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有關小吃介紹作文10篇

作文 閱讀(2.79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吃介紹作文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有關小吃介紹作文10篇

小吃介紹作文 篇1

你想知道我的家鄉在哪裡嗎?你知道我的家鄉有哪些小吃嗎?你想知道就接著往下看吧!我的家鄉在武漢,最有名的小吃就是熱乾麵和豆皮。我覺得這是武漢最好吃的小吃!

我就先介紹一下熱乾麵吧!它是先把面放在水裡熱一下,再放到碗裡,最後放上各種調料,澆上芝麻醬就大功告成了。剛剛做出來的熱乾麵是香噴噴、熱騰騰的誰看了誰都會流口水的。

從幼兒園起,我就喜歡吃熱乾麵,每次我吃熱乾麵的時候,都能吃好幾碗,而且每一碗都吃得乾乾淨淨。

我再介紹一下豆皮吧!它是先把幾個雞蛋和麵攤成餅,然後把蒸好的米飯放在上面,再用另外一個鍋再攤一個餅蓋在上面,就大功告成了!

你的家鄉在哪呢?你的家鄉有什麼小吃呢?你告訴我好嗎?

小吃介紹作文 篇2

早就聽說黃山風景如畫,風味小吃聞名遐邇,一直無暇光顧。今年國慶節長假,爸爸開車帶我們全家人一起去了黃山,實現了多年的心願。

黃山腳下,熱鬧非凡。路邊餐廳門前掛著各式招牌,玻璃櫃裡擺滿了各種樣菜,有辣子燒雞、臘肉萎蒿、清燉蛇……都是典型的徽州菜餚。有一道菜很特別,一塊塊豆腐上都長滿了約兩寸長的毛,名曰毛豆腐。開始我們看了都有些害怕,但老闆一推薦:繪、炸,味道好極了各有特色,味道好極了。於是,我們壯著膽子點了一盤油炸毛豆腐,出鍋後的毛豆腐,黃澄澄的,上面像掛了一層薄薄的芡,另配有一碟特製的佐料汁,嘗一口,外酥裡嫩,味道真不錯,一盤不過癮,我們又要了一盤。在半山腰的的玉屏樓,我們又吃道了燴毛豆腐。豆腐煎成橙黃色與筍乾一齊烹燴,口感較韌,別有一番滋味。幾個老外看到我們吃得津津有味,每人都要了一盤,他們一塊又一塊地往嘴裡面送:“good,good”地叫個不停。這裡的價格雖然比山下貴了一點,但在那特定的環境氛圍下能享受到那特有的情趣還是值得的。

回到賓館,服務員阿姨笑臉相迎,我們看到各色各樣的菜,琳琅滿目,沒想到著偌大的賓館竟也有毛豆腐。我們要了一些酒菜,當然少不了毛豆腐的身影。這次是菇絲清蒸,熱氣騰騰的,澆上一點醋,酸溜溜的,香噴噴的,真是美極了!

現在,每當我看到街上的油炸食品時,便想起了毛豆腐,想想起了毛豆腐那特殊的香味!

小吃介紹作文 篇3

地處“九省通衢”的武漢,是我的家鄉,它交通便利,商賈雲集,各地人的口味各異,武漢的小吃也就品種繁多,各具特色。這些豐富多彩的小吃,也是愛在外面“過早”的武漢人喜歡吃的早點,其中熱乾麵最普遍,而又最有特色。

武漢的熱乾麵,已有50年歷史,它與我國山西的刀削麵、北方的炸醬麵、四川的擔擔麵、兩廣的伊府麵齊名,合稱五大名面。熱乾麵既不同於涼麵,又不同於湯麵,質量上乘者,上口時香氣濃厚,耐嚼有味,具有獨特的風味。

