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關於以家鄉為題的作文四篇

作文 閱讀(2.18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以家鄉為題的作文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以家鄉為題的作文四篇

以家鄉為題的作文 篇1

爸爸對我說週末帶我去青雲山,我一聽高興地一蹦三尺高。

到了青雲山,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三個在陽光照耀下閃閃發光的大字——青雲山。我們跟著導遊一起去參觀青龍瀑布和九天瀑布。我們沿著石階而上,終於來到了青龍瀑布下。只見瀑布從山頂直瀉而下,像一條青龍飛落下來,氣勢磅礴,非常壯觀。瀑布掩映在綠樹叢林中,流下的水呈青綠色,與青山融為一體,煞是好看,讓人讚歎不已!站在瀑布下,水花灑在我們身上,涼絲絲的,舒服極了!讓人感受到了山間的浪漫之氣。

參觀完青龍瀑布,我們來到了我期盼已久的九天瀑布。九天瀑布可真大和漂亮啊!瀑布落差很大,為558米,瀑布經過的石壁留下很多的洞,水流經它們,會形成不同形狀,讓人浮想聯翩。這真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你看這流水像一匹匹戰馬浩浩蕩蕩地衝向戰場;流水拍打著石壁發出悅耳的聲音,像小姑娘在唱著優美的歌;流水在陽光照耀下閃著金色波紋,就像一扇扇充滿智慧的門;流水又像一條條白色的龍向我飛來,無比美麗、無比壯觀、無比雄偉!真是氣勢非凡,讓人讚不絕口。我彎下身子喝了一口水,這水真是甘甜無比,我的心情更加舒暢了,時不時地跑來跑去,爸爸看到我這麼歡快,囑咐我一定要小心。

青雲山不僅水美,山也美。你看那一棵棵蒼勁有力的大樹和一片片的小草地,都是那麼充滿生機活力,讓人目不暇接。你在看那一朵朵的花,黃的、藍的.、白的、紫的、紅的……它們正在和蜜蜂、蝴蝶親密地交著朋友呢!真讓人陶醉、讓人遐思。

青雲山真是個去旅遊的好去處。它山清水秀,真是永泰一顆璀璨的明珠。

以家鄉為題的作文 篇2

湛江位於祖國的最南端,湛江是我的家鄉,最近幾年來,湛江的軟硬環境都有了刮目相看的鉅變。人民的素質提高了,基礎設施建設完備了,交通秩序改善了,湛江的形象變得更美了!且看那條條重要的公路人行道,上面鋪著五彩斑斕的花紋彩磚;那一幅幅繁花似錦、綠樹成蔭的市景,圖案千姿百態,顏色鮮豔嬌美,讓人賞心悅目,目不暇接,讚歎不已!

回想以前,湛江的街道狹窄,交通雜亂無章,到處灰塵滾滾,生活環境受到了巨大的威脅。現在的街道又清潔又寬闊,人來人往,汽車川流不息,路邊種了椰子樹、紫荊樹、美人蕉、木棉樹等各種各樣的花草樹木,高樓大廈拔地而起,顯示了湛江現代城市的風貌。今昔對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當前,湛江人民正在為把本市建立成全國優秀園林城市而努力。看,正擴建的湛江港,停泊著一艘艘輪船,港區的貨車來來往往,大吊車高聳雲天,工人正在操縱著各種機器,把一箱箱的貨物運上岸,多麼繁忙的景象啊!

擴建的人民廣場,樹木繁茂,鮮花怒放,爭妍鬥麗。你瞧!那粉紅的月季正露出笑臉;美人蕉迎風起舞,硃紅色的杜鵑花仰著小臉蛋,樣子可愛極了。一大片綠色如茵的草地,宛如一張碩大的綠絨地毯鋪在廣場中,為廣場增添了不少生氣。

還有現在的觀海長廊,可真是煥然一新了。經過工人叔叔的精心改造後,觀海長廊成了一眼看不到邊的草地、花壇。2.7公里的長廊地帶,滿目綠樹紅花,曲徑通幽;一叢叢的南國奇花,芳香飄逸;一排檳榔椰樹,相映成趣,叫人眼花繚亂;蜜蜂、蝴蝶紛紛被引來。人們步於其間,感到心曠神怡。極目遠處,大海的懷抱又是那麼的寬廣;近處,不時有那大小的`浪花衝上潔淨的沙灘,發出嘩嘩的聲響,沁人心脾,流連記返!熟知湛江今昔的人們,看了觀海長廊今日這綺麗的景色,人人讚不絕口,說:“湛江處處在變,變得更加美麗,更加動人了!”

