句話,把我問倒了,我不知如何做解釋。

老爸說:“回家,最重要的就是心回家了,迴歸正常生活,不再瘋狂地玩了,認真細心做好每一件事,做好你每天都該做的事情。”

接著,他又說了回到家後幫我收拾的種種東西。我心裡很明白,他的目的只有一個,十分清楚,明朗,那就是讓心回來。

原來,回家,還有這樣的層次。我以前就只認為回家就是回家,肉體上的回家。但是,也有體會過心沒回家的感覺,那是一種焦急,沒耐心的感覺。

但是,聽了爸爸的那段話,我真正體會到,心回來的感覺。那時一種平靜如水的心情,很是讓我享受。

回家,我的心該回家了。

關於回家作文8

快過年了,聽爸爸說要回老家鄉下過年。頓時,我的心涼了半截。唉裡又回到舅舅那間用暗狹窄的屋子裡,又要度過那既沒有電影也沒有電視,枯操無味的夜晚,又要吃那和著紅薯乾的飯了。對於回那窮山溝過年,我是一百個不願意。但是,我知道爸爸的主意是不容易改變的。

二月十日的下午,我無可奈何地同全家人坐上了回老家崇陽的汽車。一上汽車我就不知不覺地打起磕睡來。不知過了多久,汽車爬坡的響聲把我驚醒了,爸爸推了推我說:“你看,舅舅家快到了。”

舅舅家住在一座山腳下,按照以往走的路線,下車以後,要沿著羊腸小道,翻過一座高山走到舅舅家。可是今天,這條羊腸小道不見了,一條能夠走拖拉機的大路出現在眼前,我抬頭仰望山頂,發現山上架起了電線,順著電線往前看,啊!在山口還有一座水電站。我蹦蹦跳跳地向前跑去,一會兒就到了山頂。我站在山上,眼前出現了一幅嶄新的圖畫:青山夾著綠水,油菜一片嫩綠,最引人注目的是山腳下的新房子,一排排,一隊隊,就象夾道歡迎的人群。真沒想到短短兩年時間,老家竟有這麼大的變化。

到舅舅家已經是晚上了,舅舅在他的新居里,用車盛的晚餐招待了我們。我數了一下,菜有十二大盤,有的還是我們沒有吃過的呢!吃飯的時候,舅舅頗有風趣地對爸爸說:“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舅舅還拍拍我的頭說:“鳴鳴,今年不比往年了。要吃什麼,你儘管說。”全家人都笑了起來。

由於生活和居住條件的改善,我們破例在舅舅家住了一個多星期。不僅吃喝爽口,而且還享受到了城裡見不到的文化生活。如劃彩蓮船、玩龍燈,玩獅予等。我最喜歡玩龍燈,一條龍由十幾個青年人舉著,動起來象一條真龍翻來滾去,使人眼花繚亂。

劃彩蓮船的也別有風味,他們一邊娜一邊扭,口裡還唱著好聽的小調,我記得最清楚的有這樣幾句:“黨的政策真是好,發展農業新道道,社會主義向前進,農民生活節節高。”我問舅舅:“今年過年怎麼這樣熱鬧啊?”舅舅告訴我說:“黨的政策在農村落實了,家家都富起來了,我們要慶祝一下呀!”

在老家的這幾夭,不知不覺就過去了。離開舅舅家時,我還真有點捨不得呢!我想:明年一定還要回老家過年。

關於回家作文9

“我知道那種舒服,我認識這裡的每塊石頭,這裡的每塊石頭也認識我;我知道這裡的每個角落,怎麼被歲月堆積成現在這樣的光景,這裡的每個角落也知道我,如何被時間滋長出這樣的模樣。”蔡崇達在《皮囊》裡這樣說。

當我讀到這段文字的時候,正在回故鄉小鎮的車上,望著窗外熟悉的景色,讀著這段話,心中竟湧出千萬種說不出的滋味。是思念,卻也不是思念,是“近鄉情怯”嗎?只是覺得,突然有了歸屬感——我是屬於這的孩子。

近了,更近了。我雖閉著眼,可依舊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離故鄉小鎮更近了。像所有遊子回到家鄉的感覺一樣,離家越近,心越急切。“在外流浪的孩子終於回家了。”我默唸著,長噓一口氣。

到了,終於到了。伴著汽車的剎車聲,我終於到了我思念已久的故鄉。剛下車,便能感覺到一種莫名的親切感撲面而來。“所謂家鄉。大概就是哪怕多年未見,但依舊熟悉的地方。”走過小區門口,我駐足觀望。原本斑駁的大門被嶄新的自動門取代,有些低調的氣派,鄰近的市場經歷了重修,再也沒有蔬菜腐爛的味道。這本是件值得慶賀的事,我卻有些不應景的傷感:這還是我心心念唸的故鄉麼?