除了熱乾麵外,“四季美”的湯包,“老通城”的豆皮,“談炎記”的水餃以及大街小巷均可買到的面窩,這些都與熱乾麵一樣,是武漢小吃百花園中的佼佼者。

如果您來武漢,豐富多彩的小吃,一定會使您流連忘返。

小吃介紹作文 篇4

汕頭是一個美食之鄉,除了享譽內外的潮菜,還有許許多多的潮汕小吃,像老媽宮粽球、無米果、牛肉丸等等。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潮汕小吃——腸粉。

說起腸粉,首先就要介紹一下蒸腸粉的工具。蒸腸粉的爐具就像一座鐵皮小樓房,共有5層,可以同時蒸五條腸粉,每層上面都有一個把手。做腸粉首先用一把刷子把油刷在鐵板上,目的是使米漿不會和鐵板粘在一起。把刷過油的鐵板蒸熱以後倒入米漿,左右搖晃,使米漿均勻地覆蓋在鐵板上,再放進爐具裡蒸,直到米漿凝固變成粉皮,就可以把肉餡、雞蛋、生菜還有鮮蝦和豆芽倒在粉皮上,一起蒸到熟。最後加入滷湯、蘿蔔乾粒,一盤香噴噴的腸粉就做好了。

吃上一口,真香啊!薄薄的粉皮裡面裹著餡料,吃起來又軟又香,真爽口!外地的朋友有機會請來嘗一嘗,一定會讓你讚不絕口!

小吃介紹作文 篇5

我最喜歡的北京小吃是老北京爆肚。很小時候在衚衕串子裡,在人們的閒聊聲,自行車履帶的嗒嗒聲和售賣的吆喝聲中,爆肚攤位又開始火爆起來。老闆首先將飽滿筋道的爆肚扔進沸水中,反覆撈起。不一會兒白白的肚子便翻了出來,在水中翻滾、跳躍。火候正當好,一盤蘊含著老手藝人技藝的爆肚便出鍋了。老闆遞給食客由韭菜花,香菜,麻醬等配成的蘸料。蘸上配料,將爆肚送入口中,汁水噴出,鮮嫩爽脆。爆肚不僅承載了老藝人的手藝,還有老北京人們一種悠閒樂觀的生活態度,這讓爆肚更加餘香滿口。這就是我向你介紹的北京小吃。驢打滾是北京傳統小吃,香甜的面裹著豆餡兒,在豆麵裡一滾,還真與名字契合。相傳慈禧太后吃了之後大家贊善並問其名稱,上菜的太監送來途中見一驢在地上打滾,塵土飛揚,便脫口而出“驢打滾”。這驢打滾香甜軟糯,令人回味,小時候家長說吃驢打滾不能生氣,否則會黏在胃裡,可吃過如此美味之後誰會生氣?朋友,當你來北京時,咱們一起去品嚐正宗的驢打滾吧!豌豆黃,常見而且製作簡單。豌豆煮熟研碎,只留最細膩綿柔的部分,涼涼切塊,黃橙橙的泛著晶瑩的光,小口細品,綿綿的,沙沙的,滿口清香。品嚐豌豆黃不必拘泥方式,它沒有西式蛋糕那樣精緻的裝盤,也不必在高雅會所,你可以和朋友走在衚衕裡,邊聊邊吃,手捏著、筷夾著皆可。我想我愛的正是它的自然隨意和親民,這才是北京小吃真正的魅力所在——好吃,吃得放鬆,舒服,豌豆黃正是如此。豆汁兒是老北京傳統小吃,承載了許多老北京人的記憶。在別處,豆渣往往被丟棄或用作飼料,而北京人用豆渣熬煎,箅渣取汁,製成這味冬能暖胃、夏能解渴的豆汁兒。小時的夏天,冰棍不是“信手拈來”的,豆汁兒成了夏天的主打。到小攤來一碗剛從冰中鎮過的豆汁,三兩口便下了肚,豆香汁涼,從胃直衝上頭頂。在北京,豆汁兒不僅僅是食物,也是一個夥伴,豆汁也化作夏天的一縷清涼,冬天的一絲溫暖,而成為記憶的一部分。