我家也發生了驚人的變化。我本來的家是一房一廳的,現在搬到了一個三房兩廳的商品房。房子裡傢俱齊備,有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空調機……我的臥室可大了,裡面有一張高階木質做成的木架床,床上鋪著軟綿綿的被子,還放著一隻玩具小熊。房間靠窗戶處還放著一個大書櫃,裡面擺滿了書籍。書櫃的旁邊還有一張漂亮的寫字檯,每天我都坐在那裡學習,既舒適又安靜。再說,每頓飯菜豐富,每天都吃的魚、蝦、肉。

啊!我們湛江的確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的生活越來越甜美,越來越幸福。這一切,都歸功於黨,歸功於改革開放。我想:湛江的變化是祖國巨大變化的一部分,我們特別珍惜它,一定精心保護它。

以家鄉為題的作文 篇3

我的家鄉在東鄉。奶奶告訴我:"原來來東鄉的人走之前都會說上一句‘東鄉東鄉,又臭又髒,白天無水,晚上無光’”聽了奶奶這句話,我想:要是那些人在來一次,一定能發現我們東鄉是個好地方。

原來,我們東鄉都是低矮的平房,下雨天還漏水,另人們苦不堪言。現在好了,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我們家裡又大又溫暖,下再大的雨也不漏水了。原來,人人家裡除了一張“床”以外,就只有一張桌子和幾把東倒西歪的'凳子。現在好了,一件件家用電器琳琅滿目:有電冰箱、電燈、電腦、電視機、微波爐、空調。原來,路坑坑窪窪,裡面全是爛泥巴,下雨天一旦積了水,車子一開進去怎麼也開不出來。現在好了,一條條水泥路四通八達,走在上面在也不用穿套鞋了。

這幾年我的家鄉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是嗎?

以家鄉為題的作文 篇4

不知不覺又快要過年了,按照老家餘干農村的風俗習慣,差不多到農曆臘月初八就開始忙過年得事情了,每逢回老家過年都覺得很有情趣,除了感受到濃濃的鄉情、親情之外,我還感受到了老家濃濃的年味。

老家的年味是從臘八開始濃起來的,這天一大早,家家戶戶就開始忙著熬臘八粥,說是祭祖、祭神的,各家各戶做的臘八粥不同,大多是用各種米、豆、花生與各種乾果熬成的,寓意昭示著五穀豐登,糧食的豐收。在我老家臘八這一天還要泡臘八蒜,方法很簡單,就是把蒜瓣放到裝有高醋的缸或大瓶子裡,密封起來,蒜的顏色就會慢慢地變成綠色,這種自然形成的綠色看起來很好看,臘八蒜吃起來有醋酸和微辣的味道,吃起來很好吃,陪著過年吃餃子,更有情趣和食慾。我懷著好奇之心,接連幾年在臘八前後揣摩著泡臘八蒜的時間、方法,說來也怪,只有過臘八時才能泡出臘八蒜的顏色和味道來,每年臨近臘八時,我就叮嚀著妻子,千萬別忘了泡臘八蒜,現在離臘八節還有上十天的時間,妻又在念叨著泡臘八蒜的事兒,使我頓覺x年農曆羊年越來越近了。

從臘八開始陸續著,老家集市大大小小的店鋪就開始上年貨了,每個集市上大小店鋪五、六家,都在想方設法把年貨備得齊齊全全的,生怕讓別人搶了生意,不停地忙活著,有上菸酒糖茶的,有上雞鴨魚肉的,有上鞭炮香紙的,有上年糕、乾果的,有上春聯、年畫的,各忙各的。看著店鋪裡上了那麼多的年貨,各家各戶也開始忙著準備開了,溜達著到這個店鋪看看,買點這個,到那個店鋪買點那個,平日裡相對平靜的大街上就開始流動起來,好不熱鬧,這就叫“忙過年活兒”。

