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端午節作文(精選14篇)(14篇)

作文 閱讀(7.44K)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端午節作文(精選14篇)(14篇)

端午節作文 篇1

今天我和作文班的同學去萬江荔香居飯店。那裡的同學有喜歡春節,有喜歡中秋節,而我卻喜歡端午節。

端午節的習俗有:包粽子、放風箏、吃龍舟飯、塗雄黃酒。

我們首先包粽子用的糯米、綠豆、蛋黃、竹葉、繩子等材料。我先拿了兩片竹葉,把他們弄成一個漏斗形,再放一些糯米用綠豆蓋住,把蛋黃和五花肉放在綠豆上面,再用糯米蓋上一層,接著再用兩片竹葉蓋住剩下的部分,最後用繩子捆起來,就成了一個可愛的小粽子。我歡叫起來:“大功告成”,可我小心翼翼放進袋子裡時一不小心就拉了一條短線。粽子就散了,我做第二,第三個時就成功了。

我們包完粽子就吃中午飯,我們吃了龍舟飯,龍舟飯就像炒飯,真香啊!

下午我們製作的風箏,先拿一張海報,貼上五張膠布,再把一根木棒平放,又把另一根彎曲,用膠布貼起來,我們就把魚線綁好。

我的感受是,今天的收穫真多,真好玩啊!

端午節作文 篇2

今天是端午節,我去外婆家吃飯。午餐可豐盛了,有雞,有鴨,有粉蒸肉,還有黃瓜……午飯後,外婆和媽媽帶我去買裙子,我看中了一條花裙子。那條裙子上有許許多多美麗的鮮花,像一隻只蝴蝶滿天飛舞。

我問媽媽:“我喜歡這件,可以給我買嗎?”媽媽說:“穿著合適,舒服又漂亮,就給你買!”

我穿上一試,果然和媽媽的要求一樣。這樣我就有了一條心愛的新裙子。回到家,我都不捨得脫,還穿著它照了好多相片呢!媽媽常說我不愛惜東西,這回我可要好好保護它呢!

後來外公告訴我:端午節還被稱為女兒節,外婆都要給孫女買衣服。

端午節作文 篇3

屈原是歷史上偉大的詩人,他為人正直、憂國憂民,一心致力於國家的變法圖強。但是卻遭受小人的讒言攻擊和迫害,還有楚懷王的昏庸無道、不辨忠奸,最終屈原在悲憤絕望中於五月初五投江而死。楚國百姓哀痛異常,到江邊去憑弔他。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丟進江裡,想讓魚蝦蟹吃飽後,不要去咬屈大夫的身體。後來就有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屈原一生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優美的詩詞,像我們表演數學戲劇用到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還有我在四川大學石碑上看到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還有《楚辭》裡的“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

我的端午節正好是期末考試前的最後一個假期,所以我們一切從簡,都在為期末考試做準備。複習功課之餘,媽媽給我買來五彩繩,幫我係在了手腕上,希望我平安健康!

端午節作文 篇4

每年一進農曆五月,隆重的端午節就來了。

在端午到來之前,老百姓們常逛的超市,市場就開始賣蘆葦葉,黏米和蜜棗,人們都會買齊這些包粽子的材料,用包粽子的方式來慶祝端午節。

媽媽在每逢端午節上午都會去熙熙攘攘的市場,去買包粽子的材料,回到家後將米和蜜棗泡一陣,下午3:00左右開始包粽子,我在一旁撿包粽子的笑來遞給媽媽,他拿了34片蘆葦葉小心翼翼的捲成一個小窩,在裡面放兩個蜜棗,再用米把裡面鋪滿,再扣住蓋,把多餘的葉子按規律包起來,在拿線綁住,這一系列嫻熟的動作成就了一個粽子。

媽媽接著又做了兩盆粽子將粽子一個一個放進蒸鍋,大約過了15分鐘,我開啟鍋蓋。一股誘人的香氣頓時充沛了整個廚房。

晚上,我們一家人圍著桌子,品嚐著令人垂涎欲滴的粽子,令我久久不能忘懷。

端午節作文 篇5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三大傳統節日中的.一個,還稱重午節、端午節。

傳說在古時候有一為受人愛戴的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因故投江自盡,於是老百姓自發地划著龍船去撈救他,還向江中拋撒粽子。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去咬屈原的遺體。後來每到端午節這一天,人們都要賽龍舟、吃粽子,來紀念這為偉大的愛國詩人。

每當這一天來臨的時侯,人們總是要把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個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我想是想讓孩子們長命百歲吧!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怪不得一到端午節,奶奶就去菜市場買許多艾草和蒜泥,在中午12:00時放在太陽底下晒,說艾草、蒜泥能消毒,還在家中用艾草煮。我想:端午節的風俗可真多呀!