來了,我終於來了。我終於還是到這裡了——我的國小,我的母校,我夢開始的地方。我靜坐在學校旁的馬路上,隨手摘了一根狗尾巴草,在手裡玩弄著,腦海中浮現出小時候的畫面——幾個小女生嘰嘰喳喳的不知在說些什麼,男孩們毫不顧忌形象地趴在地上玩著他們百玩不厭的卡牌。女孩們或許是聊累了,亦或許是被他們吸引,拿起狗尾巴草在男孩們的脖子上撓癢癢,男孩們生氣地追趕……他們笑著鬧著,好不熱鬧!樹葉飄落的聲音把我拉回現實,卻發現安靜的道路上獨有我這一人。我默默玩弄手裡的小草,靜靜想念我們那一大群人,懷念起我們那個不需要微信和QQ的純真童年。

散了,還是散了。我孤單地走在馬路上,近乎貪婪地注視著身旁的景物,努力把他們的模樣刻在腦海裡。恍惚中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我猛地回過頭去,發現那女孩也正在看我,我們相視一笑,竟沒有張口,未作停留,又繼續匆匆趕路。十年前我們萍水相逢,十年後竟物是人非,形同陌路。十年前我們是最親密的朋友,十年後我們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時光老了,我們散了。

一直有個執念,希望每個故事都能圓滿,也只是執念罷了,其實有時候,連自己都不清楚何謂圓滿。

我慢慢走向小區門口,回程的車已經到了,我回過頭去,想最後看一眼我的故鄉,卻發現,故鄉已經在一片朦朧的水汽中了。再見了,我的小鎮,我的故鄉。

關於回家作文10

躑躅於人生的十字路口,穿梭於命運的泥濘凡塵,我們且行且歌,在漫漫旅途中,家佔據了一個重要的位子。家,是長河中的港灣,為你遮風擋雨;家,是蔚藍的蒼穹,任憑雄鷹劃出一道美妙的弧線;家,是一首曼妙的舞蹈,讓我們目不暇接;家,是一首動人的歌謠,讓我們如痴如醉;家是一部不朽的經典,芳香四溢。有家就有寧靜,有家就有閒適,有家就有快樂。

家讓我們感到溫馨,世界上沒有別的東西,讓我們感到像康乃馨一樣的內涵。

家,讓我們休息。

常年在外奔波,我們身心俱疲,我們或許在建築工地中揮汗如雨,十分勞苦;我們或許在電腦前奮筆疾書,十分枯燥;我們或許在苦苦地整理資料,十分單調。我們多麼渴望得到長足的休息,讓我們養精蓄銳,以備再戰。此時,回家成了一種誘惑,讓我們記起鄉愁: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在家裡,我們可以不顧工作中的條條款款,得到充分的休息;可以不顧工作中的虛假俗套,得到充分的放鬆。家,讓我們休息,在休息中快樂,在快樂中閒適,在閒適中昇華。

回家,與親人分享愛。

有一首歌謠:常回家看看是這麼寫的:找點空閒,找點時間,領著孩子常回家看看。帶上笑容,帶上祝願,陪同愛人,常回家看看。每一個家庭成員都充滿了對彼此的深深的愛,那種愛,如天空一般廣闊,如水一般幽深,如彩虹一般絢爛多姿。時光如梭,時不我待,要及時表達愛意,與親人分享愛。首先,兒女的快樂就是最大的快樂,自己要活的精彩;其次,我們要進行言語上的交流,多和父母們聊天;再次,我們要孝敬我們的父母。與親人分享愛,這是回家的意義。引伶人起舞,騷客放歌。

身處順境,回到家中,感染家人。

在順境中,我們的心情會變得如此絢爛多姿,我們的能量得以充分的釋放,我們的鬥志空前的旺盛。這時候回家,分享自己的快樂,這是一件人間美事。這樣,父母們看見自己有出息,會笑的合不攏嘴。回家,是一個奇幻的旅程,如同一首歌倍兒爽中唱的天是那麼豁亮,地是那麼廣;情是那麼盪漾,心是那麼浪;歌是那麼悠揚,曲兒是那麼狂;看什麼都痛快,今兒我就是爽。回家,真好!

