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推薦】讀後感的作文彙編七篇

作文 閱讀(2.08W)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後感的作文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薦】讀後感的作文彙編七篇

讀後感的作文 篇1

總而言之,作品通過這個小王子的經歷,闡述了對社會上不同型別的大人的看法和批評,提出了一些發人深思的問題。作者特別借小王子之口讚頌了情誼和友愛,希望人們要發展友情,相互熱愛。在作者看來,愛就要像小王子住的星球上的火山一樣熾熱,友情就要像小王子那樣兢兢業業為玫瑰花剷除惡草。

在這部作品裡,也流露出-些傷感情緒。但這並不是主要的,並沒有處於壓倒地位。故事到了高潮,這絲傷感很快在欣喜中消溶了。小王子向他的朋友贈送了臨別的禮物:"你會有許多會笑的星星。"地球上的這位飛行員將會聽見他那喜愛的小寶貝在星海中的一顆星星上的笑聲,於是,他就會聽見所有的星星都在笑。就這樣,作品中的傷感失去了分量,死亡失去了它的恐怖性。

每一次讀《小王子》,都被這種孩子式的看待世界的態度感動,多麼天真、幼稚,可又多麼純潔、真誠。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整天忙忙碌碌,像一群群沒有靈魂的蒼蠅,喧鬧著,躁動著,聽不到靈魂深處真誠的低語,讀後感《《小王子》讀後感--郭妍岑》。時光流逝,童年遠去,我們漸漸長大,歲月帶走了許許多多的記憶,也消蝕了心底曾經擁有的那份童稚的純真。我們沉溺於人世浮華,專注於利益法則,我們不顧心靈的沉重的桎梏,可是愈如此,愈體驗到人生意義的虛無。讀大學時,我看了不少現代派的作品,裡面充滿了慾望、異化和夢魘,這些對世界險惡真實的寫照,看得人心裡充滿了卑瑣失望。但是,每次讀一遍《小王子》,就好像在清水中洗了個澡一般,心又重新變得剔透明亮了。

《小王子》這部童話情節別緻而曲折,行文富於詩情和哲理,它採用倒敘的手法,語言明白曉暢,可讀性很強。由於作者以情愛貫穿全篇,所以法國評論界認為它是一部充滿詩意的童話,是作者對友情的眷念。

《小王子》於1943年在紐約出版,它是20世紀流傳最廣的童話,被譯成100多種語言,電影、唱片,甚至紙幣上都可以看到本書的影子。出版《小王子》美國學生版的約·米勒說:《小王子》屬於這種型別的書…它使孩子和成年人都喜歡。作品所刻意追求並表現出來的想象力、智慧和情感,使各種年齡的讀者都能從中找到樂趣和益處,並且隨時能夠發現新的精神財富。

讀後感的作文 篇2

寒假裡,我饒有興趣地看了一本書叫鼴鼠的月亮河,作者是王一梅。

鼴鼠米加一家住在美麗的月亮河畔。

與眾不同的鼴鼠米加不喜歡爸爸給他選擇的人生道路,米加晚上在月亮河看月亮時認識了一個朋友叫尼裡,米加看見尼裡每天洗衣服洗的很辛苦,而且尼裡的願望也是有一臺洗衣機,米加就決定幫尼裡做一臺洗衣機,可是因為配件少了,米加就懷揣著尼裡送他月亮石離開了家鄉。去了城裡。

在陌生的地方,米加結識了新朋友叫咕哩咕,他是一個魔法師,米加高興極了,如果跟咕哩咕,學會了魔法就能幫尼裡變一個洗衣機了。米加跟咕裡咕好幾天,終於學會了魔法。咕哩咕和米加被黑熊先生邀請去表演。但是,因為一場表演咕哩咕一不小心把米加變成了烏鴉。咕哩咕著急死了,米加要到一百天後,才能變回鼴鼠呀!於是,咕哩咕就幫米加缺的配件送到了月亮河。咕哩咕還去找噴嚏女巫要魔法書。但咕哩咕要了魔法書,還是不能找回米加。

