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精品】中秋節的作文500字六篇

作文 閱讀(5.19K)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秋節的作文500字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品】中秋節的作文500字六篇

中秋節的作文500字 篇1

吃了晚飯,丁零零,電話鈴響了,原來是爸爸要帶我去看煙火。我聽了真是興奮不已。在等待爸爸的間隙,奶奶和我一起到陽臺上去看月亮,因為今天多雲,無數顆繁星全都躲在雲層裡,一輪圓月像光華四射的水晶球掛在天空,照亮了漆黑的世界。樹啊,河流啊,房子啊,全裹在一層銀色的、薄薄的輕紗中,皎潔的月光如傾洩的清流,注滿大地。

爸爸的車聲從窗外傳來,他大聲地喊道:“凱旋,快點下來再多穿點衣服,外面很冷的。!”我馬上穿了一件衣服,迅速地下了樓,車嘟地一聲離開了家,一路上涼風陣陣開始覺得蠻舒服,漸漸的感覺有點冷,讓我嚐到秋風的滋味,幸好衣服穿得多,快到了那兒時,前面的汽車、自行車都堵住了,我們的車只能停停開開,開開停停慢得像龜爬,我心裡真著急,眼看著前邊快要到目的地了,可路上就是人多開不快,可能是全村的人都想辦法跑出來了,想看看這難得一見的美妙煙花,好不容易在交警叔叔的指揮下,我們停了車,爸爸是警察,所以我們坐在了前面一些。天上的圓月跟隨著我,今晚是團圓的日子,月色是多麼迷人。

煙花真漂亮,一個個胖乎乎的大圓圈,後面拖著一群群小星星。大圓圈飛上了天空變成了菊花,小星星好象下雨似的落了下來,又像流星雨一樣翻滾落下。這一根放的速度比較快,很快就放完了。開始,我比較擔心,害怕煙花會燒到手上,害怕煙花會提前爆裂……可是,等到放完,我看到沒有一點事。我就安心了。那麼多的煙花燃放著,真美……

煙花晚會結束了,人們陸續回家,我緊緊地抱住爸爸的身子,迎著中秋的涼風,回家了。天上的明月還是那麼圓,那麼亮。

中秋節的作文500字 篇2

今夜的月亮,如此皎潔;今夜的天空,如此明亮;今夜的星星,如此閃亮,今夜的我,如此憂鬱……

皎潔的月光灑在我身上,望著這迷濛的月光,我想到了,想到了幾年前的中秋夜……

“媽媽,看!這麼多星星,真是好棒,一閃一閃的!”我依偎在媽媽的懷裡,陶醉著,我是一個大熊貓,叫小咪。住在森林裡,在大森林裡無憂無慮,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我們的竹子不是很充足,所以就要由爸爸來幫我們找竹子,我和媽媽就要等爸爸回來……

我在媽媽的懷裡撒嬌,想到我們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樣子,我真的很開心,很幸福,於是忍不住笑了。媽媽,溺愛地說:“傻東西,笑什麼啊。”“我在等爸爸,爸爸什麼時候給我們帶竹子啊?”“放心,爸爸會回來的……”我依偎在媽媽的懷裡,嬉笑著等爸爸回來……

哦!不妙!是爸爸的聲音!我在森林裡隱隱約約的槍聲!爸爸有危險!“爸爸!”我不禁失聲哭喊。媽媽也神慌意亂,把我藏在了一個山洞裡,媽媽臨走前,說:“小咪,媽媽……媽媽,有,有……可,可能……不會……回,回來……”“不!媽媽,不要離開我,我離不開你!”我哭喊道,但是媽媽還是深情的吻了吻我,隨後就毅然離開了……

隨後,我聽到了一陣槍聲,不禁潸然淚下……

然後,我被好心人送進了動物園,動物管理員阿姨好生招待我,給我食物,房間,水,東西應有盡有,但是美中不足的,還是沒有爸爸媽媽陪在我身邊……但是,我還是很感動,這世間還是好人多,我們動物和人都是一樣的,都是有感情的,這麼多人來照顧我,我真的好感動……

這個中秋夜,我望著月亮,心裡默默唸叨:“這個中秋不再孤單,不孤單。”

中秋節的作文500字 篇3

今天,月特別特別的圓,皎潔的月光灑落在大地上,好像為大地鍍上了一層銀白色的鎧甲。為何今日月如此之圓?因為今天是——中秋佳節。

風瑟瑟,吹起了地上的少許落葉。我此時正捧著個月餅,深情的凝望著月亮,圓圓的月亮掛在當空,我久久地望著它,看著看著,我影影約約地看見了一個人——我爺爺。對於爺爺的事,我一無所知。我知道爺爺是勞累過度而去世的。打我出生的那天,我就沒見到過爺爺,對他的思念只有通過那張他的遺像來表達的。也正是那張照片,讓我知道了那個人就是我爺爺。然而今天爺爺怎麼出現了?爺爺滿臉慈祥,緩緩地,輕輕地向我飄來。我高興極了,我撲了過去,問爺爺:“爺爺!您怎麼出現了?”爺爺說:“你想我,我就出現了。”說罷,爺爺又對我說:“走!爺爺帶你去月亮上看看!”我高興地歡呼雀躍,拉著爺爺的手,做好了準備。爺爺帶著我向著月亮飛去,我突然發覺我似乎在夢幻中,彷彿如同嫦娥奔月一般,如夢如境,一切都是那樣的虛虛幽幽,讓人置身與仙境一般。

月球到了,我站在月球表面,發現了在桂樹下輪斧的吳剛和在廣寒宮中翩翩起舞的嫦娥,以及一些房子。月亮已不再那麼寂寞、荒涼。聽爺爺說:“這兒還可以玩個小遊戲——超級跳高,就是在一塊場地上用力一跳,在失重的情況下,可以跳的很高很高。”我滿懷好奇去跳了一下,嗬!我跳了5.6米呢,我一舉打破了在地球上的奧運記錄,我高興地手舞足蹈。突然,傳出了一個聲音:你在幹嗎啊?

