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精選家鄉小吃作文錦集八篇

作文 閱讀(9.93K)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鄉小吃作文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家鄉小吃作文錦集八篇

家鄉小吃作文 篇1

我的家鄉在沂水縣柴山鄉,我時常懷念故鄉,那裡有風景奇異的山巒,更令我不能忘懷的,是家鄉的幾種特色小吃。在這幾種特色小吃中"辣"為永恆的主題。

走在沂水的大街上,從各家飯館裡飄出來的是一縷縷香味,不由你不駐足。

涼皮子在一年四季裡都很暢銷。夏天的涼皮清涼爽口,辣椒放得少,到了肚子裡,全身都感覺麻辣辣的,涼絲絲的。冬天的涼皮,調料越發的辣,人們吃著涼皮,全身感覺熱烘烘的,不管天多冷,只要吃份涼皮,保管你渾身發暖。有時一碗下肚,人們還得要兩碗、三碗、就連湯都喝了,直吃到汗流浹背,嘴裡不斷髮出吸磂聲為止。

家鄉的豆腐腦,平鐵勺舀出幾層放在碗中,像玉一樣的白而細膩,家鄉的豆腐腦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彈性特別好。一勺子舀起來,整個豆腐腦腦晃晃悠悠,顫顫巍巍,似掉非掉,讓人看著擔心,而店家卻彷彿故意,炫耀自家的豆腐腦質量好似的,猛地將久勺子在空中一拋豆腐腦便順勢在空中一個翻轉,穩穩地蕩在碗中。家鄉的豆腐腦看著挺結實,但吃起來細膩光滑而柔軟,輕輕地咬一口,豆腐腦游龍般在嘴裡滑溜溜地竄著,上下牙齒好不容易逮著它咬一口,還有一股韌勁。再加上店家精心製作的調料,吃完豆腐腦那縷縷幽香總會在齒邊迴盪,讓人經久不忘。

如今,我住在百里之外,每當回想起家鄉街頭的情景,回味起家鄉小吃的誘人的香味,一股思念之情就不斷湧上心頭。

家鄉小吃作文 篇2

民以食為天,幾乎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我們的家鄉松陽也不例外,今天,我就向大家介紹一道松陽的美食——薄皮餅。

奶奶做薄皮餅最拿手了,瞧,奶奶把麵粉加水做成合適的稀稠度,然後攪拌均勻。攤制薄皮餅之前,要先在鏊上面擦一點油,因為餅很薄,很容易熟,薄皮餅熟了以後要及時把薄皮餅搶起揭下,不然就會烤焦了。一般還要有個小助手,那當然是少不了我咯!我和奶奶一起齊心協力把薄皮餅做好!

轉眼又是過節了,爸爸炒了香噴噴的菜,有黃澄澄的油條、紅通通的西紅柿、綠瑩瑩的大蒜苗、棕紅色的魷魚條……饞得我口水直流三千尺。一家人團聚在飯桌前,取出一張熱氣騰騰的薄皮餅攤在桌子上,把各種菜夾在上面一排鋪開來,接著把餅皮的一邊拉起來蓋在上面,再把兩旁摺進去,最後捲起來,就可以吃了。看著家人津津有味地吃著薄皮餅,聞著那香香的味道,味道簡直一極棒!我細細地嚼著,嚼出了一股愛,濃濃的,暖暖的!

薄皮餅不僅味道鮮美,而且有豐富的營養,也很方便,它還蘊含著鄉土文化氣息,真不愧是家鄉的特色小吃!

家鄉小吃作文 篇3

要說起博白的特色小吃,那可數不勝數:捲筒粉、豆腐花、牛腩粉、雲吞其中我最喜歡吃的就是家鄉的落水包。

落水包,是博白冬至節必備的特色小吃,這美味的落水包有三種不同的吃法:煮、蒸、煎。水煮的落水包,晶瑩剔透,餡料若隱若現,讓人垂涎欲滴。另外一種是蒸的落水包:用燙軟的生菜葉子把這個落水包包裹起來,這樣儲存的時間會更久一些,而且用生菜葉子包裹起來的落水包可以蒸著吃也可以煎著吃,和這個水煮的落水包是完全不成的風味。這個落水包的製作過程是:用本地的一種細糯米,然後打成粉末,用開水把糯米粉攪拌,然後用力搓,直到把糯米粉搓成不佔手的糯米糰,整個過程大約要十五分鐘左右。餡料可以隨自己的喜好來做,首先取一塊麵團,然後把它搓成圓圓地,然後用大拇指在麵糰上弄成一個窩,在窩裡面裝上餡,然後把這個面往中間湊,把多餘的麵糰擠出來,一個圓圓的落水包就做好了。咬一口剛出鍋的落水包,香氣四溢,讓人吃了回味無窮。

如果你也想嚐嚐落水包的滋味,就到我的家鄉博白來吧!