準備好了年貨,在臘月二十三日前還有一件大事,就是每家每戶都要進行大掃除,辭舊迎新,這種大掃除在我老家叫“掃屋”,兒時的我覺得掃屋很有意思,看到大人們都在忙,怕灰塵弄髒了自己,男人們便戴上了帽子,女人們則圍上了頭巾,戴上了套袖,包紮得嚴嚴實實,把笤帚綁到木頭杆子上,房子的樑、檁及邊邊角角都能掃得著,準備工作做好了,就開始把房子裡的箱子、櫃子、桌子等所有能搬動的傢俱都搬到院子裡,對房屋灰塵進行徹底掃除,等徹底清掃乾淨了,再把地上均勻地灑上水,然後就把櫥箱桌椅的搬回來,或者把僅有的幾件傢俱再變換變換位置,頓覺煥然一新,清清潔潔迎大年。

到了農曆臘月二十四日,就是辭灶,我的故鄉也叫“小年”,差不多也就是過年這場“大戲”的“彩排”。兒時經常聽我慈祥的母親唸叨著:“過了臘八過辭灶,過了辭灶年來到。”意思是說,過了辭灶,離大年就不遠了,那時只懂得時令,不知道“辭灶”是什麼意思,一直困惑了我許多年,直到後來才聽我慈祥的母親說過:“辭灶就是灶王爺告辭,這天晚上,各家各戶都要祭灶王爺,因灶王爺是家裡的守護神,一家人的功過得失都在他的監控之中,辭灶這天,他要向上天報告這一家人一年的功過得失”。聽了我慈祥的母親解釋,再默默地觀察鄉里鄉親的祭神就更加有意思了,天剛一擦黑,就忙著在院子裡放上大盤子,擺滿供品,開始供祭、燒紙、燒香、放鞭炮,鞭炮聲一陣接一陣,連綿不斷,隨著歡快的鞭炮聲,有人就把“請”來的灶王爺的紙像焚化,有人就在燒香、燒紙時念叨幾句,請灶王爺保佑一家老少平安,這就叫“送灶王爺上天”。等到除夕這一天再把灶王爺接回來,他要賞罰這一家人。

過了臘月二十四日,各家各戶就更忙了,特別是大年三十這一天,屋裡貼福帖,請財神,掛年畫、“壽”字,大門前掛上紅燈籠,門上貼好紅紅的春聯,昭示著紅紅火火過大年,全家人高高興興放鞭炮,包餃子,團團圓圓,好不熱鬧,這才有了真正的“年味”。說起貼春聯來,我記憶最深。二十多年來,只要我全家回到老家過年,大年三十這一天,都是我忙著貼對聯、貼福帖,掛年畫等。每年我都在揣摩著對聯應該怎樣貼,福帖應該貼到什麼位置,“福”字紅紙、方形,尖角向上,還要考慮哪個位置應該貼幾副,是否對稱、醒目、粘得牢,應該正著貼還是倒著貼,都有一番考究。例如:有的把“福”字倒著貼,寓意是“福馬上就要到了”。貼好了春聯、福帖,還要在門框上貼上橫帖如:“富貴之家”、“吉祥如意”,在正屋還要貼上諸如“富貴滿堂”之類的橫帖,在大門外還要豎著貼上“出門見喜”、“出入平安”等,在豬圈裡還要豎著貼上“六畜興旺”、“豬肥牛壯”等,春聯上方還要貼上尖角向上的`“福”字,哪一樣忘記貼了,就好像缺少點什麼似的。所以貼春聯之類也是一門小小的學問,在我的記憶深處留下了印記,家鄉的年俗曾經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臘月三十這一天,上了年紀的母親便會按照傳統規矩,一一叮囑:今天是大年三十,燈的油要添滿,水缸裡的水要盛滿,明天的垃圾不能掃出屋;還要把雞鴨魚肉、年糕、各種青菜都準備充足,至少準備到正月十五前,還要在除夕這天把該切的的菜、肉都切出來,正月七年級不能動刀。還說,這一天註定一年的運氣。一定要小心,不能打碎家裡的任何東西,不能大聲說話,特別要多說好話,不能說不吉利的話,彷彿新年的順與不順,全在這種新舊交替的意境之中了,顯得是那麼神祕,還真有點像大年夜裡死驢不好也好的意味,不過一輩一輩都是這樣流傳下來的,大年夜的感覺似乎都一樣,我們也無可奈何,都是雞啄米似的點頭稱是,都這麼拿捏著。

老家的年味是一輩一輩的父老鄉親延續下來的,營造出這種濃濃的過年氛圍,值得我們留戀,值得我們回味,往往很長很長時間仍滯留在我們的心間,老家的年味,也勾勒起了我對老家餘干農村生活的美好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