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精品】心生作文合集7篇

作文 閱讀(2.57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為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生作文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心生作文合集7篇

心生作文 篇1

翻開一卷卷古人孝敬父母的故事,我常常被他們的孝心所震撼。然而我更加欣賞的是孔子所教給我們的更深一層的觀點——孝由心生。

孔子和學生子游之間有這樣一個小故事:

子游去問老師,什麼叫做孝啊?老師說,現在的所謂孝,就是說能養活自己的老人就行了。但是,這真的就是孝嗎?

孔子接著反問,你看狗馬這些動物都能夠得到飼養,如果你只是做到讓父母衣食無憂了,但你對他們沒有發自內心的尊敬,那麼這跟飼養狗馬有什麼區別呢?

孔子和學生子游簡短的對話間,卻讓我悟出許多關於孝養父母的概念。的確,自然界所有的生物都懂得怎樣孝敬給自己生命的父親、母親。剛剛出生的小鳥,懂得自己出巢為巢中的老鳥尋覓食物,餵給生養自己的老鳥來吃。而作為人類的我們,除了物質上對父母的孝敬之外,更可貴的是一種信仰,一種發自心的愛。

這種愛雖然無形,卻閃耀著無可比擬的光芒;雖然無色,卻可以流溢著絢爛無比的光彩;雖然無價,卻可以讓人卑微、高大、渺小、傲然……這種愛便是由心而生的孝。

有的人覺得孝敬是經天緯地,是震撼人心,是感天動地,卻往往都忽視一個細節,就叫做實施。人只會動動嘴巴說說,那就和狗馬牛羊沒有什麼兩樣,只是華而不實的空話。古人孝敬父母的典例很多很多,甚至說也說不完,但真正把孝敬做到震天動地的卻少之又少。有的人覺得孝敬是一種責任,為父母做一餐可口的飯菜、替勞累的媽媽揉揉肩膀、替家長洗洗腳、洗洗衣服……這都是孝敬,而且是由心而生的。往往這都是養活父母該盡的責任,卻也是發自內心的孝敬、發自內心的感激。

子夏又問老師什麼叫孝。孔子又說了一種現象,他說:做子女的要盡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對父母和顏悅色。你看看今天的所謂孝,就是有一些要做的事情,孩子們都會搶著去幹;在一個物質條件不很豐富的情況下,儘量做到讓長輩有吃有喝。但是,這樣做竟然可以算“孝”嗎?

其實,長輩們在乎的不是吃什麼、喝什麼;而是孩子們心裡父母的位置。每個父母心中都有一杆偉大的秤,說它偉大,是因為它擁有著前所未有的公平和清明。在這桿秤中,父母對子女的愛站在左邊,子女對父母的愛站在另一邊,有時候我們發自內心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表情、甚至一個眼神,只要是真心的,我們的父母都會感到這話有千斤、萬斤巨大的重量。物質上的東西誠然重要,給父母最好的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生活是責任也是義務,但是那卻不叫做孝。

孔子交給子夏的孝順之道其實並不難懂,或許是告誡,也是警示——物質條件的愛永遠小於心靈中那桿秤。想讓秤的右邊永遠比左邊重,很簡單。用天下子女的心去換父母那顆金子般的心,這桿秤就會成為世界上最有價值的秤,閃爍著耀眼奪目的光輝,照亮更多顆充盈著孝意的心靈。

孝其實很簡單,只要用心,就會得來……

心生作文 篇2

曾經的曾經,我們喝著便宜的飲料開心地嬉笑著;我們得到一點點零花錢也會高興地蹦蹦跳跳;我們看到乞丐會悲憫地看著他並上前施捨。那是小時候的我們,如此天真純潔善良,心裡用清澈的水蘊育著一朵含苞欲放的蓮花。