身處逆境,回到家中,為自己療傷。

人生的道路上有寬闊大道,也有荊棘之處。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逆境,那時候,天地灰暗,萬馬齊喑。如同經歷著蒼茫嚴冬,那麼,去哪裡可以為我們單薄的身軀禦寒,不用懷疑,那是家中,家中,我們聆聽父親的肺腑之言,我們品嚐母親做的山珍海味,茅塞頓開,在家中,我們可以洗滌自己的心靈,可以拭去眼角的眼淚,可以喊出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回家,真好!

家,是一個說不完道不清的主題。

回家吧,好好地品味家的滋味。

關於回家作文11

20xx年春節,即將到來,我們一家人要回奶奶家過年,2月2日這天我們坐上回奶奶家的汽車,一路上經過很多商店,還看到各種各樣彩燈,因為快過年的原因,大大小小的街道上都充滿了過年氣氛。

不一會我們就到家了,奶奶家遠離城市,這裡雖然沒有城市繁華,但是這裡是我老家,我非常喜歡這裡,因為這裡車少,我可以跟小夥伴快樂的玩耍。城市裡過年不允許放炮,但是我聽見老家有很多炮響聲。媽媽告訴我:“放炮不對會影響環境和空氣,也有可能會造成火災,最重要是放炮不安全。所以我們不能放炮。”

可是我知道神話故事裡說春節時候會有年獸,年獸需要貼春聯,放炮竹才可以驅趕走。但是如果真有年獸,我們不能放炮竹是不是會有危險呢?

今年終於可以回家過年。

說起來不怕大家笑話,我是來自福建省一個小山村。從三歲就跟我家人來到上海。從小就聽我爸說,我家鄉是很偏僻,交通不發達的`窮地方。但是我家鄉很美,山清水秀的世外桃源。早晨起來,白霧茫茫一片,一眼望去,就像一頭頭駱駝的山峰,圍繞我們村莊。山上一片片綠油油的荔枝樹。荔枝樹長的果實是以前我們村莊經濟支柱。現在卻賣不上價錢。我爸爸帶我全家到上海來打工。為了能多賺一點錢,一直都沒有回去過年。去年年底,我爸廠裡沒有事情做,就提前放假。我心裡想,爸爸這次沒有理由說不回家過年。在一次吃飯的時候,我向爸爸提出回家過年的想法,爸爸高興的回答我:“今年我們全家都回去過年!我高興級了,從此天天都在想,老家過年是不是和上海一樣的?等一天又一天,終於到x月x號這一天,我們全家都踏上火車回家,我第一次看到火車有那麼多人啊!大家都很辛苦擠在一起。有的連座位都沒有。但他們都沒有感覺到累,大家興致勃勃地交談著,怎樣把這年過好。在火車上玩累了,我就睡著了,突然就聽到爸爸叫我:強快點起來馬上就到站了。下火車還要轉客車才能到家,這一路上就聽著我爸爸說,現在什麼都變了樣,路都比以前寬好幾倍,山都沒有了,都蓋成工廠了。

過年了,老家和上海真的是不一樣啊!一大清早就聽到“噼裡啪啦”的鞭炮聲。整個村莊都是紅通通的景象。

大家見面第一句話就是“新年好!恭喜發大財。

關於回家作文12

只是你們忙於東奔西跑得太累了,忙得差點丟失了自己,所以,迴歸精神裡的家吧,守護那片,還屬於自己的地方。——梁實秋

盧西安〃弗洛伊德說過:“藝術家不需要成為名譽的囚徒,風格的囚徒,大筆財富的囚徒。”這位近代史上的美術天才,把英國女皇二世,畫成一個體態臃腫的老婦人,不論世俗的眼光如何看。正是這種精神上的放達自由,真正意義下精神上的回家,使他的作品在其他畫師千篇一律的“附庸”下脫穎而出,成為皇室最有爭議的收藏品。其他畫師的單調思維下的藍圖,沒有一絲驚羨,因為他們只是隨波逐流,在世俗眼光下,“虛偽”地作出這幅畫像。

世界潮流席捲而來,跟著它,或許會得到暫時的滿足感,卻不知已被刀斧手剜去最寶貴的內心,蕩入可悲的境地。 文天祥如果選擇了投靠敵方,苟且存活,而不是選擇迴歸精神的家園,他也無法“留取丹心”來“照汗青”,也無法留下浩然正氣的形象。

