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精選四年級的觀察作文300字9篇

作文 閱讀(1.09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年級的觀察作文300字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四年級的觀察作文300字9篇

四年級的觀察作文300字 篇1

螞蟻的力量引起了我的興趣。今天大舅從網上購買了一個蟻巢用來培養弟弟觀察耐心的。下午,我帶上瓶子,去尋找螞蟲的家。

蟻巢的螞蟻洞較多,我掘開一個螞蟻洞。頓時,螞蟻全炸了鍋,成百上千只螞蟻從洞裡爬出來,亂哄哄地擠成一團。仔細一看:這些螞蟻總是護著“蟻王”和一些像“米”一樣的東西。不大一會兒,它們在蟻王的帶領下,有紀律、有秩序地把“米”抬進了另一個洞裡,它們不用手,也不用腳搬著“米”走,而是用嘴巴把它叼著走,過了一會兒,那些螞蟻和“米”已安全地轉移到另一個洞穴裡。

我又犯了疑:咦!這“米”是什麼呢?我拿了一粒”米”細看:它全身是白的,像米一樣大小,為了弄個明白,我使勁將“米”弄破,,“米”裡噴出一小點乳白色的漿。我又劃破了幾個,有的還帶著黑點,但裡面都像一隻幼蟻。哦!我想起以前在書上看過螞蟻是卵生動物,這大概在就是蟻卵吧。

我剛想把一些蟻卵的裝進瓶子裡,結果破壞蟻巢的行為被媽媽發現了,我被狠狠的教訓了一頓。

四年級的觀察作文300字 篇2

放學回到家,我正想開啟門,忽然發現門前有一群螞蟻。我立刻放下書包,仔細地觀察小螞蟻。

我找來一個杯子,裡面裝滿了水。我把水倒在螞蟻身上,慢慢地水流在螞蟻四周。它在水中掙扎,像是叫我救它,救它那一條小生命。

我又找來一些麵包渣,放在螞蟻洞口。一隻螞蟻發現了它。它上去繞著麵包渣一直轉著。我想‘快開吃,快快吃,這可是人間美食喲。’可讓我失望了,螞蟻並沒有吃,我急得滿頭大汗。忽然,我看見螞蟻爬回洞,一會後,一隻、二隻、三隻,成群結隊的螞蟻出來了,我被這情景驚呆了。螞蟻們紛紛咬住麵包,可是麵包渣太大了,怎麼都搬不動。一隻螞蟻又向洞口爬去,不大會兒,又一群螞蟻來了,慢慢的,慢慢的,麵包渣離洞口越來越近了,我又動起了歪腦子,我把麵包渣放回原來的地方,螞蟻會怎麼樣呢/我靜靜的等著。螞蟻們並不放棄,爬過去繼續搬著麵包渣往洞口挪去。我被螞蟻得這種精神給深深的感動了,不再使壞。

螞蟻是那麼脆弱、細小的小動物,它們都那麼團結、那麼有決心,永不放棄,是多麼值得我們學習。

四年級的觀察作文300字 篇3

我目光追隨著爬行的小蟲,作了一次奇異的遊歷。

這次我追隨的是一隻小小的,人們認為不起眼的小螞蟻。我是在我家的樓頂發現它的。我的目不轉睛地看著它,它在幾個很大的柱子中間打轉——這是幾個花盆,不時停一停又走一走,好像已經尋找到食物了,又好像在轉轉觸角問同伴找到食物沒。幾經周旋,突然它在一處角落停了下來。原來是發現了一塊麵包。

它走出去跟同伴們轉轉觸角,很快這些同伴們。就跟著它去搬麵包了,他們抬起來又放下去,好像人手不夠。其中一隻螞蟻跑出去,不久它又帶著很多螞蟻過來,它們團結一致齊心協力地把麵包抬到了一個小洞的前。但好像麵包太大抬不進洞裡這下我可替它們著急啦!誰知它們派了幾個人看守著麵包,剩下的人就進去了洞裡去,隨後它們好像請出來了蟻后,後來他們把很多螞蟻都叫過來了。它們圍在一起,好像在討論著什麼,然後蟻后去吃麵包,等到蟻后吃飽了,剩下的螞蟻們興高采烈的把剩下的麵包一掃而淨。

螞蟻們可真是懂得團結合作,跟螞蟻們的團結相比,我們人類可就沒它們這麼厲害啦!