端午節作文 篇6

“五月五,是端陽,民俗節日不能忘不;蕩起漿,推開浪,龍舟下水喜洋洋……”早晨,我和媽媽說著這首小詩,向著美麗的西山走去。

雖說那時剛剛4點多,但山腳下早已是熙熙攘攘的人群,聲音就像瀑布一樣在我們的耳邊迴盪:孩子們的歡叫聲,小販們的叫賣聲。路上,不少人都在小路邊採艾蒿,小販們的推車上的小飾品也是琳琅滿目:有他們精心編織的五彩繩,用玻璃紙做的紙葫蘆、燈籠漂亮極了!還用那機靈可愛的小動物,香噴噴的糯米粽、新鮮的蔬菜、水果、魚,還有那煮熟的茶葉蛋等各種物品。我們也買了條五彩繩系在手腕上,因為這樣才有節日氣氛。

我不由得問媽媽:“為什麼人們會在今天上山採艾蒿呢?”媽媽說:“那是人們為了紀念我們愛國詩人屈原‘相傳春秋時期,屈原眼見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於是他於5月5日寫下《懷沙》抱石投汩羅江;人們為了不讓魚兒啄食他的屍體,向羅江中投擲米團,後來就演變成了我們現在粽子’”“哦!原來向江中投擲粽子、上山採艾蒿是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呀!”“嗯!媽媽點點頭。”

我愛端午節,因為我不僅能學到知識,還能得到樂趣。

端午節作文 篇7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爸爸媽媽一大早就帶我回老家去過端午節。

一走到家門口,濃濃的粽子香味立刻迎面撲來,饞得我直流口水,我迫不及待地跑進家裡,剝開一個就津津有味地大吃起來,哇,黏黏的糯米,香香的肉片,甜甜的乾貝,好吃極了!吃完粽子後,我們全家人都一起去看划龍舟比賽。

龍舟比賽開始了,伴著“咚咚咚”的鑼鼓聲和劃手們整齊的吶喊聲,龍舟在河裡劈波斬浪,奮勇響前。劃手的吆喝聲此起彼伏,岸上觀眾的喝彩聲不斷,水中表演者越劃越起勁。“加油,加油,快點劃,快點呀。”“好樣的,贏了,快贏了。”我在岸上不停地拍著手,扯著嗓門大喊著。過了一會兒,我表哥那隊終於不負眾望,大獲全勝了。等他一上岸,我們大家就又跳又叫的,好興奮呀!

雖然在我們中國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但是最令我難忘的卻是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 篇8

今天是端午節,每年農曆五月五日是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也稱為端午節、中五節。

端午節好像到處都是,媽媽對我說。“端午節在漢、張、富、東、土家族、蟋蟀等民族地區流行。”現在我能理解了。

奶奶和我走上街頭,從四周傳來了溫暖的喊聲。“賣粽子吧!又甜又鹹又香!”但是最引人注目的是孩子。他們的脖頸、手腕和腳都用紅、黃、藍、白、黑的線捆綁在一起。奶奶說。

奶奶在街上買了艾草和大蒜,中午12點拿出來晒太陽,說可以避邪。

晚上家人在吃東西。當然,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袋裡的餃子、熊黃酒和黃龍是烹飪必不可少的。媽媽說:“今天是龍的紀念日,要燒這道菜。”電視上孩子們在玩遊戲,他們的頭上畫著“王”字,身上戴著五顏六色的香囊。

端午節真有趣!

端午節作文 篇9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端午節時,南方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酒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並且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過節時,媽媽會包N個粽子給全家吃。媽媽首先把粽葉在水裡泡一會兒,然後拿出三片粽葉。接著,把兩片粽葉放好,剩下一片倒著放。然後,把粽葉窩成漏斗形,下面是尖尖的。把粽子裡面放一點米,甜棗,再拿一片粽葉包起來。最後,再拿一根繩子把粽子系起來。一個粽子完成啦!