一百天過去了,米加變回了鼴鼠。回到了自己的家鄉,他看見咕哩咕幫他把配件送到了月亮河,很感動。米加終於發明了洗衣機,他把洗衣機送給了尼裡,尼裡很喜歡。米加想終於有時間陪尼裡講故事了。

讀了《鼴鼠的月亮河》讓我知道了,米加為了實現朋友的願望,費盡心思發明洗衣機,同時也讓他爸爸知道,這才是他一生的選擇。

讀後感的作文 篇3

最近(其實是上上個星期的x天)看了童話《米歐,我的米歐》,感覺寫得不錯,至少挺過癮的,半天就看完了,的確不算厚。但還是有一點驚心動魄的,也蠻精彩的,在此推薦一下。作者阿斯特麗德。林格倫的《吵鬧村的孩子》我也特別喜歡,比《米歐,我的米歐》好看,但這篇讀後感只介紹《米歐,我的米歐》。

言歸正傳,《米歐,我的米歐》講的是一個孤兒院的孩子雖然被養父養母收養,但他們對他並不好,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見到了自己的親生父親,他的父親是“遙遠之國”的國王,國王不再叫他原來的名字(其實他原來的真名根本沒用,之前大家都叫他布賽),叫他“米歐,我的米歐”,並給予米歐很大的愛心,對他很好。但一個陰影慢慢侵入了他的生活。在遙遠之國的另一邊,有另一個國度——“域外之國”,域外之國住著邪惡的騎士卡託和他的所有壞偵探。卡託有一顆石頭做的心和一隻鐵爪,把人的心變成石頭。他還把小孩變成鳥,在灰暗的湖面上沒完沒了地飛翔、抱怨。米歐決定和騎士卡託決死一戰,他和遙遠之國的朋友——丘姆-丘姆上路了。他們克服種種困難,成功地戰勝了騎士卡託,解救了所有被困的人。

這本書裡第二章:在玫瑰園對景色描寫得很優美,有點《夏洛的網》的味道。書中對玫瑰園裡長著銀樹葉的楊樹著重描寫,彷彿身臨其境。第六章:通過幽暗的森林中對森林的描寫也有大段,只不過這次並非優美,反而有點陰森,講述了幽暗的森林的可怕之處。

在書中,米歐是一個執著勇敢的角色,他的朋友丘姆-丘姆則是一個重情誼、富有同情心的人。他們英勇作戰,打敗敵人;他們並肩作戰,共經風雨,迎難而上,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讀後感的作文 篇4

好多年沒有拿起一本這樣精緻的,寫盡了作者的深邃、憂傷和美麗的生死筆記,這個夏末,讀了龍應臺的《目送》。扉頁上“獻給我的父親、母親和兄弟們”的一句,就深深地吸引了我。也許人到不惑,至於父母姐弟的親情本已是極其濃烈醇厚的時節,偏偏我又是有些敏感於情感的人,於是,這本書我也讀的尤其的心苦。

《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作者用盡了溫柔婉轉,寫盡了人生的深沉幽微。讀每篇,我都覺得是一次修煉。沒有華麗的詞藻,只是淡淡地敘說,罩著淡淡的憂傷,這也更符合於作者人到中年的意境了。我也跟著走進這憂傷,更深切地思念我的每一位親人,身邊的,異地的,過世的。想說的很多,還是先來談談《共老》這一篇吧。

第一次讀《共老》,直到中篇我還在疑惑:那三個立在樹下,靜靜的凝視野鸚鵡啄食楊桃的人是什麼樣的關係。“我心疼他們眼神裡不經意流露的風霜,那麼——他們想必也對我的流離覺得不捨。”如此的情深,又是如此的輕淺飄浮,決不是文學裡通常手法描述的友情、愛情、戀情。接著,作者用三個“如果我們是……”,和三個“我們不會跟……一樣”,告訴我:他們是兄弟姊妹,更告訴我什麼是兄弟姊妹。不需要殷勤探問,不需要常相廝守,也不需要同船共渡,“就是家常日子平淡過,各自有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各自做各自的抉擇和承受。”為了父母才聚首,也不必促膝,也不必談心,“一切已經瞭然在心”,把這份親情的默契、淡然描繪得如此直白、透徹。下一個段落,又是峰迴路轉:“然而,又不那麼簡單,因為,和這世界上所有其他的人都不一樣,我們從彼此的容顏裡看得見當初。”親情裡濃濃的血脈,又在字裡行間鋪灑開來。“兄弟,不是永不交叉的鐵軌,倒像同一株雨樹上的枝葉,雖然隔開三十尺,但是同樹同根,日開夜闔,看同一場雨直直落地,與樹雨共老,挺好。”文章戛然而止,餘下的是你無盡的思量。