四年級的觀察作文300字 篇4

我家有一個小巧精緻的魚缸,缸裡餵養著幾隻活潑可愛的小金魚。小金魚真漂亮,有烏黑的“墨龍”,有五顏六色像穿了花衣服的叫“五彩丹鳳”,那隻金黃色大眼睛的“鼓眼”,還有全身雪白,頭上還帶了一頂小紅帽的叫“丹頂紅”。

我喜歡的有全身雪白的“丹頂紅”小姐,它渾身雪白,就像穿了一件公主裙,頭上戴著一頂漂亮的小紅帽,當它慢悠悠地在水中散步時,那輕紗似的尾巴擺來擺去,就像一位嬌滴滴的小姐。還有那穿“黑戰袍”的大將軍,它的眼睛鼓鼓的,遊起來,尾巴一甩一甩的,還真有點大將軍的風度呢!它就是墨龍。另一隻渾身鮮紅,眼睛像玻璃球那麼大,鼓脹得要爆炸了一樣,把頭都擠扁了。它的身上穿了一件金黃色的紗衣,我知道它的名字叫“鼓眼”。

小金魚可會玩了。它們吃飽了後就一個字:“玩”。它們一會鑽到假山下面,一會浮出水面吐出一串串珍珠似的水泡,美麗極了,一會就在假山的橋中央休息好像在說什麼悄悄。小金魚淘氣的時候,比小孩子還頑皮呢!它們總之一刻也不閒著。我喜歡小金魚,你們喜歡嗎?你一定也想養幾條吧?那就趕快行動起來吧!

四年級的觀察作文300字 篇5

我最的喜愛小動物有很多,其中最喜愛的是小白兔。

首先,我喜歡它的原因是:它有著雪白的皮毛,看著那麼光滑,沒有一絲雜質。就像一瓶墨水潑上去,也會落下來,可愛極了!

然後,它的步調極速,有侷促不安之相。因為他走路的樣子一蹦一跳的,跳得很快。

接著,它只喜歡吃草、蘿蔔和青菜等。

我也養過小兔子,它開心時蹦得可高了,不開心時眼睛瞪得大大的,一動不動。

可是,有一天,我怕我的小兔子餓著,拼命的給它食物吃,它那不想吃的樣子好像在說:“主人,我飽了!”我後悔沒聽媽媽的話,沒把不能給小動物喂太多或太少食物當一回事。後來發生了“一場悲劇”,它被撐死了。

啊,如果我當初把媽媽的話當一回事,就不會發生“悲劇”。我一定要記住教訓,但是,你看完了我的介紹,你一定會覺得它非常的生氣勃勃和天真可愛!

我實在太喜歡我以前養的小白兔,如果到現在它還活著就好了。

四年級的觀察作文300字 篇6

科學課上,老師要求我們觀察一棵大樹,並把觀察的結果記錄下來。下面是我的觀察記錄。我觀察的樹很高大,有四層樓那麼高,長在學校的操場邊上,樹幹特別粗,兩個人用雙臂抱住還差一點呢!

樹皮是灰褐色的,摸上去非常粗糙,樹幹上長滿了滕條,還有螞蟻、毛蟲在爬。樹上的枝葉非常茂盛,樹葉是橢圓形的,很像柳樹的葉子,聞上去還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樹枝上長著咖啡色的果實,它一串串的,像一隻只飛蛾。

老師告訴我,這棵樹叫楓楊樹,已經在學校裡生長几十年了。名師點評:開頭簡單交待事件要素:事件起因、時間、地點、操作人等。小作者從楓楊樹的體型高度、樹幹、樹皮、藤條,到枝葉形狀、葉子的氣味,再到楓楊樹的果實,觀察、記錄得都非常仔細周到,描寫形象生動,“樹幹特別粗,兩個人用雙臂抱住還差一點”,“樹枝上長著咖啡色的果實,它一串串的,像一隻只飛蛾”。

四年級的觀察作文300字 篇7

前幾天我的同學給我了一包生長豆。有紅的,白的,藍的,綠的,它們那麼明亮,看著非常舒服。我把它倒入了一個大玻璃杯裡,加入了半杯的水。想看看它有什麼變化?