家鄉小吃作文 篇4

我的家在江蘇省泰州市,常常被人們稱為祥泰之州,同時也是最適合居住的城市之一,而且是一座古老歷史文化名城,《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安,揚州八怪的代表人物鄭板橋,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都是我們泰州歷代文化名人中的傑出人物。泰州又有鳳凰城之別稱,因內城河與外城河交錯環繞形似一條騰飛的鳳凰,因此而得名。泰州的旅遊景點也有很多很多,如泰州溱潼古鎮、梅蘭芳公園、光孝律寺……

最具泰州特色的小吃要數魚湯小餛飩和油炸臭幹了。

魚湯小餛飩,湯白如奶,小餛飩的皮薄如一張紙,裡面的肉餡看得清清楚楚,真是晶瑩剔透。它們像一個個可愛的娃娃臉調皮地躺在碗裡,笑眯眯的看著你,好像在說:“快來嚐嚐吧,我可好吃了。”

拿起勺子舀一個放進嘴裡滑滑的,非常潤口,再喝一口魚湯,那味道鮮美得很,讓你永遠都忘不了。

油炸臭幹隨炸隨賣,臭味相傳,不用吆喝,聞著那味道就自然有人光臨了。一塊塊小小方方的臭幹放在油鍋裡翻滾幾下,老闆就會熟練的用他那又大又粗的筷子夾上來,看著架在鐵絲架上的金黃色臭幹,口水會不由自主的往下掉,再舀上一匙紅燦燦的水大椒澆在乾子上,一口咬下去,水大椒的辣味,油炸的香味,獨特的臭味,混雜著豆腐的香味,那味道就一個字“絕”。

聽了我給大家的介紹,相信你們一定心動了吧,心動不如行動,來吧,請到我的家鄉來做客,我和家鄉會張開雙臂歡迎你們的到來。

家鄉小吃作文 篇5

“賣糖葫蘆嘞——。”隨著放學的鈴聲,伴著學生輕快的腳步,落葉飛飛的小街傳來這樣的吆喝聲。賣糖葫蘆的小販,舉著一束圓圓的糖葫蘆,搖搖擺擺,緩緩前行。如風吹來般,帶來一群學生,嚐嚐這美味的小吃。

冰糖葫蘆,是一種普普通通,但普遍各地的小吃。最純正、也是最老的糖葫蘆由山楂果做成,一顆一顆山楂果挑揀,串在竹籤上,像一顆顆掛滿燈籠的小樹,煞是誘人;在鍋上放幾塊冰糖煮成糖漿,拿山楂串一滾一蘸,山楂果表面就塗上了一層不薄不厚的糖漿,亮亮晶晶,“燈籠小樹”便更加炫麗;糖幹後,就成了令人讚不絕口的糖葫蘆。有時在糖漿裡摻進幾顆松子,咬一口,嘴先觸到糖漿表面細細的甜味兒,接著是香脆的松子,最後感到一點淡淡的酸,正好覆蓋了糖漿的甜膩,又留有回味的清甜,又香又脆又酸又甜……那滋味不得不讚嘆!現在的糖葫蘆更是花樣百出:有的在山楂裡還填上一些淮山,不僅好吃還預防一些疾病;有的在山楂裡塞進一顆核桃仁,使松子的香錦上添花;有的乾脆不用山楂做了,改用各種水果,沾上糖漿,與山楂做的比起來毫不遜色。

冰糖葫蘆很久以前就開始生產了,據記載,冰糖葫蘆始於隋朝,那時的冰糖葫蘆是人們眼中的新鮮物,和現在一樣受人喜愛。可見它的美味,真是百吃不厭,我們的家長,甚至長輩都有印象。小小的冰糖葫蘆,也盛滿了我們兒時的天真夢想。

“賣糖葫蘆嘍!”火紅夕陽將小販的背影拉長了,望著那“燈籠小樹”,我靠著窗又想起來。也許以後我們背井離鄉,但冰糖葫蘆的味兒,永遠在我心中,回味那酸酸甜甜的,童年。

家鄉小吃作文 篇6

我的家鄉安陽,有許多獨具特色的風味小吃。其中,我認為最有特色的要屬粉漿飯了!

當你走到小吃店前,只要裡面賣粉漿飯,你馬上就會聞到一股濃郁的粉漿飯特有的酸味兒。之後,各種鮮香味就會鑽進你的鼻孔……

不錯!正是因為粉漿飯酸爽適口,我成了它的“回頭客”。每當我在常去的那個小吃店裡品嚐粉漿飯時,老闆娘總愛說:“這粉漿飯呀,酸中帶甜,香醇濃郁,可以清熱敗火呢!”後來,我瞭解到一個關於粉漿飯的故事:那是在明末清初,安陽有一年大旱,百姓無水可吃。當時在古城大西門粉房旁有口小井,井深水淺,僅夠維持生產。由於缺水,百姓便把粉房生產中的廢料——粉漿,提回家食用,由於過酸,人們便加輔料(小米、鹽、花生米、白菜、香菜、紅蘿蔔絲等)熬製,便成了現在的.粉漿飯。