小吃介紹作文 篇6

“普天之下,莫為一吃”,“吃”看似再也簡單不過的生活習慣,其中卻蘊含豐富的文化內涵。

湛江,是一個具有特色的飲食文化之城,自古以來,湛江就被稱為“中國海鮮之都”的稱號。湛江,這個美麗的地方,有著獨特的風格,香港著名美食家樑文韜說:“湛江的美食有自己的特色,原汁原味。”湛江飲食源於粵菜,與其他地方的菜大同小異,但卻有著自己的獨一無二。

吃海鮮,到湛江,湛江走出來的各式各樣的海鮮,成了各個地方進貨的最好選擇。

其中最著名的是炭燒生蠔了,湛江的生蠔個頭大,口味肥美,加上湛江人們高超的燒烤技術,那個味道簡直是太好了!夾起一塊熱辣辣的生蠔,放在口中,那味道香甜可口,入口即化,不愧是湛江美食。

說起白切雞,廣東有不少地方都有吃白切雞的習慣,白切雞是湛江人招待親朋好友必不可少的一道菜餚。白切雞講究色香味俱全,加上個鮮。白切雞最大的特點是講究原汁原味,不做任何加工。白切雞的做法很簡單,總結起來五個字:殺,煮,撈,倒味。做完了之後,一道正宗的白切雞就在我們面前。

這些是湛江的美食,你們喜歡嗎?歡迎你到湛江來!

小吃介紹作文 篇7

說起陝西小吃,那可是多種多樣呢!

肉夾饃。肉夾饃是陝西人民必不可少的的食物。如果你有機會來到了西安,當你走到街上時,你一定會發現路上有很多的人手上都拿著一個肉夾饃在吃著。肉夾饃這麼受歡迎的原因很簡單,首先,肉夾饃的製作工序十分簡單,只要一個饃用刀橫切一下,再往中間放入用醬料特製出的肉,一個肉夾饃就做好了。然而,製作工序雖然簡單,但是味道卻並不差,當饃的可嚼性與肉的醇美融合在一起後,準保你吃了第一口就忍不住還想吃第二口,那美味實在是太令人回味。

涼皮。涼皮也是陝西最受歡迎風俗小吃之一。它一般是以街頭小吃的形式出現,可以這樣說,只要街上有涼皮賣,就一定有人買。涼皮入口之後舌尖霎時便會感到一種酸爽感,十分開胃,再加上涼皮十分有嚼勁,因此涼皮既可以當做主餐,也可以當做一種小吃,可以說是老少皆宜。所以,在陝西人民的餐桌之上,一碗酸爽可口的涼皮可以說是必不可少的。

大刀面。大刀面可謂是陝西各種小吃中做法最奇特的了,當你在西安找到一家大刀面館時,你剛走到門口,你便會聽到陣陣的大吼聲傳出。當你走進麵館時,你便會赫然嚇一大跳,進去後,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個壯漢坐在一把長近1米的大刀刀柄之上,刀下則放著揉好的麵糰,而那壯漢只是在上面一起一坐,並來回挪動,然後將揉好的麵糰切成一根根的麵條。這種做麵條的方法,不僅可以快速的切好麵條,還可以使得麵條更加具有彈性,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過橋米線。想必大家都知道它的來歷,我也不多做介紹了。隨著過橋米線的風靡,大家也一定吃過。不過,如果不少商家會以假亂真,做出的米線不是陝西過橋米線卻打著陝西過橋的牌子,然而,如果仔細品味,味道決不正宗。如何識得陝西過橋米線?你來到陝西,隨便找一家過橋米線麵館,等到服務員端上來之後,你便會發現其中的奧妙——正宗的過橋米線入口即化,並且有一股麻麻的味道佈滿你的味蕾,回味無窮。最奇特的是,過橋米線雖說湯麵覆蓋著一層厚厚的油,可只要你輕輕一攪,湯與油便會很容易分開。而盜版的你攪一下,油與湯便仍混在一起,而且實在令人難以下嚥。