陶淵明如果選擇了為名利富貴在官場上打滾,而不是忠於自己的內心,迴歸精神的家,他也無法吟詠出“採菊

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他將無法悠然自足、無憂無慮地在田間生活。

譚嗣同如果選擇了逃往國外,而不是選擇流血以祭變法,為國捐軀,他也無法“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也無法迴歸自己精神的家園。

斷鴻聲中,立盡斜陽。屏息凝遠,淺聽風吟。屬於自己本真的東西,如果被作為名利的交換物,一旦失去,便悔之晚矣,因為現實中沒有“

總有一天,人將會化為泥土,回到自然的懷抱。在印度,恆河就是許多人最後的歸宿。在他們的意識中,神聖的自然是慈愛的,葬於自然便是從何方來,歸於何方。

回家,這輕輕的話語,卻有無盡的重量。無論身在何方,永葆一顆熱愛自然的心,也是精神上回家了。

【點評】現代生活讓我們忘記回到自然的“家”了!這一思想主題,表現出學生對“回家”這一個詞深度的思考。文章從生活的細節入手,自然生髮對“大自然的家”的失去的思考,語言流暢,行文自然,耐人品讀。(指導教師:劉文巖)

關於回家作文13

8月8日,是夏令營的最後一天,那是我們翹首以盼的日子——回家,是我們能見到日思夜想的爸爸媽媽的日子,回到熟悉又溫暖的家的日子。

那天下午,一陣陣強風從我們耳邊呼呼地刮過,雨點被風吹得飄飛。我們早早地整理好自己的行李,按捺住迫切的心情,強裝出淡定的樣子,等待著爸爸媽媽的到來。其實,那時的我心花怒放,像一隻活蹦亂跳的兔子。

在等待之際,我和旁邊的同學聊了起來,“你想不想家?”她不假思索地答道:“想啊,雖然我的弟弟很煩,經常惹怒我……”她頓了頓,眼角有點溼潤,“但是,如果少了弟弟,家裡就不會這麼熱鬧,那麼有意思,我的生活也會少了很多樂趣。”她帶著哭腔說道。

我被她的情緒感染了,視線有點模糊了。是啊,她道出了我們的心聲,家裡的一切是那麼美好。有柔軟的床墊,有解悶的電視機,有可口的飯菜,還有最最親愛的父母……雖然有時免不了吵架,但那才是真正的生活。

我感到周圍的空氣充滿了思念的氣氛,大家都在企盼著家人早早地到來。

沒過一會兒,遠處陸陸續續冒出幾個大人的身影,正冒雨衝向我們——原來是爸媽!不一會兒,來接孩子的家長越來越多。父母們和孩子緊緊地抱在一起,彼此仔細端詳著,一大串的問題像潮水般湧來,迫切地想了解這10天孩子生活的每一個細節,聽聽10天未聽到的熟悉的聲音。在回家的路上,爸爸媽媽還是不停地詢問:“夏令營辛苦嗎?”媽媽笑眯眯的。“對啊,我都累癱了。”我回答道。爸爸好奇地問:“有什麼收穫嗎?”“那當然!我交到了很多朋友,學會了洗衣服、學會了合理安排時間,學會了獨立,學會了感恩……”我一口氣說了好多,我挺起背,抬起頭,像練軍姿一樣,坐得筆挺,用行動告訴父母我的收穫。

回家的時間感覺過得特別快,回家的路程感覺特別短,沒一會兒就到家了,推開家門,一切都是那麼熟悉,那麼溫暖,這個並不大,並不富裕,也並不華麗的家,此刻我卻感到格外的溫馨。俗話說得好,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在我心裡,家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因為那裡有我最愛的親人,有滿滿的愛圍繞著我,回家的感覺真好!

關於回家作文14

這個國慶節,我和爸爸媽媽回了老家,那個我很久都沒有回去過的老家,在這個假期裡,我在老家生活了一段難忘的時間。

我的老家是個充滿詩意的地方,我非常喜歡去我的老家玩,我的老家在千島湖姜家鎮銀峰二村。

我的老家有荒無人煙的山,也有瓜果飄香的山;有奔騰不息的小溪,也有涓涓細流的小溪。

在那裡,清晨起來,坐在門階上,望著遠方,那種感覺簡直無法用文字形容。空氣也很清新,那空氣中混雜著一股植物味。農村的清晨氣溫比較低,即使是夏天,早上起來也要披件外套。

老家的中午,有時很熱很熱,太陽火辣辣地照在人們身上,頓時滿頭大汗,但沒關係,雖然天氣很熱,但絲毫影響不到小溪,小溪的水仍舊很冰涼,人們可以跳進小溪裡乘一會涼,我們那裡的小溪很淺,因此,洗澡是不可能的。