然而,時光荏苒,曾經的孩童也漸漸成長為今天的少年。心中那朵蓮花還來不及綻放潔白的花瓣,那一彎清水已被世俗染成了渾濁的汙水,因此那朵蓮花慢慢枯萎凋零——這是現在的我們:便宜的飲料不再入得了我們的眼,喝的吃的應該是高檔次的東西。那點零花錢根本不夠我們揮霍,於是我們向父母伸手要錢,永無休止。因為,總有更好的東西捕獲我們的心,父母不允許自己辛苦賺來的錢被我們不斷浪費,所以我們滿足不了無盡的貪慾,把一切的不快撤在他們身上。遇見乞丐,不再走近,反而漠視甚至躲避。也許是因為他們髒兮兮惹我們厭煩,也許是因為我們漸漸把施捨當作丟臉的事。

如今的我們不再如以往歡樂,失去了純真,多了許多負面情緒:嫉妒、自卑、緊張、擔憂……

回首過往的時光,我們也許會為失去純真而吁噓,會有過懊悔和慚愧。但我們仍然按照世俗的步伐走下去,任由純真與我們背道而馳。因為我們認為時間殘酷地帶走曾經純真的心,我們回不到童年,也養不活那朵在汙水中枯萎的蓮花。

其實不然,只要我們願意,即使無法讓汙水變得清澈,卻可以讓蓮花再次生機盎然。蘊育蓮花的是我們的心,純真的心才能開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

世俗是我們無法掌控的,但心卻是由我們掌控的。即使我們身處是非交織,喧囂複雜的世俗之中,也能保持內心的純真,供養那一朵蓮花,讓它綻放出潔白的花瓣,讓我們變得純潔寧靜。

心生蓮花,我們會漸漸遠離是非喧囂,遠離不利於我們成長的因子。我們不會再因為自卑而與成功擦肩而過,不會再因為嫉妒而與友誼背道而馳,不會再因為緊張而與從容緣慳一面。我們會從容淡然,純潔善良,慢慢走上那道正確的路。

心生蓮花,放飛心靈,我們一起歡樂地成長,逐漸成為一個擁有美麗內心的人。

心生作文 篇3

夢寐以求的國慶節終於到了,我以前就聽說昆嵛山風光無限,可一直沒有機會去。而在今天我們一家三口和老人決定去昆嵛山。一路上,車輪飛馳,鳥語花香,山巒起伏,綠樹成蔭……

走了近一個小時吧,我們便到了昆嵛山無染寺景區。景區真的像名字那樣“無染”嗎?

一下車,眼前有一個大院子,密密排排的車,熙熙攘攘的人。幾間舊瓦房前,有一棵高大筆直的梧桐樹。往遠處看,四周青山綠樹,重重疊疊,令人心曠神怡。

我們順著小石道向山裡走去,越往裡樹木越高大、越蒼翠,更好在一路有小溪順山勢潺潺流下。河流中金光閃閃的魚,河流中無角的岩石。水是那麼光潔如玉,清澈見底,波光粼粼。在這裡可以避免城市的喧鬧,找回人嚮往的那種心境。

沿溪連同走過一條青石小路,奶奶叫了一聲:“傳說中的王母娘娘洗腳盆。”我看見有一“瀑布”飛流直下,沖洗巖坡,流入“洗腳盆”。那水翡翠至極,連魚苗、細石、砂粒都得看一清二楚。我禁不住誘惑,就脫下鞋子,下水泡腳。頓時,一絲絲涼氣把我煩躁的心情趕壓得形神全無,不由得神清氣爽。

離開了“洗腳盆”,便宜看到林間有石椅、搖籃床,走了這麼久該休息了。我便在那上面“酷”一回。爸爸幫我推搖籃椅,我聽聽山風,聽聽水聲,彷彿置身於仙境,真讓人沉醉啊!