每次吃媽媽包的粽子我都會大口大口地吃,感覺嘴巴都快被撐滿了,像一隻大青蛙。

這時,我又不禁吟起了這首兒歌;“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作文 篇10

端午節到了,我和媽媽一起包粽子。

我和媽媽先將泡了一夜的粽葉放入鍋中煮了十分鐘後,又放入盆中清洗乾淨,把洗乾淨的糯米和紅棗等放到餐桌上。媽媽取出兩片粽葉疊在一起,折成一個漏斗型。先加入一勺糯米,然後放入兩個紅棗,再加入兩勺糯米。將漏斗型用粽葉包裹起來,纏上棉繩,一個粽子就這樣完成了。我也模仿媽媽的做法包粽子,慢慢地我也學會包了。最後我們將包好的粽子放入鍋中煮一個小時,軟軟甜甜的粽子就出鍋了。

雖然我包的粽子看起來並不漂亮,但是吃起來粘粘的、甜甜的,心裡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歡喜。

我想應該是自己做的東西格外好吃吧!祝老師和同學們端午節快樂!

端午節作文 篇11

“五月五日,是端陽。插艾葉,穿香囊,吃餃子,撒白糖,龍舟下水。”這是一首關於端午節的兒歌。今天我們談論端午節。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也被稱為端陽節。五月初五,人們打掃房子,在廚房裡灑雄黃水,以殺滅毒蟲或防止其滋生。

賽龍舟和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賽龍舟是為了救死於汨羅江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和米飯放到河裡,讓魚蝦吃飽,不要再吃屈原的遺體。

南方人在端午節吃“黃武”: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包粽子和雄黃酒。在南方和北方,孩子們都應該在這一天用雄黃在額頭上畫“國王”這個詞,並戴上五顏六色的香包。

學者聞一多認為,端午節就是端午節,是四五千年前南方少數民族慶祝的節日。不僅漢族,壯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仡佬族等少數民族也慶祝端午節,崇拜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作文 篇12

我們中國有許多節日,但我最喜歡有著濃濃藝術風味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由來,是為了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屈原是春秋時期的楚國大臣,他憂國憂民,深受百姓的愛戴,但由於奸臣陷害,加上看到國家快要滅亡,屈原傷心絕望之下便投江自殺了。屈原死後,楚國百姓非常傷心,於是划起船隻,去打撈屈原的屍體,並把食物投進江中,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原的屍體了。

端午節不僅有著感人的來歷,而且還有許多習俗。我最喜歡的是賽龍舟:傳說古時,老百姓捨不得屈原死,為了紀念屈原,我們就有了賽龍舟的活動。賽龍舟的人們很快樂,船頭站著一個人敲鼓,大家就跟著鼓聲一起劃,那時別提有多壯觀了。每次賽龍舟,大家都齊心協力,船就劃得很快。

我愛有趣的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 篇13

說到六一小故事,為什麼端午節這天發生的有趣的事情會減少呢

端午那天,我們姐妹幾個人去祖母家過節。中午吃粽子的時候,6歲的堂兄一定要和誰吃。贏的人可以讓輸的人做一件事。我想我比她大得多,當然勝利掌握著,隨便答應。心想:這還不是小菜。

比賽開始了,本來想讓她,但是沒有拿出實力,笑著一點一點地吃,不知道表哥很厲害,戰鬥力很強,吃了三個粽子吃……還是人看不見,我真的吃不下,輸了……啊,失去荊州了。

堂兄作為勝利者,讓我做的是什麼?大家一定猜不到!原創她想讓我帶她去我的學校和教室,哈哈,表哥9月份上國小,她嚮往學校~我當然答應帶她去學校。表哥花了這麼多心花了這麼多心思。我想去我們的學校。她告訴我,她特別想去學校,然後成為班長、中隊長、大隊長。

我也要好好學習,不要輕視表哥!

端午節作文 篇14

每一年的端午節都搞得非常的,雖然天氣很熱,但是人們的的心情卻很興奮,過節的氣氛很濃。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採納,他反而被逐出宮中。屈原氣得不得了,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的漁夫得知後划著小船把竹筒裡的米撒向汨羅江給屈原。後來,大家把竹筒盛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舟來紀念屈原。端午也是我國民間的三大傳統節日之一。

在我國大多數地方端午節都是吃粽子和賽龍舟,而在我的家鄉會吃一種用麥餅包餡的東西,餡料多得很,有黃蟮,有肉片,有雞蛋,有炒麵………都會被裹在麥餅裡面。在那一天,外婆做了一桌子好菜,飯桌上,我們一家人邊吃邊聊,屋子裡充滿了端午節的快樂氣氛,瀰漫著香噴噴的味道,我開心級了!外婆還會在門前掛艾草,聽說用來避邪驅蚊的,好講究啊!

我想:過端午節真好,我真想每天都過端午節,天天吃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