下午,小溪也熱鬧非凡。我們這幾個小鬼頭就去小溪裡抓魚,那些魚,小的,只有頭髮那麼細,大的嗎,有五釐米長,我們就先用盆子把水裝滿,再開始抓魚,那裡有石斑魚、外婆魚……小的石斑魚最好抓,但速度也比較快,也很機敏。每次當我們瞄準一條魚時,波紋一漾,便看不見魚了,等波紋漾開後,再去看,卻不見一條魚的蹤影。它們的膽子很小,稍有點動靜,就愴惶而逃,而且它們的顏色和石頭的顏色差不多,如果它們遊得速度快,根本分辨不出哪塊是石頭,哪條是魚。折騰了半天,盆子裡的魚還是寥寥無幾。

我們家鄉的山上,有很多野生動物,可以稱得上是野生動物王國,有野豬、有野狼、有野貓、有野兔……還有許多昆蟲。我們有一天去山上,在半山腰時,忽然前方出現了一隻野貓,那隻野貓正好奇地看著我們,我想爬上去看個究竟,那隻野貓卻走了。

我奶奶家養的雞,生出來的蛋是那麼的小,像個玩具雞蛋似的,用自己家那裡的雞蛋一個就可以足夠煮水煮蛋,我看,用奶奶家的土雞蛋煮水煮蛋,兩個都還不夠!

我的老家那裡,奇特的地方和東西不可計數,我已經去了幾十次奶奶家了,卻依然看不完奇特的地方。

假期要結束了,我不得不和爸爸媽媽離開老家,到我們現在生活的城市,我對我的老家戀戀不捨,捨不得離開。

啊!我愛我老家,離開捨不得。若還有機會,我還會再回來。老家年年好風光,奇特之處映眼簾。雖然每年都如此,但我依然愛這裡。

關於回家作文15

東邊的山頂裂開了一道縫隙,太陽便從那裡擠了出來。那一瞬間,山頂紅彤彤的一片,幻做了燦爛的霞光。它很努力的攀升著,終是由於那雲的厚度,而不見了蹤影。霞光愈見淺淡,很快地淹沒在鉛色的雲海裡。

列車緩緩的駛離了站臺,一座座高樓從眼前劃過。穿過高架橋,我便見了媽家的樓群,隱約見得媽的身影,在那六樓的視窗張望。輕輕的揮了揮手,再見媽媽。

城市很快地消失在了視線裡 ,不時地見幾叢常青松零落在山坡上。山下的田裡積著一彎彎的清水。沒來得及收的秸稈整齊地鋪在田間。列車掠過一個山窪的時候,隱見一抹白色隱在山腳。細細看去,卻是尚未融化的白雪。鄰座的大爺也見到了,輕聲道:“每年的這個時候地都種完了,今年還要等些時候。”“今年氣溫真是低,在家裡還要穿棉衣呢。”我應道。今年的春天卻是晚了點。

列車穿過隧道,一個熟悉的小鎮來到了眼前。鎮上籠著淡淡的炊煙,秸稈,白楊樹,樓房平房參雜的街道。我看到了媽家的老房子!就在那山腳下!每年的五一,我們都帶著小笨笨上山挖野菜,採野花,照幾張心儀的照片。如今相簿裡已經存了不少。不過都成了回憶。這裡正在動遷,都去了市裡,媽家也是。

這個假期是在媽家的新房過的 。環境是好了很多,確是過的莫名的枯燥煩悶。我喜歡老屋裡煤煙的味道,園裡泥土的味道,山的味道,田裡那早綠的蔥的味道,那婆婆丁,薺薺菜……老柳樹上的喜鵲窩還在吧,城裡找不見它們住的地方。

老屋裡還有一些老物件沒有弄走。小笨笨也在那裡,還有一隻尚在下蛋的雞。爸每兩天回去看看,給它們足夠的飲食。每次小笨笨見了爸都瘋一樣的撲扯爸的衣服,興奮到極點。以前從沒有這樣的,一天天的見不到主人。爸說了天暖了就接它過去。最叫媽心疼的是那隻雞,吃是捨不得的。它每天都在下蛋呢。我建議著房子拆的時候把它送人,希望有人養著它。

小鎮漸漸的模糊,隱約見了小笨笨在門口,盡職盡責的叫。它是容不得陌生人進院的。它要看著那隻雞,那個主人的家……

列車輕鳴著,又一個車站過去了,離開了兩天的家已經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