當然陝西的小吃還遠遠不止於此,想來能夠全部吃遍的人也不多吧。因此,更多的陝西美食還要等我們去發現。

小吃介紹作文 篇8

鍋貼是一種煎烙類食品,是精粉面皮裹瘦肉、韭黃及各種作料製作,放進平底鍋內煮前即成。呈柿黃色,吃著黃焦酥脆,皮薄餡香,灌湯流油。

鍋貼是一種煎烙的餡類小食品,製作精巧,味道精美,多以豬肉餡為常品,根據季節配以不同鮮蔬菜。包制時一般是餡面各半,呈月芽形。鍋貼底面呈深黃色,酥脆,麵皮軟韌,餡味香美。鍋貼的形狀各地不同,一般是餃子形狀。鍋貼是洛陽大眾風味小吃。成品灌湯流油,色澤黃焦,鮮美溢口。

相傳當年慈禧太后非常喜歡吃餃子,但是一旦涼了就不肯吃了,所以御膳廚房得不停煮出熱騰騰的餃子,還得把冷掉的餃子丟掉。有一天太后到後花園賞花聞到宮牆外傳來一陣香味,於是好奇的走出宮外,看到有人在煎煮狀似餃子,麵皮金黃的食物,嚐了一口後,覺得皮酥脆陷多汁,相當美味。後來才知道,這是御膳廚房丟棄的餃子,因為涼掉了皮粘在一塊,不容易用水煮,所以才用油煎熱著吃。不過還有另一種說法呢,是有位廣東師傅在偶然的機會下,到中國北方吃了煎餃,覺得很好吃,於是帶回家鄉,經過改良,才演變成今天的鍋貼。

鍋貼有講究,須用平底鍋(紅太狼打灰太狼用的鍋哦!),略抹一層油,將鍋貼整整齊齊地擺好,要一個挨一個,煎時應均勻地灑上一些水,最好用有小嘴的水壺灑水,以灑在鍋貼縫隙處,使之滲入平鍋底部為好。蓋上鍋蓋,煎烙二三分鐘後,再灑一次水。再煎烙二三分鐘,再灑水一次。此時可淋油少許。約五分鐘後即可食用。用鐵鏟取出時,以五六個連在一起,底部呈金黃色,周邊及上部稍軟,熱氣騰騰,為最佳。食時,皮有脆有綿,餡亦爛亦酥,香氣撲鼻,回味無窮。真是美好的享受呀。(這做法是家人教我的,還有點是在網上查的……)

小吃介紹作文 篇9

它是由北宋時期有名的“山洞梅花包子”演變而來,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以小巧玲瓏、皮薄餡多、灌湯流油、鮮香利口而馳名。第一樓就位於鬧市鼓樓附近的寺后街行宮角,“第一樓”新樓營業面積近5000平方米,是一家集餐飲、娛樂、桑拿、美容於一體,功能齊全、設施完善的綜合性服務場所。一樓大廳寬敞明亮,富麗堂皇,環境舒適,面向大眾化消費,可容納240人同時就餐;三樓4間風格迥異的豪華餐廳匠心獨具,美食薈萃。相對那裡會稍微貴一些,但圖個名氣,也的確好吃。一般開封熟門熟路的會去黃家小籠包子館,黃家小籠包子館也有幾家分店,宋都御街有一家,西門大街也有一家,相對比較實惠些。具說是最早第一樓的師傅開的,味道也一樣好。