小憩過後,我們便奔向“仙女池”。顧名思義,仙池得名於仙女陪王母娘娘下凡時在這個池子裡洗澡的傳說。周圍好多人都在泡腳,我想:他們是想沾沾喜氣、仙氣兒吧。這一塊跟前幾處不同,人們開始在空地上面搭起了賬蓬,盡情野餐。美食加愜意,我真想頂禮膜拜啊!更厲害的是,還有人在水裡面打水仗、噴水槍、捉小蝦、摸小魚……我還想再往上爬到山頂——泰薄頂,可工作人員給我們的嚮往打了一個零分——禁止通行。看連山也鐵青著臉向我痴笑,可惜了我的壯志凌雲!

我看看手錶,竟已經逛了兩個多小時了。我不由得想,只有人、山、水、林合一,才能達到這個樂此不疲的境界吧!我們覺得時間也差不多了,就徙步下山。剛出大門,就被不守秩序逆行的車堵大了,有一小時多了。爸爸無奈地說:“如果在發達文明國家,根本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媽媽也發表了自己的觀點:“這個國慶節處處都在採訪什麼是‘愛國’,我認為愛國就是從小事做起,從學會文明、遵守秩序中做起吧!”從爸爸、媽媽深有感觸的話語中,我頓悟出一個深刻的`道理:目前的昆嵛山真的是“無染”啊,但願人也能從這裡找到心靈的純淨和高潔。我們不能光風景美,而人美。人的心靈和素質要像“仙女池”那裡的水那樣純潔,才可以真正地天美、山美、水美、人更美!

心生作文 篇4

曾有一段時間,我在一個學校兼職;在剩下的業餘時間裡,又常和朋友去騎行,和驢友去爬山,邊爬山邊照相,爬山和照相都是我的愛好,我用相機記錄我們一路的風塵和笑容;後來,有了自己的愛車後,又增加了一項自駕遊……這樣的生活很充實,也很開心。

這學期,由於時間的上衝突,我婉拒了學校的邀請,在家“休閒”。在休閒的日子裡,自己也沒有閒著:在同事的“起鬨”中,我建立了一個《休閒戶外群》,同時又研製了一個《汽車前輪盲區鏡》新產品。

《休閒戶外群》裡的群友都是我的同事和朋友,雖然是同事和朋友,但是由於工作性質的特殊性,我們也不常見面。我們在群裡聊天、交流,分享大家的資訊和歡樂,讓我們彼此不再有距離感。當然,在大家休息的時候,我們也組織一些休閒活動,人多時,我們會包車外出,走進太行山,融入大自然;人少時,我們自駕樂呵呵,走一路,吃一路,玩一路。我們的宗旨是——胸無大志,圖個快樂,讓人生不再有遺憾。

自己開車,發現前輪附近是盲區。開車時,差點碰撞到右邊的木墩上。於是,我利用業餘時間,刻苦鑽研,成功研製《汽車前輪盲區鏡》這個新產品,讓我們開車在人多慢行、拐彎、起步、停車以及過坑坑窪窪時,不再因為有盲區而提心吊膽。樣品出來後,打算安裝使用的人有很多——區區幾十塊錢,避免一次意外就是賺,這個道理大家很清楚。

有了發明,就有群友問我賺了多少錢?我告訴他——借問酒家錢何在,裴公手指白頭髮。欲想覓得人民幣,巴山夜雨也難探,難,難,難,真難!其實,用發明掙錢難不難,咱真不知道,因為我很懶,總覺得自己頭髮都白了,幹什麼只想付六份的努力,成不成都不應該影響自己的快樂,在所謂的《汽車前輪盲區鏡》推廣過程中,我也是這種心態,順其自然,開心每一天。

那天,我和一朋友在開發區為《汽車前輪盲區鏡》忙碌到十一點多,朋友帶我到新師院門口吃小吃,哇塞,才發現那裡的小吃真多,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有本省的,也有外省的,足足有上百家!讓我這個“見識多廣”的人也大吃一驚:我們安陽還有這樣的小吃一條街?我們兩個成年人,迫不及待吃了一碗又一碗,那情景,好像我們又回到了十八、九在外地上學的時候,特開心。飯後,我的第一反應是:下次休息時,不再管自己的專利產品,要在這裡吃過癮。