剛開始白色的生長豆沒有什麼變化,我拿出一個白色的生長豆使勁捏,它就像彈力球一樣,怎麼弄也弄不破。過了半小時,生長豆長大了一些,更透明瞭。我一捏,生長豆馬上就裂出了一條細細的縫隙。一個小時後,這個白色的生長豆長大了,當然原來的小縫隙也跟著變得越來越大了。別的生長豆就像一顆夜明珠。美中不足的是,這些生長豆在最底下反光,看著很像棕色的泥水,但拿上來後變得非常漂亮。

第一天夜晚,我發現杯子裡又有許多的生長豆,和剛放進去的一樣。這就奇了怪了?我第一次就把生長豆給倒完了,為什還有呢?我把大生長豆撿出來一看,它們都破了,原來是生長豆生寶寶了呀!我就趴在玻璃杯旁邊看生長豆是怎樣生寶寶的`。

生長豆媽媽剛開始先裂出一條不起眼的小縫隙,然後縫隙慢慢變大,“蹦——”生長豆寶寶出生了!生長豆媽媽安靜的離去了。小小的生長豆會有非常大的母愛。生長豆媽媽為了生出寶寶都可以付出自己的性命!

這次觀察讓我明白了生長豆中的奧祕,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

四年級的觀察作文300字 篇8

老家的一條小河邊,有一棵和我一樣大的小柳樹。我十分喜愛她。小時候,媽媽經常帶我去河邊捉小魚,當時,這棵小柳樹還是那麼的幼小,可如今她已陪伴著我長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春天,柳樹開始發芽,它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一群群小鳥從她身旁飛過,讚美柳樹姑娘的婀娜多姿。柳樹姑娘望著自己新生的秀髮,笑了。

夏天,柳樹姑娘對著河水照著自己美麗的身影,梳理著自己秀麗的長髮。我帶著小夥伴們到河邊玩耍,摘下柳條編織成頭圈帶在頭上遮陽,柳樹姑娘看著自己能快樂一群孩子,自己也快樂了。

秋天,人們把柳樹的旁枝砍下來,雖然我很不忍心讓他們砍,但是我知道人們是想讓她長的更粗壯一些,我也希望柳樹趕快長成一棵參天大樹。

冬天,白雪紛紛揚揚地落了下來,蓋在柳樹枝上,為柳樹裹上了一件厚厚的大衣,她頓時像個童話王國的公主。

我愛四季的柳樹,如果你們瞭解了她,你們也會喜歡她的。

四年級的觀察作文300字 篇9

我觀察的是寄居蟹,昨天叔叔幫我買了一個寄居蟹,和寄居蟹的別墅,它們非常漂亮。

我給大家講一講寄居蟹的別墅裡面吧!裡面有一些椰子樹,和一個池塘、楓葉、小房子、沙子……

我給大家講一講怎樣養寄居蟹的吧!飼養之前要為它們清除害蟲,放上一點沙,在沙裡面放1——2勺鹽,用手在沙子裡攪一攪,保持均勻,等他熟悉這個家以後就不要用手碰它,以免干擾他,要把盒子放到又安靜又陰涼的地方。

原來我觀察中發現寄居蟹是膽小的動物,一看到人類,就會縮排殼裡,有大小的寄居蟹在一起,要把它們分開,以免打架死亡,我們必須準備一個空殼,過一個月或一年,小小可愛的寄居蟹才會換殼,而且寄居蟹過一段時間就會脫皮,脫皮的過程通常在沙中完成,一般需時幾星期至一個月。

寄居蟹生活在亞熱帶地區,是一種防寒性差的生物,10度以下長久就會死亡,寄居蟹平常喜歡吃米飯、蛋、蔬菜,果子,不要給它們吃香辣類,糖類......

只要細心觀察了,就會有新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