現在小籠包的種類越來越多,可吃來吃去還是豬肉餡的最好吃,吃完之後再來一碗清淡的榨菜湯最為適宜,因為包子比較油膩,清淡的榨菜湯可以去掉那份油膩。

鼓樓夜市好吃的就太多了,一個晚上吃不完的,因為相對都是一些主食和麵食,所以吃了幾樣就會飽了。

比較有特色的有江米切糕:江米與白糖,蜜棗,青紅絲一同蒸制,上盤時澆兌山楂,玫瑰,桂花煮制的蜜汁,入口綿軟香滑,甜酸可口。

開封小吃冰糖熟梨:冰糖熟梨是將熟梨與紅棗,枸杞,桂圓,大塊冰糖等物一同煮熟,皮棕肉白,晶瑩透亮,香甜清爽,止咳潤肺,是乾躁冬天的最佳飲品。

開封小吃羊肉炕饃:烙餅中加以碎羊肉沫孜然等物,用羊油炕制而成,成品焦香,別有風味。

開封小吃炒涼粉:涼粉以紅薯或綠豆澱粉打製而成,佐以豆醬,蔥,姜,蒜,用香油炒制而成。入口熱鮮香嫩,涼粉滑嫩不碎,素有“涼粉管炒”之美譽。曾數次赴國外表演,大受歡迎。說到炒涼粉就不能忘了開封的燒餅,拿一個香焦酥脆的燒餅夾著炒涼粉,那味道真叫一個好!

開封鍋貼是聞名的風味小吃,其中,稻香居的鍋貼以其選料嚴謹,製作精細,品質優美而聞名古城。成品皮焦餡嫩,色澤黃焦,鮮美溢口。鼓樓夜市有一家專賣餛飩鍋貼的,味道很正宗。

開封小吃羊雙腸:老開封人都知道這個小吃吧,一般都是當早飯吃,因為店家最多賣到11點半或者更早就收攤關門了,有幾家的湯味比較肥美的',新街口西面路北,味道真得很美,;御街西側20米處,孫記羊雙腸鮮湯,是開封羊雙腸湯裡比較與眾不同的,因為那家的裡面放孜然。

開封小吃烤羊筋:三裡堡有一家,挨著一燒餅攤子,吃上10串,再配上一瓶啤酒,那滋味回味無窮!

豆沫配雞蛋布袋:豆沫喝起來又香,鹹中還帶點甜味,和雞蛋布袋一起吃的當早飯吃,很爽。

開封小吃黃燜魚:黃燜魚採用精選草魚,小鯽魚為主料,經炸制後,佐以數種大料,滷湯燜制而成。魚鮮味美,湯料五香,食後回味無窮。

開封小吃五香風乾兔肉:用1.5公斤左右的野兔,掛置陰涼通風處風乾,再用十餘種香料滷製而成,成品香味獨特,回味綿長。

桶子雞是開封的又一特色小吃,桶子雞系開封特產名菜,它選用當地的優質筠母雞,採用百年老湯煨制而成。色澤金黃,肥而不膩,鮮嫩脆香,越嚼越香。數寺門回民區馬豫興的最為有名,因為均為老母雞,所以一般都比較大,買的時候也可以買半隻,店家會幫你切好,回去後直接裝盤。但開封真正的筒子雞在北羊市,是一家叫宜興齋的店,離很遠就可以聞到那裡飄出的香味,那才是正宗的美味,

寺門回民區還有燒雞、醬牛羊肉、五香羊蹄、油炸花生,還有五香炒花生,又香又脆,還有一種被炒成黑皮的花生,具體是怎麼炒的我不是很清楚,但吃起來口感非常好,很香。每次回來都要帶一些給同事們吃。花生也算是開封的一個特產,很大顆很飽滿,不像南方的花生都是小小顆的。

寺門還有一種雙麻火燒,比月餅稍大一點,金黃金黃的兩面都粘滿了芝麻,分甜鹹兩種。裡邊像千層餅似的,一層一層,酥酥的香香的,也是每次回來必帶給朋友吃的。還有棗鍋葵,跟平時喝羊肉湯的鍋葵差不多,只是中間夾有棗,甜的,很好吃。

寺門的陳記四味繪菜和對門的一家燜罐羊肉可不能忘了,吃了這個,是別的什麼都不想了,每天早上去晚了,可就吃不著了,排隊是少不了的.