回到家,我就蠱惑愛人和孩子:週六陪我去吃小吃,並在《休閒戶外群》裡發出公告:親,週末一塊去逛咱們安陽的小吃一條街。

心生作文 篇5

自古,茶就是我國的一大標誌。茶分很多種,我印象較深的有龍井茶、黑茶、普洱茶和鐵觀音。其實我不大懂茶,更不知道什麼茶經、茶道,從無兩腋之下習習生風的經驗。

爸爸很喜歡品茶,家裡也有三、四套茶具,通常晚上八、九點一家三口坐在一起品茶。大多時候都是爸爸在講他的“人無貴賤,誰都有分,上焉者細啜各種,下焉者牛飲茶湯。茶是開門七件事之一,乃人生必需品……”而我只是把這些大道理聽一點記一點,從未認真思考過。

今天,領悟到洱海的蒼茫,雲朵的繚繞後,便去了白族那兒品了三道茶。

茶,最喜歡的還是龍井。這龍井茶還是再遊西湖的時候品嚐的,開水現衝,風味絕佳。更有名人說過,龍井過後進藕粉一碗,四美具矣。有“穿牖而來,夏日清風冬日日;捲簾相見,前山明月後山山”之感。

而今天所品的三道茶,不同以往自己所喝的。這三道分別是“苦茶、甜茶、回味。”就是俗話說的“一苦二甜三回味。”這當中有自己愛喝的,也有隻喝了一口的。苦茶喝起來確實如它的名字般很苦,印象中的黑茶也是這般苦,但二者喝起來還是有區別的。最後一道“回味”,只喝了一口,便放下茶杯,不再拿起。也說不上來,哪裡不喜歡,只是不慣那味道。

古代也有很多文人墨客愛喝茶,也留下了很多有關茶的名句,唐代詩人鄭愚的“茶詩”將品茶的過程描寫的唯美、富有意境。那句“惟憂碧粉散,嘗見綠生花。”更是詩中的妙處。還有唐代錢起的那句“塵心洗盡心難盡,一樹蟬聲片影斜。”讓我受益很深。

茶浮心生,品茶時,能讓自己的心慢慢靜下來,不再浮躁,也正如家中一套茶具上的迴文詩:可以清心亦,亦可以清心,心亦可以清,清心亦可以,以清心亦可。

心生作文 篇6

春去秋來,多少個日夜,伴隨著多少次世界的變遷,你仍舊矗立在這片滿洲大地上。也始終未變你那故宮獨有的氣質,那種讓我心生敬意的氣質……

你的高大與雄偉讓我敬佩。你渾身散發著古老的氣息,像一位博學多識的長者一般。遠遠望去,那金色的大門好似火紅色太陽,朝氣蓬勃,訴說著中華兒女的豐功偉績與中華上下五千年的光輝歷史。而那一排排整齊矗立著的石柱好似經過嚴格訓練的士兵,頑強地保衛著這神聖的故宮,也捍衛著這廣闊大地的尊嚴。近看,屋簷上盤旋著一條又一條龍紋,它們深邃的眼睛裡是滿滿的智慧,那是我們的驕傲啊!還有那一塊塊堅固的青磚,那是我們勤勞,有著執著夢想的祖先用汗水一塊又一塊黏和的啊!它帶著逼人的質樸,它是愛國的情結。

你豐富的文化底蘊也讓我肅然起敬,多少位真命天子曾在這裡譜寫一個朝代的輝煌。他們在你身上奮筆疾書;他們在你心頭出謀劃策;他們在你腦海裡清廉執政。也曾又多少位文人騷客在這兒留下傳誦千古的篇章。