雖然發明粉漿飯是在忍飢挨餓的旱年,但在豐衣足食的歲月裡,它仍是安陽人的美食,是人們割捨不斷的情結。

不知你是否來安陽品嚐過粉漿飯,如果你來安陽,沒喝粉漿飯的話,就不算來過。我之所以如此看好它,真的是因為它有健胃強身之效啊!它那獨特的味道,不知讓多少身在他鄉的安陽人牽腸掛肚、魂牽夢繞,它不愧是“安陽小吃四大寶”之一。

除粉漿飯外,安陽小吃的其它“三寶”是血糕、皮渣、扁粉菜。雖然說它們都是特色小吃,都有自己的特點,但我總覺得這三樣與粉漿飯相比,缺少點兒什麼,我總覺得粉漿飯是安陽小吃的驕傲!

寫到這兒,我又想起了前幾日剛喝過的粉漿飯,想起了它那種特有的酸甜味,想起了關於它的故事……我恨不得現在就在小吃店裡,面前有一碗誘人的粉漿飯……

家鄉小吃作文 篇7

一葉落鍋一葉飄,一葉離面又出刀,銀魚落水翻白浪,柳葉乘風下樹梢。

——題記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幾乎每個地方都有著自己的特色美味。你看:北京的烤鴨,西安的羊肉泡饃,內蒙古的小肥羊,雲南的過橋米線……從宴會上的正餐大菜,到街頭村邊的風味小吃,可以說是不勝列舉。但我最喜歡的還是我家鄉的刀削麵。

刀削麵,顧名思義,用刀切割的面片。刀削麵味兒好,每一吃完都讓人感覺口齒留香,回味無窮,它雖然不是什麼山珍海味,但在我眼中它卻是無與倫比的美味佳餚,刀削麵寬而又薄,放到湯裡一煮,它就散發出陣陣誘人的香氣,讓我難以自拔。

每當一碗刀削麵下肚,總會有一種說不出的幸福與滿足。我經常去我家鄉的一個餐館去吃刀削麵,因為那的刀削麵實惠而且味兒又好,入口外滑內筋,軟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麵食者歡迎。所以我每一次去裡面的人都很多,附近的,遠道慕名而來的都有。

關於刀削麵還有一個傳說,這是我爺爺奶奶給我講的。蒙古韃靼侵佔中原後,建立元朝。為防止“漢人”造反起義,將家家戶戶的金屬全部沒收,並規定十戶用廚刀一把,切菜做飯輪流使用,用後再交回韃靼保管。一天中午,一位老婆婆將棒子、高粱面和成麵糰,讓老漢取刀。結果刀被別人取走,老漢只好返回,在出韃靼的大門時,腳被一塊薄鐵皮碰了一下,他順手揀起來揣在懷裡。回家後,鍋開得直響,全家人等刀切面條吃。可是刀沒取回來,老漢急得團團轉,忽然想起懷裡的鐵皮,就取出來說:就用這個鐵皮切面吧!老婆一看,鐵皮薄而軟,嘟喃著說:這樣軟的東西怎能切面條。老漢氣憤地說:“切不動就砍”。“砍”字提醒了老婆,她把麵糰放在一塊木板上,左手端起木板,右手持鐵片,站在開水鍋邊“砍”面,一片片面片落入鍋內,煮熟後撈到碗裡,澆上滷汁讓老漢先吃,老漢邊吃邊說:“好得很,好得很,以後不用再去取廚刀切面了。”這樣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千傳萬,傳遍了晉中大地,後來經過加工改編,就製成了人人稱讚的山西刀削麵,聞名海內外。

刀削麵的歷史源遠流長,我喜歡刀削麵的那個傳說,更喜歡那不可描述的美味。

家鄉小吃作文 篇8

我的家鄉是美麗的廈門,廈門是個四季怡人的旅遊城市,有許多外國人都來這裡遊玩。

現在我要為大家介紹廈門的小吃,首先我要帶大家乘坐渡輪到鼓浪嶼,鼓浪嶼是個風景秀美的小島,遊客都稱它是萬國花園。在龍頭路上,你可以品嚐到黃金香的豬肉脯,還可以吃到品種多樣、香酥可口的餡餅,許多來玩的遊客都會買一些餡餅帶回去給家人嚐嚐。接著我要帶大家到中山路,中山路是一條步行街,你可以到黃則和小吃店品嚐好吃的花生湯和麵線糊,然後我們一起走進大同路的吳再添小吃店,品嚐一下海瀝煎和芋包,沾著酸酸甜甜的廈門甜辣醬,味道好極了。最後我們要去湖濱南路的好清香小吃店品嚐香噴噴、熱騰騰的粽子,每年端五節廈門都會舉辦划龍舟比賽,人們一邊吃粽子,一邊懷念古代詩人屈原。

廈門的小吃還有很多,比如沙茶麵、土筍凍、扁食、拌麵……如果你有到廈門來,一定要來品嚐廈門的小吃,瞭解我家鄉的風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