這些東西都要在寺門的回民區買的才會正宗,才會好吃。寺門回民區位於市區偏東的公園路上,在開封也很有名,隨便問個開封人都知道。在此提醒在寺門買東西時千萬要記得忌諱豬字,當地為回民聚居地,說錯了話可會惹禍的。

再來說說胡辣湯吧,開封的胡辣湯有開封的特色,以前開封比較有名的是周橋的胡辣湯煎包,周橋的胡辣湯裡邊沒有什麼東西,只有粉條和麵筋,只是湯是燉出來的,所以很香,再配上煎的又焦又香的煎包,所以吃起來特別有味道。周橋還有一個特色就是24小時營業,隨時去都有得吃。另外一家最好喝的胡辣湯也出自回民之家,在寺門往西,開封七中旁邊有一個小巷子,每天早晨那裡都是人滿為患,上學的上班的,年輕人老頭老太太,總之形形色色的人都會在那裡喝胡辣湯,有時人太多沒位,索性就只能站著或湊著邊上的臺階來吃。此處胡辣湯的特色是用羊肉湯燉出來的,裡邊也只有一些粉條和非常好吃的麵筋,但湯很香,喜歡吃辣的就自己加辣椒,再澆上少許醋,酸酸辣辣的很是有味道。另外在配上此處特有的焦酥的小油餅,或是雞蛋布袋,雜麵饃,總之讓你花上兩塊錢吃飽吃好。

還有涼皮涼麵、酸辣面、魚擀麵皮、油炸燒餅、絡饃夾麻葉兒、窩窩頭鹹菜總之開封的小吃還是很多的,等你慢慢去嘗試了。

還有一個也很有特色的小吃,那就是扣碗。一般到了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自己家做來吃,酥肉,元油肉,最好吃的是芥菜肉。芥菜肉是用五花肉炸了之後用醬油醃了之後再炸,然後切成薄片配上芥菜花椒和一些其它的配料一起蒸,蒸後扣在盤子裡上邊是排的整整齊齊的肉下邊是芥菜。芥菜由於吸取了肉的油香所以吃起來也特別香,肉因為有了芥菜,吃起來也會肥而不膩,而且酥嫩爽滑,入口即化。就算不吃肥肉的女孩也會愛上它的。在中山路南段有一家大梁扣碗城,以專營扣碗為主,環境一般,東西還可以。

小吃介紹作文 篇10

我的家鄉在河南省洛陽市,這裡山清水秀,人傑地靈,是非常有名的“十三但朝古都”,而且還有很多小吃,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羊肉湯了。

每天早上,有很多人喜歡去喝羊肉湯,我也是其中之一。今天早上,爸爸就帶我來喝羊肉湯了。當爸爸把兩碗羊肉湯放在桌子上時,我看著那乳白色的羊肉湯,聞著那香味,口水都快流出來了。每碗羊肉湯還帶一份薄餅,餅泡在湯裡,侵入了鮮美的肉湯,就更加美味了。特別是在冬天的早上,喝上一碗熱乎乎的羊肉湯,頓時,渾身就暖和起來。

羊肉湯不僅味美,營養也非常豐富,並且做法也很簡單;先把羊腿骨和一些香料放到水裡煮一晚上,等到第二天早上,把湯里加上羊肉、羊雜、大蔥、香菜等一些佐料,一碗鮮美的羊肉湯就做好了。有的羊肉湯還加入了枸杞子、中藥等一些藥材,就成了滋補羊肉湯。會盟鎮的劉秀墳有一家羊肉湯館還成功申請了歷史文化遺產,可見,洛陽的羊肉湯名氣有多大了。

另外,洛陽水席也很有名,主要有牡丹燕菜、蔥扒虎頭鯉、雲罩腐乳肉、海米升百彩、魚翅插花、金猴深海、條子扣肉等組成。

爸爸或媽媽的朋友來了,都會請他們品嚐我們洛陽的水席和洛陽羊肉湯。他們都對我們洛陽水席和洛陽羊肉湯讚不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