我身體彷彿元神出殼了,我猛地清醒了,原來我剛剛一直在盯著月亮發呆,剛剛是姐姐叫我的。我想起剛剛經歷的一切,我又向月亮看了一眼,發現它竟像爺爺的笑臉,那麼的甜美、純潔……

中秋節的作文500字 篇4

今天是中秋佳節,在這裡我要對我的老師、同學們說一聲:“中秋節快樂!”

在這個特別的夜晚裡,一家人坐在院子的涼亭裡,品著涼茶、吃著月餅是一件多麼溫馨而幸福的事情啊!

我依偎在媽媽的懷裡,望著空中的月亮說:“媽媽,為什麼今天是中秋節啊?”

媽媽說:“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四大傳統節日。“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期為農曆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

“為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呢?”好奇的我又問媽媽。

媽媽深思了一會兒說:“中秋節美食首推月餅,其起源說法多種。一說元代末年,江蘇泰州的反元起義領袖張士誠(或說是朱元璋的謀士劉伯溫)利用中秋民眾互贈圓餅之際,在餅中夾帶“八月十五夜殺韃子”的字條,大家見了餅中字條,一傳十,十傳百,如約於這天夜裡一起手刃無惡不作的“韃子”(元兵),過後家家吃餅慶祝起義勝利,並正式稱中秋節的圓餅為月餅。

在後來很長歷史時期,甚至在上世紀末,許多月餅上還貼有一方小紙片!只可惜,近年所產月餅已不見小紙片蹤影,月餅所含代代相傳的“文化密碼”蕩然無存。另有一說為,明洪武初年,大將徐達攻下元朝殘餘勢力盤踞的元大都北京,捷報傳到首都南京,正在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傳諭中秋節普天同慶,並將當初反元大起義時傳遞資訊的月餅賞賜臣民。月餅從此成為中秋節“法定”的食品,非食不可了。”

依偎在媽媽的懷裡,吃著月餅、聽著媽媽講故事,我覺得真幸福。我希望全天下的家庭都和和美美、團團圓圓、倖幸福福!

中秋節的作文500字 篇5

月在雲影中穿行,溶於鄉愁。

古往今來,人們對於秋日的印象不外乎蕭瑟和淒涼,“秋日悽悽,百卉俱腓”。一場又一場雨過後,不見了夏日的驕陽,金黃的.落葉鋪成地毯,染得秋風秋雨,染得這個中秋。

常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今年卻不同,十五的月是最圓的。月圓圓,家團圓。看著一輪明月,客居他鄉的遊子會想些什麼?香茗一杯,孑然一人。“誰共我,醉明月”。

夜幕降臨,切好的月餅被端到桌子上,我卻不急於吃,而是走到窗邊,端詳著亙古長存的月。風淡淡,月溶溶,她把面紗拉上,讓人不能目睹她的真面目;時而又探出頭來,就像東方的羞澀之美。古老的傳說,千古吟誦的詩句,為你更添一分神祕。月色入戶,我浮想聯翩。

那片陰影,會不會是“瓊樓玉宇”,裡面住著嫦娥,玉兔搗藥,吳剛伐桂。雖然他們來自人們的想象,但充滿人們探索新奇的精神和希冀。突然想到杰倫的《青花瓷》,“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撈起,暈開了結局”。裡面的意境在這時,更像陳罈老酒,越發濃郁。

賞月自然少不了詩。“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人心中一輪月,譬如蘇軾的《水調歌頭》、杜甫的《旅夜書懷》,“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同樣繪月,情感卻不同。想到這,我咬下一口月餅,望著爸媽,心裡想: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三”人者耳!

倦意襲來,我鑽入被窩,卻把窗簾留了個縫兒,為“她”留一席之地。我知道明天你還會在那,但是否還像今夜般明亮而圓滿?半夜醒來,你還在那裡,不求理解,不加責問。

世上有兩個月亮,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心中。不管你是在天涯海角,是否與親人在一起,月亮會替你傳達壓在心頭的愁緒,天涯海角也近在咫尺。這個中秋,沒有太多的不尋常,只是重溫一份情感,一種味道。留下幾張紙,許多字,是紀念也是祝福: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月光叮噹作響,我的本上漾開一片月色。

中秋節的作文500字 篇6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

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根據我國的歷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

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

《西湖遊覽志餘》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也"。中秋晚上,我國大部分地區還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一種象徵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餅內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壓月亮、桂樹、兔子等圖案。

祭月之後,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為其留下一份,表示閤家團圓。中秋節時,雲稀霧少,月光皎潔明亮,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

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乾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中秋節起源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