中秋節的下午,我們一大家子驅車到蘇滬交界的定山湖郊遊。傍晚時分,我與姐姐在湖邊促膝而坐,沒有談心,甚至沒有交談,只是靜靜的坐著看落日,用相機記錄對夕陽、湖面的印記。晚上一起翻看相片,發現各自有幾張最為成功的,居然取景、構圖大致相同,我想:原本血脈是相連的,因而心也是相通的,對美的認知也有諸多共性。

姐姐大我兩歲。總想起兒時一個場景:四歲多的姐姐,站在田頭的溝渠裡,極力的岔開雙腿,側彎下腰,伸手來接站在渠邊的我;剛剛蹣跚而行的我也盡力的側著腰伸出手,好讓姐姐把自己接住,抱過渠。我本沒有這一段的記憶,父親繪聲繪色的描述,把這一幕定格在我的腦海。父親每每講到這裡總是眉飛色舞,他把姐弟倆的本能看作了這對兒女的天生的聰慧。前幾年看過電影《唐山大地震》中的一幕,我才深深的理解這一份本能。電影裡一對雙胞胎姐弟,方登之所以為姐姐,也許就是比方達早幾分鐘出生。方達的冰棍被小夥伴搶了,他本能的求助於姐姐,面對高出自己幾個頭的男生,小小的方登使足了勁把那小子推倒在地,拉著弟弟飛快地跑回了家。放映到這一幕,影院裡傳來笑聲,我卻笑不出來。小小的方登哪來的力氣和勇氣?就因為“姐姐”的頭銜,註定了保護弟弟的責任,即使自己同樣弱小。我的近四十年的人生中,也得到過姐姐無數的庇護:自行車載著我上學,把落水的我拉上岸,幾次關鍵的時候給與我的經濟、心理上的支撐……。這種庇護,對姐姐而言,是一種本能、一種責任,對於弟弟又該如何言報,只希望來世繼續做兄弟姊妹,但要讓我來作兄作姊。

兒子上國小之後,姐姐也總是拿我小時候的種種調皮講於他聽,說我如何的不肯做作業,說我如何的耍小聰明,說我如何的捉弄她,說我如何的和她吵架慪氣,等等,那些我已經羞於印象的陳芝麻爛穀子,她總是娓娓道來,記憶猶新。這便是龍應臺說的:“我們清楚地記得彼此的兒時,……成長過程裡一點一滴的羞辱、挫折、榮耀和幸福。”是啊,每個人都有一段初始的生命,全世界只有這幾個人知道,譬如你的種種醜事、趣事。因為他們本就是你那段生命的一部分,只是成長之後,沿著不同的分叉,走向了樹冠的不同端面,開始人生風雨中體會不同的甘苦,慢慢淡出彼此,但總有一段與生俱來的`惦念、默契牽掛著。這便是同樹同根,與樹雨共老了。

行路至此,信與不信,親情就在這裡了,可以對時間無言,卻無法對親情無言。我更相信這親情,更明白這親情,我的姊妹。

讀後感的作文 篇5

我喜歡讀書,更喜歡讀《唐詩三百首》,而在那麼多唐詩中我最喜歡那首膾炙人口的《遊子吟》,因為那是一首歌頌母愛的詩,母親是偉大的,母愛是偉大的。

我的母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農民,母親對我的愛雖然談不上轟轟烈烈,但是卻令我一輩子難忘。