你是一葉小舟,承載著文明與智慧,在歷史的長河中緩緩流淌,慢慢前行,把時代的印證悄悄收集,讓後世的兒女們心生敬意……

在今天,這個輝煌的新時代,多少高鼻樑,藍眼睛的人對你讚不絕口,你卻默默微笑,仍奮力地前行。這是我們應當向你學習的,也是一種文明的本質。每當我想起你的時候,你都如一位老者,語重心長地告訴我人生的道理。

故宮,我想在你的身軀裡挖掘歷史的奧祕,我也想像你一樣,偉大堅強,讓人心生敬意……

心生作文 篇7

我們一行對藝術一竅不通的人,是真的被這個洞窟定住了。

一跨入莫高窟的洞窟,我們就感覺被一道天光晃了眼。這裡的一切都比我們想象的精彩,一切都讓我們驚奇無比。

我驚奇這裡的雕塑和壁畫已經有千歲,有的甚至比這還老。

可是你還是會被它們驚住。它們老了,但沒有一點兒驚慌,每一個手勢都還是非常優雅,每一個盤腿都依舊端莊,就連衣服上的每一條褶皺都讓我們感覺那千年之前的風似乎還在吹著。這種與年齡完全不符的狀態,著實有一種莊嚴而神祕的魅力。聽說,從壁畫的第一個作者,到現在在我們身邊忙碌的工作人員,世世代代的人都在想盡辦法保護著它們,讓它們保持著最初的樣子。

可我總覺得還有些什麼。讓我驚奇的,應該不只是年齡。因為玉門關的漢長城,比它老得多,卻只讓我感到衰老的倉促和悲涼。一定還有什麼和它的年齡一樣保留下來。

那麼是藝術嗎?是這精湛的技藝?

可是,在我們的悠久歷史上還有比這更讓人歎為觀止的手藝。而且,對於我們這些尋常遊客,當然是說不出這些佛教到底好看在哪裡的呀?

我一直在想,最初打動我的那道天光,到底是什麼呢?

突然我想到了在我第一步跨入洞窟的時候,導遊舉起手電筒說:“注意看他的眼睛。”

是眼睛,是那種逼真的眼神!無論是哪個朝代的哪尊佛像,都有著同樣的眼神純真、柔和、從容,他微微點著下巴,俯視著你,眼裡好像真的是佛祖流露出來的溫情。

真是奇怪,這樣逼真的大眼睛,好像那些工匠們真的與佛祖對視過一樣。這些工匠是那個朝代最傑出的藝術家,他們手下也是那個朝代最赤誠的信仰:純真、柔和、從容,也不缺乏溫情。這種信仰千年不變的閃爍在塑像的大眼睛裡。就是以這種美麗的眼神,他們目睹了這裡的一切:戰亂、饑荒、盜掘。對此亂局,當此長夜,他們卻從容地端著蘭花指,就連外國人來到這裡盜走了最美的那個小觀音,他們依然目光純真地觀望著,好像在問:“你還能拿走什麼?”

你還能拿走什麼呢?那個小觀音,現在正坐在紐約博物館裡,優雅地打量著這個遠離家鄉的國度。那眼神依舊純真、柔和、從容、溫情。能擁有這種眼神的眼睛,會是屬於美國的嗎?

我明白了!人們世世代代想要保護莫高窟的理由,就是想讓我們與佛祖對視一次。讓你從他們的眼睛裡看到,經過這麼多番劫難,真正無法摧毀的是什麼,真正不會泯滅的是什麼——是一種優美的姿態,一種只有千年大國才能沉澱下來的姿態:自尊、溫暖、大氣。無論遇到什麼,這裡的一切都不會驚慌,都會優美地走向永恆。

永恆是什麼?

永恆是一張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不再理會鬨鬧的微笑,一種沒有劍拔弩張的對抗,一種不會老的眼神。

走出莫高窟,我感覺有一雙澄澈的眼睛,在我心底慢慢睜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