記得那是我剛在學校寄宿的一個冬天,星期一去學校的時候因為天氣很暖和,我只穿了一件薄外套,沒想到晚上天氣突然變冷,氣溫降了十幾度,我凍得瑟瑟發抖,心想明天該怎麼辦?第二天早上,我剛起床,門外便傳來了母親熟悉的聲音,“小麗,起床了沒有?”我走出宿舍一看,雪花還在紛紛揚揚地飛舞,母親看見我,趕緊用凍得通紅的雙手從袋子裡拿出厚厚的毛衣和棉衣,囑咐我趕快穿上,母親便又匆匆地回家了。看著母親遠去的身影,我的淚水不禁奪眶而出。

那是一個暑假的晚上,我和母親兩個人在家,窗外電閃雷鳴,大雨傾盆而下,看了一會兒電視,我便趴在桌上睡著了,不知過了多久,迷迷糊糊中聽見母親自言自語,“頭怎麼這麼燙,得趕緊去醫院?”等我醒來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早上,我發現我躺在醫院的病床上,母親守在床邊,她兩眼通紅,眼裡還佈滿了血絲。看到我醒了,母親立即起身,說:“孩子,你終於醒了,快躺著別動,我去給你買早餐。”母親說完便出去了,望著母親疲憊的身影,我禁不住淚如雨下!

正如詩中所言:“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是小草,母親是陽光,她用愛的光芒照耀我,讓我茁壯成長,我只有努力學習,才能報答母親的恩情。

讀後感的作文 篇6

寒假裡,我借閱了由原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創作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也許是出於對後進生的關愛吧,我對那些只要能幫助提高後進生學習的內容特別在心。所以,書中提到的“閱讀是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智育的重要手段”這一小節內容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後,我又反覆閱讀了三遍,覺得受益非淺,藉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點滴感受。書中寫到:“有那麼一些學生,他們理解和記住教材所花的時間,要比大多數的普通學生多2、3倍;頭一天學過的內容,第二天就忘了。

對這些學生來說,把學習僅僅侷限於背誦教材是特別有害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擴大他們的閱讀範圍,必須使這些學生儘可能地多讀些書。因為在他們所讀的書籍裡,在他們從周圍世界裡所遇到的事物中,經常會發現某些使他們感到驚奇和讚歎的東西。在他們感到驚奇、讚歎的時刻,好像有某種強有力的刺激在發生作用,喚醒著大腦,促使它加強工作。學生學習越感到困難,他在腦力勞動中遇到的困難越多,他就越需要閱讀: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較長時間的曝光一樣,成績差的學生的頭腦也需要科……

讀後感的作文 篇7

最近,我閱讀了一篇《“神童”的祕訣》。文章講了陳毅五歲半的時候,因他看書入了迷把灶上的米飯燒糊了的事,讚揚了陳毅刻苦學習的精神和多學好問的精神。

“在老師沒新上課前先預習,在重要的地方打個圓圈,打半圓圈的是不太明白等老師講明白了,打黑點的是新生字。”這就是“神童”的祕訣。五歲半的陳毅養成了多學好問的學習方法,可見陳毅是多麼用心地學習啊!讀到這裡,不禁使我想到了自己,我五歲半的時候爸爸愛媽媽疼,別說幹家務,生活簡直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說到看書,我哪顧得上,整天和幼兒園的小夥伴一塊兒玩耍,至於學習,小小的我壓根兒不知道那是什麼,對比起來,這大概就是“神童”陳毅與我的不同之處吧!

文中寫到陳毅正在灶前一邊燒火一邊看書。因為他看書入了迷,火燒得太旺了,從鍋裡透出了糊味兒。陳毅五歲半的時候連燒火的時間抽出時間學習,柴火燒著發出的糊味也沒有發覺,他是多麼認真。真是值得我學習啊!我想他用他的勤奮把自己鑄就成一個天才的。有一句說得好:“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讀了《“神童”的祕訣》,我懂得了“神童”不是天生的,而是經過勤奮學習,多學好問換來的,只有勤奮學習,不懂就問,人人都可以成為“神童”。